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方法、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87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26例,姑息性手术17例,引流术14例,单纯开腹探查术12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13例,逆行胰胆管造影+支架植入术5例.行根治性手术者1,3 a生存率分剐为81.0%,52.3%;行姑息性手术者1,3 a分别为生存率45.5%,27.2%;根治手术组生存率高于姑息手术组(P<0.05);年龄、血清总胆红素、Bismuth-Corlette分型、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对惠者预后有影响.结论:多项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率;手术切除是治疗肝九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掌握个体化治疗原则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方法、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87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26例,姑息性手术17例,引流术14例,单纯开腹探查术12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13例,逆行胰胆管造影+支架植入术5例。行根治性手术者1,3 a生存率分别为81.0%,52.3%;行姑息性手术者1,3 a分别为生存率45.5%,27.2%;根治手术组生存率高于姑息手术组(P<0.05);年龄、血清总胆红素、Bismuth-Corlette分型、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对患者预后有影响。结论:多项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率;手术切除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掌握个体化治疗原则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桂芳 《临床医学》2008,28(3):11-12
目的 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复习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文献.肝门部胆管癌无临床特异性,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者行高位胆肠Roux-en-Y吻合术.未切除者行姑息性治疗或内引流、外引流术.结果 12例患者中9例行根治性切除,2例行姑息性切除(胆肠内引流),1例因肿瘤广泛转移,阻塞肝门,胆总管中段只有1cm范围组织较软,行T型管外引流术.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根治性切除的原则是:两切断端无癌残留,肝内无转移,无淋巴结转移.术前正确评价可切除性,术中选择正确的术式是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1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同一单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阶段性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3年收治的14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9例中手术切除91例,非切除行胆道手术引流35例,经十二指肠镜及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引流9例,单纯剖腹探查5例,其余9例因特殊原因未作任何处理而出院.随访103例中切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56%、26.56%、7.81%;非切除手术引流组及胆道内支架引流组1年生存率分别是38.46%和37.50%,无3年生存者;单纯剖腹探查者5例,均于3个月内死亡.[结论]切除性治疗是延长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胆道内支架支撑引流且具有简便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高位胆管癌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34.8%(16/46),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胆管炎发生率:根治性切除术组(20%)低于内、外引流术组(31.2%).术后生存期:根治性切除术组为(15.4±6.8)个月,显著高于空肠Roux-en-Y吻合术(9.5±2.7 月)及内、外引流术组(5.4±2.7月)(P〈0.05).[结论]高位胆管癌的手术疗效与术式密切相关,首选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的疗效优于各种内、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5年6月1日~2012年12月1日期间共收治肝门部胆管癌患者82例,对其临床资料与术后随访结果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2例患者中,根治性切除率为59.76%,非根治性切除率为40.2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1%。根治性切除术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为71.2%、43.5%和22.8%,与非根治性切除组患者的40.2%、20.3%和1.8%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肝门部胆管癌的最佳治疗方式为根治性手术治疗,可有效延长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期,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总结外科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3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30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中,19例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63.33%,11例因肝外转移只行简单的姑息减黄手术。根治切除组及姑息减黄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55.56%、22.22%;9.09%、0、0。结论:根据肝门部胆管癌侵犯的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争取一次切除,进行(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淋巴清扫,避免肿瘤残留,是提高术后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36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1995-2000年)和近期治疗组(2001-2007年),比较2组手术方式和预后.结果;近期治疗组半肝切除率、尾状叶切除率、门静脉切除率及手术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均高于早期治疗组(P<0.05),2纽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和近期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0.1%,4.8%,0和53.9%,14.9%,4.3%,后者高于前者(P<0.05).结论:联合肝切除、门静脉切除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张松峰 《临床医学》2008,28(4):40-41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发病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8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36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病例中行根治性手术14例(38.9%),姑息性手术11例(30.6%),剖腹探查3例(8.3%),8例(22.2%)因身体条件较差及术前发现肿瘤已广泛转移而未行手术.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7.6%、46.4%;非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23.4%、0.结论 残胃癌多发生于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胃镜及胃黏膜活检是确诊残胃癌的主要手段,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门胆管癌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病人行手术切除22例(52.4%),其中根治性切除10例(23.8%),姑息性切除12例(28.6%);单纯内引流8例,外引流9例,3例仅行剖腹探查。3例病人合并肝叶切除。术后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病例。结论黄疸较深且拟行较大肝叶切除术时应行术前减黄,可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 比较我科1998-2008年手术治疗104例肝门胆管癌的疗效.其中根治性切除45例,姑息性切除38例,体外桥式引流21例.结果 93例获得5~67个月随访.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1年生存率分别为80.0%(32/40)、86.8%(33/3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67.5%(27/40)、39.5%(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37.5%(15/40)、13.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姑息性切除1年生存率优于体外桥式引流(P<0.01).结论 手术是治疗肝门胆管癌最有效的方法,根治性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根治性手术优于姑息性手术,而姑息性手术优于体外桥式引流术.对重度黄疸合并胆道感染患者术前选择性引流减黄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surgical treatment in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patient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ur case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were retrospective enrolled in the study from 1998 to 2008, including 45 cases of radical resection, 38 cases of palliative resection, vitro bridge drainage in 21 cases, 93 cases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Ninty-thre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5 - 67 months, the different procedures of the treatment was summerized. Results Oneyear survival rate of radical resection and palliative resection was 80. 0% ( 32/40 ) and 86. 8% ( 33/38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 01 ) were found; 2-year survival rate was 67. 5% (27/40) and 39. 5% ( 15/38),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 01 ) ;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37.5% ( 15/40 ) and 13.2% ( 5/38 ),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 05). Palliative resection had higher 1-year survival rate than in vitro bridge drainage(P < 0.01).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radical resection, radical surgery had better efficacy than palliative surgery, and palliative surgery is superior to external drainage. In patients of severe jaundice combined with biliary drainage infection, preoperative bridge drainage would improve the safety.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超声在机器人辅助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患者行腹腔镜超声引导机器人辅助肝门部胆管癌切除(A组),术中常规应用腹腔镜超声探查肝脏,确定肿瘤具体大小、位置及有无肝内转移灶等;另15例患者行开腹手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B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术后随访。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无中转开腹。A组术中腹腔镜超声发现新转移灶8个,行单针射频治疗。A、B组6、12及18个月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33%、86.67%、86.66%和73.33%、53.33%、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6、12及18个月的总生存率均为100%;B组6、12及18个月的生存率为93.33%、73.33%及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超声在机器人辅助下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不仅可发挥引导定位作用,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HCC)的外科治疗特点及预后因素,以期进一步提高HCC外科疗效。【方法]56例病理诊断为HCC患者,其中采用联合肝叶根治性切除21例,肿瘤局部切除11例,单纯引流24例。【结果】不同手术方法术后累计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1)。根治切除组1、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姑息切除组和单纯引流组,手术切除组较非手术切除组存活时间显著提高(P〈0.001)。术前T分期和Bithmuth分型能指导手术切除率及术式选择。不同的T分期的手术切除率及切缘阴性率差异显著(P〈0.001)。分别对16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表明肿瘤大小、门静脉侵犯、局部浸润及转移、手术方法、UICC分期、改良T分期、淋巴结转移对预后有影响,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表明手术方法、UICC分期是两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最重要预后因素,扩大手术范围能获得较好切缘无癌率,术前的T分期和Bismuth分型综合评估将有助于进一步在安全的范围内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14.
戚洪涛 《华西医学》2010,(8):1436-1438
目的探讨老年肝门胆管癌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4年10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肝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合并有多脏器储备功能改变,施行手术切除12例,外引流手术11例,内引流手术55例。17例出现并发症,以肺部感染、肝肾功能衰竭和吻合口瘘为多见。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和姑息性引流组手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8、5个月。结论肝门胆管癌的手术复杂,创伤大,对老年患者更容易产生心肺功能异常及各种并发症;但通过围手术期内合理、充分的综合治疗措施,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4~2004年手术治疗的64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发生术后并发症13例.其中胆瘘6例,腹腔感染5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均保守治疗而愈.无手术死亡。存活最短时间为42d。最长为3年4个月,1年生存率64.1%(41/64),3年生存率12.5%(8/64)。[结论]根治性切除是肝门胆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过程、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型等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汤万荣 《华西医学》2010,(1):129-13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表现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分析了自2001年1月到2009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术前确诊10例,术中病理检查确诊14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6例。左肝胆管癌16例,占53.3%,右肝胆管癌7例占23.3%,肝门部胆管癌5例占16.7%,其余2例为左右肝都有。肿瘤根治性切除术17例(56.7%),姑息性手术9例(30%),单纯活检4例(13.3%)。在30例随访资料中,根治性切除术者平均存活时间26个月。存活1年以上10例,2年以上5例,3年以上2例;姑息治疗者术后平均生存9个月;其余的≤4个月。结论:胆石症状易反复发作,胆道病史较长大于10年且术前CA199〉2500 ng/mL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合并有胆管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临床观察晚期肿瘤患者采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或/及胆道支架置入术(PTBS)联合区域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病理确诊的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或/及PTBS,术后7~14 d患者黄疸减轻后行TACE,临床观察其肝功能变化、近期疗效以及远期并发症、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PTCD术后,36例患者均引流成功,其中26例置入内外引流管+胆道支架,Ⅰ/Ⅱ期共置入网状支架31枚,术后2周内均接受TACE治疗,根据术后复查情况决定下次TACE治疗时间,36例患者共接受TACE 117例次。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6%、75%、47.2%,中位生存期10.1月,除2例引流管脱落外,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CD或/及PTBS联合TACE对晚期肿瘤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一种较好的姑息性治疗办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晚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方法对1997~2002年期间36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根治手术组(A组)10例;姑息手术加放疗组(B组)13例;放疗组(C组)13例。中位生存期A、B、C组分别为26个月、17个月、14个月。A、B、C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30.8%、30.8%;30.0%、15.4%、7.7%。A组的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C组(P<0.05,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应密切随访.以便早期诊断局部复发。及时给予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6年49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行局部切除术患者(局部切除术组)的临床资料,其中T,期37例,T2期12例;以45例行根治术的I期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根治术组),其中T1期11例,T2期34例。将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年复发率、5年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局部切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2/49),根治术组为15.6%(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P〈0.05)。局部切除术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97.9%,根治术组患者为9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9,P〉0.05)。局部切除术组中T2期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3.3%(4/12),高于根治术组T2期患者术后复发率(5.9%,2/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P〈0.05);低分化癌患者术后均转移复发。结论对于T1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是合理选择,而T2期直肠癌及低分化肿瘤不宜单纯采用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