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及对策制定和实施。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的漏服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16.4%降至实施后的5.4%。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的漏服率,提升了护理人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了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感染科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感染科陪护率"的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实施对策制订、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便利抽取44名住院患者及40名家属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陪护滞留病房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感染科陪护率从75.76%下降至37.50%(P<0.01);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91.67%上升至98.61%(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感染科陪护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出院后药物漏服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患者出院后漏服药物的原因,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漏服率降至7.3%,目标达标率108%,护士考核合格率由42.8%提高到85.7%。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ACS患者出院后服药漏服率中效果显著,进一步规范了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病护理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在相应科室开展以"守护生命,维护健康"——提高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依从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及制定对策,比较活动前后服药依从率。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依从率由74%提升至94%。结论品管圈的开展提高了艾滋患者口服抗病毒药依从性,增强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缩短ICU患者交接时间,降低漏项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现状把握、目标设定、问题解析、拟定对策、实施改进等步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交接班漏项率、交接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ICU患者的交接班漏项率,缩短交接时间,提高护理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6.
侯婷婷 《当代护士》2018,(9):177-17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慢性乙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选取2016年9-12月共45例慢乙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进行调查,通过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及检讨、效果确认等,与2017年5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45例慢乙肝患者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慢乙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缺陷率由55.56%下降为17.78%。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慢乙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激发护士的责任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能够改善护患关系,减少纠纷,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肿瘤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漏服率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意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成立品管圈,开展以"降低口服药漏服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分析发生漏服药物的原因,制订并落实相应的措施,行效果评价,进行推广。结果口服药漏服发生率由改善前的8.3%下降到改善后的3.7%,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3,P=0.000 6)。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的正确率,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在神经肿瘤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也有显著的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非内分泌病科糖尿病患者血糖漏测率的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非内分泌病科糖尿病患者全天7次血糖漏测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品管圈十大活动步骤,对2013年7~9月非内分泌病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全天7次血糖存在漏测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再调查10~12月此类患者全天7次血糖漏测率,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漏测率由改善前19.75%降低至改善的9.96%。与改善前相比,降幅达到4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非内分泌病科糖尿病患者全天7次血糖漏测率中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此类患者监测血糖的依从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护士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为医生进行下一步诊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核查及标准化处置。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发生率从89.3%降至63.2%(P0.01),目标达成率为103.9%。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折患者搬运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以降低骨折患者搬运缺陷率为选题,采取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搬运骨折患者缺陷率由实施前75.2%下降至27.8%,目标达成率100%,圈员8项能力提高20%~10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骨折患者搬运缺陷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圈员能力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内镜中心与病房护士对手术病人交接漏交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品管圈十大步骤,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改善前后内镜中心与病房护士对手术病人交接情况。[结果]内镜下手术病人交接漏交率改善前的34.31%下降至改善后的11.56%。[结论]应用品管圈可降低内镜下手术病人交接漏交率,保证手术病人护理安全,提高了主动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策划能力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临床医生对微生物标本送检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送检率,从而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 2015年1~12月该院各科室开展了以"提高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查找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的原因,经过要因解析、对策拟定、实施、效果确认,最终形成《检验科品管圈标准化手册》。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从46.58%上升至78.84%,达到了预期目标值。结论品管圈活动使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明显提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以"降低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的原则进行对策的实施和效果核查、标准化的处置等。结果实施品管圈后,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率从12.6%降到4.3%,目标达标率124%,进步率70%。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率。  相似文献   

14.
陈芳  杨红忆 《护理与康复》2014,13(8):787-790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以"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进行现况把握、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并将改进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从4.83%下降到1.7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PICC置管术后患者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以"降低PICC置管术后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的原则进行对策的实施和效果核查、标准化的处置等。观察实施品管圈前后皮肤过敏情况,评价品管圈活动前后QCC成员个人能力及团队功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置管患者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由18.30%(101/552)降低到5.47%(27/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2,P0.01),目标达成率164.06%,进步率70.11%;QCC成员个人能力及团队功能得以提升。结论通过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降低了PICC置管术后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说明QCC是护理工作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理人员采集检验标本中PDA漏扫码率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7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护理人员采集临床检验标本中PDA漏扫码率"为主题,分析住院患者检验标本条形码扫描率低的原因,制定计划及对策并评价效果。结果住院患者临床检验标本条形码扫描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20.18%(304/1506)降低到活动后的7.43%(121/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预期效果。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采集检验标本中PDA漏扫码率,并且有效提高了护士对标本条形码扫描的操作规范性,护士人际沟通、团队合作意识、创造性和积极性、工作主动意识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肿瘤患者跌倒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圈名和圈徽,以"肿瘤患者跌倒管理"为活动主题,拟定计划,现状分析,设定目标,原因分析,拟定对策,组织实施的方法,对肿瘤患者进行跌倒管理。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肿瘤患者跌倒发生率由实施前0.0078%下降至0.0028%,下降幅度64%,圈员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肿瘤患者实施品管圈的管理后,降低了肿瘤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肿瘤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老年医学科中8名护理人员组成"莲心圈",确定"降低住院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为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采用柏拉图、鱼骨图等工具分析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拟定对策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从38.1%降至16.7%,目标达成率为118.9%,进步率为56.2%;通过品管圈,制定了规范的标准化流程。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了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人员交接班工作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QCC)活动小组,选定"提高护理交接班工作效率"为活动主题,自制查检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完成现况把握找出真因,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交接班时间由(43±2)min降至(25±2)min,漏交率由15.23%下降至8.44%,因交接班疏漏造成的护理不良事件由7例降至4例。[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地降低NICU护理人员交接班时间、漏交率,同时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凝聚力,提高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品管手法。  相似文献   

20.
张沁青  谭耘 《护理学报》2020,27(9):19-22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日间手术当日取消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7—8月某院成功预约日间手术的所有患者,统计手术当日取消手术的总数和取消率,针对日间手术当日取消率高的问题于2018年9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日间手术当日取消率"为活动主题,通过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评价等,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019年1月28日—3月3日的日间手术当日取消率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日间手术当日取消率由3.02%降低至0.69%,目标达成率为112%。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日间手术当日取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