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田朝  刘翠青 《天津医药》2007,35(3):184-184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新生儿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笔者对我院收治的HMD患儿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联合呼吸支持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60例确诊为HMD的新生儿根据家长意愿使用PS(珂立苏)与否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呼吸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组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支持,对照组没有应用珂立苏。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并发症、氧疗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30 min、12 h及24 h,2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中10例无需辅助通气即能达到良好的肺通气状态,经皮氧饱和度90%左右;12例需无创CPAP即可;仅16例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且呼吸机参数较低,上机时间短。对照组患儿均辅助机械通气,与治疗组相比辅助通气时间长,呼吸机参数较高,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PS联合呼吸支持能快速、有效地改善HMD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氧合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成本。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机械通气治疗肺透明膜病 (HMD)的存活率 ,作者对 1996年~ 2 0 0 0年改进措施后的 34例HMD病作一探讨 ,并提出防治措施。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组男 30例 ,女 4例 ,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HMD及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1] 。胎龄 <30周 9例 ,≤ 32周 10例 ,≤ 35周 9例 ,≤ 37周 3例 ,~ 38周 3例。入院体重≤ 15 0 0 g12例 ,≤2 5 0 0 g19例 ,>2 5 0 0 g3例 ,均于 6小时内发病。剖宫产 18例 ,异常分娩史 2 8例 ,均有宫内或产时窒息。二、方法1.分组 :甲组 1990年~ 1995年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30例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谭春晖 《医药世界》2009,11(5):175-17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中8例表现肺野呈网格状改变;12例表现为肺透光下降,斑片样密度增高影并支气管充气征;6例表现肺野呈毛玻璃状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3例表现为"白肺";并发肺出血2例。结论:双肺透光度降低,伴斑片密度增高影及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的典型X线表现。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合并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玲  宋韶明 《江苏医药》1999,25(1):12-13
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17例,与前5年相比成活率提高,并发症大为减少。提示在呼吸机治疗HMD时应注意插管位置正确,呼吸机参数应尽可能应用低的吸气峰压(PIP)、氧浓度(FiO2)、适当提高呼吸机的呼吸频率(RR),避免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过度通气。防止气胸、颅内出血、细菌性肺炎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气管内滴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67例,采用气管内注入单剂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X线胸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痊愈出院65例(97.01%),死亡2例;给药后患儿氧分压(P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PCO2)明显下降(P<0.05),皮肤发绀、青紫状况缓解.24 h内复查胸片示肺野透明情况显著改善62例(92.54%),无明显改善4例(5.97%),有合并肺出血影像1例(1.49%).共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肺炎3例,颅内出血1例,肺出血1例.结论 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快速改善肺透明膜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肺氧合功能,降低对机械通气的需求,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多见于早产儿,是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主要由于肺发育不成熟,以致产生或释放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而引起.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是在有自主呼吸情况下在气道内保持正压,以保持气道处于一定的扩张状态,增加跨肺压,使萎缩或即将萎缩的肺泡扩张,增加功能残气量和肺泡的气体交换面积,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有效地防止肺泡的萎缩[1].但NCPAP在使用过程中护理是否及时到位将直接影响气疗的效果.本文对NCPAP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HMD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早期给予PS并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2例为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未加PS治疗者,两组均配以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表现,血气结果改善明显强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缩短。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相关护理。方法总结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护理包括体位、病情观察、气管插管管理、呼吸道管理、拔管护理、基础护理等方法。结果 21例患儿中除家属放弃9例、死亡1例外,11例均顺利脱机并治愈出院。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发生率为9.5%。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护理有效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缩短了上机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更提高了患儿的成活率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患儿应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最终达到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目的 .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住我院NICU的68例HMD需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4例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照组34例应用传统通气方式,对两组在呼吸机设置、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2.94%,显著低于非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的17.6%(P<0.05),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血气分析仅PaCO2[(50±4)mm Hg]高于非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39±5)mm Hg](P<0.05),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病死率低于应用传统通气方式组.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3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和X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和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X线的早期诊断.方法对32例经临床和X线确诊为HM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表现为两肺内、中带有细小颗粒状或网结状影;28例两肺野肺透亮度明显减低,呈毛玻璃样状改变,伴两肺内、中带有细小颗粒状或网结状影10例,以两下肺较明显;23例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多见于右下肺内带及左心影后,这是HMD典型的X线特征性表现;4例呈“白肺”改变;纵隔、心影及横膈轮廓模糊,但膈面位置正常.主要并发症为肺炎18例,肺出血7例,气胸2例,肺动脉高压3例.结论床边摄片是诊断HMD的主要方法;支气管充气征是HMD典型的X线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2.
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7例胎龄≤32周,体重≤1200的早产儿气管内滴注固尔苏与19例未用固尔苏的同条件早产儿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并发NRDS、死亡及需要机械通气例数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预防性应用固尔苏可以降低NRDS发病率及减轻发病程度,减少呼吸机的应用,减少并发症,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参照组患儿均送入新生儿CCU病房实施重症监护。给予其常规的保暖、静脉营养、感染防控、水电及酸碱平衡维系及其他相应对症治疗,同时应用CPAP辅助呼吸治疗。临床组在参照组的常规治疗方案及CPAP辅助呼吸的基础上,额外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比照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中血液pH、PaO2及PaCO2的治疗前后改善情况。最后统计两组CPAP呼吸辅助总时长及吸氧总时长。结果临床组总有效率为94.0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1.64%(P<0.05)。两组治疗前pH、PaO2及PaCO2三个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P<0.05),且临床组其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临床组其CPAP呼吸辅助总时长及吸氧总时长均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其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恢复患儿的自主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出生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两组产前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产后同时给予氨溴索治疗,评估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HMD发生率为3.33%,对照组HMD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0,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氨溴索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明确,且无毒副作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沙丁氨醇吸入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患儿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机械通气HMD患儿吸入沙丁胺醇,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h测定呼吸力学及血气指标并进行比较,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static)升高(P<0.01);氧合指数(OI)、吸气阻力(Rinsp)、呼吸功(WOB)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6.53±22.88)h、(104.81±23.69)h;治疗组与对照组BPD发生率分别为6.25%、16.13%.结论 机械通气HMD患儿吸入沙丁胺醇,可短期改善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通气/血流,减少呼吸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不能降低BP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抢救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小时患者临床症状、呼吸、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22例患者经过机械通气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是抢救心源性肺水肿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机械辅助通气在抢救急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8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强心、利尿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机械辅助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对1h、24h、48 h后的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1h后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衰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机械辅助通气可以帮助改善呼吸症状,纠正低氧血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其并发症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1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CT、临床资料。结果 6例轻度,5例中度,4例重度。肺透亮度减低、肺密度增高、肺内磨玻璃影、支气管充气征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有特征性的CT表现;并发气胸、胸腔积液、肺炎时分别表现为胸腔新月形积气、胸腔新月形积液、肺内斑片状影。如并发气胸、胸腔积液、肺炎时,患儿死亡率将提高。结论螺旋CT扫描可反映病变的范围及程度,同时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对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固尔苏(猪肺磷脂)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将胎龄≤32周,体质量≤1500g的同条件早产儿64例分为预防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预防组在出生后6h内经气管内滴人固尔苏,对照组不应用固尔苏。结果预防组并发HMD、肺炎、需要机械通气、死亡及放弃治疗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产儿预防性应用固尔苏可降低HMD的发病率,减轻病情,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