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每搏变异度(SVV)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完全双盲随机法选取泸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50例,将其分为中心静脉压(CVP)组25例,SVV组25例。其中CVP组行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监测CVP;SVV组利用超声监测左室流出道内径(D),流速时间积分(VTI)。CVP组和SVV组分别以CVP 10~12mm Hg和SVV10%为目标进行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复苏时间,以及复苏前后乳酸、CV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氧合指数(PaO_2/FiO_2)、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变化,24h内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 SVV组乳酸、HR、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明显低于CVP组,MAP明显高于C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VV组复苏时间、NT-proBNP水平、24h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C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V能更好地指导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液体治疗,减少液体复苏时间,优于CV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监测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严重脓毒血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PICCO监测联合PLR,对照组采用CVP监测。比较两组治疗6、24、48、72h血浆钠尿肽(BNP)和血乳酸(LAC)水平变化及血管活性药物停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4、48、72h血浆BNP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48、72h血浆LAC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管药物停用时间快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MODS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联合PLR在严重脓毒血症早期液体复苏疗效优于CVP监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CG)指导儿童脓毒症患儿体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60例儿童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ICG+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复苏6 h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微循环指标血乳酸含量(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动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_2)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丁胺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ICU入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G监测能准确管理儿童脓毒症患儿体液治疗,有效缩短其ICU治疗时间,为患儿疾病治疗与评估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床旁超声测量计算下腔静脉膨胀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variability, dIVC),评估该指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达标情况,分析其对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病例83例纳入研究,按照不同监测技术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常规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dIVC监测,并以18%的dIVC阈值为临界点,当患者对容量无反应时,对其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转归指标。结果 观察组复苏24 h的HR、CVP、入液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8,9.791、4.411,P<0.05),而MAP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14,P<0.05);观察组24 h复苏达标率(71.43%)高于对照组(4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3,P=0.035);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介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对指导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液体复苏的应用价值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6—2018-01期间入我院ICU治疗的感染性休克并ARD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取PICCO进行液体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液体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液体复苏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液体复苏后心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CI、GEDVI、GEF、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升高,EVLWI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MAP、CVP、SVRI较对照组升高,PVRI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24 h时,液体入量、尿量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3 d时,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低于对照组,LA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ICU时间较对照组缩短,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降低,28 d病死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在指导感染性休克并ARDS患者液体复苏方面较传统CVP监测技术更为精确,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纠正休克状态、提高心肺功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在ICU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被动抬腿试验联合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VI)预测机体容量反应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需进行补液的患者46例,监测患者的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PVI、心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博量变异(S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行被动抬腿试验(PLR),以PLR试验后CI增加百分比(△CI)≥15%为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组,否则为无反应组.结果 46例患者共进行52例次PLR.其中有反应组27例次,无反应组25例次.有反应组患者CI、CO、SVV、PVI在PLR后显著高于PLR前(P<0.05);而HR、SBP、DBP、MAP、CVP在PLR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有反应组患者PLR前的基础SVV和PVI值[(20.44±4.45)%和(20.89±7.41)%]明显高于无反应组[(10.00±1.41)%和(10.71±2.69)%],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著意义(P<0.01);基础CVP明显低于无反应组.而两组HR、SBP、DBP、MAP、CI、CO的基础值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前的PV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以PVI≥13.5%评价容量反应性,其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66.7%.SVV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值为0.996;当SVV≥13.5%,其预测容量有反应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100%.在PLR前后CO的变化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值为0.984.当△CO≥0.62时,其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敏感性为76.5%,特异性为100%.结论 PLR联合PVI可反映机体的容量状况,预测机体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可作为一种无创的方法指导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在创伤性休克合并肺挫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01—2017-12期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0例创伤性休克合并肺挫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EVLWI与ITBVI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指导液体复苏。记录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24h、72h时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清乳酸水平(Lac)、氧合指数。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28d ARDS、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复苏后,MAP及氧合指数均较液体复苏前升高,Lac均较前液体复苏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后,MAP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ac浓度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而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苏液体总量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及28d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WI和ITBVI指导创伤性休克合并肺挫伤患者进行液体管理,可有效减少液体入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ARDS、MODS发生率及28d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于PiCCO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及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清除率、复苏液体量、CVP、尿量、平均动脉压、呼吸机使用例数、肺水肿及心衰发生例数。结果经过液体复苏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均逐步下降,72h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4h时研究组液体使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72h时液体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24h后研究组乳酸清除率、尿量、CVP、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时研究组发生心衰及肺水肿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后两组患者使用呼吸机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可较为准确地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状态,精准地指导液体复苏及治疗,减少并发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及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作用,为临床容量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急诊重症病区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依据患者每搏输出量增加大于10%为有容量反应的标准,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结合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技术,测定并比较被动抬腿试验及补液试验前后动脉收缩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脉压、心率、每搏输出量等参数,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有反应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动脉收缩压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脉压、每搏输出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无反应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被动抬腿试验诱导脉压变化率对容量反应性预测的灵敏度为80.2%,特异度为78.9%;被动抬腿试验诱导每搏量变化率对容量反应性预测的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78.4%。结论: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较高,被动抬腿试验诱导脉压变化率和被动抬腿试验诱导每搏量变化率可作为容量治疗的指导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乳酸、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作为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终点指标的临床有效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率、MAP、CVP、SVO_2、血乳酸水平、尿量以及APACHEⅡ评分。治疗21天后,将患者按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按复苏6小时后血乳酸、SVO_2的值分为高血乳酸+高SVO_2组;高血乳酸+低SVO_2组;低血乳酸+高SVO_2组;低血乳酸+低SVO_2组,比较组间存活率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性。结果:12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6小时后MAP、CVP、SVO_2、尿量增高,血乳酸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血乳酸+高SVO_2组死亡率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高血乳酸+低SVO_2组[10.2%vs60.0%,(21.6±2.34)vs(29.8±1.95),P0.05]。结论:血乳酸和SVO_2两个指标作为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终点指标优于单一指标,减少两项指标单独应用时自身影响因素的干扰,更加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液体复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早期与延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两种液体复苏方案对脓毒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健康对照组(A组,n=15),休克对照组(B组,n=15),传统液体复苏组(C组,n=15),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组(D组,n=15),所有大鼠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相同呼吸机模式及参数.LPS静脉注射建立脓毒性休克大鼠模型,C组于液体复苏0.5h后应用去甲肾上腺素,D组于液体复苏同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记录各组大鼠生命体征、补液量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2h后处死大鼠,进行血气分析,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炎性介质的表达,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与传统补液方案比较明显减少了达到目标血压所需的补液量,使氧合指数进一步改善,同时降低了血乳酸水平(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使肺水肿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中炎性细胞侵润程度、肺泡充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传统补液方案均使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的促炎介质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下调,但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使促炎介质表达下降更为明显,与传统补液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仅使髓过氧化物酶表达较传统补液组及休克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种补液方案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表达均无明显改善.结论 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液体复苏方案与传统补液方案比较从多层面改善了脓毒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据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中的容量指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液体复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根据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治疗的对照组,和依据血管外肺水指数(EVWL)和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指导液体复苏治疗的实验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经液体复苏治疗后的疗效与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h与6h,2组患者EVLWI、GEDV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CVP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EVWL和GEDV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集束化治疗对综合ICU严重脓毒症患者循环灌注和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岁以上严重脓毒症患者63例随机分配入集束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心率(HR)、血压(B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动脉血乳酸(LAC)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结果:集束化治疗组HR、SBP和DBP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集束化治疗组入选后6 h CVP和ScvO2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LAC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入选后24 h CVP和ScvO2仍高于对照组同期,LAC仍低于对照组同期,但仅LAC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集束化治疗组6 h和24 h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的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330-4331
目的探究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入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乳酸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重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多巴胺微量泵经中心静脉泵入,并根据患者血压调整剂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以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12h、24h两组患者HR均降低,CI、MAP、CVP、PAWP水平均升高,动脉血乳酸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I、MAP、CVP、PAW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入能够显著改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加速乳酸清除率,提高患者存活率,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液体复苏患者床旁超声下腔静脉直径(IVDC)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2例HTS液体复苏患者,于液体复苏前后通过床旁超声测量肝后下腔静脉最大径和最小径(IVCmax、IVCmin),计算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v-IVC),同时Seldinger法测量CVP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IVDC、CVP水平的关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液体复苏前IVC、CVP水平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HTS患者液体复苏后IVCmax、IVCmin、CVP水平均较液体复苏前升高,v-IVC水平均较液体复苏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S患者液体复苏前、液体复苏后IVCmax、IVCmin与CVP水平呈现正相关(P<0.05),与v-IVC水平呈现负相关(P<0.05);容量反应阳性组液体复苏前IVCmax、IVCmin、CVP水平低于容量反应阴性组,v-IVC水平高于容量反应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前v-IVC水平预测HTS患者容量反应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高于IVCmax、IVCmin、CVP预测评估曲线下面积0.696、0.773、0.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复苏可明显改善HTS患者容量负荷,床旁超声检测IVCmax、IVCmin水平与CVP呈现正相关,v-IVC水平与CVP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在严重创伤患者容量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严重外伤患者31例,监测补液试验前后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指数(CI)、每搏量变异(SVV)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等指标。补液试验后,以CI增加≥15%为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组,否则为无反应组。结果:31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8例;有反应组在补液试验前的基础HR、SBP、DBP、MAP、CVP较无反应组无统计学差异,而有反应组的CI、SVV、PVI均明显高于无反应组(P0.05);有反应组补液试验后,CVP、CI、SVV和PVI变化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I可反映机体的容量状态,可用于监测机体对容量治疗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容量负荷试验引导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变异度(△VTI)指导重症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复苏,评价其在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试验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干预性研究,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重症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超声指导组和常规治疗组。2组的复苏目标按照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除外中心静脉压指标)。超声指导组在液体复苏前,行容量负荷试验(5 min之内输注300 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并利用超声检测△VTI;若△VTI≥15%,提示患者存在容量反应性,可继续给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 ml,30 min左右输注体内,反复重复此过程,直到完成EGDT;若△VTI <15%,提示患者无容量反应性,不积极行液体复苏,由临床医师评价后自行决定后续治疗。常规治疗组由临床医师决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重要生理及实验室指标、各时间段液体出入量及平衡、EGDT达标率、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及使用时间、7 d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 本试验共纳入了7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超声指导组(37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2组,最终完成超声指导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有34例、29例。0~6 h时间段内,超声指导组复苏液体入量及正平衡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0~7 d时间段内,超声指导组液体平衡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0~12 h、0~24 h、0~72 h、0~5 d,2组的液体出入量及平衡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EGDT达标率比较,超声指导组达标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5%vs. 58.6%,P=0.129)。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指导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使用时间显著较常规治疗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7 d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利用容量负荷试验引导△VTI评价重症脓毒症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从而指导液体复苏,比常规治疗在液体管理方面更加精确,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缩短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并分析晶体、胶体体液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0.9%氯化钠溶液复苏,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复苏。观察并记录下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24 h、复苏48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中心静脉压(CVP)以及所用液体量。结果经重复方差分析,两组患者MAP、HR、PaO2/FiO2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P、HR、PaO_2/FiO_2组间、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PVPI、EVLWI、CVP多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PVPI、EVLWI、CVP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VPI、CVP组间、组间多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EVLWI组间、组间多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液体使用量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复苏48 h时液体使用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无论是使用晶体液进行复苏还是胶体液进行复苏,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且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液体中加入胶体后能有效减少患者输液总量,降低患者容量负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心肌功能和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10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52)。所有患者均给予规范抗感染和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司洛尔治疗。比较2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6 h内复苏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心肌功能、血乳酸浓度和乳酸清除率、组织灌注情况、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6 h内复苏成功率和治疗7 d后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B型尿钠肽(BNP)、肌钙蛋白T(cTnT)及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BNP、cTnT及CK-MB、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5),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尿量、ScvO_2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0. 05),观察组尿量、Scv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能够提高脓毒症休克的疗效,保护心肌功能,提高乳酸清除率,减轻患者组织缺氧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HR、CI、MAP、CVP、PAWP、尿量、SpO2、SvO2、PaO2/FiO2)、炎性因子指标(LA、CRP、PCT)及疗效指标(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结果:治疗72h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66 6,P0.05);2组患者的血流变、炎症因子及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而观察组的改善更显著(P0.01或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液体总量、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胰岛素、氢化可的松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可用于感染性休克,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