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患者,女,77岁。因关节肿痛20余年、关节畸形6年于2007年9月于入院。20余年前出现腕关节红肿热痛,逐渐发展为膝、踝关节疼痛、肿胀,伴晨僵,每次持续>60 min。曾多次查类风湿因子(RF)(+),ESR、CRP增高,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予激素、止痛药等治疗。6年前出现关节畸形,功能受限,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滑膜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 ,多发于 4 0岁左右的女性。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较为少见。本文收集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 30例 ,并与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进行对比分析 ,以探讨其临床特征。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两组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3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 (简称ERA)起病年龄均≥ 60岁 ,平均病程 4 .1年 ( 0 .5~ 11年 )。同时选择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 30例 (简称NERA) ,其病程与ERA组相当。以上病例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提出的RA诊断[1…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慧明  王永福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0):2259-226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RA患者194例,按发病年龄分为幼年组(<16岁)、中青年组(16~60岁)、老年组(>60岁)。了解不同年龄RA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脏器受累情况。结果 (1)幼年组RA患者免疫球蛋白M(IgM)、类风湿因子-IgA(RF-IgA)、类风湿因子-IgG(RF-IgG)、类风湿因子-IgM(RF-IgM)水平较中青年组及老年组显著升高(P<0.05),而白细胞计数(WBC)、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尿素氮、肌酐水平均较中青年组及老年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肌酐水平较中青年组显著升高,而抗CCP滴度则较中青年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幼年组患者发热、血管炎、血液系统受累者显著多于中青年组及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肺间质病变、胃肠受累者显著多于幼年组及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以关节变形、类风湿结节、心脏受累多见,但与幼年组及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F-IgG、RF-IgA、RF-IgM、IgM水平在幼年组显著升高,血清抗CCP滴度在中青年组显著升高,血清CRP、肌酐、尿素氮水平在老年组显著升高,幼年组WBC显著低于老年组及中青年组;幼年RA患者以发热、血管炎、血液系统受累多见,老年RA患者则以肺间质病变、胃肠受累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类风湿血管炎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类风湿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5 d-6个月,8例合并指端坏疽的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坏疽部位无扩散,均干性坏死。4例单纯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2例RA病程小于5年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2例RA病程大于5年患者治疗6个月后效果差,肢体感觉异常无改善。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类风湿血管炎患者病情较重,应重视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治疗,同时类风湿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较易漏诊,临床检查要全面仔细,一经确诊,应积极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将42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男性比例增高,多首发在肩关节,易出现关节破坏,关节外表现以肺纹理增多及纤维化多见,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及抗角蛋白抗体的阳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程度严重,应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 RRA)的影响因素,在疾病早期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提供风险分层依据,以期降低RRA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的6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RRA组(n=23)和RA组(n=37),分析统计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个人信息及首次就诊时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数据。结果 合并骨质疏松、口服糖皮质激素单日最大量以及高效价抗CCP抗体为RR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起始治疗中含有甲氨蝶呤为保护因素(OR<1,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发现,抗CCP抗体预测RR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78,其最佳截断值>92.665RU/ml,其敏感度和特异性为82.6%和86.5%;口服糖皮质激素单日最大量预测RRA的AUC为0.889,其最佳截断值>12.5mg/d,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2.6%和81.1%。结论 合并骨质疏松、既往口服糖皮质激素单日最大量、抗CCP抗体效价是RRA的危险因素,起始治疗包含甲氨蝶呤是保护因素。识别危险因素,加强保护因素,对RRA的发生及控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蒋耀平 《广西医学》2005,27(12):1948-1949
目的探讨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7例60岁以上发病的老年患者及45例中青年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中青年发病患者相比,老年发病的患者男性比例高,急性起病多见;首发在肩和膝等大关节受累的多,关节疼痛数多,握力较差;关节x线分期工期病变较多,Ⅱ期病变较少;血沉增高明显(P〈0.05~P〈0.01)。结论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不同于其他成年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应根据其临床特点及年龄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Yan WJ  Liu TL  Zhou XH  Chen XS  Yuan W  Jia LS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3):901-904
目的 探讨上颈椎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上颈椎RA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18例,女53例;年龄23~76岁,平均46.2岁.就诊时RA病程为2个月~47年,平均18.2年.53例患者有3个月以上应用糖皮质激素史.除常规检查外,所有患者均行颈部X线摄片、CT扫描和MRI检查,并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RF)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结果 所有病例在确诊RA后出现上颈椎相关症状时间为2个月~46年,平均8.3年.临床症状主要为顽固性枕颈部疼痛或放射痛,部分患者出现颈部姿势异常和Sherp-Purser征阳性,后逐渐发展为脊髓、延髓功能损害、部分颅神经功能障碍.X线和CT检查可发现寰枢关节、寰齿间隙周围不规则骨质破坏,多伴骨质疏松,后期多出现寰枢椎不稳,表现为寰枢椎前脱位、后脱位,或同时存在前后向脱位,部分存在垂直脱位,同时可伴有旋转半脱位.MRI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脊髓受压的原因是骨还是不同厚度的软组织血管翳以及脊髓受压的程度.RF阳性18例.结论 准确判断寰枢椎不稳和脊髓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是诊断上颈椎RA的关键.结合病史分析,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晚期累及髋关节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8例晚期RA累及髋关节行人工关节置换股骨头,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组织形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8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18~81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多发关节肿痛伴髋关节疼痛。影像学检查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下骨质吸收,股骨头半脱位。组织形态表现为关节面变形较轻,较少骨赘形成,股骨头软骨面毛球样粗糙,软骨明显纤维化。软骨表面血管翳形成,侵蚀软骨,并可侵蚀骨质。股骨颈软骨与骨质交接处血管翳和滑膜相延续。股骨头骨质广泛的骨质疏松改变。骨内囊肿壁常为纤维血管肉芽组织,伴有较多的慢性炎细胞浸润,中心常有类似类风湿结节的纤维素样坏死。滑膜表面纤维素样坏死,细胞毛刺状突起,表面间质常有细碎的软骨,增生的乳头间质纤维化。结论晚期RA股骨头在组织形态学上有其特征性病理改变,可与髋关节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结核、股骨头坏死等鉴别。病理组织学的深入观察,可为该病的诊断和早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期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5例60岁以后发病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60例中青年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男性发病率高,急性起病多,以肩、膝等大关节为首发关节者高于青中年组,乏力、手足凹陷性水肿等关节外表现及并发心、肺疾患和骨关节炎者明显增多。结论老年组在发病形式、首发受累关节均与中青年患者不同,老年组全身表现及并发症多于中青年人。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表现21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外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RA的关节外表现.结果:RA的关节外表现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常见的有贫血与白细胞减低、消化道症状、心血管病变、呼吸道与肺部病变和发热等;肾脏病变、淋巴结肿大、肝脏病变以及神经系统异常者亦不少见.本组误诊率达39 81%,主要因对RA的关节外表现缺乏认识而误诊.结论:RA的关节外表现复杂多样,是RA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22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及炎性指标,与43例非老年组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发热在老年组9例(40.9%),在非老年组8例(18.6%)(P=0.057)。老年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增高明显,而非老年组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增高明显,P<0.05。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关节功能,与非老年组具有显著差异。老年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的出现与非老年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易出现发热、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关节功能明显下降,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而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升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桂乌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桂乌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活动期的RA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9例与西药对照组44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桂乌汤结合MTX治疗,西药对照组单用MTX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6%,西药对照组为67.4%,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在临床治疗各阶段能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晨僵,降低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P<0.01或P<0.05).结论:桂乌汤与MTX联合治疗RA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MTX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国产新药99Tc -MDP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99Tc -MDP治疗 2 0 8例活动性RA ,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该药总有效率为 86 .1% ,在减轻疼痛、消除肿胀、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疗效显著 ,尤其在改善晨僵、关节功能受限和降低血沉速度等方面最为明显。结论 此药疗效明显 ,使用安全 ,无明显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陈雪初  肖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8):1265-1266,1268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和血清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5例RA和159例结缔组织病患者(CTD)采用散射比浊定量与荧光染色法测定RF与AKA。结果血清RF阳性率在RA组与CTD组分别为85.6%(107/125)和29.6%(47/159);AKA阳性率在RA组与CTD组分别为48.8%(61/125)和6.9%(11/159);RF和AKA两种方法对RA的诊断分别特异性是70.4%和93.1%、阳性预测值是69.5%和84.7%、阴性预测值是86.1%和69.8%。对89例RA患者血清的RF与AKA同时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25)。结论RF的检测灵敏度高于AKA,但其特异性则不如,RF是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较好过筛试验。AKA对RA的诊断具有满意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是病情活动早期及严重的指标,可与RF联合检测作为R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吴芳兰   《中国医学工程》2008,(4):291-293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对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用ELISA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52例RA患者和52例非RA的老年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抗CCP抗体和RF。运用四格表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两者对EORA诊断效能。结果抗CCP抗体对EO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76%、96.15%及88.46%,阳性和阴性拟然比分别为21.00(95%CI,9.90-36.88)和0.20(95%CI,0.09-0.38)。RF诊断EO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07%、76.92%、72.22%,阳性和阴性拟然比分别为3.16(95%CI,1.53-10.42)和0.35(95%CI,0.19-0.64)。抗CCP抗体诊断准确性高于RF(P=0.023)。抗CCP抗体诊断EOR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95%CI,0.848-0.969),优于RF(P<0.001)。结论抗CCP抗体对EOR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在诊断EORA时较RF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健  张维权 《甘肃医药》1994,13(4):201-202
本文对5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临床分析,观察到除以滑膜炎为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外,还应注意关节外表现,特别是类风湿性血管炎对重要脏器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河南省漯河市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人群的调查,了解其患病相关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两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及问卷、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对漯河地区中老年进行调查,根据2010年ACR/EULAR提出的RA分类标准对RA人群病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本研究中占漯河地区中老年RA的患病人群为0.71%.65~69岁和60~64岁两个年龄段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13%和0.84%,标化后分别为1.10%和0.77%;从性别上看男性患病率显著低于女性(0.39% vs.1.02%,x2=10.513,P=0.001).RA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女性)、居住楼层(一层)、吸烟和遗传因素,危险度分别为2.595(95%CI:1.407~4.784)、2.967(95%CI:1.749~6.307)、1.682(95%CI:1.206~4.039)和1.934(95%CI:1.286~4.130).结论 漯河市中老年人群RA的患病率为0.71%,女性、居住一层、吸烟和遗传因素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86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与免疫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86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免疫学测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诊断为全身型17例,占19.8%,多关节型31例,占36%,少关节型38例,占44.2%,免疫学测定表明,活动期出现免疫球蛋白IgA增高16例,占19.2%,IgG增高27例,占31.5%,IgM增高12例,占13.7%,补体C3增高15例,占17.5%,C4高33例,占38.0%,CIC增高80例,占92.9%。RF性16例,占18.9%,ANA阳性16例,占19.0%,HLA-B27阳性52例,占60.0%。结论:根据上述资料,按病情轻重,除应用非甾类抗炎药物外,加用强的松,甲氨喋呤,同时辅以理疗,大关节封闭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64例RA 患者的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并予60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RA 组在腰椎(L2~ L4)、股骨上端(股骨颈、Ward’ s 三角区、大转子)的BMD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 患者普遍发生BMD下降,骨量减少和O P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发病机制可能与 RA 本身及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