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分为增生型及萎缩型二类 ,据报道二种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有不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 ,增生型子宫内膜癌分化好 ,侵犯子宫肌层少 ,预后好 ;萎缩型子宫内膜癌则分化差 ,易侵犯子宫肌层 ,预后差。作者为了探讨这二类子宫内膜癌的不同高危因素 ,对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1981~ 1992年因子宫内膜癌而作子宫切除术及术后常规对良性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的所有病例进行分析。根据临床资料对 48例萎缩型子宫内膜癌及 2 8例增生型子宫内膜癌进行研究。结果 :2 8例增生型子宫内膜癌及 48例萎缩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体重、初潮年龄及吸烟者分别…  相似文献   

2.
患有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的妇女终生患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风险大幅增加.而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可以是LS患者的首发恶性肿瘤,也可以是第二原发恶性肿瘤.LS相关子宫内膜癌主要类型是子宫内膜样腺癌.近年来,有关LS相关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筛查研究较少,主要是通过门诊子宫内膜活检、微卫星高不稳定性(mi...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Hpa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各30例中Hpa的表达。结果 Hp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Hp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Hpa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性相关,对Hpa的抑制有望作为子宫内膜癌的一个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乙酰肝素酶(HPA)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子宫内膜癌HPA的表达与MVD的关系及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标本33例(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标本9例(不典型增生组)及正常子宫内膜标本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组织中HPA的表达.在高倍视野下计数3个视野内的微血管数,求其均数为MVD值.结果:HPA表达及MVD值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均在子宫内膜癌组中最高,在正常子宫内膜组最低.HPA在子宫内膜癌Ⅱ期、Ⅲ期中的表达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的降低,MVD值有增高趋势,其中低分化分别与中分化、高分化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癌Ⅲ期MVD值明显高于Ⅰ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8(P<0.01).结论:在子宫内膜癌HPA表达及MVD值均较高,HPA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HPA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中p16、E-cad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及E 钙粘附蛋白 (E cad)基因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 3 0例子宫内膜癌及 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16及E cadmRNA的表达。结果 :①子宫内膜癌p16mRNA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 (P <0 .0 1) ,但p16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病理分级无关 ;②E cad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呈低表达 ,正常组织内呈强阳性表达 ,二者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并且在子宫内膜癌中E cadmRNA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p16、E cadmRNA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16INK4蛋白在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癌的表达特征,以探讨其与p21ras、p185C-erbB-2蛋白的相互关系及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子宫内膜癌及2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组织中p16INK4、p21ras及p185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增殖症组织p16INK4蛋白表达率为85.00%(17/20),子宫内膜癌组织p16INK4蛋白表达率为60.00%(39/65),其表达与组织分级及p185C-erbB-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16INK4蛋白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分化差有一定关系,与p21ras、p185C-erbB-2蛋白的联合检测可反映肿瘤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和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子宫内膜癌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找寻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的恶性标志物.方法 利用全基因组Affymetrix基因芯片技术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例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及3例ER和PR阴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癌标本进行研究,检测FOSB、NTRK2、JUN等基因在非雌激素依赖型中的表达情况,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结果.结果 在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中FOSB、NTRK2和JUN基因明显高表达.结论 FOSB、NTRK2和JUN基因或许可以作为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的恶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中hMLH1基因启动子是否存在甲基化,及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外周血白细胞是否相关.方法 选取2003年8月至2004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新鲜组织48例及外周血5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外周血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外周血34例.采用甲基化敏感性核酸内切酶酶切PcR方法检验h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均无甲基化.子宫内膜癌组织hMLH1启动子甲基化率(35.4%)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和外周血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手术一病理分期有关,早期显著高于晚期.外周血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组织中hMLH1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密切.结论 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液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可能成为筛查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细胞核DNA含量及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DNA含量,雌、孕激素受体(ER、PR)与临床病理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DNA含量,ER、PR分别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子宫内膜癌组DNA含量明显高于(P<0.01)、ER、PR阳性率则低于(P<0.05)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随着子宫内膜癌由高分化到低分化,其DNA含量逐渐增加,ER、PR阳性率逐渐减少(P<0.05);二倍体的子宫内膜癌ER、PR阳性率高,预后较好,异倍体则反之(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细胞核DNA含量与ER、PR具有相关性.DNA含量、ER、PR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生率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快速冰冻病理是术中唯一诊断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肌层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病理检查手段.结果可帮助在术中判断是否有必要实施详细的手术病理分期.众多研究表明,多种因素会影响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准确性,导致部分患者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增加患者术后病率并影响其远期生存.综述术中冰冻切片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Dickkopf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Ishikawa细胞系的表达及对子宫内膜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Ish-ikawa细胞系中Dickkopf1的表达定位;向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系施加外源性Dickko-pf1,应用Transwellchamber法进行体外侵袭试验,检测它对内膜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Dickkopf1在子宫内膜癌腺上皮和基质组织中均有表达,腺上皮的表达高于基质;Dickkopf1主要表达于内膜癌细胞浆和细胞膜中;施加外源性Dickkopf1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结论:Dickkopf1能减弱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能力,它有望作为内膜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癌化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自1988年子宫内膜癌采用手术病理分期以来,通过手术和术后选择性地辅助放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化疗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以往认为,子宫内膜癌对化疗尤其是对全身化疗不敏感,但美国妇科肿瘤协作组(GOG)122研究报道,抗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癌可取得较好疗效[1].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在全世界有200000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并导致50000例患者死亡,是女性常见肿瘤,在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对其病因学的研究为深入认识疾病和提供治疗的理论依据有重要意义.胰岛素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日益得到肯定,其通过促有丝分裂作用、抗凋亡作用及改变性激素环境,介导子宫内膜癌的形成.现就胰岛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RP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58例子宫内膜癌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RPV6的分布及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另取31例正常子宫内膜及13例不典型增生内膜石蜡切片为对照。选取15例子宫内膜腺癌及11例正常子宫内膜新鲜组织标本,以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RPV6的表达。结果:(1)TRP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主要位于胞膜及胞浆内,阳性表达率77.6%,显著低于非绝经期子宫内膜组织(100%)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100%)(P0.05),且前者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后二者(P0.01)。mRNA水平研究表明TRPV6在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2)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TRPV6阳性表达率为71.8%,显著低于未绝经患者(89.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宫颈受累者TRPV6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未受累者(89.3%vs 67.7%,P=0.039)。结论:TRP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TRPV6阳性表达者较多发生子宫内膜癌宫颈受侵,表明钙通道蛋白TRPV6与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关系,为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病分子机制提供了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5.
观念变化与临床处理子宫内膜癌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 ,我国学者认为 ,子宫内膜癌在我国有上升趋势 ,预计子宫内膜癌会成为妇癌研究重点之一。目前对此病的认识还不像对宫颈癌那样普遍、深入 ,特别是观念的变化 ,一方面扩大了临床工作者的思考范围 ,另一方面 ,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感。怎样面对这一现实是临床工作者需思考的问题。1 观念变化以下列举子宫内膜癌传统观念的改变。1 .1 确认多数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关 这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及流行病学分析中均已证实。回顾美国 70年代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上升 ,经控制雌激素“滥用”及与孕激素联合使用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复而下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Cyclin D1 bcl-2基因表达及其与ⅠⅡ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yclin D1、bcl-2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与雌激素在致癌过程中有无内在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25例正常子宫内膜、26例子宫内膜增生、6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yclin D1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增生期子宫内膜Cyclin D1的表达明显高于分泌期,Cyclin D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但在Ⅰ型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Ⅱ型.bcl-2在正常增生期、复合增生、非典型增生、癌组织中依次下降,bcl-2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与分型也无关.结论Cyclin D1可能是雌激素致癌的部分分子途径.bcl-2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早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p2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p2 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定 16份正常子宫内膜、18份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 50份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2 7蛋白表达。结果 :p2 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34%、6 6 .6 7%和 93.75% ,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组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2 7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P <0 .0 5) ,但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p2 7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并可能提示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理功能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75%的患者为早期病例,对于Ⅰ期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及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和(或)清扫术,术后5年存活率达83%~93%,预后较好.但标准的手术治疗使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失去了生育机会及卵巢内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理功能的治疗,包括保留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育功能或卵巢内分泌功能,以及对手术治疗后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成为近年较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晚期及复发的内膜癌患者预后较差,对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反应不佳且副作用较大.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用药后会产生孕激素受体(PR)降调节,使得治疗反应时间较短.他莫昔芬(TAM)可以增加PR的表达,加强孕激素疗效.为了解醋酸甲地孕酮(MA)联合TAM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雌激素受体亚型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α和β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RT - 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中ER α mRNA、ER β mRNA表达和ER β/ER α mRNA比值都明显上升;②早期、内膜样子宫内膜癌ER α mRNA明显上升.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ER α和ER β的表达有关,ER α mRNA表达升高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