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6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2年7月~2008年8月收治的36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置:肿瘤位于颈段18例,胸段10例,腰段5例,骶段3例;术后病理表明:室管膜瘤、畸胎瘤、蛛网膜囊肿各1例,脊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11例,神经鞘瘤19例。肿瘤全切22例,次全切8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症状和体征与术前相比明显好转25例,轻度好转10例,1例术后症状加重。结论:椎管内肿瘤大多为良性,手术效果比较好,宜早期诊断,早期手术,MRI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治疗椎管内肿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过去 12a来我科对 83例椎管内肿瘤的手术疗效结果。结果 :本组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 36例 ,其中 1例恶变 ,占 4 3.4 % ;脊膜瘤 16例 ,占 19.3% ;先天性肿瘤 (皮样囊肿、上皮样囊肿、畸胎瘤 ) 13例 ,占 15 .7% ;脂肪瘤 10例 ,其中 6例合并脊柱裂和脊膜膨出 ,占 12 .0 % ;胶质瘤 5例 ,占 6 .0% ;其他有 :硬脊膜外滑膜囊肿 1例 ,肠源性囊肿 1例 ,囊虫病 1例。肿瘤位于髓外硬脊膜下 6 1例 ,占 73.3% ;硬脊膜外肿瘤 15例 ,占 18.4 % ;脊髓内肿瘤 7例 ,占 8.3%。肿瘤位于胸段者 4 1例 ,占 4 9.4 % ;腰骶段者 2 3例 ,占 2 7.8% ;颈段者 19例 ,占 2 2 .9%。 8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显微外科手术 2 9例 ,肿瘤全切 4 8例 ,次全切 16例 ,大部分切除 19例 ,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 6 9例 ,轻度好转 12例 ,2例术后肢体瘫痪加重。结论 :椎管内肿瘤以良性居多 ,手术效果好 ,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尤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张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24-2925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所致的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05年1月收治的来自外院针灸治疗所致的7例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例患者行椎板减压后分别选用相应的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椎管内硬膜外血肿.血肿位于硬膜外腔的侧后方或正后方,其中发生于颈段3例、胸段2例、颈胸交界部1例、胸腰段1例.结论:针灸所致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临床罕见,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MRI可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并指导手术,手术是治疗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通过4例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4例病人均通过显微外科治疗,其中2例起源于颈段的患儿行颈椎椎管成型术。结论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具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显微手术加椎管成型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M RI确诊椎管内硬脊膜下、髓外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患者16例.肿瘤位于颈段2例、胸段3例、腰段11例.采用2-4 cm皮肤切口 ,鼻窥器显露椎管 ;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肿瘤.结果 16例患者的椎管内肿瘤均全部切除.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脊柱的稳定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使用鼻窥器和神经内镜可减小脊柱的破坏 ,并可完全显露和切除椎管内肿瘤 ,手术安全、有效、微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MRI诊断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均位于胸段椎管脊髓背侧,上胸段3例,中胸段1例,下胸段1例。其中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1例)。结论 MRI诊断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特点明显,分型准确,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肿瘤临床不少见 ,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 ,据报道[1] 漏 /误诊率高达 5 0 %左右。近来随着CT及MRI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早期诊断率有所提高。本文就 5年来收治的 2 0例椎管内肿瘤进行总结分析。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资料 :自 1998年 7月至 2 0 0 2年 1月收治 2 0例椎管内肿瘤 ,男 9例 ,女11例 ,年龄 7天至 63岁 ,颈段 (C6以上 ) 2例 ,颈胸段 (C6—T2 ) 3例 ,胸及胸腰段 (T2 —L2 ) 12例 ,腰以下 (L2 以下 ) 3例。神经鞘瘤 9例 ,脊膜瘤 3例 ,脂肪瘤 2例 ,胶质瘤 1例 ,皮祥囊肿 1例 ,复合胚生殖细胞瘤 (恶性 ) 1例 ,脊索瘤 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侧前方经腹膜外或者胸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经我科诊治的69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患者,女48例,男21例,年龄36岁~72岁,平均54岁,均患有T11~L3的椎间盘突出症,同时伴有椎管发育狭窄或者后纵韧带钙化或者椎管内占位占位,经完善相关检查后,行侧前方经腹膜外或者胸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随访6个月,通过比较术前及术后JOA评分,评估该术式的治疗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JOA评分RIS分别为90.41%和94.10%,均>60%,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侧前方经腹膜外或者胸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能够有效的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  相似文献   

9.
罗开俭  孙业忠 《贵州医药》2001,25(8):716-717
哑铃型肿瘤约占椎型管内肿瘤的 5 7%~14 2 % ,以神经鞘瘤居多 ,占 90 % ,其次为脊膜瘤、骨软骨瘤等。该类肿瘤手术难度较大 ,尤其是颈段椎管哑铃型肿瘤常需行二期手术方能将其全切除。我院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0年 11月采用L型切口一次切除椎管内哑铃型肿瘤 6例 ,疗效满意 ,术后CT及MRI显示无肿瘤组织残留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采用本手术入路治疗椎管哑铃型肿瘤共 6例 ,男性 4例 ,女性 2例。年龄 4 1~ 57岁 ,平均年龄 4 5岁 ,病程 1~ 8年。其中颈段 4例 ,胸、腰段各一例 ,4例位于硬膜内外 ,2例位于硬膜外。神经鞘瘤 4例 ,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肿瘤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例颈段椎管内肿瘤诊断治疗病例。结果 10例中9例手术,1例未手术,死亡2例,症状体征改善7例,1例无改善。结论对颈肩痛、上肢乏力麻木病人注意排除颈段椎管内肿瘤。手术是唯一有效方法。注意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罕见部位肠源性囊肿的发病机理及磁共振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罕见部位肠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磁共振特点.结果 2例罕见部位肠源性囊肿,1例位于尾骨后方软组织内,与椎体后部相连,不与椎管相通;另1例位于后纵隔,与椎体前部相连,局部向椎管内延续.MR平扫,病灶T1WI低信号,T2WI呈稍高/高信号;MR增强,囊壁呈环形强化、实性部分强化.结论 本文所报道的2例肠源性囊肿发病部位特殊,且有特征性MR表现,这对以后诊断该病具有一定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表皮样囊肿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鞍区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例鞍区表皮样囊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中11例位于鞍上,3例位于鞍旁,1例位于鞍上/鞍旁,其中13例全切,1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本组无死亡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鞍区表皮样囊肿少见,本研究显示显微手术全切除效果理想,依据囊肿的不同位置及生长方式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3.
脐尿管囊肿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尿管囊肿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总结规律,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12例脐尿管囊肿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12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脐尿管囊肿。单纯囊肿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5%;其中单发单纯囊肿6例,诊断符合率100%;2例为在脐尿管走行区有2个单纯囊肿,术前未做出直接诊断。声像图为于脐部至膀胱尖之间腹壁内显示圆形无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壁薄且光滑,内部透声好,无血流信号,不与膀胱相通。脐尿管囊肿伴感染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50%。其中2例表现为无回声囊壁增厚内部呈细密点状低回声,透声差,囊壁增厚,不光滑;2例表现为下腹壁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位于膀胱尖部,与膀胱壁分界不清,膀胱顶部局部壁增厚。结论典型的脐尿管囊肿超声声像图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对于合并感染的脐尿管囊肿在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之后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杨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8):955-956
目的:总结小儿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2001年收治的96例小儿急腹症病例,在检查、诊断及本组各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之特点。结果:本组病例行阑尾切除术48例,嵌顿疝高位结扎8例,肠套叠复位加固定术3例,肠切除吻合术3例,脾修补和脾部分切除术2例,胰腺囊肿外引流术1例,其余给予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仅6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1例合并腹壁坏死性筋膜炎,无手术死亡。结论:小儿急腹症在检查、诊断及各类疾病的治疗方面均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特点,注意掌握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5.
应用酒精贮存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5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54例应用酒精贮存同种异体骨的临床分析和文献资料复习,探讨酒精贮存同种异体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 将术中不用多余的骨骼,外伤截肢术废弃残肢的干净骨骼经无菌处理后贮存于75%酒精溶液中备用,每两周更换酒精1次。共骨者必须是健康无传染病者,受骨者在彻底清除病灶后,取相应贮存的异体骨加工成形后植入,大段移植或不稳定者加以内或外固定,术后相应治疗。本组应用54例,包括常见的良性或间性骨肿瘤、骨瘤样样病变及慢性骨髓炎术后的骨缺损。最长的异体骨有16cm(股骨慢性骨髓炎术后大段缺损),多数为小块移植。结果 54例经平均随访42个月,50例愈合(占92.6%),包括移植16cm大段异体骨1例。治愈者的有:同生软骨瘤15例,骨囊肿13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8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骨巨细胞瘤8例,治愈7例,复发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治愈2例,复发1例;慢性骨髓炎5例,治愈3例,感染2例。结论 复习有关酒精贮存异体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文献,结合本组的资料,可以说明酒精贮存异体骨应用于临床是切实可行的,而且简易、经济,可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尿管口膨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输尿管口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术前均由B超或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确诊。2例采用三角区重建术治疗,2例行经尿道囊肿低位横切开术,5例行输尿管囊肿切除术,2例行输尿管原位移植。结果11例患者均获治愈,开放手术平均时间86 min,术后平均住院10.5 d;腔内手术40 min.术后平均住院6.0 d。随访3个月至9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口膨出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结合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可提高确诊率。治疗上宜早期手术处理,输尿管口囊肿切除、三角区重建术是一种好的术式,经尿道囊肿电切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包小庆  谢宏武 《安徽医药》2012,16(8):1120-1121
目的总结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2011年9月在我科诊治的12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病人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后诊断,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11例:孤立性蝶窦炎4例,霉菌性蝶窦炎5例,囊肿2例;蝶窦腺癌1例。临床表现为头痛9例,眼球胀痛1例,涕血1例,头晕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良性病变术后症状显著缓解或消失,无复发。蝶窦腺癌者术后头痛无改善,术后放化疗,9个月后肺部、肝脏等多处转移,3年后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头痛、进行性视力下降的患者,应行CT或MRI并可结合鼻内镜检查,以便早期诊断,病理能够确诊。鼻内镜手术是治疗良性孤立性蝶窦疾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肿瘤的外科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肿瘤患者5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外科诊断要点、治疗方法以及效果。结果 5例(10.0%)肿瘤分布在十二指肠乳头的上方,41例(82.0%)位于乳头周围,4例(8.0%)位于乳头下方;均经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死亡2例(4.0%),48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为79.2%,2年存活率为62.5%,3年存活率为47.9%。结论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以及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根据肿瘤部位合理选择手术切除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分类、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15例肺膈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全部肺隔离症患者中,11例术前确诊,术前误诊支气管扩张2例,肺囊肿肺脓肿各1例。均手术治疗,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随访13例,均未生活良好,未见复发。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性畸形,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螺旋增强CT和CTA等非侵袭性血管成像技术已成为临床上重要检查手段,手术是治疗最佳方法,胸腔镜手术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