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和急性血液稀释对血液生理的影响。方法 24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自体输血组(AT)和血液稀释组(HD)。全麻下,AT组采血396-639ml,并输等量6%羟乙基淀粉(HES)注射液,HD组先输入HES 500ml后手术。监测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循环生理指标,检验术前(T1)、血液稀释后输自体血前(T2)及术后1日(T3)的Hb、RBC、Hct、Plt、WBC。结果 AT组T2的HB、RBC、Hct值明显低于HD组(P<0.05),而T3明显高于HD组(P<0.05)。结论 稀释式自体输血能更有效地减少血液流失,保存红细胞。  相似文献   

2.
术前血液稀释和自体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雅铭 《四川医学》2001,22(1):93-95
外伤与手术均可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失血,以往常采用输注异体血,但输异体血造成诸多并发症,血源也较困难。因此,目前主张采用术前血液稀释和自体输血,以减少失血,达到不输或少输异体血的目的。1 术前血液稀释和自体输血的方法自体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经保存后,以供给患者在围术期输血。血液稀释是指失血时或失血前,或自体血采集过程中,或人为将患者血管扩张,输注一定量的晶体液或(和)胶体液以扩充血容量,使血液稀释,以便术中减少患者血液有形成分的丢失。1.1 术前多次采集自体血:此法多用于择期大手术,即在术前每隔3~5天采集一次…  相似文献   

3.
黄瑶  杨天明  范新民 《广西医学》2002,24(12):2104-2104
传统自体输血是通过采集静脉血液行自体输血及血液稀释 ,客观存在采血时间长 ,且常有采血量不足等缺点。 1 999年以来 ,笔者采用经动脉穿刺采集自体血 ,明显地缩短了操作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动脉采血和静脉采血在自体输血及血液稀释的应用作一简单的比较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经动脉采血组 ( A组 )和经静脉采血组 ( B组 )各 4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体重、术前血球压积方面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A组主要选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采血 ,B组主要经肘正中静脉 ,大隐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采血。…  相似文献   

4.
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手术出血量,节约库血用量,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以及输异体血可能出现的一系列输血并发症,对136例手术病人采用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方法,进行临床应用观察,效果满意,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血液稀释与自体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和异体输血诸多并发症所带来的潜在危险,如何减少异体输血成了当今面临的现实问题。大量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采用血液稀释与自体输血完全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术中异体血的输入并确保患者术中安全和术后正常恢复。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某些内、外科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等容量血液稀释预存式自体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等容量血液稀释预存式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在麻醉后手术前输入血浆代用品或晶体液,输入的液体量与采血量的比例为3~3.5:1,在手术失血前采自体全血400ml~800ml,在手术后期或术毕后回输给患者。结果 30例患者采血及回输过程均无发生任何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无血源性传染病发生。结论 等容量血液稀释预存式自体输血可缓解血源紧张状况,避免同种异体输血所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血源.可减少或避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4例择期骨科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血液稀释 ,术毕输还。观察采血前后SBP ,DBP ,HR ,Hb及Hct的变化 ,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采血前后SBP ,DBP ,HR ,Hb比较P <0 0 1 ,有非常显著性差别 ;但Hct采血后值为 :37 384± 0 1 2 2 %仍在正常范围。结论 :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是可行的 ,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血液稀释技术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脊柱手术患者血液保护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80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不行血液保护技术、B组单纯行回收式自体输血、C组行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D组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监测麻醉诱导前(T1)、手术前(T2)、手术结束时(T3)及手术结束后24 h(T4)各组的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记录各组患者术中的输液量、自体血输注量、异体血输注量及尿量。结果与T1比较,各组患者CVP在T2、T3、T4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T2时C组明显高A组(P<0.05);与T1比较,各组患者Hct、Hb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A组比较,T2时C、D两组低于A组(P<0.05);与T1比较各组患者PLT在T3、T4均下降(P<0.05),PT、APTT在T3、T4时均延长(P<0.05),但在正常范围之内;术中异体血输注量A组高于B组(P<0.05),明显高于C、D两组(P<0.01)。结论血液稀释技术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能明显减少术中的异体血输注量,对凝血功能影响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谭转改 《右江医学》2000,28(6):506-507
随着人们对输异体血所导致感染 (如艾滋病、肝炎 )及不良反应的重视 ,自血回输已广泛应用于手术治疗中。本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9月开展血液稀释自体回输 12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其围术期的配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中 ,男性 8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1~ 64岁 ,体重 50~ 65kg。腹部肿瘤 4例 ,胆结石 5例 ,股骨骨折 3例。所有病人术前红细胞压积 (HCT)≥ 38% ,血红蛋白 (Hb) >12 0 g/L。2 .采血方式 病人于术前 1~ 3天到血库采血 ,不能步行者可在手术室术前采血 ,术中回输。3.回输结果 失血…  相似文献   

10.
自体输血分术前自体输血、急性血液稀释 (AHD)和血液回收三种方法 ,近年来第一、第三种方法在临床上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1) ,近年我院将AHD法用于骨科择期手术 1 3例 ,与传统的异体同型输血法相比较 ,其优点甚多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组 1 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1 9~ 5 9岁。脊柱手术 3例 ,股骨手术 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 1例 ,胫骨手术 1例。适应证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无低蛋白血症 ,无心肺功能不全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 ,术前Hb >1 1 0g/L ,Hct>33% ,估计术中需要输血者。方法 患者入室后 ,连接心电监护仪 ,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循环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直肠癌根治术(Mile's)患者30例,年龄40~65岁,体重50~75 kg,随机均分为C 组(n=15):对照组,术中常规输液,术毕输异体少白细胞红细胞2 U;A组:ANIH组,于麻醉诱导前采血400~600 mL(循环血量的10%~15%),然后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HES130/0.4)1 000~1 200 mL,并于手术结束前将自体血回输.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于麻醉前1 h(T1)、稀释后(T2)、术毕即刻(T3)术后第1天(T4)抽取静脉血,测定Hct和凝血功能(PT、APTT、FIB).结果 稀释后A组CVP明显升高,与基础值和C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时2组患者均有一过性低血压,但C组较A组降低明显(P<0.05),术中A组尿量较C组明显增多(P<0.05).稀释后A组Hct、FIB 明显降低,APTT明显延长,与基础值和C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及术后1 d A组Hct、PT、APTT 与C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A组FIB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ANIH能增加循环功能的稳定性,可有效减少术中异体血输入,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振派 《中外医疗》2014,(30):19-20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通过改良后的根治术治疗的效果和特点。方法从该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4例,其中研究组中的34例采用的是改良后的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的34例患者均采用的传统的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后病理学检查,存在导管癌、炎性乳腺癌、湿疹样癌、髓样癌和单纯腺癌的分别占76.4%、2.9%、2.9%、5.9%和11.8%,淋巴结转移的占32.4%。手术后研究组中出现皮缘坏死、皮下积液、上肢淋巴性水肿、切口瘢痕或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的分别占2.9%、11.8%、5.9%和2.9%,而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82.65%,5年后的生存率为82.3%。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乳腺癌采用改良后的根治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45-46,100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灶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表达及术后化疗因素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对4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9%;患者年龄越大,肿瘤临床分期越晚,原发病灶越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越多,局部复发率明显上升。结论乳腺癌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断癌复发转移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预存自体血液联合术中血液稀释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估计手术出血量较大、符合国内外预存自体输血标准的外科手术患者19例。入院后第2、3天早晨空腹时及全身麻醉诱导前采用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分别采血400mL,共计800mL。全身麻醉诱导前快速静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ANIH)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直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直肠癌根治术(Mile’s)患者45例,年龄38~67岁,体重50~7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对照组(Ⅰ组,常规输液组),ANIH组(Ⅱ组),AHH+CH组(Ⅲ组).分别于麻醉前1 h(T)1、术毕即刻(T)2、术后第1天(T)3、第4天(T)4抽取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人群比较,T1时三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降低(P〈0.05),CD8+增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Ⅰ组T2、T3时CD3+、CD4+、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Ⅱ组、Ⅲ组仅T3时降低,与Ⅰ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三组CD3+、CD4+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但Ⅰ组CD4+/CD8+显著低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术前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与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均可改善围术期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85例行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61例,切除24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61例中,术后患者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58例(95.08%)、感觉异常3例(4.92%);切除肋间臂神经24例均有感觉异常,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7.71,P〈0.001)。随访1-5年,85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既保存了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等容量血液稀释治疗高粘血症10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5年6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的3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0例患者中,术后局部复发45例,局部复发率为12.5%(45/360),其中3年内复发38例,占84.4%(38/45)。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为T3~4者的局部复发率比T1~2者显著增高(P<0.01),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者比≤3枚者显著增高(P<0.01),TNM分期为Ⅲ期者比0~Ⅱ者显著增高(P<0.05),未完成辅助放化疗者比完成放化疗者显著增高(P<0.01),而在不同的年龄组、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与术后局部复发呈正相关(B为1.061,Sig为0.004),转移数目越多局部复发率越高;是否完成辅助放化疗与术后局部复发呈负相关(B为-0.756,Sig为0.036),未完成辅助放化疗者局部复发率高。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与原发灶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和是否完成辅助放化疗有密切关系。其高危因素是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和术后未完成辅助放化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后予辅助放化疗,可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贺斯、血定安两种血浆代用品对人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的研究,为临床选择理想的血浆代用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8例,ASAI-Ⅱ级,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成贺斯组和血定安组,每组9例,分别在术前1h,术后1h,术后24h,术后7天,记录其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分别与术前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术后1h、术后24h、术后7天两组Hb、RBC、HCT由于出血、输入血浆代用品与术前值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短时间内大量输入血定安或贺斯治疗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快速、较大量失血是可行的,提示人体对血液稀释具有较强的耐受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分别对30例和3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保乳组)和改良根治术(改良组),比较两组疗效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保乳组并发症显著少于改良组(P〈0.05);两组远处转移、3年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改良组(P〈0.05o结论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术后早期并发症、远处转移、复发率及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保乳手术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