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医药技术创新的种类及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医药学科自身的特点,论述了中医药技术创新的种类划分及其法律保障问题。指出:中医药的的技术创新行为可分为中医药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利用中医药知识的技术再创新。法律在鼓励人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利用中医药知识的同时,也应保持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有利于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技术创新法律环境,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中医药知识自身属性、特点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多方面考察了中医药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内在需求。作者认为传统知识保护的内在需求不明确,是实现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主要障碍,且内在需求影响着对保护措施的选择;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大多数可以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实现,探讨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首先应考虑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药知识自身属性、特点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多方面考察了中医药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内在需求。作者认为传统知识保护的内在需求不明确,是实现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主要障碍,且内在需求影响着对保护措施的选择;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大多数可以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实现,探讨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首先应考虑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话语权严重缺失使中医药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与西医的发展空间相比处于劣势,本文从考证分析中医药诸多话语权缺失状况入手,进而从法律机制包括鼓励创新制度、中医药知识产权制度和教育教学领域包括中医药文献资料整理、课程设置、临床实习设置两大区域提出可行性方案和建议。中医药发展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几十年的做法,重新进行深入调研,制定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要求的政策法律和教育体系,从保护本土传统文化知识的高度和立场,切实地创造一个让中医药学能够按照自身学科特点办事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对外资自由利用我国的优势中药材资源,利用其在资本和技术上的优势摘取中医药技术成果,利用我国法律上的空白不当占有中医药既有智力成果和利用中医药“治未病”的优点抢占医疗器械市场的现象进行了剖析。提出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对外技术合作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药材资源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慎重鼓励和吸引外资,防止投资形式铁渗透等,保护国内医药传统医药知识不被外国廉价或无偿使用或占有。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知识产权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外资自由利用我国的优势中药材资源,利用其在资本和技术上的优势摘取中医药技术成果,利用我国法律上的空白不当占有中医药既有智力成果和利用中医药治未病的优点抢占医疗器械市场的现象进行了剖析。提出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对外技术合作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药材资源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慎重鼓励和吸引外资,防止投资形式铁渗透等,保护国内医药传统医药知识不被外国廉价或无偿使用或占有。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创新行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不但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而且受制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约束.中医药创新分为中医药自身创新行为和利用中医药知识、技术进行的创新行为,从已经发生的事件看,每一种创新行为都表现出不同的知识产权问题.在以私权合法和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药创新应当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知识产权法律机制,以保护我国的优势领域并持续保持其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创新行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不但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而且受制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约束。中医药创新分为中医药自身创新行为和利用中医药知识、技术进行的创新行为,从已经发生的事件看,每一种创新行为都表现出不同的知识产权问题。在以私权合法和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药创新应当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知识产权法律机制,以保护我国的优势领域并持续保持其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资源的重要价值历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但是我国对中医药知识的法律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及保护水平较低。中医药知识兼具传统性与创新性、群体性和个体性以及公开性和专有性,其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其特殊性,该特殊性决定对中医药知识应有特定的法律保护体系。然而,我国的中医药知识法律保护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中医药知识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属性尚未确认、我国以保护现代工商业知识为主要任务的知识产权法不能对它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以及其他法律制度不能有效鼓励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制定与现代西方医学有别的中医药知识专门法律以及完善修订现有的《中医药条例》以及《中医药品种保护条例》等对策措施,以期建立完善的中医药知识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所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是指对中医药知识中属于WTO传统知识定义范畴的具有传承性、地域性法律特征的中医药知识的行政或司法保护制度,所述知识产权保护是指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已有的司法制度;前者虽然在我国尚无专门的立法,但对传统知识的保护及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不仅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中国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尽管在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研究中有着权利人难以界定、保护客体复杂多元、保护措施与相关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等众多问题,但是理清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是做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品种与产地鉴别一直是困扰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难题。中药材品种与产地鉴别的研究基础薄弱、技术体系不完善、技术方案不成熟,仍存在诸多研究难点。通过对中药材品种与产地鉴别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中药材品种与产地鉴别的技术方案,并结合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出中药材品种与产地鉴别的研究思路,为中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中药炮制科研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药炮制与饮片研究技术平台建设的核心问题及技术方案。建议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中药炮制理论及原理研究方法技术体系、具有地域特点的饮片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技术体系和基于炮制原理的具有饮片个性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从而逐步形成由传统炮制原理、炮制工艺规范化和饮片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技术平台组成的中药炮制与饮片研究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中药微丸的药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反映近五年来中药微丸在研究方向、类型、常用辅料和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方法 查阅、综述及分析近五年来中药微丸在处方筛选、制备工艺以及体外释药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文献.结果 中药微丸是一种辅料易得、制备工艺灵活、制剂改良方便的剂型.结论 中药微丸作为一种良好的剂型,具有广泛的实用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药工业4.0:从数字制药迈向智慧制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该文对中药制药工程科技进行前瞻分析,设计了中药制药业"未来工厂"愿景,进而提出"中药工业4.0"战略构思和技术路线图,构划了相关核心技术体系,由此阐明中药工业从数字制药迈向智慧制药的技术发展路径。在定义中药制药过程控制、在线检测、过程质量监测等概念及术语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制药与智慧制药的技术理念及技术特征,倡议大力推进中药数字制药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制药过程高度信息化和多学科集群创新,创建中药智能制造技术,为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及技术升级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5.
中药上市后药物经济学评价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谢雁鸣  王昕  王诺  常艳鹏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2925-2929
药物经济学评价是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药物经济学的评价能更好的体现中药上市后的临床价值和市场价值,制定《中药上市后药物经济学评价技术规范》,其目的是使中成药药物经济学评价过程及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该技术规范参照各国的药物经济学指南,结合中药的特殊性,初步制定适用于已上市中药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相似文献   

16.
肖永庆  李丽  刘颖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3):2428-2431
目的:阐明加快中药标准饮片作为标准物质的基础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方案。方法:根据作者十余年的炮制工艺规范化及饮片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的经验积累和切身体会,针对中药饮片质量评价标准物质有待完善的现实情况,根据健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体系的需要,说明加快中药标准饮片作为标准物质的基础研究的必要性;从原料药材的采集加工技术规范、候选标准饮片的炮制加工技术规范及其样品均匀化、包装、储存技术规范等,确定标准饮片作为标准物质的制备技术规范的研究方法及其步骤。结果与结论:加快中药标准饮片作为标准物质的基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其研究目标是:制定数种标准饮片的炮制技术规范及其属性的识别技术规范;确定作为饮片标准物质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规范。为相关部门申请国家标准物质认定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新药稳定性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中药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研究现状、现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从FDA、ICH、化学药的技术要求与中药稳定性要求对比、测定指标的选择、研究的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讨论,指出中药稳定性有其特殊性,应结合中药特点,借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药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研究现状、现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从FDA、ICH、化学药的技术要求与中药稳定性要求对比、测定指标的选择、研究的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讨论,指出中药稳定性有其特殊性,应结合中药特点,借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药有效成分辨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为有效地从繁多的中药复方化合物中发现和辨识出其作用成分,明确中药作用功效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对中国知网和国外相关杂志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总结,从26篇近期报道的文献中提炼出有效成分辨识相关思路,对以药理活性为向导的有效成分辨识和基于体内过程的有效成分辨识这2个主要研究方法分别进行归纳,并着重对基于体内过程有效成分辨识的常用技术如外翻肠囊法、Caco-2细胞模型、血清药物化学法进行了总结。传统的以药理活性向导的中药有效成分辨识和近期发展的基于体内过程进行中药活性物质筛选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完善之处,综合应用可以达到良好的互补。同时,多成分综合作用是中药发挥效果的基本模式,因此,进行有效成分辨识时,在多成分综合效应中辨识出主要的有效成分,是符合中药特点的有效成分辨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简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2011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2016年底,已开展31个省(区、市)922个县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全面实施,优化了技术方法、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截止到2017年8月,通过"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初步汇总整理到中药资源调查数据信息200余万条,照片500余万张,腊叶标本等实物20余万份。各地参与中药资源普查的相关工作者,累计发现新物种40余种。试点工作期间,初步形成了包括1个中心平台、28个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66个县级监测站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开展190种中药材的价格、流通量和种植面积等6大类的信息服务,中药材质量、田间管理等10大类的技术服务。在20个省(区、市)布局建设了28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对近160种中药材的种子种苗进行繁育生产;并在海南及四川建立了2个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收集的种质资源实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