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急、慢性应激能明显抑制本代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产前应激对子代神经干细胞会产生何种影响?了解神经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特征及其分化,对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在产前应激相关行为中的调节作用进行阐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2-01与神经干细胞和应激相关的文章,检索词“Neuralstemcell,Stress”为检索词,从1990-01/2004-12网址为http://lib.tsinghua.edu.cn/数据库中检索与神经干细胞和应激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神经干细胞,应激”。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③前后对照试验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及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15篇关于神经干细胞与脑海马应激损伤的随机和未随机的文章。26个实验或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89篇中301篇为未随机实验或重复性研究,88篇为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纳入的26个实验包括511例患者和625只实验动物。说明了脑海马齿状回是成年哺乳动物不断产生新神经元的脑区之一,这些新神经元具有修复脑海马损伤的作用,但成年动物神经干细胞持续增殖的生理作用并不清楚。脑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调控受多种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产前应激可引起子代脑海马神经元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其损伤效应可能与产前应激引起的氧化物生成增加有关。结论:产前应激能调节脑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提示神经干细胞可能参与脑功能调节和动物行为活动。将易培养的干细胞转入胎儿体内,通过一定的条件诱导其分化生成神经细胞修补脑海马损伤,对预防和治疗产前应激所致子代脑损伤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左右.脑血管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之高而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预防和早期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当前一项艰巨的任务.研究发现,在人类及其他成年的哺乳动物脑内海马齿状回及室管膜下区等部位广泛存在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在生理状态下长期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脑组织损伤后,海马齿状回及室管膜下区区域的神经干细胞即会出现增殖、向损伤区域迁徙并且分化为成熟神经细胞,最终修复损伤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急、慢性应激能明显抑制本代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产前应激对子代神经干细胞会产生何种影响?了解神经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特征及其分化,对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在产前应激相关行为中的调节作用进行阐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2—01与神经干细胞和应激相关的文章,检索词“Neural stem cell,Stress”为检索词,从1990—01/2004-12网址为http://lib.tsinghHa.edu.cn/数据库中检索与神经干细胞和应激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神经干细胞,应激”。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③前后对照试验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及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15篇关于神经干细胞与脑海马应激损伤的随机和未随机的文章。26个实验或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89篇中301篇为未随机实验或重复性研究,88篇为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纳入的26个实验包括511例患者和625只实验动物。说明了脑海马齿状回是成年哺乳动物不断产生新神经元的脑区之一,这些新神经元具有修复脑海马损伤的作用,但成年动物神经干细胞持续增殖的生理作用并不清楚。脑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调控受多种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产前应激可引起子代脑海马神经元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其损伤效应可能与产前应激引起的氧化物生成增加有关。结论:产前应激能调节脑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提示神经干细胞可能参与脑功能调节和动物行为活动。将易培养的干细胞转入胎儿体内,通过一定的条件诱导其分化生成神经细胞修补脑海马损伤,对预防和治疗产前应激所致子代脑损伤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术背景:神经干细胞移植是修复和替代受损神经元的有效方法,可部分重建细胞环路和功能,目前基础实验研究已经应用于帕金森、癫痫和脑坏死等鼠炎和灵长类动物模型,已证实行为学训练可促进脑梗死大鼠齿状回区神经干细胞的迁移能力.目的:深入认识当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总结神经干细胞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枪索Pubmed数据库1994-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Exercise Training,Neural stem cells,cells Induction,Movement disorder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神经干细胞,细胞诱导,运动训练,运动性疾病",并限定文章语占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278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存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Meta分析.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当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运动引起神经干细胞的变化以及神经干细胞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技体育运动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29篇文献中,10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神经干细胞源于胚胎干细胞和成年干细胞,存在部位包括胚胎脑的端脑、小脑、海马、纹状体、大脑皮质、脑室/脑室下区、室管膜/室管膜下区、脊髓和成年脑的脑室下区、纹状体、海马齿状回、脊髓等处.神经干细胞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两个基本特性外,还存在转分化性(可塑性)、无限增殖分裂、可对称或不对称分裂、损伤或疾病状态下能刺激其增殖分化、迁移能力、低免疫原性等特征.神经干细胞能够特异性表达巢蛋白、波形蛋白、Musashil蛋白及RCI抗原.②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在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发育及损伤的修复中发挥作用.植入到神经组织后可整合入神经通路,使治疗基因的表达受到微环境调控.分化产生的神经细胞将逐渐替代有缺陷或死亡的神经细胞,是脑卒中、脱髓鞘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③在运动医学领域,神经干细胞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神经干细胞诱导成所需要的细胞类型用于防治一些常见的运动性疾病,诸如由于中脑的神经细胞变性引起神经递质多巴胺减少,导致运动功能发生障碍的帕金森氏病、运动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方便易行且没有后遗症.结论:神经干细胞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相关的诱导分化、心肌损伤以及治愈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由于运动员的机体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因子网络,细胞活动受内环境信号间相互作用的调控,如何建立相应的机制或假说来解释观察到的各种相关运动所引起神经干细胞改变现象及体内效应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成体哺乳动物脑中存在神经干细胞,将其分离出来长期培养具有多能性,探讨成体神经干细胞最新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04-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adultneuralstemcells”和“mamma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关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成体神经干细胞部位、来源、分化及转化方面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①动物实验。②神经干细胞。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②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5篇关于哺乳动物成体神经干细胞的文章,入选20篇,因为这些文章能包含其他文章的内容,体现了成体干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资料综合:20篇文献中有10篇是关于成体神经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存在部位及来源的实验研究,8篇分别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观察了成体神经干细胞向神经系统细胞的转化及其诱导因素,另外2篇文献观察了成体神经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向其他细胞的转化。结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成体神经干细胞,主要存在于侧脑室室下区和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在多种调控信号的作用下,具有向神经系统细胞分化和向其他细胞转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已证明其对前体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40只/组.两组大鼠均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实验组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按100 μg/kg计算,连续注射6 d;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干预后7,14,21,28 d断头去脑,各组分别在处死前1 d腹腔注射BrdU.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其双重染色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PSA-NCAM阳性细胞、BrdU+PSA-NCAM双阳性细胞、BrdU+MAP2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与结论:BrdU阳性细胞、PSA-NCAM阳性细胞数均在缺血后7 d最多;BrdU+PSA-NCAM双标阳性细胞在缺血后双侧室管膜下区和海马齿状回区均可以检测到,于7 d计数最多,之后逐渐减少;BrdU+MAP2双阳性细胞却从14 d开始逐渐增多,随BrdU+PSA-NCAM双阳性表达的逐渐降低,BrdU+MAP2双阳性表达逐渐增高,呈现此消彼涨的变化.提示静脉途经给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诱导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神经干细胞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背景:近年来人们从神经系统中分离出来的神经干细胞作为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共同前体细胞,不仅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同时在神经损伤的修复过程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的:总结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修复作用.检索策略:主要文献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3/2007年相关文献,检索词"Neural stem cells,brain,hypoxic-ischemic",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131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神经干细胞修复脑损伤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神经干细胞的相关研究以及修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所选用的33篇英文文献中,分别涉及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分离培养以及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修复的基础实验和相关临床研究.其中7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研究表明,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不仅可以在受体内存活,而且可以进一步增殖、分化,完成受损部位结构和功能的修复.关于神经干细胞在脑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供体细胞的来源、保存,细胞体外培养中分化增殖的调控机制不十分清楚,产生的神经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活性不太满意,修复组织内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还不完全明确等.结论:神经干细胞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为修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机会窗口,开启了临床应用干细胞治疗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目的:成体哺乳动物脑中存在神经干细胞,将其分离出来长期培养具有多能性.探讨成体神经干细胞最新的研究现状。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04-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adult neural stem cells”和“mamma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关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成体神经干细胞部位、来源、分化及转化方面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①动物实验。②神经干细胞。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②重复的同一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5篇关于哺乳动物成体神经干细胞的文章,入选20篇,因为这些文章能包含其他文章的内容,体现了成体干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 资料综合:20篇文献中有10篇是关于成体神经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存在部位及来源的实验研究,8篇分别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观察了成体神经干细胞向神经系统细胞的转化及其诱导因素,另外2篇文献观察了成体神经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向其他细胞的转化。 结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成体神经干细胞,主要存在于侧脑室室下区和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在多种调控信号的作用下,具有向神经系统细胞分化和向其他细胞转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学术背景:目前神经系统许多疾病仍无有效治疗方法,应用干细胞治疗神经损伤,使神经元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成为可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成为干细胞疗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最佳选择之一。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神经损伤疾病方面的应用及其神经修复保护的作用机制。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7-01/2007-01的相关文献,检索词"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nerve injury,transplantation,neuroprotectiv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01/2007-01的相关文献,检索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损伤,移植,神经保护",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250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损伤应用及神经修复保护研究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Meta分析。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神经损伤疾病方面的应用及其神经修复保护作用机制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1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能够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且具有跨胚层横向分化能力,可通过细胞表面标志并结合细胞形态对其进行初步鉴定。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多种神经生长因子作用于神经元相应受体,通过受体信号传导系统激活生存信号、失活死亡信号,从而启动分化机制,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诱导内源性细胞增生,并促进神经纤维再生,是其产生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目前主要涉及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动物实验显示经血管、腹腔等不同途径移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够迁移至损伤部位,并分化成表达神经特异抗原的神经细胞。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向神经细胞横向分化、减少凋亡、促进生长因子分泌以及血管再生,移植到损伤部位可有效保护神经细胞,恢复神经功能缺损,已经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有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神经干细胞同种移植可改善脑梗死模型鼠神经功能.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大鼠脑神经功能梗死局部的内存活、迁移情况及神经细胞再生.方法: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注入免疫抑制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每周观察、记录移植大鼠的行为和神经功能状况(NSS评分、转棒实验);于移植后1~8周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检测移植大鼠大脑人细胞核抗原、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巢蛋白)及神经细胞标志物(神经元核心抗原、脑型微管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2周,脑梗死模型鼠NSS评分明显降低(P < 0.05)、转棒实验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 < 0.01),神经功能得到改善(P < 0.05).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8周,在移植大鼠病变侧室管膜下区、海马齿状回、梗死灶周围均可检测到人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移植后一二周,在移植大鼠病变侧室管膜下区、海马齿状回(CA1,CA3区)、梗死灶周围可见部分巢蛋白阳性细胞和mRNA表达,存续至8周.移植后2周,在移植大鼠病变侧室管膜下区、海马齿状回、梗死灶周围可见部分神经元核心抗原、脑型微管蛋白阳性细胞和mRNA的表达.移植后4~8周,在海马、梗死灶周围可见少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和少量mRNA的表达.结果证实,静脉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脑梗死模型大鼠脑内存活、并迁移至病变部位,继而分化为神经细胞,促进新生神经细胞的形成,改善移植大鼠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