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缪阳娟 《河南中医》2016,(4):672-674
目的:观察伤科黄药治疗早期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伤科黄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疗效及肿胀消退疗效。结果:疼痛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63%,对照组有效率为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胀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68%,对照组有效率为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黄药治疗早期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伤科黑药膏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以伤科黑药膏于患处熨敷,对照组43例用双氯芬酸钠乳膏涂擦患处。在治疗后第2、第4周对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关节炎影响指数和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4周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7%,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周症状、体征、关节炎影响指数以及单症状、单体征等积分自身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黑药膏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双氯芬酸钠乳膏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
伤科苗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3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评价伤科苗药膏对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并与云南白药喷雾剂做比较。方法:将42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采用外敷伤科苗药膏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治疗1周后,分别观察患者的消肿,镇痛及功能疗效,进行计分对比研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伤科苗药膏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良方,并有独特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伤科消肿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伤后24h之内两组均予冰敷治疗,24h后观察组外用伤科消肿散,对照组外用扶他林软膏,连续使用5d。于治疗前、治疗后密切观察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78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愈显率为93%、有效率为100%,显愈率明显优于扶他林组(P0.05)。结论:伤科消肿散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5.
独圣活血片合伤科活血酊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独圣活血片与伤科活血酊合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0例用独圣活血片合伤科活血酊、对照组65例用三七伤药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独圣活血片合伤科活血酊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满意,优于三七伤药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院自制制剂伤科活血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250例,对照组170例,治疗组外敷我院伤科活血膏(批准文号:鲁药制字再Z17080022,u、单县中医院制剂室生产),对照组外用跌打镇痛膏(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2504,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均治疗7天,根据治疗后临床症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7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伤科活血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电热疗配合伤科Ⅱ号膏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伤科Ⅱ号膏药贴敷加电热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组予以伤科Ⅱ号膏药贴敷治疗,综合组予以伤科Ⅱ号膏药贴敷加电热疗,治疗结束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变化上有显著性差异,经统计分析,综合组疗效优于单纯组(P<0.05)。结论:伤科Ⅱ号膏药贴敷加电热疗和单纯伤科Ⅱ号膏药贴敷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疗效,以伤科Ⅱ号膏药贴敷加电热疗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伤科接骨片内服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4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 999年~ 2 0 0 2年 1 2月 ,应用伤科接骨片内服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 4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3例中男性 2 8例 ,女性 1 5例 ;年龄 1 6~ 60岁 ,平均 30 .5岁 ;病程 1 h~ 1 5天 ,均有外伤史。治疗方法均采用口服伤科接骨片 (大连中药厂出品 ) ,每次 4片 ,每日 3次 ;并取伤科接骨片适量研末 ,用75%酒精调成糊状 ,贴敷患处 ,外用绷带适当加压包扎 ,每日换药 1次 ,1 0日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本组经治疗 2 3例症状消失 ,生活工作能力恢复正常 ;1 8例症状明显减轻 ,仅活动后稍有疼痛 ;2例无效。典型病例窦某 ,女 ,2 7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封闭治疗配合外用伤科黑药膏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两组对照组:A组:外用伤科黑药膏组30例,B组:针刀加外用伤科黑药膏组35例,1组治疗组:C组:针刀封闭外用伤科黑药膏组37例,针刀治疗、针刀封闭治疗1次,外用伤科黑药膏7天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3%,与对照组有效率90.0%(A组)、94.29%(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疼痛程度VAS评分值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封闭治疗及伤科黑药膏外敷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方面优于单纯治疗方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急性腰扭伤为骨伤科常见病,治疗方法及疗效各异。笔者运用蒸馏提取的药水,对急性腰扭伤167例施灸,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法资料:167例中,男107例,女60例;体力劳动者125例,其余32例。治疗方法:将山栀、白芷、续断、樟脑、田七、乳香、没药、苏木、两面针、丢了棒、了刁竹等分。放入适量的粮食酒中浸泡,7天后放入蒸馏器中蒸馏。以痛点为穴,将脱脂棉按痛点大小剪好,铺患处,倒上药水湿透药棉,用冷开水泡过的绷带圈在药棉周围,用火点燃药棉中的药水,患者感到灼热后即熄火,待患处无热感后又复燃,再熄再点,重复3-5次。随后用胶布将药棉敷于患处,每日施灸1次。治疗结果:药灸1-3次获愈者,定为显效。3次以上获愈者定为有效。其中显效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6年12月开始应用云南白药外敷治疗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所致的肿痛,疗效显著,观介绍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19~56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05小时,最长2周。其中骨折16例,脱位9例,软组织损伤ZI例。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及制法:取云南白药sg,用黄酒调成厚糊状粘成团块,根据受伤范围大小将药糊均匀摊在极薄的塑料纸上,以03~0.scm厚度,敷于患处,用胶布固定。躯干部可用多头带敷定,骨折脱位者宜先复位后止药固定之,24小时后更换一次。3结果云南白药外敷后疼痛消除时间;24小时内局部疼痛和软组…  相似文献   

12.
劳氏伤科四黄散治疗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27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劳氏伤科祖传四黄散治疗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和优点。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63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性别、年龄、受伤部位和受伤时间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272例采用劳氏伤科四黄散治疗,对照组91例采用止痛消炎软膏治疗,治疗15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9.3%,对照组总有效率92.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劳氏伤科祖传四黄散治疗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熊屹  盛翔  彭长英  王泽兰 《河南中医》2013,33(6):908-910
目的:观察苗药伤科止痛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给予苗药伤科止痛液外用,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均治疗9d,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9天分别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有无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在疼痛、压痛、功能障碍方面两组均有良好的疗效,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苗药伤科止痛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有显著疗效,与云南白药气雾剂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4.
汪崇淼  吴耀持 《中医杂志》2001,42(12):735-736
目的:观察伤科1号方配合磁片贴敷治疗骨伤病痛症疗效。方法:将自行研制的伤科1号方结合硬磁片,用于253例各类骨伤病痛症患者的贴敷治疗(治疗组),并与253例手法治疗组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同时开展相关镇痛效应方面的实验研究,即将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伤科1号合磁1组,Ⅱ组,Ⅲ组,不合磁伤科1号方组及单纯磁片对照组,平行对照设计,并观察结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伤科1号合磁片贴敷组共计253例,其中痊愈例,显效97例,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89.33%,手法对照治疗组253例,其中痊愈42例,显效77例,有效95例,总有效率为84.58%,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伤科1号合磁Ⅱ组和伤科1号合磁Ⅲ组具有显著镇痛效果,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伤科1号合磁1组,不合磁伤科1号方组及单纯磁片对照组的镇痛药效低于伤科1号合磁Ⅱ组和伤科1号合磁Ⅲ组,表明骨伤病痛症复合效应还在于药与磁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伤科洗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伤科洗方熏洗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7年1月—2008年10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骨折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单纯常规治疗,不用伤科洗方熏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伤科洗方熏洗,qd,30min/次,连续应用4周;治疗后评价骨折愈合情况,两组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60例中,显效4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60例中,显效25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伤科洗方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不失为一种治疗骨折的有效中药外治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伤科黑药膏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腰部与背部)的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及对照组,试验一组及试验二组使用伤科黑药膏,对照组使用伤痛舒,同时使用3周。结果:三组治疗前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在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近期疗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黑药膏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金栩佳  詹小兰  游显兵 《新中医》2022,54(12):115-118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骨折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2组均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伤科接骨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折愈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为80.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周,2组VAS评分均较术后24 h减少(P<0.05),且观察组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58.54%,对照组为34.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显著,并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药伤科胶囊对四肢及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四肢及脊柱骨折患者120例,骨折后3 d内行内固定术。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术后除常规抗炎、止血及功能锻炼外,实验组另给予黄药伤科胶囊口服,每次5粒,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 d和第10 d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而服用黄药伤科胶囊10 d后,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聚集性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性显著上升(P<0.01)。结论:黄药伤科胶囊具有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关节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0例用中频脉冲配合中药外敷治疗;B组60例仅用中频脉冲治疗;C组60例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治疗10d后比较3组疗效。结果:显效率A组为86.6%,B组为56.6%,C组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Y,-(P〈0.05或P〈0.01),B组优于C组,A组优于B、c两组。结论:中频脉冲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关节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伤科止痛膏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后损伤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影响以及局部软组织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机械冲击挫伤的造模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分别应用伤科止痛膏及扶他林乳膏涂布患处,并于治疗后第1,3,5天取材,测定大鼠损伤症侯指数、组织学及形态计量学指标,同时测定损伤组织中NO和SOD含量。结果:伤科止痛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有良好的恢复作用,给药组在损伤症侯指数、组织学恢复方面优于模型对照组,并能显著抑制损伤组织NO含量的升高(P0.01),增高损伤组织SOD活性(P0.01)。结论:伤科止痛膏治疗急性损伤的疗效机制之一与增高损伤组织SOD活性,降低局部软组织细胞释放的自由基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