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转化(transformation)、转导(transduction)、转染(transfection)和感染(infection)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4种技术,它们词形相近,概念上容易混淆。"转化"是指含外源基因的重组质粒(载体)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原核细胞(如细菌);"转导"指通过重组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转染"指重组质粒载体或游离核苷酸在脂质体  相似文献   

2.
转化(transformation)、转导(transduction)、转染(transfection)和感染(infection)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4种技术,它们词形相近,概念上容易混淆。"转化"是指含外源基因的重组质粒(载体)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原核细胞(如细菌);"转导"指通过重组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转染"指重组质粒载体或游离核苷酸在脂质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建立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阻断的人K562细胞模型。方法 将针对糖皮质激素受体发挥RNAi效应的合成寡核苷酸序列连入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RNAT-H1.1/Adeno中,在含有pAdEasy-I病毒骨架的BJ5183大肠菌内进行同源重组;重组体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293T细胞,并在293细胞内包装为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颗粒,通过反复感染扩增病毒以达感染靶细胞的适当滴度,通过绿色荧光表达来监测腺病毒扩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K562细胞感染病毒后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 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siGR/Adeno和重组腺病毒pAdEasy-siGR的成功构建;转染腺病毒载体的293T细胞表达绿色荧光,随着时间逐渐增强并且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经过3轮扩增,病毒达到合适的滴度;受腺病毒感染的K562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可以成功构建针对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的RNAi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鼠FasL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包装细胞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真核细胞表达的大鼠FasL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包装细胞系统,为进一步研究转FasL基因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保护移植物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制备完整的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转移质粒(pL0134-FasL),包装质粒(ΔNRF)及包膜蛋白质粒(VsV-G)。脂质体法将三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72h后收集病毒上清,Western-blot法检测293T细胞的FasL蛋白表达。结果 转染后的293T细胞表达FasL蛋白。结论 成功建立重组慢病毒载体的三质粒包装细胞系统。  相似文献   

5.
建立外源基因转导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基因转移系统,为系膜增殖性肾小球疾病的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条件。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反义CyclinD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重组体经Lipofectin转染第3代包装细胞,建立了能持续分泌假病毒颗粒的无性细胞系,重组病毒经DEAE-葡聚糖转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并对系膜细胞转录表达CyclinD1反义RNA水平进行原位杂交分析。结果:建立的无性细胞系上清中病毒滴度达1×10~6CFU/ml以上;假病毒重组体成功转导系膜细胞,并高效表达CyclinD1反义RNA。结论:该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转移系统能很好地适用于系膜增殖性肾小球疾病的间接体内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前基因治疗的策略包括基因替代、基因修正、基因增强、基因抑制和基因失活。基因转移的方法有物理、化学和生物3大类。其中生物转移在人类细胞中应用最为广泛。生物法主要是指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是通过病毒为载体,将外源基因通过重组技术与病毒重组,然后去感染受体细胞。研究最为系统深入的、应用最多、最成功的是逆转录病毒,用于人体细胞实验的逆转录病毒以慢病毒为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组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靶向性非病毒载体GE7系统,研究GE7系统对U251人恶性胶质瘤细胞株的体外转导效率。方法:应用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组建的EGF-R配体16肽GE7、流感病毒血凝素N端20肽HA20与多聚赖氨酸P.L.组成非病毒载体基因转移系统,分别与β-gal报道基因、p21WAF-1/CIP1基因组成多肽/DNA载体四元复合物。β-gal报道基因体外转导U251细胞,分析GE7系统体外导入效率。结果:载体DNA复合物组转染后24h即可观察到少量外源基因的表达,72h外源基因表达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转染后168h基本消失。单纯质粒DNA组仅见微弱外源基因的转入;对照组未见外源基因的转入。结论:GE7基因转移系统具有较高的基因转移效率和靶向性,为脑胶质瘤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黄呈辉  欧阳玲  江鹏飞  黄建国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6):616-618,621
目的构建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扩增乙肝病毒(HBV)C基因片段,亚克隆到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与5型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同电转化到大肠杆菌BJ5183内进行同源重组,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酶切鉴定筛选出携带HBVC区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用脂质体包裹PacⅠ酶切线性化的重组质粒,转染到293细胞内进行重组腺病毒的包装。体外转染真核细胞,通过示踪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观察、RT-PCR和ELISA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HBc。重组质粒pAd-HBc导入293细胞,经过包装和二次扩大培养获得了具有感染能力的重组腺病毒颗粒Ad-HBc,其病毒滴度达5×109pfu/mL,并能在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目的基因。结论成功构建表达HBcAg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开展HBV基因治疗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人eIF4E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并构建人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基因shRNA慢病毒质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合成人eIF4E基因RNA干扰双链DNA片段,重组到慢病毒质粒PLVTHM上,然后进行PCR鉴定和测序分析。重组质粒与3种包装质粒混合,以LipoD293TMDNA In Vitro包裹后转染293T细胞,收获病毒上清液感染宫颈癌HeLa细胞。结果经过PCR鉴定出的重组载体测序结果与目的序列一致,成功构建人eIF4E基因shRNA慢病毒质粒表达载体及获得相应慢病毒,并成功感染HeLa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人eIF4E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宫颈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携带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AAV1病毒(rAAV1-Luc),研究该病毒体外转导培养细胞的特性。方法通过“1株载体细胞/1株辅助病毒”的双因素包装策略制备出rAAV1-Luc,研究该重组病毒体外转导哺乳动物细胞的量效关系,肝素对转导的拮抗作用、rAAV1的竞争抑制作用及丁酸钠对表达水平的增强作用。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rAAV1-Luc感染细胞的感染复数(MOI,即每个细胞感染的病毒基因组数)值增高,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也增高;但更高的MOI(〉10^7)反而使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下降。肝素不能特异性阻断rAAV1介导的荧光素酶表达。携带不同基因的2种rAAV1病毒相互具有明显的竞争抑制作用。丁酸钠可显著增强rAAV1介导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结论该研究揭示了rAAV1载体一定的细胞转导特性,对应用rAAV1载体介导基因转移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前期分析并选取的婴儿利什曼原虫PEPCK的优势表位基因,构建相应重组原核表达载体以获得重组蛋白,构建相应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真核载体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为后续动物的免疫和感染实验备下基础。方法 根据PEPCK优势表位基因序列,经PCR反应及酶切连接构建重组原核与真核表达质粒pET32a-PEPCK和pVAX1-EPEPCK并分别转染至E. coli和NIH3T3细胞中进行表达。采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原核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原核表达蛋白被镍柱纯化后的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实验验证真核重组质粒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重组原核与真核载体的正确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载体构建成功。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原核重组蛋白以及纯化后的蛋白在48.08 kD处存在条带,转染了真核重组载体的NIH3T3细胞的免疫荧光结果呈阳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PEPCK优势表位基因的重组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pET32a-PEPCK和pVAX1-EPEPCK,成功表达相应的重组蛋白并纯化并验证了pVAX1-EPEPCK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为后续DNA疫苗初次免疫和蛋白疫苗加强免疫的动物实验备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人CCR5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PCR扩增人CCR5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内,构建含人CCR5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CR5.使用RT-PCR、流式细胞术和HIV假病毒感染实验的方法,鉴定CCR5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结果:克隆的人CCR5基因与GenBank中已登记的基因序列100%同源.瞬时转染真核细胞后,RT-PCR在预期的位置检测出目的条带,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约25.6%的细胞表达CCR5蛋白,且该蛋白能介导HIV假病毒的感染.结论:成功构建了含人CCR5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大鼠GPR17(rGPR1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GPR17,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从大鼠脑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rGPR17 cDNA,与载体pcDNA3.1(+)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以获得重组载体pcDNA3.1(+)-rGPR17,以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载体pcDNA3.1(+)-rGPR17通过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HEK293细胞,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rGPR17的表达,Fluo-4测定激动剂LTD_4处理后细胞内钙变化.结果:RT-PCR、双酶切和测序证明,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GPR17构建成功,并在HEK293细胞获得表达,加入外源性激动剂LTD_4可诱导细胞内钙的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rGPR17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GPR17,并在HEK293细胞功能性表达,为GPR17受体及其拮抗剂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新基因PRR11的开放阅读框区,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检测及鉴定。方法:以HeLa细胞cDNA为模板,半定量RT-PCR扩增PRR11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酶切、测序鉴定确认获得PRR11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RR11。然后将pcDNA3.1-PRR11重组载体转染入HeLa细胞中,收集细胞,制备总RNA和细胞裂解液,采用半定量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扩增了PRR11基因,双酶切、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测序结果表明序列完全正确,pcDNA3.1-PRR11真核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半定量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证实了转染入HeLa细胞中的目的基因表达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PRR1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可在HeLa细胞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RR1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人全长PLC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PLCr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自行设计一对带有日砌Ⅲ和Not Ⅰ酶切位点的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MG63细胞中扩增人全长PLCr1 cDNA(3878bp),纯化后,经HindⅢ-NotⅠ酶切,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LNCX2中,构建重组质粒pLNCX2/PLCr1。通过PCR,限制性酶切分析及DNA直接测序对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同时经瞬时转染后,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转染后LoVo细胞中PLCr1的表达。结果RT-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所得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3878bp)。重组质粒经日HindⅢ-NotⅠ酶切后,得到3878bp(PLCr1基因)及6100bp(载体pLNCX2)两个片段,同时重组质粒经HindⅢ-BglⅡ酶切后.得到约1300bp及约8500bp两个片段,与预期一致。DNA测序也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经RT-PCR和Westem blot分析证实转染pLNCX2/PLCr1的LoVo细胞中PLCr1的表达均高于转染空质粒pLNCX2的LoVo细胞及未转染的LoVo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人全长PLC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LNCX2/PLCr1,为进一步研究PLCr1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人全长PLCγ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PLCγ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自行设计一对带有HindⅢ和NotⅠ酶切位点的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MG63细胞中扩增人全长PLCγ1cDNA(3878bp),纯化后,经HindⅢ-NotⅠ酶切,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LNCX2中,构建重组质粒pLNCX2/PLCγ1。通过PCR,限制性酶切分析及DNA直接测序对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同时经瞬时转染后,利用RT-PCR及Westernblotting转染后LoVo细胞中PLCγ1的表达。结果RT-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所得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3878bp)。重组质粒经HindⅢ-NotⅠ酶切后,得到3878bp(PLCγ1基因)及6100bp(载体pLNCX2)两个片段,同时重组质粒经HindⅢ-BglⅡ酶切后,得到约1300bp及约8500bp两个片段,与预期一致。DNA测序也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经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证实转染pLNCX2/PLCγ1的LoVo细胞中PLCγ1的表达均高于转染空质粒pLNCX2的LoVo细胞及未转染的LoVo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人全长PLCγ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LNCX2/PLCγ1,为进一步研究PLCγ1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赵湘辉  金卫林  李容  鞠躬 《医学争鸣》2004,25(2):104-107
目的: 构建含有人Nogo-66受体LRR功能区段cDNA序列的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 方法: 采用定向克隆的策略,在保证阅读框正确的前提下,从原核表达载体pES-His/LRR上切下编码LRR的DNA片段,亚克隆入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Sectag2B中,构建LRR与c-Myc表位、6His标签基因相融合的真核表达质粒pSectag2B/LRR,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瞬时转染COS-7细胞. 结果: 利用针对c-Myc表位和6His标签的抗体分别作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证实胞内表达正确融合的目的蛋白;同时双抗体夹心ELISA也检测到转染细胞上清中存在融合蛋白. 结论: 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转染后目的蛋白在COS-7细胞中实现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人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A3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检测、鉴定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MAGE-A3基因进行PCR扩增,凝胶回收PCR产物片段并连接至pMDl8一T载体。测序后将MAGE—A3基因片段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plRES2-EGFP/MAGE—A3重组质粒。经脂质体转染至293T细胞株后,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ting法鉴定MAGE—A3基因的表达。结果:MAGE-A3基因正确克隆在plRES2-EGFP/MAGE-A3,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MAGE—A3序列一致。转染293T细胞后能检测到MAGE-A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lRES2-EGFP/MAGE—A3真核表达质粒,并能在293T细胞中有效表达MAGE—A3蛋白,奠定了其作为DNA疫苗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人CD40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持续、稳定高表达CD40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方法 将含有CD40的克隆载体pUCD40酶切后,再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CD40,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然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ECV-304,G418筛选转染的细胞。RT-PCR、Western-blotting和流式细胞仪定性定量检测转染后的ECV-304的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酶切鉴定,重组体中已插入目的基因片段CD40。RT-PCR和Western-blotting证实,重组质粒转染的ECV-304中有CD40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的ECV-304的CD40的表达率为95%。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D40.并建立了高表达CD40的ECV-304,为筛选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猪源性胆囊收缩素(CCK)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CCK,并在哺乳动物细胞COS-7中和仓鼠体内进行表达。方法从含CCK的中介载体pMD18-T/CCK中,以限制性内切酶方法获取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以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肌肉注射法免疫仓鼠,了解重组质粒pIRES2-EGFP/CCK的体内表达。结果构建了猪CCK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CCK,用其转染COS-7细胞后24h、48h、72h均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其中72h组荧光强度达到最强。用pIRES2-EGFP/CCK免疫仓鼠后,第4d注射部位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第14d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第42d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强,正常对照组始终未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猪源性CCK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CCK,并成功地在哺乳动物细胞COS-7中和仓鼠体内进行了表达,为仓鼠胰腺癌的交叉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