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建平  许宏 《男科学报》1999,5(3):131-133
目的和方法:对187例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病人,其中阴茎型尿道下裂76例,阴茎阴囊型10 ,会阴型9例。用四种尿道下裂矫正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结果表明,110例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有很高的成功率,一次手术成功者105例。同时发现膀胱粘膜极易成活,瘢痕挛缩引起的悄道狭窄少见,组织结构更符合生理解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26例阴茎阴囊型、阴囊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行膀胱粘膜法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全部病例排尿通畅,无尿瘘发生。此术式成功率高,外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报道20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采用膀胱粘膜形成尿管。1期修复尿道下裂及矫正阴茎弯曲,18例获得一次成功,2例吻合口狭窄,经会师扩尿道后改善。2例发生尿道兼,经延长膀胱造瘘引流尿液自愈。  相似文献   

4.
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以重新认识其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2~2004年经多次手术失败的复杂性尿道下裂7例,平均尿道缺损5、7cm,采用改进后的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Ⅰ划尿道成形的资料。结果术后均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阴茎伸直满意,外形好,尿线粗,开口近似正常位置。2例术后尿瘘,6个月后再次修补获成功,手术一次成功率71.4%。结论对多次手术失败、阴茎疤痕严重、局部取材困难、尿道缺损过长的复杂尿道下裂的病例,采用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Ⅰ期尿道成形仍是目前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膀胱粘膜游离移植一期修复尿道下裂8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颊粘膜移植预制尿道,分期治疗尿道下裂残废。方法:2001年至今,对76例尿道下裂残废患者采用Ⅰ期颊粘膜移植预制远端尿道,Ⅱ期局部皮瓣转移尿道吻接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除一例尿道口狭窄外,其余病例的尿道均通畅,疗效满意。结论:颊粘膜移植分期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尿道下裂残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科2000年8月~2001年1月对已作阴茎下曲矫正的重型尿道下裂患儿采用皮肤袖套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简称皮袖粘膜法)治疗,全部成功,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患儿共7例,年龄4~8岁。阴茎下曲均已得到较好的矫正,尿道短缺4.5~7.5 cm。尿道成形术的手术操作步骤:①在阴茎头下约0.8 cm阴茎腹面正中作纵形切开,深达白膜浅面,并向中线两侧解剖形成0.6 cm宽的深槽,然后顺延切口环形切开固有尿道口皮肤,并游离出约0.4 cm的尿道口,修整成斜面。②靠阴茎头处用小弯钳穿过皮桥下经阴茎头尿道原凹处穿出,并锐性解剖将隧道扩宽至约0.8 cm。皮桥…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Duckett术式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探讨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128例尿道下裂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8例中术后105例Ⅰ期愈合,尿瘘16例,尿道口狭窄7例。结论在尿道下裂治疗中护理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术后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膀胱黏膜代尿道一期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1989~2001年采用膀胱黏膜代尿道一期成形术治疗的52例尿道下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2例尿道外口与正常人相同,43例一次成功,排尿通畅,尿线粗,射程远,占82.7%。并发症9例,占17.3%,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膀就黏膜代尿道一期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具有可修复较长的尿道缺损;形成的尿道更趋于生理性;不易形成尿道狭窄等优点。预防并发症要做到熟练掌握尿道下裂的局部解剖,手术操作轻柔准确,从多角度、多面方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0.
尿道下裂是常见男性泌尿生殖系畸形之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尿道异位开口及阴茎下屈畸形。因不能站立排尿、痛性勃起及甚至成年后不能生育的尿道下裂患者,必需接受手术治疗。已有文献报道的手术治疗方法约有300余种。现代尿道下裂治疗标准已初步制定,目前公认的治愈标准:阴茎下屈完全矫正,尿道外口位于阴茎头的顶端,能站立排尿,成年后能进行正常性生活。本文对近年来尿道下裂外科治疗的常用术式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一期手术修复小儿尿道下裂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了评价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对一期修复的小儿尿道下裂6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方法为带蒂包皮皮管或皮瓣相嵌法、尿道口基底带蒂皮瓣翻卷法和尿道口前移加阴茎头成形术。结果除2例发生细小尿瘘外,其余均获成功,成功率达96.8%,外形满意。认为2~3岁为最佳手术时机,优先考虑利用包皮成形尿道  相似文献   

12.
尿道下裂手术15年回顾(附32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不同术式效果及特点。 方法 回顾 15年 32 2例尿道下裂手术资料 ,将术式分为原位皮瓣尿道成形、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游离组织尿道成形 ,观察手术效果。 结果 原位皮瓣尿道成形 :阴茎皮条埋藏尿道成形术 2 6例 ,成功 6 9.2 % ;阴茎皮管尿道成形术 33例 ,成功率 6 9.7%。带蒂皮瓣尿道成形 :带蒂阴囊皮瓣尿道成形术 146例 ,成功率 80 .8% ;横行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 6 5例 ,成功率 81.5 %。游离组织尿道成形 :游离包皮瓣尿道成形术 9例 ,成功 7例 ;颊粘膜尿道成形术 1例 ,失败 ;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 42例 ,成功率 88.1%。 结论 尿道下裂术式 ,各具优缺点 ,选取术式应综合多因素考虑。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是目前成功率较高 ,合乎生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21例舌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根据阴茎局部尿道皮肤和尿道缺损的程度,以及阴茎腹侧既往手术后瘢痕、阴茎皮肤张力情况,切取口腔舌黏膜游离皮瓣,宽1.5~2.0 cm、长2~9 cm,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临床应用21例,其中舌黏膜嵌入式即Dorsal inlay术式16例,舌黏膜管状法即Tube术式5例(其中Tube+ Duply术式2例),术后定期进行随访并进行尿流率检测观察排尿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21例患者的舌黏膜游离皮瓣均存活,术后排尿通畅、尿线粗、无尿瘘、外形良好及尿流率测定正常者13例,占61.9% (13/21);并发症为尿瘘3例、尿道狭窄5例,占38.1%(8/21).舌供皮区均一期愈合,且未出现出血、麻木、舌活动受限、发声异常及味觉改变等.结论 舌黏膜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较理想的术式,但Tube术式易发生尿道狭窄,应早期发现及定期尿道扩张;Dorsal inlay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效果良好,可优先考虑此术式.  相似文献   

14.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小儿尿道下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尿道下裂治愈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本组64例尿道下裂患儿进行一期尿道修复。年龄7个月-14岁,平均5.6岁。阴茎头及冠状沟型16例,阴茎体型36例,阴囊会阴型12例。伴阴茎阴囊转位3例,隐睾4例6侧,鞘膜积液2例,斜疝2例。先期外院矫正下弯但未成形尿道1例,Duckett手术失败2例。据病情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阴茎头型用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法(MAGPI术式);冠状沟型或距冠状沟较近的阴茎体型用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术式);尿道口在阴茎体2/3以外段伴有阴茎轻度下弯或无下弯者用尿道板纵切卷管法或加盖岛状皮板法(Snodgrass术式或Onlay术式);有严重阴茎下弯的所有阴茎体型选横裁或纵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Duckett术式或Hodgson术式);阴囊型或会阴型用阴囊中缝皮管加横裁包皮岛状皮瓣成形尿道(Duplay联合Duckett术式)。对20例再次手术者或包皮材料不理想、重度尿道下裂者手术结束前行膀胱穿刺造瘘。结果手术治愈57例,治愈率89.1%(57/64)。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15ml。并发尿道瘘3例,尿道狭窄4例,无尿道憩室发生。54例获得随访2-36个月,平均19个月,均符合尿道下裂治愈标准。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合理选用手术方法,重视术中技巧,能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手术年龄可提早到婴幼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种可行的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修复尿道,矫正重型尿道下裂畸形。方法对于严重型尿道下裂而阴囊发育正常的患者,运用阴囊纵隔岛状皮瓣同时对合取舍自阴囊的中厚皮片移植,Ⅰ期修复尿道治疗尿道下裂畸形。结果共计15例,术后随访1年,包括阴茎近端和阴茎阴囊及阴囊型尿道下裂,Ⅰ期完成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没有尿道狭窄和尿瘘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后的尿道外口正位于阴茎头中央,阴茎矫直,无偏曲,排尿尿线直,尿道镜检查再造尿道内壁平整光滑。结论利用阴囊纵隔瓣对合阴囊中厚皮片Ⅰ期成形尿道,完成严重型尿道下裂的修复,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对合技术同时综合了皮片和皮瓣再造尿道的优点,并且能充分保证矫正阴茎下弯畸形,取得再造阴茎外观和功能上的满意疗效,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口腔黏膜片移植与局部皮瓣耦合组建尿道修复尿道下裂的功能性效果.方法 17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行口腔黏膜片移植与局部皮瓣耦合再造尿道术修复尿道下裂.术前1d和术后1年对患儿进行尿流率测定检查,记录尿流率、尿量、排尿时间等参数,描记尿流曲线.将最大尿流率在Toguri尿流率列线图上进行描点分析.结果 术前17例患儿的最大尿流率为(7.89+2.29) ml/s,其中12例(70.6%)尿流率曲线呈平台形,5例(29.4%)尿流率曲线低平;在Toguri尿流率列线图上描点分析,12例(70.6%)最大尿流率在正常儿童的第5百分位数曲线以下.耦合法再造尿道术后1年随访,17例患儿的最大尿流率为(11.30±3.01) ml/s,其中10例(58.8%)患儿的尿流率曲线接近正常的钟形曲线;7例(41.2%)最大尿流率位于正常儿童的第25百分位数曲线以上,8例(47.1%)位于正常儿童的第25百分位数与第5百分位数曲线之间,2例(11.8%)在第5百分位数曲线以下.结论 耦合法组建尿道修复尿道下裂的功能性效果良好,手术后患者的最大尿流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价一期膀胱粘膜或包皮内板在尿道下裂修复术中的应用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尿道下裂患者164例,年龄1.5-25岁,初次手术病例组138例,采用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47例,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91例;再次手术病例组26例,全部采用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7年。所有病例一次手术成功率(94.5%)。尿瘘9例都位于冠状沟下,初次手术组与再次手术组的成功率(94.9%:92.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使用膀胱粘膜与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成功率(94.1%:95.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无论是那种类型的尿道下裂,正确应用包皮内板或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手术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手术的方法,而在于术者对术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术中以及术后对每个细微环节的认真处理。  相似文献   

18.
口腔黏膜预植分期再造尿道修复复杂型尿道下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口腔黏膜预植对复杂型尿道下裂分期再造尿道的方法.方法 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对40例患者应用口腔黏膜预植再造尿道,采用两种术式:一是游离移植口腔黏膜于阴茎腹侧,半年后二期卷管修复尿道(Ⅰ式),二是口腔黏膜卷管游离移植再造阴茎段部分尿道,半年后吻接两尿道(Ⅱ式).结果 所有病例二期手术后愈合良好,无尿瘘发生,排尿通畅.结论 本术式为复杂型尿道下裂提供了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手术方法,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尿道下裂修复中非手术技术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手术修复中的非手术技术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285例尿道下裂患者,以2003年1月为界限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分析非手术技术与疗效的关系。结果:2003前组治疗尿道下裂165例,平均住院时间18d;出现尿瘘17例,并发尿道外口狭窄6例、吻合口狭窄3例、尿道长段狭窄1例,尿囊形成5例。总手术成功率为81%。2003后组共治疗尿道下裂120例,平均住院时间12d;术后近期出现尿瘘5例,其中3例在术后3个月内自行愈合;并发尿道外口狭窄并尿囊形成1例,尿道外口狭窄2例、吻合口狭窄1例。总手术成功率为95%。结论:术中优化非手术技术因素(如:废除膀胱造瘘,容易更换敷料,不用拆线等)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male bladder exstrophy (BE) patients undergoing flap or graft urethroplasty for the repair of resultant hypospadias after epispadias repair.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charts of 22 male B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24 urethroplasties for resultant hypospadias between 2000 and 2009. Median patient age was 4.2 (range, 1.5-26.5) years, and median follow-up was 7.5 (range, 0.8-10.3) years. Meatal location after epispadias repair was midshaft in 6 cases and proximal shaft in 15.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in relation to meatal position, type of urethroplasty (no graft vs graft), use of second-layer coverage of the urethroplasty, and use of suprapubic diversion.

Results

Overall, complications developed in 12 (50%) patients, including 10 urethrocutaneous fistulas and 2 urethroplasty dehiscence. Univariate analysis failed to show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omplicated and uncomplicated cases in all the variables. Only the 3 cases undergoing a 2-stage repair had fully successful outcomes.

Conclusions

Ureth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BE has a high complication rate. Quality of local tissue and presence of scarring are possibly the 2 major determinants of a poor outcome. A staged repair seems the safest, although this commits the patient to 2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