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目的:建立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apcellpa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10︰90);流速为0.8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5-羟甲基糠醛在0.0677~270.8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为0.7%(n=6)。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静滴,治疗组另用天麻素注射液静滴,疗程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6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优于单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老年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复查脑TCD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注射用血栓通显著改善中老年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头晕头痛及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复通闭塞的颅内动脉(P0.01);而对照组复通闭塞的颅内动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中老年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注射用血栓通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分布情况。方法:对我院临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皮肤及其附件、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结论:应改进血栓通(冻干)的生产工艺,提高药物纯度并加强用药过程监测,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炎炎  朱会超  李来来  肖扬  王怡 《中草药》2014,45(18):2669-2672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质量分数为95%)体外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法,检测ADP、AA、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注射用血栓通7.2、14.4 mg/mL组能显著抑制ADP、AA、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P<0.01),注射用血栓通3.6 mg/mL组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P<0.01)。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具有体外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固相萃取快速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子样品中的游离大黄素.方法:决明子样品提取液用Sep-Park-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以Agilent zobax C18(4.6 mm×50 min×3.5 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0.1%醋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结果:决明子中的大黄素在5 min左右达到基线分离;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根据该色谱图的峰面积定量,标准回收率为101%-105%;RSD%为0.62%-1.53%.结论:用该方法测定了决明子中的游离大黄素,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栓通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TCD检测对比分析情况.方法 选取后循环缺血患者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TCD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TCD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增快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满意,可有效治疗后循环缺血;TCD检测可以评价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效果,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色差计法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溶液的颜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色差计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溶液颜色的方法。方法:以黄色标准比色液为标准,测定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溶液颜色,考察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并采用该方法对20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进行检测。结果:本文所用色差法测定益气复脉(冻干)溶液颜色方法学考察结果满意,对20批样品进行检测效果良好。结论:色差计法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溶液颜色精密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两种不同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9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血塞通组与血栓通组各46例,分别采用血塞通冻干与血栓通冻干治疗。结果:血塞通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8%,而血栓通组为30.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073,P=0.028)。结论:与血塞通冻干比较,血栓通冻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建议将其作为临床首选用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梳理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现有研究,通过临床综合评价的方式,明确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临床价值,以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及相关政策转化。方法 搜集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中医药特色(“6+1”维度)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证据,应用循证医学、问卷调查、卫生技术评估、药品经济学评价等研究方法,利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对各维度进行度量,以综合评价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临床价值。结果 安全性主动监测研究、自发呈报系统、不良反应Meta分析等结果表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瘙痒、胸闷、头痛、头晕等一般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判定为罕见,已知风险较小,证据充分,安全性评价为A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常规治疗ACI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常规治疗,有效性评价为B级;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表明,以临床总有效率为效果参数,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常规治疗与单用常规治疗相比具有相对经济性,但增量效应不显著,经济性评价为B级;该药品与其他成分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相比,除ACI、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外,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方面也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适应证更广泛,荣获专利16件,创新性评价为B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适宜性较好,无特殊技术和管理要求,适宜性评价为B级;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药品价格合理,可负担性较好,有一定的处方使用限制,可获得性一般,可及性评价为B级;由于该药品为中药有效部位制备而成的注射剂,因此,不对其中医药特色进行等级评价。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法定信息及非法定信息评价结果显示,各项信息齐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综合6个维度的等级得分,通过CSC 2.0计算得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ACI的临床综合评价为B类。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临床价值较好,建议可直接转化为基本临床用药管理的相关政策结果。  相似文献   

11.
易萍 《中医药导报》2007,13(7):100-101,12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列癃闭通片中淫羊藿苷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18(Hypersil BDS 20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4:76);检测波长:27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淫羊藿苷在92.8~464.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05%,RSD%为1.06%(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前列癃闭通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炎炎  朱会超  许文平  肖扬  王怡 《中草药》2015,46(3):396-400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质量分数为95%)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家兔喂食高脂饲料2周造模,造模后给药组分别iv给予血栓通6.25、12.50、25.00 mg/kg,每天1次,连续14 d后,各组家兔颈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或血浆,测定血小板功能。结果血栓通能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脂水平;抑制二磷酸腺苷二钠盐(ADP)、花生四烯酸钠盐(AA)、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聚集曲线斜率,并能延迟聚集时间;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小板因子4(PF4)和P-选择素水平;延长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论注射用血栓通体内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配伍及合理用药,为一线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600张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处方,分析使用情况,并提出针对性意见。结果:①通过调查我院12个临床科室,其中,10个临床科室均在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占83.3%。②600份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处方,534张符合规定用药适应症,占89.0%;66份超出规定用药适应症,占11.0%.③用药频度前三位分别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疏血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日均费用前三位分别为:丹红注射液、血塞通冻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④单一用药37.0%,二联用药44.2%,三联用药18.8%,重复用药27.5%。⑤600份病历中,75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2.5%。皮疹、皮肤红肿等皮肤表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显著高于其他3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应用,必须严格按照合理配伍原则,辨证论治,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注射用血栓通中三七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的元素迁移规律,以便更好地控制成品中元素杂质。方法:采用ICP-MS法全面分析三七药材、三七总皂苷(中间体)和注射用血栓通中21种元素的含量。结果:21种元素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在0. 999以上,回收率在92. 71%~107. 07%之间,RSD均在5%以内。三七药材中铝、铁含量较高,铅、砷、汞、镉、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相关规定,三七总皂苷(中间体)和注射用血栓通中多数元素均未检出或含量极低。结论:注射用血栓通的提取工艺可有效去除三七中大部分元素,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也降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对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中晚期NSCLC患者予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15天,观察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PLT,FIB,D-dime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能够改善中晚期NSCLC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6.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是由三七提取物所制成的冻干粉针剂,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其药理作用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扩张视网膜血管、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扩张冠脉、减低心肌耗氧量。近年来,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眼底病、糖尿病、冠心病及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相比血栓通注射液,其特点是纯度高、生物活性高、水溶性好和毒性低[1]。随着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其药物不良反应(ADR)和安全性渐受关注。笔者现仅就本院相关ADR案例进行统计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他克林组、血栓通组,每组20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的方法复制VD大鼠模型,以他克林为对照,通过对给药期间各组大鼠死亡率和体质量的变化,观察生存质量的变化;通过水迷宫和Y迷宫的方法分别观察术后20 d各组大鼠行为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组间死亡率及体质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穿过平台的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栓通可以使模型大鼠穿过平台次数增加(P0.01),和阳性对照药物他克林药效相当;Y迷宫中,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的空间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对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方  姜文红  刘丽娟  仲昭庆 《中成药》2007,29(8):1196-1198
目的:建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HPLC指纹图谱,为中成药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HPLC法,YMC-Pack ODS-A色谱柱(4.6×150mm);A相为0.25冰醋酸(V/V),B相为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19批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指纹图谱相似度≥0.95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地用于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注射用血栓通5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胞二磷胆碱0.7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天;对照组60例,给予胞二磷胆碱0.7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天。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以来,笔者采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配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脑梗死36例,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