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学将阴阳跷脉的功能归结于司主人体睡眠与觉醒。阴跷脉盛则目瞑;阳跷脉盛则寤矣。笔者从临床随机选择50例睡眠障碍者,试图采用补阴跷、泻阳跷的针刺法来催眠比较,不意独辟蹊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阴跷脉考辨     
王帅  侯中伟 《北京中医药》2012,31(5):347-350
阴跷脉是人体奇经八脉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脉,与阳跷脉相对应。研究发现,古代文献对阴跷脉相关理论的描述不尽相同,而道家结合自身修炼实证的经验记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医家理论的不足之处,极大丰富了人体经脉气血循行流注理论的内涵。笔者认为,阴跷脉从足至头连贯然谷、照海、交信、睛明四穴,并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四阳经交汇于目内眦,同时经过人体两大关窍——虚危和泥丸,在调节人体营卫出入、气机运行、津液输布、阴阳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阴跷脉考辨     
王帅  侯中伟 《北京中医》2012,(5):347-350
阴跷脉是人体奇经八脉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脉,与阳跷脉相对应。研究发现,古代文献对阴跷脉相关理论的描述不尽相同,而道家结合自身修炼实证的经验记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医家理论的不足之处,极大丰富了人体经脉气血循行流注理论的内涵。笔者认为,阴跷脉从足至头连贯然谷、照海、交信、睛明四穴,并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四阳经交汇于目内眦,同时经过人体两大关窍——虚危和泥丸,在调节人体营卫出入、气机运行、津液输布、阴阳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霍纳综合征西医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对于经病因治疗后疗效不佳的霍纳综合征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八脉交会穴申脉、照海分别通阳跷脉和阴跷脉,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阴阳气相并,能共同濡养眼目,针刺八脉交会穴申脉、照海配合眼区局部穴位治疗霍纳综合征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称之为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除加强与十二经脉的联系外,同时又有其各自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其中,阴、阳跷脉皆从足踝部分出,分别循行于肢体的内、外侧,上头目入脑部,通上达下,交通一身之阴阳,调节着肢体的运动功能,二脉协调,则动静相宜,阴阳平衡,活动灵敏,动作敏捷.保持肢体在静中平衡稳健,动中轻健跷捷;若二脉为病,则使肢体出现筋脉拘急或弛缓.动作失灵,平衡失控,不相协调等病症,即所谓阴  相似文献   

6.
八脉交会穴应用心得举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忠纯 《四川中医》2002,20(1):71-72
应用八脉交会穴的特定作用。在临床常规穴位治疗疗效不佳时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如心脏疾病施以内关,公孙二穴,能达到调节心脏气血盛衰,宁心镇痛,健脾生血之作用;不寐症取照海,申脉施治,补照海而泻申脉,例阴跷脉盛而阳跷脉衰,则能使其目闭而欲睡,达到安神宁心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依据奇经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的研究进行得较为活跃,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治疗慢性、顽固性的疑难疾病方面,诊治奇经常获得奇效。例如,针灸阴跷脉照海、阳跷脉申脉,可治疗顽固性不寐[1]。然而,在奇经病证的辨治方面,目前尚缺少大家公认的奇经脉诊法。因此,笔者就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不寐病机复杂,与六腑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如胆气郁结,胆经气机不畅;小肠有热,循经络上犯于心;胃(包括胃、大肠、小肠)不和则卧不安;膀胱经属膀胱络肾,可使阳跷脉运行卫气、交通阴阳的作用失常,三焦决渎功能失司,则气道涩,营卫通利失常等。以上皆可引起不寐,故曰“六腑皆可致不寐,非独五脏”,为中医从六腑防治不寐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不寐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申脉乃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脉的交会穴,照海乃足少阴肾经与阴跷脉的交会穴。阴阳跷脉均足于跟中,分别行于下肢的阴侧和阳侧,向上交会于眼部。跷脉的功能主要为"司目之开阖"和主肢体运动。笔者在临床中运用照海与申脉相配治疗多寐和肢体运动障碍病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1多寐  相似文献   

10.
论跷脉与睡眠61004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李敏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阴跷脉起于足舟骨后方,上行内踝上面,直上沿大腿内侧,经...  相似文献   

11.
黄琼 《四川中医》2009,27(2):117-118
申脉、照海系临床常用穴,因其分别与阳跷脉、阴跷脉相通,故二者常配伍治疗肢节运动失常与眼睑开合失常病症;又因二者位置接近,位于内外踩下方,故二者配伍可用于治疗踝部、足跟部病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病位病机为出发点,基于本病“肾虚精亏,阴阳失交”的病机特点,以针灸特有的“理、法、方、穴、术”为纲要,运用脏腑辨证辨明病位在心,与肝、脾、胃与肾等脏腑有关;结合经络辨证明确疾病与阴跷脉、阳跷脉、任脉、督脉、手足少阴经及足太阳膀胱经有关,确立“益肾填精、交通阴阳、宁心安神”的治疗大法,选取百会、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太溪与安眠为主穴,根据不同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辨经配穴,并配合一定的补泻手法,探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针灸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有关跷脉的循行,中医学院讲义尚未有言其“入脑”者。如《内经讲义》引《灵枢·脉度篇》原文说:“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引《难经·二十八难》原文说:“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中医学基础》说:“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经内踝,沿下肢内侧后方上行,经前阴,上沿腹胸进入缺盆,出结喉旁,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经外踝,沿下肢外侧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与足少阳  相似文献   

14.
<正>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不得卧"范畴。早在《灵枢?大惑论》即指出卫气留于阳分,阳跷脉盛,可出现不寐,"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可见自《灵枢》始即对不寐的病因病机多有论述,涉及营卫气血,五脏六腑,阴阳跷脉,但纷繁复杂,常令后学难抓要点。王居易教授精研针灸理论和临床,对经络、腧穴结构理论均有独到见解,特别善于  相似文献   

15.
黄红 《陕西中医》2001,22(3):178-178
申脉、照海穴首载于《甲乙经》,分别是阳跷脉及阴跷脉的起始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文献中虽有两穴左右主客相配的记载,但同侧相配运用未见经传。笔者据《奇经八脉考》中“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理论,结合阴阳学说中疾病皆因于阴阳失衡的观点,将二穴作为调整阴阳的对穴主治常见的腰腿痛,疗效明显,兹报道于下。 1.针刺法 二穴与皮肤呈30度夹角向上斜刺0.5~1.0寸以得气为度。 2.常用配穴 气血亏虚者配足三里,三阴交;湿邪下注者配阴陵泉、公孙;肝肾亏虚者配太溪、阴谷;腰痛若伴大腿部足阳明经放…  相似文献   

16.
谈谈奇经八脉之“奇”100700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杨秀娟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十二正经不同而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宋·杨玄操说:“奇(音:旗),也。此之八脉与十二经不相拘制,别...  相似文献   

17.
经络考证     
根据《黄帝内经》对经脉、络脉、奇经八脉的描述,对照人体解剖学,以现代医学术语解开经络之谜。将经脉考证为动脉、络脉考证为静脉、奇经八脉督脉为脊髓、任脉为肠系膜上动脉、冲脉为主动脉、带脉为股神经、阴跷脉为坐骨神经、阳跷脉为面神经、阴维脉为胸导管、阳维脉为右淋巴导管。  相似文献   

18.
带脉考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主体中的十二正经,以及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和冲脉,都是平行于人体的长轴而纵向循行,只有带脉几乎是垂直于人体的长轴而“回身一周”,所以带脉就成为奇经八脉中的“奇中之奇脉”。因《内经》对带脉的论述比较简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和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2.肾的生理功能是:藏精,主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3.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是: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化气,津能载气。 4.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其生理功能有:①加强十二经的联系。②溢蓄、调节十二一正经的气血。②参与和反映肝、肾、女子胞、脑、髓等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5。在临床上常见有:…  相似文献   

20.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和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 督脉行于背正中,总督一身阳经。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经项部入脑,由项沿头正中线过头顶、额部、鼻部、上唇。主月经不调、白带、腰痛、惊风、聋哑、癫痫等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