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良入路治疗三踝骨折57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踝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负重关节之一,其稳定性与灵活性十分重要,踝关节骨折脱位早期处理不当,可导致肢体的严重病残.踝关节骨折脱位是骨伤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骨与关节损伤之一,其中大多数合并后踝骨折,而目前对后踝骨折的治疗方法都不能令人满意.自1998~2002年1月,我们根据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通过采用改良前入路,对57例三踝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郑氏伤科手法辅助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临床观察,探讨其优势。方法:2017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收集94例在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的后踝骨折移位且运用郑氏伤科手法辅助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患者,根据Bartonicek分型[2]进行分型,其中Ⅱ型:41例(43.6%);Ⅲ型24例(25.5%);Ⅳ型:29例(30.9%),收集患者住院期间基本情况、跟腱旁入路与联合入路的间隔距离、后踝骨间小骨复位情况、以及术后CT结果评估此入路对后踝骨折的复位效果及固定是否牢靠、术后并发症,收集末次AOFAS后足评分。结果:共收集完整随访资料94例,随访时间9月-21月,平均时间13.4±1.3月;94例患者达到临床愈合,均未出现术后骨位丢失、螺钉钢板松动或断裂等;术后未出现腓肠神经损伤,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等情况发生。后踝复位情况:解剖复位84例(87.5%);复位良好8例(8.3%);对位一般2例(2.1%)。AOFAS踝与后足评分情况:92.40±2.28,其中优良率达94例(100%)。结论:通过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联合外踝上改良切口、或者内...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3.92%,其中约7%~44%伴有后踝骨折(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PMF)[1]。文献报道踝关节骨折中,如有后踝骨折存在,可明显增加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从而把后踝骨折的治疗放在首要地位,但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选择仍未达成一致[2]。我们自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踝关节内侧入路加腓骨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体会。方法本组20例三踝骨折应用踝关节内侧入路加腓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骨折全部愈合。结论踝关节内侧入路加腓骨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关节面显露清楚,可在直视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髋关节后脱位伴有股骨头骨折,又称为Pinkin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严重创伤疾病。由于此类型骨折往往是车祸离能量损伤所致,且损伤部位解剖复杂,故治疗较为困难。自1999~2005年作者采用后外侧切口急诊手术治疗该损伤12例,8例获得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入路选择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入路选择与并发症的关系及防治措施,对62例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先决条件,最佳的手术时机为伤后4—7天内,而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减少组织剥离及创伤,争取髋臼关节面的解剖复位,以及内固定的合理放置,良好的创口冲洗与充分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和中药辩证施治,积极的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等,对防治髋臼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踝骨折是踝关节最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极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影响踝关节功能。笔者自2000年9月到2007年9月共收治三踝骨折62例,均采用经腓骨入路显露后踝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组踝部骨折病例采用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治疗,经随访取得良好疗效,认为该疗法具有复位满意,固定稳妥,将踝关节在功能位固定,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关节的模造,是一种治疗大块后踝的踝部不稳定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同时对踝关节骨折的分类方法、整复、固定及功能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于改良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加用中药熏蒸治疗外踝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外踝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予石膏固定,常规用药以抗炎镇痛消肿,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治疗组于拆除石膏后增加中药熏蒸治疗,每日1次,连续4周。于拆石膏前和拆石膏后1 d、3 d、7 d、1个月、3个月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疼痛情况,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使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于拆石膏后1 d、3 d、7 d、1个月、3个月时对患者关节肿胀程度进行评分,记录骨折愈合时间,于术前和拆石膏后1个月时检测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及组内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拆石膏后7 d、1个月、3个月时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治疗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及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本组术前(P<...  相似文献   

10.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部的复杂损伤,移位明显的骨折,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近年来对于青壮年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随着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的改进,疗效逐渐提高.自2000~2004年,作者采用经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移位骨折3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后Pilon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踝关节骨折,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然而目前尚无最佳的手术入路。近年来,后内侧入路在后Pilon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概述了后Pilon骨折的分型方法和手术入路,对后Pilon骨折后内侧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后双切口入路治疗外踝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3年3月,笔者采用外后双切口入路治疗外踝后踝骨折56例,评价踝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0~15个月,平均12.5个月。踝关节功能评价:优38例,良16例,不良2例,优良率96.43%。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性愈合时间11~17w,平均12.9w。结论:外后双切口入路是治疗外踝后踝骨折的良好入路,显露清楚、组织创伤小。  相似文献   

13.
肘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肘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采用肘前外侧入路(治疗组)和肘后入路(对照组)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15例,分别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对位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肘内翻发生情况.结果肘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P<0.05),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P<0.01),两组骨折对位情况、肘内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需进行切开复位肘后路切口对比研究内固定手术的应推广肘前外侧入路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临床较少见,专门论述此类骨折的文献不多,Khan RM于2000年在他的《胫骨平台骨折--一种新的分类表》中将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列为第三型第二种-P2型,并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自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后侧人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髋臼骨折位置深在,解剖复杂,手术显露困难,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使髋臼骨折解剖复位,同时减少创伤,减少并发症,以恢复有效的关节功能是治疗上的关键。自2002年5月-2006年5月,作者共收治复杂髋臼骨折16例,经髂腹股沟方形区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肘后正中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法  左秀云 《中医正骨》2002,14(12):19-20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是肘关节内的严重损伤 ,治疗较为困难 ,非手术治疗易导致肘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甚至丧失 ,故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我院自 1992~ 2 0 0 0年共收治该类骨折37例 ,除 2例拒绝手术外 ,35例均采用肘后正中切口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疗效满意。现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45.5岁;均有踝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骨折分型为KlammerⅡ型18例、KlammerⅢ型22例,KlammerⅡ型者Die-punch骨块直径均≥2 mm;均合并外踝骨折。观察骨折复位和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中位数1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25周,中位数18.5周。术后6个月CT检查示关节面解剖复位31例、功能复位4例、移位>2 mm 5例。关节面复位较差的5例中,2例出现足趾屈趾畸形,采用肌腱延长术治疗后好转;其余3例未做特殊处理。均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参照Tornetta等提出的Pilon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3例、良12例、差5例。结论:对于Die-punch骨块直径≥2 mm的KlammerⅡ型和KlammerⅢ型后Pilon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愈合较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刘景  高飞  王明喜 《中医正骨》2004,16(4):33-33
自1999年6月~2003年6月,我们对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人,术中采用人为踝关节外侧脱位使后踝骨折块达到解剖复位,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观察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的18例C3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8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4 ~20周,中位数17周.踝关节功能按有关标准评定,优7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2.22%.结论:前外侧切口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肱骨髁上骨折132例手术入路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肱骨髁上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或延误手法复位时机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手术方法很多,而且选择哪种手术入路较好,亦无定论。我院自1987年共收治保守治疗失败的肱骨髁上骨折132例,为总结经验,给今后临床选择疗法提供一定的依据,现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