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晓发 《中外医疗》2009,28(15):79-80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并用黄芪对各种病因所致的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方法42例由各种病因所致的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采用自身对照开放实验方式,经3个月观察后,先给黄芪30g1次/d及苯那普利10mg1次/日,疗程共6个月。结果后85.91%患者的Scr的下降值与治疗前比较组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对药物性肾病及糖尿病的效果优于其它病因所致的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Scr的下降与尿蛋白的减少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黄芪并用苯那普利能有效地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肌酐浓度,能较好延缓多种病因所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洛汀新)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苯那普利治疗了 38 例CRF 伴高血压患者。检测了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定量、血肌肝(Scr)、血尿素氮(BUN)及血钾的变化。结果 苯那普利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 0.01);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 0.01);而Scr、BUN 及血钾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 苯那普利能有效地降低CRF 患者的高血压、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CRF 进程,是治疗CRF 伴高血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伴有肾功能受损,如何选择降压药物并预防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我们对20例老年高血压病同时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苯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研究资料表明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 (ACEI)有延缓慢性肾功能损害作用。我们应用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观察了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血清一氧化氮 (NO)、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9h尿白蛋白排泄的变化 ,探讨了苯那普利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新机制。1 对象与方法1 .1研究对象与分组  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BUN 1 0~ 2 0mmol/L ,Cr 2 0 0~ 440 μmol/L。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 8例 ,高血压肾病 5例 ,慢性肾盂肾炎 5例 ,糖尿病肾病 2例。进行非透析治疗。停用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苯那普利合用氯沙坦为治疗组,单用苯那普利为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血压、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酸(UA)和钾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酸(uA)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屁著性(P〈0.05),血清钾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清肌酐、尿酸有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十咳,治疗组未见干咳。结论苯那普利联用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要优于单用苯那普利治疗。  相似文献   

6.
郭永兵 《中原医刊》2006,33(15):9-11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及黄芪注射液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IgAN)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Lee氏分级≥Ⅲ级伴肾功能不全的IgA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灯盏细辛、黄芪注射液联合苯那普利组(联合组)和苯那普利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①1个月后,联合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1),血白蛋白(A lb)水平升高(P<0.01),疗效优于苯那普利组。②1个月后,联合组BUN有一定程度下降(P<0.01),疗效优于苯那普利组;联合组和单用苯那普利组治疗后SCr比较,联合组明显低于苯那普利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及黄芪注射液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IgAN)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减轻蛋白尿,改善和稳定肾功能,疗效优于单用苯那普利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在肾高血压中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疗效。方法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3例,均伴有高血压,在常规治疗和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每日10~20mg,观察4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及血尿素氮和肌酐变化情况。结果 43例患者4周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血尿素氮和肌酐在短期内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不同时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硬化进程的延缓作用,采用实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10只),慢性肾衰疾病组(D组,10只),苯那普利早期治疗组(ET组,10只)及苯那普利晚期治疗组LT组,10只,检测各组大鼠的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排泄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肾小球平均截面积和平均体积。结果显示ET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2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氯沙坦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患者,20例接受氯沙坦(Los)治疗,20例接受苯那普利(Ben)治疗,对照观察4周。治疗前后测血压、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结果 Los与Ben组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95%、9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氯沙坦可降低  相似文献   

10.
苯那普利(benazepril)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本文旨在探讨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高血压、肾功能及尿蛋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苯那普利对 7/ 8肾切除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建立 7/ 8肾切除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 ,观察 12周内苯那普利对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 4h尿蛋白及肾小球内纤连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及残余肾的病理改变 .[结果 ]苯那普利组血肌酐、2 4h尿蛋白及纤连蛋白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 ,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模型组 ,病理改变轻于模型组 .[结论 ]苯那普利改善 7/ 8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 ,降低肾小球内纤连蛋白mRNA的表达 ,并改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的56例病人,给予苯那普利,每次10~20mg,每天1次口服。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及血β2-微球蛋白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不仅能有效地控制血压,而且能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观察慢性肾衰竭者胰岛素拮抗发生的基础上,探讨两种类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胰岛素拮抗(IR)及糖尿量异常(IGT)的影响,方法: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检测56例不同程度慢性肾衰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空腹及眼服糖后各时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治疗组20例患者服用苯那普利,20例服用卡托普利,观察两种药物对胰岛素拮抗及糖耐量异常的影响,结果:在肾功能失代偿后各期糖及胰岛不曲线下面积(AUCG、AUCINS)均高于对照线(P<0.05,而肾功能代偿期AUCG、AUCINS无明显变化。使用两种ACEI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机体糖利用率(M)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与卡托普利组相比,苯那普利更能提高ISI及M(P<0.05)。结论:IR和IGT存在于大多数尿毒症患者,且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各期有一定差异,以尿毒症组尤为显著;苯那普利较卡托普利更能提高ISI、M,在改善胰岛敏感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苯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该药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长效、高效、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对高龄、肝硬化、轻至中度的肾功能不全或肾病综合征的病人应用中的代谢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苯那普利在中国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本研究观察3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苯普利短期(6周)治疗过程中的随诊所测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及尿蛋白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苯那普利商品名为洛汀新,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观察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高血压及尿蛋白的治疗效果,对1995年1月~1996年10月30例住院的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的患者应用洛汀新进行治疗。其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苯那普利、雷公藤多甙治疗IgA肾病(IgA nephroputhy,IgAN)的效果。方法:将84例Lee氏分级≥Ⅲ级伴肾功能不全的IgA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巴曲酶、苯那普利、雷公藤多甙三联组(BBT三联组)及苯那普利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①6个月后,BBT三联组Bun、Scr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前者P<0.01,后者P<0.05),疗效优于苯那普利组。②6个月后,BBT三联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1),血白蛋白(Alb)水平升高(P<0.01),疗效优于苯那普利组。结论:巴曲酶联合雷公藤多甙、苯那普利治疗Lee氏分级均≥Ⅲ级且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IgAN,可以减轻蛋白尿、改善和稳定肾功能,疗效优于单用苯那普利者。  相似文献   

17.
丁小华 《九江医学》2006,21(4):59-6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一旦进入临床阶段,肾功能常呈进行性恶化,若不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常在7—10年进展为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证实降血压治疗可延缓肾功能下降的速度,其中尤以苯那普利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笔者进一步短期观察苯那普利(洛汀新)对临床DN患者尿蛋白排泄及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功能不全(CRI)进展速度差异较大,治疗困难,是临床急需解决的课题。我们用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治疗CRI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CR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32例,女...  相似文献   

19.
丹参改善肾脏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丹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脏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方法以大鼠5/6肾切除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动物模型,术后1周随机分为未治疗(A)组、丹参(B)组、苯那普利(C)组及假手术(D)组.于手术后第12周处死大鼠,留取血浆及肾组织.检测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及尿素氮(BUN).用半定量法评价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三组在术后12周Scr及BUN均显著升高,Ccr均显著降低(P<0.01).与未处理组相比,丹参组和苯那普利组肾功能改善,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 丹参可以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功能及减轻肾组织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药丹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5/6肾切除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动物模型,术后一周随机分为未治疗组、丹参组、苯那普利组及假手术组.于手术后第12周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组织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 mRNA相对含量.结果 5/6肾切除大鼠于肾小管及肾小球均见TGF-β1染色阳性,与未治疗组相比,丹参组和苯那普利组大鼠染色较轻,半定量积分低,有显著性差异.RT-PCR结果显示5/6肾切除大鼠TGF-β1 mRNA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丹参组和苯那普利组TGF-β1 mRNA水平较未治疗组降低.结论 丹参抑制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TGF-β1的上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