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期正位尿道下裂修复术:附34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1986年7月~1995年10月行一期正位尿道下裂修复术342例,手术成功率95.6%。其中阴茎型156例,阴茎阴囊型102例,阴囊型68例,会阴型16例。采用阴囊纵隔血管蒂皮瓣成形尿道加阴茎头腹侧高位V形切口,将成形尿道口做到阴茎头顶端,对184例病人采用保留导尿替代传统的尿液转流。本法最适宜治疗阴茎型和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由于皮瓣血供良好,皮管翻转固定后,其缝合面紧贴阴茎海绵体腹侧,极少发生尿瘘及尿道狭窄等术后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尿道下裂修复术中阴囊纵隔皮瓣的应用方法.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6年10月对30例尿道下裂病人采用阴茎局部皮瓣尿道成形,应用以阴囊前、后动脉为蒂的阴囊纵隔岛状皮瓣进行阴茎腹侧再造尿道表面创面的覆盖.结果:30例中有4例病人早期出现漏尿,2~4周后自行愈合,其余病人均Ⅰ期愈合,术后排尿通畅,阴茎阴囊外形满意.结论:尿道下裂修复术中,应用阴囊纵隔皮瓣覆盖尿道再造后阴茎腹侧创面,方法简便,效果良好,外形满意,是解决尿道下裂患者局部组织材料不足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阴囊埋藏式皮管中段尿道成形、修复反复治疗失败的尿道下裂的体会。方法对6例曾反复手术治疗失败的尿道下裂患者采用游离前段尿道。靠近阴囊根部切断、前段尿道前移、取阴囊正中带蒂皮瓣埋藏式皮管连接两断端以修复中段尿道。结果6例均治愈,未发生尿瘘及明显的尿道狭窄,阴囊阴茎外观满意。结论对于反复治疗失败的尿道下裂应用阴囊埋藏式皮管中段尿管道成形术可以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可行的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修复尿道,矫正重型尿道下裂畸形。方法对于严重型尿道下裂而阴囊发育正常的患者,运用阴囊纵隔岛状皮瓣同时对合取舍自阴囊的中厚皮片移植,Ⅰ期修复尿道治疗尿道下裂畸形。结果共计15例,术后随访1年,包括阴茎近端和阴茎阴囊及阴囊型尿道下裂,Ⅰ期完成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没有尿道狭窄和尿瘘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后的尿道外口正位于阴茎头中央,阴茎矫直,无偏曲,排尿尿线直,尿道镜检查再造尿道内壁平整光滑。结论利用阴囊纵隔瓣对合阴囊中厚皮片Ⅰ期成形尿道,完成严重型尿道下裂的修复,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对合技术同时综合了皮片和皮瓣再造尿道的优点,并且能充分保证矫正阴茎下弯畸形,取得再造阴茎外观和功能上的满意疗效,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尿道下裂手术15年回顾(附32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不同术式效果及特点。 方法 回顾 15年 32 2例尿道下裂手术资料 ,将术式分为原位皮瓣尿道成形、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游离组织尿道成形 ,观察手术效果。 结果 原位皮瓣尿道成形 :阴茎皮条埋藏尿道成形术 2 6例 ,成功 6 9.2 % ;阴茎皮管尿道成形术 33例 ,成功率 6 9.7%。带蒂皮瓣尿道成形 :带蒂阴囊皮瓣尿道成形术 146例 ,成功率 80 .8% ;横行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 6 5例 ,成功率 81.5 %。游离组织尿道成形 :游离包皮瓣尿道成形术 9例 ,成功 7例 ;颊粘膜尿道成形术 1例 ,失败 ;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 42例 ,成功率 88.1%。 结论 尿道下裂术式 ,各具优缺点 ,选取术式应综合多因素考虑。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是目前成功率较高 ,合乎生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术式一期正位开口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附11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114例不同手术方式一期修复各种类型尿道下裂的经验。本组中阴茎型30例,阴茎阴囊型63例,会阴型21例。阴茎型尿道下裂宜采用包皮内板转移皮瓣尿道成形术。阴囊型根据缺损尿道长短采用阴囊纵带蒂皮瓣术或包皮内板阴囊纵隔联合皮瓣尿道成形术。会阴型采用包皮内板阴囊纵隔联合皮瓣术或膀胱粘膜尿道造成形术本组一期手术的成功率为84.8%。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Ⅰ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于阴囊纵隔部设计以纵隔血管为蒂,宽1.5~2 cm,长等于尿道外口至冠状沟距离的皮瓣,切取后成形尿道,修复下裂。结果 本组16例皮瓣全部成活,成形尿道排尿通畅。术后3例出现尿漏,2例换药治疗后自行愈合,1例6个月后行瘘修补。随访6个月-2年,无尿瘘及尿道狭窄,阴茎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 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是Ⅰ期治疗尿道下裂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重复应用阴囊纵隔皮瓣修复首次手术失败的尿道下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首次手术失败后的尿道下裂再修复方法. 方法 1998年10月~2002年10月,再次采用阴囊纵隔皮瓣再造形成尿道,修复首次手术失败的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8例,患儿年龄4~8岁. 结果 8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再造的尿道宽大、通畅.随访6~12个月,阴茎形态及排尿状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阴囊纵隔皮瓣是修复首次手术失败后尿道下裂的一种可行术式,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阴茎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阴茎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 方法 1997 年~2003年,对31例尿道下裂患儿,其中阴茎阴囊型21例、会阴型10例,按照尿道下裂的不同病理解剖,进行阴茎包皮岛状皮瓣设计、移位和尿道成形修复手术.阴茎包皮岛状瓣最长7.5 cm,宽1.5~1.8 cm. 结果修复后阴茎外形良好,不臃肿、无扭曲,尿道开口达到正常解剖部位,排尿正常或接近正常.术后发生尿瘘11例,其中阴茎阴囊型6例、会阴型5例,经修补后痊愈. 结论阴茎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报告手术治疗部分性阴茎阴囊转位合并尿道下裂8例,其中4例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Ⅰ期复位斜向阴囊皮管尿道正位开口成形获得成功。介绍了本术式的操作步骤,认为此法具有操作简便、皮管成活率高、排尿功能良好、外观满意等优点,对于单纯性尿道下裂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