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080240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张群秀…//护理学杂志.-2007,22(20).-4~5将14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体位,将托腿架关节端置于腘窝处,托腿板支托患者大腿。改良组采用改良截石位,即将托腿架按患者仰卧屈髋高度固定于手术床上,托腿板支托小腿肌肉丰满处且使膝关节以上和腹部近于水平位。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h并发症发生率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术后24h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两种截石位的摆放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室行妇科腔镜手术的病人21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两种截石位摆放的时机均在麻醉诱导前进行,对照组(改良截石位摆放法)将托腿架支撑于小腿肌肉丰厚处,使小腿呈水平位或稍高位,遵循病人的足尖、膝关节、对侧的肩关节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组(马镫型截石位腿架摆放法)根据滑竿上的刻度调节脚蹬在滑竿上的位置,两侧脚蹬在滑竿上的位置一致,腘窝处的夹角不超过170°,再根据支撑杆上的刻度调节脚蹬的高度及外展,比较两种截石位摆放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摆放截石位耗时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镫型截石位腿架摆放法能满足妇科腔镜手术对病人手术体位的摆放要求,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缩短截石位耗时,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提高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与人字形分腿位对妇科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5月在我院实施妇科腔镜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人字形分腿位,观察组采用改良中凹截石位,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体位安置的易操作性、安全性、舒适度,术后体位并发症等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体位安置耗时(226.00±70.58)s,对照组(175.27±21.33)s。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压值与对照组相比在摆放体位后1min、及术后平卧位5min更为平稳(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改良截石位与人字形分腿位相比,虽操作难度较大且耗时长,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未发生体位并发症,更有利于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中凹水平截石位对妇科腔镜手术效果及围术期血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字形分腿体位进行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中凹水平截石位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术期血压、体位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体位架移位、脱落及术中体位调整、重置次数以及举宫器安装耗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体位摆放耗时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体位摆放后各时间节点血压均较体位摆放前明显变化(P<0.05),但研究组体位改变前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术式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位舒适性量表中环境、心理、生理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下肢水肿、疼痛以及肩部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比于人字形分腿体位,改良中凹水平截石位用于妇科腔镜手术虽摆放时间较长,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体位舒适度,降低术后体位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型截石位在接台妇科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接台妇科腔镜手术患者400例,按手术日期先后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手术方式摆平卧位或传统截石位,观察组均摆改良型截石位,比较两组接台之间与术中手术方式改变医师等待时间,卧位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医师、护士满意度,观察组体位恢复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接台间与术中手术方式改变医师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位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医师护士对体位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手术结束恢复体位前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改良型截石位应用在接台妇科腔镜手术中,明显缩短接台手术和术中手术方式改变医师等待时间,加快手术周转率,术后患者舒适度好,并发症少,护士、医师满意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侧单腿改良截石位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4月本院外科收治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字分腿位。观察组采用右侧单腿改良截石位。比较两组体位改变前5min(T0)、体位改变后30min(T1)、60min(T2)及手术结束后5min(T3)血压、心率、手术时间、术后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术者躯体舒适度及操作便利性等。结果观察组T1~T3时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者躯体舒适度及操作便利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侧单腿改良截石位能有效提高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舒适度,减轻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同时提高术者躯体舒适度及手术操作的便利性,缩短患者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腿式平卧位与传统截石位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300例全身麻醉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分腿式平卧位安置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安置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开始所需的时间、医生对体位的满意度评分、体位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24 h双下肢舒适度反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少于对照组,体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对体位的满意度、患者术后24 h双下肢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采用分腿式平卧位安置方法较传统截石位安置方法,更加省时省力、安全、舒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刘冬  杜文婷 《全科护理》2014,(23):2142-2143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截石位摆放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0例妇科采用截石位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均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截石位,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比较两组病人手术体位舒适度、医生满意度及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改良截石位体位摆放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医生的满意度,有利于病人早日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9.
改良手术截石位托腿架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托腿架在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旨在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体位架优势。方法将38例截石位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体位托腿架,实验组用改良手术托腿架。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监测腘静脉直径、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术后了解下肢腓总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中腘静脉直径显著增大,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显著减少,与实验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下肢疼痛、麻木等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其优势在于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可改善因体位导致血液回流不畅,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减少腓总神经损伤;同时减少了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护理纠纷,确保了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优化型截石位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3月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使用改良截石位腿架)和观察组(使用马蹬型气动腿架),各30例。对比两组不同体位摆放所需的时间、手术医生对体位安置的满意度、患者术后舒适度、压疮、下肢肿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截石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下肢肿胀,观察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型截石位可以缩短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体位摆放时间,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病人摆放改良截石位,将托脚架置于病人左侧,将左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置于托脚架上且保持水平位略向后,右下肢平放于腿板上,观察肢体、神经、血液循环情况。[结果]120例手术无一受到体位的影响,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术后无诉任何不适及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截石位能满足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需要,保证手术病人的舒适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改良式小腿腿套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手术患者(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60例,均采用截石位,术中使用间歇充气装置(IPC),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使用普通腿套者为对照组,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使用改良式小腿腿套者为观察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及股静脉的血流量(Q)。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下肢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小腿腿套联合IPC,能够更好地促进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从而更有效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改良截石位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良截石位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截石位手术病人54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方法组:托腿板支托病人大腿,托腿板关节端置于腘窝处;改良方法组:将托腿板从支托大腿改成支托小腿,避开对腘窝的压迫,从而防止托板压迫血管和腓总神经,及术后对截石位采用双下肢先后平放的方法。结果改良组术后24h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及术后截石位采用先后平放的方法 ,能显著减轻BP的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结论改良截石位在基层医院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手术;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1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改良中凹截石位手术,在患者麻醉前进行节时节力原则上的体位摆放,术中降低气腹压,在手术结束时采取单腿慢放式截石位归位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麻木、下肢肿胀、下肢疼痛、肩部疼痛、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病人采取改良截石位以及放置和归位方法有助于优化手术相关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李丽  李秀丽  陈小晴 《全科护理》2013,11(13):1196-1197
[目的]探讨两种妇科腔镜手术截石位安置时机的效果,总结相关的个性护理。[方法]将140例妇科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在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前,对照组在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后安置手术体位。观察两组病人术后下肢组织及臂丛神经损伤发生情况,调查手术工作人员操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发生下肢肌肉与韧带损伤1例,对照组发生下肢肌肉与韧带损伤5例,腓总神经损伤3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观察组手术工作人员操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合理把握妇科腔镜手术截石位的安置时机,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5例),观察组采取改良截石位,对照组采取传统截石位,观察两组手术体位在阴式子宫切除手术过程中医生满意度、与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患者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适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不仅为医生提供了良好的手术环境,还有效预防了术后因体位引起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体位对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截石位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行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应用马镫形多功能腿架,并记录手术前平卧位(T0)、摆放截石位稳定后即刻(T1)、1h调整体位稳定后即刻(T2)、2h调整体位稳定后即刻(T3)、手术结束时恢复平卧位稳定后即刻(T4)时的下肢静脉压,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皮肤受压情况等.对照组采用手术床配套的传统腿架,术中不改变截石位腿架高度,记录对应时间点的相关参数.结果 2组下肢静脉压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T4试验组和对照组下肢静脉压均有所增加,但试验组下肢静脉压增加幅度较小,稳定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摆放截石位且手术时长大于2h的患者,应用马镫形多功能腿架,并在术中动态调整体位,能减轻对下肢静脉压的影响,预防深静脉血栓,降低因截石位引起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斜仰卧与截石位一体与俯卧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斜仰卧与截石位一体,摆放体位后直接进行膀胱镜插管和皮肾镜碎石;对照组采用俯卧位,术中先截石位膀胱镜插管后改俯卧位皮肾镜碎石。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体位摆放时间、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体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石清除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仰卧与截石位一体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体位摆放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八"字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28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观察组采用改良"八"字位,比较两组术前平均体位摆放耗时、体位调整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在体位调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前平均摆放耗时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改良"八"字位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中,可缩短术前平均摆放时间,提高患者舒适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直肠癌手术中患者通常于麻醉后进行截石位摆放,易引起腓总神经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综合征和小腿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等并发症。我科2008~2010年对40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前安置截石位的方法,效果良好。1体位安置我院于患者全身麻醉插管前指导其进行截石位体位安置,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将患者臀部下移至手术台下1/3反折处,将托腿架安装于手术台两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