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封包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道功能恢复、腹痛改善情况(采取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住院时间和1年后复发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各指标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1年后肠梗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大承气汤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效果确定,可较快解除肠梗阻不适,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探讨清热通滞法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单纯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1例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大承气汤组2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中药液保留灌肠治疗,清热通滞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通滞类中药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压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及出院时间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清热通滞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压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大承气汤组(排气排便恢复时间除外)及对照组(P0.05);大承气汤组上述各项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总有效率清热通滞组分为65.00%、95.00%;大承气汤组分别为59.26%、88.89%;对照组分别为23.81%、71.43%。清热通滞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滞法治疗单纯性肠阻梗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潘侃达  吴婵妮 《新中医》2017,49(5):57-59
目的:观察中药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9.47%,对照组68.42%,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排气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血白细胞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良好,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小承气汤治疗,连续治疗7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浆炎性反应改善(CRP、TNF-α及IL-6)及胃肠道功能恢复(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各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机体术后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肠梗阻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大承气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排气时间、腹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大承气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能使患者免除再次手术治疗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新中医》2016,(6)
目的:观察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联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12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1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61例于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灌肠及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及腹围恢复时间、24 h胃管引流量400 m L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及腹围恢复时间、24 h胃管引流量400 m L时间、总住院时间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不全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不全性肠梗阻患者80例,均为我院中西医结合外科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者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大承气汤治疗者40例(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P0.05)、首次肛门排气时间(P0.05)、首次大便时间(P0.05)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全性肠梗阻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取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灌肠在以生长抑素为基础的前提下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如禁食禁饮、静脉营养、胃肠减压、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外,还采用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承气汤灌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观察7d,主要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改善和腹部CT立位平片的结果对比,然后进行疗效判定。所有资料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症状和体征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有30例临床症状消失,对照组有24例临床症状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愈率为78.1%,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愈率为50%,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大承气汤灌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优于仅采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高渗中药液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生理盐水灌肠;观察组患者行大承气汤高渗中药液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高渗中药液灌肠治疗粘连性肠阻梗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展开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评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预后状况。结果: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ICU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CRP水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及病死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可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晚期肿瘤合并难治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晚期肿瘤合并难治性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体力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痰、发热、肺部湿罗音等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体力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肿瘤合并难治性肺炎患者采用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各症状消失时间,改善体力状况,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组方穴位定向透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湿热壅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湿热壅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加用大承气汤组方穴位定向透药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至症状消失、恢复饮食为止。比较2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评价2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腹部症状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流食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均<0.05)。结论大承气汤组方通过穴位定向透药方式治疗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湿热壅滞证)患者肠源性炎性反应程度,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符坤  陈心 《中医药导报》2013,(7):107-108
目的:探讨复方大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予复方大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变化及平均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胃肠引流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较好疗效,能缓解扩张,促进肠蠕动。  相似文献   

16.
徐红艳 《新中医》2015,47(4):157-15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妇产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经胃管注入大承气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02%,对照组为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妇产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可靠,并可缩短病程,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复方大承气汤,1剂/d,早晚保留灌肠。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中转外科手术率对照组为27.5%,观察组为5.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能有效阻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肠道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联合西药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证候积分、首次排便、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且治疗后患者各项检查均无异常。结论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且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杨伟伟  陈彬 《新中医》2016,48(6):223-225
目的:观察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联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12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1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61例于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灌肠及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及腹围恢复时间、24 h胃管引流量<400 m L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及腹围恢复时间、24 h胃管引流量<400 m L时间、总住院时间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20.
张宇静  梁超 《河北中医》2020,42(5):692-695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电针治疗癌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癌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灌肠组23例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电针组23例予电针治疗,联合组23例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电针治疗。比较3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3组治疗前后梗阻症状评分及Karnofsky(KPS)评分。结果联合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灌肠组和电针组(P0.05);灌肠组与电针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便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升高更明显(P0.05);灌肠组与电针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KP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KPS评分高于灌肠组和电针组(P0.05);灌肠组与电针组治疗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电针治疗癌性肠梗阻,可加快患者症状消失,改善梗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