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肺癌术前分期、纵隔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例纵隔镜均在全麻下行颈入路完成,其中单纯纵隔结节或肿物需要明确诊断者8例,确诊为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需明确临床病理分期者4例。结果:12例经过纵隔镜手术的病例均成功取得需要检测的组织,活检成功率100%。最终病理结果包括结节病5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3例,结核2例,慢性淋巴结炎1例。结论:电视纵隔镜在纵隔不明原因肿物的诊断和肺癌术前准确分期的临床应用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不明原因肿物的诊断和肺癌术前准确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诊断不明的纵隔疾病获得明确诊断,其中结节病1例,肺结核1例,慢性淋巴结炎1例。临床诊断或病理明确肺癌且胸部CT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经颈电视纵隔镜手术病理明确纵隔淋巴结N2淋巴结转移3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6例。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电视纵隔镜在纵隔不明原因肿物的诊断和肺癌术前准确分期的临床应用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全麻下行电视纵隔镜手术22例,其中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21例,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1例。术前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纵隔疑难疾病10例,高度怀疑或已确诊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结果术前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纵隔疑难疾病10例均获得明确诊断,确诊率100%(10/10)。高度怀疑或病理已确诊为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中,电视纵隔镜检查病理阳性6例,阴性6例;阴性者行手术探查,切除肺病灶并清扫纵隔淋巴结,手术标本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电视纵隔镜应用于纵隔疑难疾病诊断和肺癌分期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电视纵隔镜和CT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28例肺癌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颈部纵隔镜检查术23例,胸骨旁纵隔镜检查术5例。肺癌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对测纵隔淋巴结转移N3行放化疗;阴性者剖胸探查。结果 术前怀疑或已确诊的肺癌共28例中,纵隔镜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20例(鳞癌11例,腺癌9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阳性中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16例)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M(4例)行放化疗;阴性者剖胸探查,术后病理证实肺腺癌3例、肺鳞癌1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与纵隔镜检查结果相符),肺炎性假瘤2例,肺结核瘤2例。28例肺癌纵隔淋巴结经CT和纵隔镜检查,分别与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对照,CT(诊断标准按淋巴结≥1.0cm为阳性)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2例,其中7例证实为转移癌,5例为淋巴结炎性反应,CT诊断纵隔淋巴结阴性16例,其中病理证实4例均为转移癌,12例为淋巴结炎性反应;纵隔镜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20例,术后病理证实20例均为转移癌;诊断8例为淋巴结炎性反应,术后病理证实其中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CT灵敏度63.6%,特异度70.6%,阳性预测值58.3%,阴性预测值75%;电视纵隔镜灵敏度95.2%.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7.5%。结论 电视纵隔镜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都大大高于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电视纵隔镜在肺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忠  刘国津  佟倜  张海波 《吉林医学》2006,27(7):774-775,780
目的:探讨纵隔镜手术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高度怀疑为肺癌的患者12例和病理诊断已确诊为肺癌,且影象学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1.0cm)的8例患者行颈部纵隔镜手术。结果:高度怀疑或病理诊断已确诊为肺癌的20例,纵隔镜检查阳性14例,阴性6例。阳性者放弃手术,予以化疗;阴性者中6例经开胸探查证实为肺癌,手术切除标本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特异性、敏感性均为100%。纵隔镜手术后发生出血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纵隔镜手术创伤小、安全、取材可靠,是诊断肺癌术前分期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纵隔镜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胸外科2002年5月-2005年3月对94例纵隔肿物和淋巴结肿大者应用纵隔镜检查治疗,获取病理和切除肿物.结果其中79例CT显示不明原因的纵隔肿物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且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学或经皮肺穿刺未找到病理细胞,纵隔镜检查后74例获得病理诊断,5例未获病理明确.另外15例临床诊断肺癌,区域淋巴结(N2,N3)肿大明显,为进行病理分期,进一步决定治疗方案行纵隔镜检查,8例纵隔淋巴结病理检查阳性放弃开胸手术,7例阴性者开胸术中摘除的纵隔淋巴结标本与纵隔镜活检结果均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者5例,经纵隔镜活检阴性,而手术切除标本纵隔淋巴结阳性者1例,1例探查.除1例因术后出血需再开胸止血外,本组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纵隔镜检查术在不明原因的纵隔肿物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为肺癌临床N2和N3提供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5年2月间行电视纵隔镜检查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采取在全身麻醉下,经气管前间隙向下方探察气管周围肿物和淋巴结,并进行活检。结果:有8例诊断符合,0例诊断不符合。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5例纵隔淋巴结阳性的肺癌患者和1例经纵隔镜诊断恶性淋巴瘤者避免了开胸手术。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更安全、可靠,可作为纵隔疑难疾病诊断和明确肺癌术前分期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视纵隔镜对纵隔疑难病灶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Peng ZM  Liu Q  Chen JH  Meng L  Du JJ  Wang L  Zhang L  Wang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0):1414-1416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疑难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电视纵隔镜检查的115例患者,其中颈部纵隔镜手术102例,胸骨旁纵隔镜手术13例,手术在全麻或局麻下完成.单纯纵隔病灶诊断不明的患者91例,高度怀疑肺癌或明确为非小细胞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25例.结果纵隔病灶活检确诊为结节病者37例,结核14例,淋巴瘤15例,原因不明的纵隔转移癌18例,无于酪性坏死又无典型“结节细胞”的肉芽肿6例,疾病确诊率为93.3%(84/90);肺癌诊断分期25例,准确率为100%(25/25).电视纵隔镜总的诊断正确率为94.8%(109/115),CT为56.5%(65/115).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6 min,无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结论对于纵隔疑难病灶的诊断或肺癌分期,电视纵隔镜检查准确率高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钱成  王群  徐正浪  谭黎杰  蒋伟 《上海医学》2006,29(6):366-368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疾病诊断和肺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有选择性地对施行纵隔镜检查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单腔插管,术中经气管前间隙向下方探查气管周围肿物和淋巴结,并进行活检。结果51例符合诊断;1例未获取淋巴结组织而未能明确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8.1%。31例纵隔疑难病例中,明确诊断30例,诊断符合率为96.8%。21例肺癌或疑似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者中,16例纵隔淋巴结阳性的肺癌患者避免了开胸手术,5例纵隔淋巴结阴性者均中转开胸行肺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大体标本病理证实均为肺癌,术中清扫的纵隔淋巴结均经病理证实未见肺癌转移,与纵隔镜检查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对于累及纵隔淋巴结的疾病或紧邻纵隔的胸部疾病,纵隔镜检查术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诊断不明的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尤其适合;对于肺癌或疑似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其可选择使用在临床诊断和肿瘤分期上。  相似文献   

10.
简俊岭  徐先全  王起奎  章恒  朱小东  陈海 《安徽医学》2015,36(12):1501-1503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纵隔肿物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因纵隔占位或肺部占位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拟诊断纵隔疾病行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的资料,115例行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11例行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在术中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突下以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物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122例患者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为96.83%;恶性病变54例(42.86%),良性病变68例(53.97%);2例术前胸部 CT 考虑纵隔占位,术后病理结果不明,行食管镜及气管镜均未见明显异常;2例术前胸部 CT 考虑淋巴结肿大,术中病理未获明确诊断。良、恶性病例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视野好,清晰度高,操作灵活,安全可靠,对于临床上难以确诊的纵隔疑难疾病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纵隔镜检查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Zhao H  Wang J  Li JF  Liu J  Li Y  Liu YG  Chen YT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3):919-921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自1999年11月至2004年6月,30例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纵隔肿大淋巴结,但临床难以明确诊断,经纵隔镜检查术后确诊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经纵隔镜活检,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突下以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大淋巴结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患者术前诊断为恶性病变者17例,包括纵隔转移癌8例、肺癌6例、恶性淋巴瘤3例;良性病变者13例,包括结节病12例、纵隔淋巴结核1例。术后全部经病理证实为胸部结节病,其中Ⅰ期24例,Ⅱ期6例。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40%(12/30),有57%(17/30)的患者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其中3例结节病患者因术前误诊肺癌或淋巴瘤,已在外院接受了化疗。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结论纵隔镜检查术安全、可靠,对于Ⅰ、Ⅱ期胸部结节病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促进术前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法:分析86例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为肺癌病例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并与53例肺部非恶性病变的病例比较。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肺部良恶性病变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肿大与不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其癌转移率(MLNMR)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主要发生在第2、3、5和7组。病程越长、原发病灶的T分级越高,则MLNMR越大(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的MLNMR依次增大(P<0.05),有毛刺征者比分叶征、偏心空洞征及单纯包块者MLNMR都大(P<0.05)。结论: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和癌转移具有一定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可以促进术前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石建光  励新健  周增辉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2):889-889,893
目的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N2转移的CT诊断对肺癌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纵隔淋巴结N2的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析。结果术前胸部CT提示N2淋巴结肿大22例71枚,术后切除N2淋巴结108枚,其中10例33枚有肺癌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0.9%(9/22)、30.6%(33/108)。结论术前胸部CT示N2肿大时,淋巴结转移几率较大,术中应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胸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胸内病变的患者[肺部病变者56例,确诊肺癌需进行N分期者7例,单纯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21例,纵隔占位5例]行EBUS-TBNA,穿刺物行细胞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BUS-TBNA,无一例发生并发症.76例穿刺阳性;5例穿刺阴性;5例因穿刺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56例肺部病变者中诊断恶性肿瘤45例,良性疾病5例,可疑癌3例;穿刺阴性1例;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2例.7例确诊肺癌需进行N分期者中穿刺结果提示转移5例;穿刺阴性2例.21例单纯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中诊断恶性肿瘤3例,良性疾病13例;穿刺阴性2例;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3例.5例纵隔占位者均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可疑癌患者中1例经CT引导下穿刺、2例经临床随访观察诊断为恶性肿瘤.确诊肺癌而穿刺阴性的2例患者中1例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1例PET-CT检查未见淋巴结转移.另3例穿刺阴性者经临床随访观察均诊断为良性疾病.EBUS-TBN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00%、100%及20%.结论 EBUS-TBNA是诊断胸内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评价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方法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NSCLC患者,术前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而后接受手术切除,所得组织送实验室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本组84例患者中82例患者T分期与病理T分期结果一致,总一致率83.33%,一致性非常满意(Kappa=0.79)。CT-T4分期患者中1例患者已病理证实病灶累及隔胸膜,但未侵犯纵隔内脏,降为T3期。1CT-T3患者中1例患者经病理证实为非主动脉受累,2例诊断为T4期。CT-T2期患中5例患者术后探及纵隔胸膜,3例患者术中探及心包诊断为T3期。NSCLC患者中有18例患者发生术后淋巴结转移,N分期患者与病理结果一致(Kappa=0.51)。3CT-N0患者中病理已经证实10例N1区淋巴癌转移,2例为纵隔内淋巴结转移。CT-N1患者中经病理证实8例患者未出现淋巴结转移,3例患者发生纵隔内淋巴结转移,诊断为N2期。3例患者术中探及肺门淋巴结转移,诊断为N1期。MSCT对各组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不相同。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作为评估患者是否能接受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促进术前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法:分析86例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为肺癌病例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并与53例肺部非恶性病变的病例比较。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肺部良恶性病变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肿大与不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其癌转移率(MLNMR)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主要发生在第2、3、5和7组。病程越长、原发病灶的T分级越高,则MLNMR越大(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的MLNMR依次增大(P〈0.05),有毛刺征者比分叶征、偏心空洞征及单纯包块者MLNMR都大(P〈0.05)。结论: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和癌转移具有一定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可以促进术前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术中分别使用电视纵隔镜及标准纵隔镜所取淋巴结样本对判断是否发生肿瘤组织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在NSCLC术中经同一个进镜孔,由术者分别使用标准纵隔胸腔镜和电视纵隔胸腔镜取气管两侧淋巴结,对两种方法取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别采用标准纵隔镜及电视纵隔镜对26例患者各自取得97个和103个淋巴结样本。标准纵隔镜检发现6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电视纵隔镜检发现9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电视纵隔镜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2.3%,而标准纵隔镜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0.7%,两者阴性预测率分别为88.2%和75%(P:0.002)。结论:与标准纵隔镜检查相比较,电视纵隔镜检查可更有效地对NSCLC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N2)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外科治疗选择。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约为6/32。鳞癌高于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1~3枚者也有〉3枚者。所有T3、T4及M1患者均无5年生存率。结论对于N2 NSCLC肿瘤为T1或T2、病理类型为非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4枚者,应积极争取外科治疗。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及肺门和纵隔的系统淋巴结清扫,是病变分期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所在。术后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患者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经验.方法:对258例初步诊断或疑诊肺癌的患者行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并将标本送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报告对疾病作出明确诊断.结果:全部病例中获得明确病理诊断者245例,确诊率95.0%(245/258).术前检查确诊为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的67例患者中,纵隔淋巴结阳性49例.阴性18例,CT检查准确率73.1%(49/67);术前拟诊为恶性肿瘤72例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41例(其中肺癌24例,纵隔恶性肿瘤17例),良性疾病25例,术后诊断不明6例,术前诊断准确率为56.9%(41/72);术前拟诊为良性疾病119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疾病104例(其中结节病74例,纵隔淋巴结结核15例,纵隔淋巴结炎15例),恶性疾病(肺癌)8例,术后诊断不明7例,术前诊断准确率为87.4%(104/119).结论:在肺癌诊断及肺癌术前分期方面,纵隔镜检查是一种准确、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颈入路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17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颈入路完成,其中单纯纵隔结节或肿物需要明确诊断者13例,确诊为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需明确临床病理分期者4例.结果 17例经过纵隔镜手术的病例均成功取得需要检测的组织,活检成功率100%.最终病理结果包括结节病6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5例,结核3例,淋巴瘤2例,慢性淋巴结炎1例.结论 电视纵隔镜在纵隔不明原因肿物的诊断和肺癌术前准确分期的临床应用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of cervical mediastin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thoracopathy. Methods Seventeen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video-assisted mediastinoscopy through neck-way surgery, including 13 cases with sole mediastinal nodule or mass,of which the pathologic diagnosis was warranted;4 cases diagnosed as lung cancer with enlarged mediastinal lymph nodes,of which the clinical stage needed to be clarified. Results Tissue for detailed examination was obtained for all of the 17 cases underwent mediastinoscopy.The successful rate for biopsy was 100%.The final pathologic diagnosis were 6 cases of sarcoidosis, 5 case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lung cancer, 3 cases of tuberculosis, 2 cases of lymphoma, 1 cases of the chronic lymph node inflammation. Conclusions Video-assisted mediastinoscopy is safe and useful in diagnosing of sole mediastinal mass and clarifying the pathologic stage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