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蛋白表达及肿瘤标志物CA153水平,分析血清p185蛋白与肿瘤标志物CA153的相关性,探讨二者检测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2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55例患者术前、手术后一周血清各一份,应用免疫PCR法检测血清p185蛋白表达,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53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蛋白表达和血清CA153水平与临床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血清p185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系(P﹥0.05),血清CA153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表达与手术无关(P>0.05),手术前后血清p185蛋白表达无差异,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和手术相关(P<0.05),手术前血清CA153水平明显高于术后;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CA153水平和p185蛋白表达相关(P<0.05),乳腺癌血清p185蛋白表达阳性患者,血清CA153水平高于阴性患者;乳腺癌患者复发或转移与血清p185蛋白表达及患者术前血清CA153水平相关(P<0.05),血清p185蛋白阳性患者复发或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术前CA153水平高的患者,复发或转移率高。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蛋白表达与肿瘤标志物CA153水平有相关性,肿瘤标志物CA153可用于术后随访,术前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蛋白表达与肿瘤标志物CA153水平可用于乳腺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p185蛋白阳性率与乳腺癌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TNM分期分为Ⅰ-Ⅱ组(Ⅰ-Ⅱ期患者)36例和Ⅲ-Ⅳ组(Ⅲ-Ⅳ期患者)24例,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血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及不同病理特征下患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分析联合检测和单独检测之间的差异。结果3组间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和Ⅲ-Ⅳ组患者血清中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乳腺癌患者的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肿瘤直径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的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组织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状态与乳腺癌患者的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呈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H(OR=1.019,P=0.001)、TSGF(OR=1.632,P=0.001)、p185蛋白阳性率(OR=1.089,P=0.000)是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诊断曲线结果显示,联合血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独指标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血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与病理分期显著相关,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c-erbB-2基因表达产物p185蛋白的细胞外区域可脱落进入细胞外基质,血清p185水平对于判断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及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用BA-ELISA和凝集素ELISA分别检测血清p185蛋白和p185糖链,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浸润性乳腺癌中OPN和MK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浸润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石蜡标本中骨桥蛋白(ostenopontin,OPN)和中期因子(minkine,MK)的表达,回顾性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预后提供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90例浸润性乳腺癌和30例乳腺增生症术后石蜡标本中OPN和M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9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OPN和M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1%(64/90)和78.89%(71/90),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30.00%(9/30)和46.67%(14/30)(P0.05);OP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p185受体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及分级、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状况无关(P0.05)。MK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p185受体及TNM分期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及分级、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状况无关(P0.05)。OPN和MK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r=0.274,P=0.009)。OPN和MK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TTP、OS值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OPN和MK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进展存在一定相关性,检测二者的表达对浸润性乳腺癌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及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4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VEGF-C水平的变化,并同时测定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VEGF-C的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VEGF-C的表达水平较术前比较,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患者术前有转移组血清VEGF-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乳腺癌组术前血清VEGF-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VEGF-C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VEGF-C的的表达水平高低可能与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内NF-κBp65、VEGF-C及受体VEGFR-3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10癌旁组织内NF-κBp65、VEGF-C及受体VEGFR-3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内NF-κBp6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6.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30.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组织内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4.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20.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组织内VEGFR-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8.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VEGFR-3阳性表达率20.0%,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组织内NF-κBp65、VEGF-C及受体VEGFR-3三者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均与肿瘤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NF-κBp65的表达可能上调VEGF-C的表达,进而导致肿瘤周围淋巴管增生、扩张,促进肿瘤细胞向区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抑癌基因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L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PTEN、VEGF-C和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计算LYVE-1标记的乳腺癌间质淋巴管的密度,分析PTEN和VEGF-C与LVD的关系。结果:PTEN和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9%、47.8%,LVD为(8.03±2.26)个/HPF,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TEN阳性率随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P<0.05),乳腺癌VEGF-C阳性率随淋巴结转移的出现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P<0.05),PTEN阳性组乳腺癌的LVD水平低于PTEN阴性组(P<0.05),VEGF-C阳性组乳腺癌的LVD水平高于VEGF-C阴性组(P<0.01),PTEN阳性组乳腺癌的VEGF-C阳性率低于PTEN阴性组(P<0.05)。结论:PTEN和VEGF-C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间质淋巴管密度密切相关,在乳腺癌的淋巴管生成及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鳞癌(SC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接诊的94例SCC患者纳入SCC组,均行手术治疗,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SC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VEGF-C、IL-6、MMP-2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SCC组血清VEGF-C、IL-6及MMP-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CC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C、IL-6及MMP-2水平明显高于SCC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C、IL-6及MMP-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729、0.670,其中VEGF-C的AUC最大;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AUC 0.861)高于VEGF-C(AUC 0.793),即三者联合检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SCC患者术前、术后7d及术后30d的血清VEGF-C、IL-6、MMP-2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VEGF-C、IL-6及MMP-2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S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动态监测SCC患者血清VEGF-C、IL-6及MMP-2水平有助于预后判断和指导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CR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联合检测CCR7和VEGF-C蛋白分别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并分析二者与乳腺癌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来评估CCR7及VEGF-C蛋白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CCR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68%)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30%),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而VEGF-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71%)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24%),差异也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且在乳腺癌组织中,CCR7与VEGF-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13,P0.01)。CCR7和VEGF-C蛋白的高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均无关。CCR7及VEGFC蛋白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期低于阴性表达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CCR7与VEGF-C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密切,二者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腺病、92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和2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EZH2和p53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EZH2在ILC与IDC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其在乳腺腺病组织中的表达低于ILC与IDC组织(P<0.016 7)。EZH2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等均无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分子亚型、生存状态及p53表达有关(P<0.05)。p53蛋白在乳腺腺病和IL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其在ID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ILC与乳腺腺病组织(P<0.0167)。p53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无关,与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分子亚型及生存状态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EZH2及p5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ZH2及p53蛋白表达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乳腺腺病、ILC及IDC组织中,EZH2及p53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二者表达呈正相关。EZH2及p53蛋白表达水平对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Syk与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乳腺癌病理、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vsion法检测64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Syk和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Syk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90%,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9.37%;VEGF-C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56%;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yk与VEGF-C表达水平均与乳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中Syk和VEGF-C表达水平,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137(sCD137)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AS患者57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检测AS患者、健康体检者血清sCD137水平,同时测定AS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用统计学分析各组血清中sCD137的变化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初治组患者血清sCD13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及治疗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sCD13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骶髂关节CT结果进行分组:Ⅰ、Ⅱ级AS患者血清sCD13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Ⅲ级AS患者血清sCD137水平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按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进行评价分组,活动组患者血清sCD13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静止组患者血清sCD13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HLA-B27阳性患者与HLA-B27阴性患者血清sCD137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AS患者血清sCD137与ESR、CRP呈正相关(P<0.05)。AS患者年龄及性别与患者血清sCD137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S患者血清中sCD137的水平显著升高,提示sCD137在AS患者病情活动判定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可能参与了AS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了80例乳腺癌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T3、T4、TSH及rT3的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3水平和T3/rT3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病情的加重逐渐下降,各组间经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相反,血清rT3水平则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病损程度呈正相关(P<0.01)。各组间血清T4、TSH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测定血清T3、rT3浓度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解毒清肺合剂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大鼠肺组织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解毒清肺组和阳性对照组4组,每组10只。实验组大鼠鼻孔内缓慢滴入1×10~9CFU/L MP菌液连续4 d,各组在接种完成后第2天处死1只大鼠进行MP核酸检测,同时其余大鼠开始灌胃治疗,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解毒清肺组每天给予8 mL/kg的解毒清肺合剂,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0.5 mg·kg·d~(-1)),连续治疗4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ELISA法检测血清和BALF中白细胞介素12(IL-12)、IL-1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右肺组织用于观察病理形态和HE染色,左肺组织用于NF-κB p50、I-κBα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MP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感染了MP,表明MP感染大鼠造模成功。治疗第1天模型组和解毒清肺组肺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模型组的肺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解毒清肺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MP感染后模型组血清和BALF中IL-12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解毒清肺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和BALF中IL-12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3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解毒清肺组和阳性对照组IL-13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解毒清肺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RT-q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NF-κB p50和p38 MAPK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解毒清肺组和阳性对照组NF-κB p50和p38 MAPK的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I-κBα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解毒清肺组和阳性对照组I-κBα的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解毒清肺组NF-κB p50、p38、MAPK和I-κBα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肺组织中模型组的NF-κB p50和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治疗后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解毒清肺组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解毒清肺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解毒清肺合剂可能通过NF-κB和p38 MAPK通路减轻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组织炎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iNOS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这三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管密度(LVD)的相关性,为阐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VEGF-C、VEGFR-3、iNOS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淋巴管内皮细胞上VEGFR-3的表达,测定淋巴管密度。结果乳腺癌LVD为20.35±4.2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织VEGF-C、VEGFR-3、iNOSmRNA三者的表达率分别为74.0%、84.0%、82.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EGF-C、VEGFR-3、iNOS阳性组中LVD分别为21.34±3.45、18.54±4.68、17.43±4.7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EGF-C、VEGFR-3、iNOSmRNA表达与淋巴管密度之间呈正相关,并且3者之间的表达亦具有相关性,这些基因的表达增高可能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乳腺癌特异基因(BCSG1)等多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复发、转移的影响以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随机抽取的随访5年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58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c-erbB-2、BCSG1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微血管计数(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4)、淋巴管计数(LV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资料分析多项指标对复发、转移的影响。结果:c-erbB-2、BCSG1、VEGF-C、LVD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62.1%、36.2%、32.8%;4指标表达在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在复发、转移组其表达率同样显著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且MVD在复发、转移组也增高(P<0.05)。结论:c-erbB-2、BCSG1、VEGF-C、LVD蛋白与患者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乳腺癌c-erbB-2、BCSG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其中,BCSG1蛋白表达的灵敏性高,可尝试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尿源性脓毒症患者血清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和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水平,分析其对患者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入院治疗的60例尿源性脓毒症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在本院治疗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α-MSH和IP-10水平,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II)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尿源性脓毒症患者APACHEII评分与血清α-MSH、IP-10水平的关系;根据60例尿源性脓毒症患者治疗28d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47例)和死亡组(1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尿源性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通过ROC曲线初步分析α-MSH、IP-10水平和APACHEII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α-M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IP-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α-MSH水平随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IP-10水平随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Pearson分析发现,APACHEII评分与血清α...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ssel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C,VEGF-C)在喉癌组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VEGF-C与喉癌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实验组,以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上述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采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法(5′-Nase-ALP)计数淋巴管密度(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在喉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率为37.8%,明显高于在正常喉组织内的表达水平(P<0.05);②VEGF-C表达与瘤内和瘤周LVD、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③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VEGF-C的表达与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VEGF-C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和转移,VEGF-C可以成为判断喉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同型半胱氨酸(Hcy)、护骨素(OPG)水平变化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6例(实验组),健康对照组5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BALP、Hcy、OPG水平差异,观察血清BALP、Hcy、OPG在不同分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变化;Pearson分析血清BALP、Hcy、OPG变化与多发性骨髓瘤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BALP、Hcy、OPG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实验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BALP、O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BALP、Hcy、OPG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Hcy水平分别与血清β2-MG、LDH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BALP、OPG水平与血清β2-MG、LDH水平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示:血清BALP、Hcy、OPG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92和0.857。结论血清BALP、Hcy、OPG变化对多发性骨髓瘤病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血清BALP、Hcy、OPG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并在显微镜下记数VEGFR-3标记的脉管。结果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阳性率(90.4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7.22%)(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R-3阳性脉管数(7.62±1.1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27±0.96)(P<0.05);VEGF-C的阳性表达与VEGFR-3阳性脉管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为0.882(P<0.05)。结论 VEGF-C及VEGFR-3与乳腺癌的生长,淋巴管的生长及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