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诊挂号分诊护士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实施沟通技巧的门诊挂号分诊护士21名为观察组,选取本院未实施沟通技巧的门诊挂号分诊护士21名为对照组。分析门诊挂号分诊护士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待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挂号分诊护士的沟通技巧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可大幅降低护患纠纷与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化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提供人性化服务,探讨提高门诊外科分诊质量的方法。方法为提高分诊质量,本科室采取了提高分诊准确率,各种电子叫号,预约挂号信息系统的实施,加强了分诊人员的管理。结果对2014年~2015年门诊就诊患者的调查显示,患者满意度从82%提高至96%,门诊月均人数增多,但服务态度投诉却降低了,护患纠纷大大减少。结论通过提高分诊准确率,各种电子叫号,实施预约挂号信息,加强分诊人员的管理,门诊外科的分诊质量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3.
王芳 《妇幼护理》2023,3(14):3440-3441
目的 探讨门诊开展护理管理流程优化对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18 年 6 月到 2022 年 7 月收治的 300 例患者,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150 例。对照组实施门诊常规分诊模式,实验组开展门诊护理管理流程优化模式。 比较两组的分诊、等候、挂号以及总就诊时间,投诉情况和好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分诊、挂号和总就诊时间均低于 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投诉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开展护理管理流程优化,能够缩短就诊时 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加强手术室和手术患者的沟通与配合,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手术患者或家属为调查对象,由手术室护士每月到病区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科室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结果 手术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投诉和提出意见明显减少.结论 通过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促使护士长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为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及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士在进行健康宣教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和防范措施,以提高宣教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投诉。方法:通过对住院患者健康宣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发生纠纷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完善宣教流程与内容并实施。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宣教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减少了护理投诉。结论:加强环节管理,提高对宣教工作的认识,规范宣教流程,完善宣教内容,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沟通技巧,能有效防范护理差错和减少护理投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缩短患者挂号排队等候时间,减少患者来院次数和在院停留时间,减少其往返于挂号窗口与诊室的频次,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全院门诊不同时段的挂号量、门诊量、预约挂号量进行数据分析,对挂号流程再造并且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 门诊挂号流程规范化管理后,患者纠纷与投诉由平均每月20起下降到每月2起,预约挂号由12%提高到15%,患者满意度由89%提高到95%,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结论 门诊挂号流程再造及规范化管理后,促进挂号流程有序、快捷进行,是挂号优质服务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诊诊间预约挂号服务模式,以优化预约挂号流程。方法前期做好筹备工作,并对社会广泛宣传;制订诊间预约挂号的有关管理规定,按照规定组织实施;规范专家门诊的管理。结果开展诊间预约挂号服务后,门诊量、预约数、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无一例患者投诉。结论开展诊间预约挂号服务,可以优化门诊流程,节省患者时间和费用,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邱访 《华西医学》2009,(6):1502-1504
目的:分析影响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方法:2008年随机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2000例,患者需求、基本情况随机问卷调查1000例,对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度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综合满意度为85.24%,其中满意度最低的单项为挂号、等候时间及服务态度;收集的主要批评意见包括(按意见多少排序):挂号难;检查、就诊等候时间长;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等。结论:影响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挂号难(号源不能满足需求)、等候时间长以及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笔者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出院病人的满意度情况,找出医疗护理服务的缺陷,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改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894例出院病人进行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894例出院病人整体满意度为95.5%;投诉主要在医患沟通方面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结论]针对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提高科室的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预约挂号就诊的患者对预约挂号服务的评价,分析存在问题,探讨整改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0名采取预约挂号就诊的门诊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在预约挂号方式选择上,电话预约和网络预约为主要方式;在获取预约挂号服务信息的途径上,绝大部分来源于医院宣传,少部分来源于亲戚朋友介绍;在服务满意度上,66%是满意的,33%是基本满意的.结论 必须不断完善预约诊疗服务的后续管理,缩短患者候诊时间;进一步优化预约挂号服务流程,方便患者预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术后对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方法:将70例乳腺癌出院患者的资料登记入册,于出院1周、1个月、3个月通过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指导。结果:21例患者存在健康问题,需要接受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经电话回访式指导,存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是一种方便、高效率医疗护理服务措施,不仅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患者自信心,还有利于出院指导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韧性水平与生存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对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进行测评,使用脑卒中影响量表评分标准对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的生存质量会随心理韧性水平的升高而提高。结论:提高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病房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在病区建立开放式护理信息网站,便于病人查询相关的护理信息.结果:390例病人对护理质量满意率达98.72%,未发生护理纠纷和差错.结论:病区建立开放式护理信息网站,使各项护理信息透明,护患关系良好互动,减少了护患纠纷,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鼻咽癌住院病人放疗不同阶段的效果。方法:对住院放疗的鼻咽癌病人进行入院、放疗期间、出院时优质护理服务需求调查,有针对性地实施以病人为导向的人性化优质护理。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加强,服务质量提高,护患关系和谐。结论:根据鼻咽癌病人放疗不同阶段对优质护理的需求程度和特点,实施全程系统连续到位的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放疗不良反应,保证了治疗顺利完成,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及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观察病情及效果。结果:经2—3个月康复护理干预后,5例患者自理能力均全面提高,其中1例患者完全自理,2例患者基本自理,2例患者部分自理。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我科作为我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第一批试点科室的阶段工作,分析成效,为推广及深化创建工作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随机抽取"示范工程"开展前后各8个月、肿瘤内科住院1周的病人160例,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医院统一设计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并与同时期护理质量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时期的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在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探讨品管圈活动减少新入院患者病区等候时间的实践效果。方法 :采用品管圈的方法,对新入院患者病区等候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并采取措施降低新入院患者病区等候时间。结果 :改善前新入院患者病区等候时间合计为4209分钟,平均每位患者等候时间为135.77分钟。通过采取措施,新入院患者的病区等候时间缩短到1497分钟,平均33.27分钟,下降了74.0%。结论 :采用品管圈活动减少了患者等候安置床位时间及辅班护士接诊时间,使患者可及早接受治疗,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及医院床位使用率。  相似文献   

18.
沈洁 《天津护理》2012,20(3):130-131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的总依从率为97.33%较对干预前的82.0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2,P<0.01)。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较干预前的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痛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帮助其维持血压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腭咽成形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提出循证护理问题,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6例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8.5%,医师组对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7.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能丰富护士理论知识,激发护士学习热情,使护理工作变得积极主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的实践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应用,并客观评价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方法:2010年对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试行,调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一年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正确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结果:患者总满意率为99.34%。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加强服务意识的重要保障,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