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间歇导尿患者实施个性化饮水计划的效果。方法120例SCI患者按入住病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康复治疗及间歇导尿,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饮水计划,试验组行个性化饮水计划,2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饮水计划依从性、膀胱康复效果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饮水计划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膀胱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个性化饮水计划可显著提高SCI患者饮水计划的依从性以及膀胱功能康复效果,同时大大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SCI患者清洁间歇导尿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康复科于2014年3~10月收治的32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行清洁间歇导尿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于2013年8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32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行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前),并按常规清洁间歇导尿法对患者进行导尿方法指导及宣教。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管理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即设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尿路感染原因,设立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为10例(31.25%),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为3例(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降低SCI患者清洁间歇导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联合个体化饮水计划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完成手术治疗且术后发生尿潴留的15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基础干预+间歇导尿干预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应用基础干预+间歇导尿+个体化饮水计划干预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实施前后患者依从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增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服药重要性的认知,从而提岛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知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射频消融术后留置导尿率中的作用。方法将158例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本科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180例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本科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留置导尿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留置导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射频消融术后留置导尿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患者出现的尿潴留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痛苦,更严重的是会引起尿路感染,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一直是临床康复的首要任务〔1〕。我院自1995年3月至1998年2月收治15例脊髓损伤患者,均在... 相似文献
7.
8.
脊髓损伤患者的清洁间歇导尿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的护理管理。方法 72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3 7例采用清洁间歇导尿 (清洁组 ) ,3 5例采用无菌间歇导尿 (无菌组 ) ;所有患者在导尿前后做尿培养 2次 ,清洁组在导尿前做手培养 1次。结果导尿前后尿培养结果不一致的患者 ,清洁组有 10例 ,无菌组有 11例 ,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手培养结果阳性 5例 ,菌落数在正常范围 ;两组各出现泌尿系感染 1例 ;6个月后随访 ,能够定时排尿 ,残余尿量少于 5 0ml的患者 ,清洁组为 3 5例 ( 94.5 9% ) ,无菌组为 3 3例 ( 94.2 9% )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清洁间歇导尿操作简便 ,效果可靠 ,是处理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配合饮水计划在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38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按就诊顺序及病人意愿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实施清洁间歇导尿技术配合饮水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导尿法。观察两组治疗2周、4周时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和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2周、4周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早期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配合饮水计划,可明显降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68例截瘫患者,男52例,女16例,不完全性损伤55例,完全损伤13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时间17个月,最短2个月。截瘫患者由于脊髓损伤,可致排尿障碍从而导致泌尿系感染,我们自1995~2002年对68例截瘫患者施以间歇导尿训练,取得满意效果。 2 操作方法 (1)患者入院后测量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作尿培养并记录。操作前先向患者解释导尿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2)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内容包括间歇导尿的指征选择、时机选择、方法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对患者尿液细菌学监测的影响,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患者的自我应用、可行性和依从性等7个方面.认为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教育,让其了解间歇导尿的意义,其次要让患者理解饮水量与间歇导尿时间的关系,自觉遵守饮水计划.另外还要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导尿工具,使其掌握科学的导尿操作方法,并及时评价患者情况等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最终让脊髓损伤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工作和社会.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系统评价间歇导尿与留置导尿治疗尿潴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CNKI,VIP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并用Google Scholar和Medical Martix等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文献。收集有关间歇导尿与留置导尿比较治疗尿潴留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6版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纳入研究质量,并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97例病人。2个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2个研究描述了分配隐藏,2个研究描述了盲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间歇导尿组的病人尿路感染人数少于留置导尿组[OR=0.56,95%CI(0.37,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导尿术一段时间后排尿正常人数[OR=1.48,95%CI(0.74,2.95)]和不适感人数[OR=0.59,95%CI(0.21,1.68)]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间歇导尿术治疗尿潴留在降低尿路感染方面优于留置导尿,而在导尿术一段时间后排尿正常人数和不适感人数等方面没有证据证明其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17.
选择2005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我院收治的5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治疗,试验组患者行间歇导尿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脊髓损伤患者接受间歇导尿术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在女性痔疮患者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女性痔疮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间歇导尿方法解除尿潴留,对照组采用留置导尿方法解除尿潴留。比较两组患者自主排尿时间、导尿措施的舒适度及尿白细胞数。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导尿措施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3日晨尿常规检测均未出现尿路感染,尿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导尿能安全、快速、有效地解除女性痔疮患者术后尿潴留,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评估脊髓损伤需行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照顾者对清洁导尿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方法采用导尿术评估单评估60例患者/照顾者对清洁导尿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再逐一进行针对性指导,直至7个条目全部达到“是”。结果60例患者/照顾者均能够熟练进行清洁间歇导尿,43例患者恢复反射性膀胱,其中29例残余尿量≤80ml,6例患者残余尿量80~200ml,8例患者残余尿量≥200-250ml;17例患者没有恢复反射性膀胱。结论导尿术评估单能规范临床护士宣教内容及操作流程,且能帮助临床护士准确、全面评估患者/照顾者对清洁导尿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