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腔内修复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6例Stanford B型AD动脉瘤患者术前减轻疼痛和控制血压、心理护理等,预防夹层撕裂,术后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做好并发症护理,促进患者恢复。结果所有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围术期合理镇痛和控制血压,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和肢体血供情况,对提高AD腔内修复术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41例主动脉夹层经皮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防止瘤体破裂,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疼痛的护理、体位与饮食指导及肾功能的监护、术后综合征的护理,观察和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结果 4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此种完全经皮方式进行主动脉疾患腔内修复,支架均成功植入,术后动脉瘤搏动消失,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发生腹膜后出血、肾功能衰竭、截瘫和内漏、穿刺部位血肿、出血、感染及下肢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经皮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II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主动脉夹层(Ⅲ型)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做好疼痛、血压、预防动脉瘤破裂、饮食护理,术后密切观测血压、心率变化、出血、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结果 32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可挽救患者的生命,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与经验。方法术前遵医嘱使用药物中,严格控制血压和心率,镇静止痛,让患者安全等待手术时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各脏器的灌注情况,尽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术前、术后的规范性的监测和护理措施下,5例患者中4例痊愈出院。结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局麻下支架植入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5~2019-05该院实施的32例B型主动脉夹层局麻下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的病历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1例出现少量Ⅰ型内漏。无死亡病例,无重大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随访6. 4~10. 5个月,1例术后6个月复查时发现远端支架膨出,再次植入支架1枚后治愈。结论 主动脉夹层经过术前的精心准备、评估、测量,可局麻下实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TEVAR治疗。通过改良腹股沟横切口或经皮穿刺代替纵切口,以及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显著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3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88例,分析他汀组与非他汀组临床特点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围手术期及3年随访的死亡率、再次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等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他汀组与非他汀组患糖尿病、脑卒中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他汀组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他汀组(P均0.05);他汀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他汀组(P0.001);两组患者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围手术期情况:两组患者植入支架的数目、长度、近远端直径及内漏的发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他汀组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比例明显高于他汀组(P=0.020);两组患者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热、脑卒中、肢体活动障碍及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他汀组合并PCI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他汀组(P0.001)。(3)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率为79.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死亡率、再次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新发冠心病、脑卒中、截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单中心研究未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近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EVR)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5例DeBakeyⅢ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行CT随访,评价其临床改善程度与真假腔的变化。结果:15例患者全麻下均成功进行了覆膜支架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中造影显示夹层动脉瘤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较少。术后1~22个月随访,术后30d内死亡1例,1例术后出现左下肢体运动障碍,余13例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Ⅲb型夹层动脉瘤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急性期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TAD)腔内修复术后早、中期手术效果.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完成80例急性期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手术在发病72 h内完成.手术前行胸腹主动脉夹层强化CT检查,在DSA手术室全麻下切开股动脉进行支架置入术,出院前进行CTA检查,手术后半年至一年内复查CTA.结果 14例患者手术后失去随访.5例术后造影提示有Ⅰ型内漏,4例1年内复查消失或造影剂溢出量明显减少,1例手术后仍有明显Ⅰ型内漏,1年后接受再次支架手术成功.其余支架安装后造影显示破口封闭,无内漏.住院期间死亡2例,1例为高龄患者降主动脉破裂,1例为夹层逆行撕裂至升主动脉后破裂.住院期间发生严重低氧血症8例,急性肾功能不全6例,均经治疗后恢复.结论 急性期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进行腔内修复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中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3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96例,分析不同性别患者临床特点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围术期及3年随访的病死率、再次行腔内修复术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男性组吸烟史、饮酒史均高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后背痛、晕厥的发生率低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围术期情况:两组植入支架的数目、长度、近远端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热、术后疼痛、合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率为82.4%。随访期间两组病死率、再次行腔内修复术、新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性别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后临床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DeBakev Ⅲ A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 选择DeBakey Ⅲ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9例,先行保守治疗4周,然后行TEVAR.治疗过程中采用全主动脉64排CTA观察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假腔内血栓、降主动脉夹层的变化.结果 术后9例患者均恢复较好,痊愈出院;随访6~30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DeBakey Ⅲ A主动脉夹层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行TEVAR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