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丽 《中外健康文摘》2012,(32):309-311
目的讨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以护士长、主管护师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小组,在对我科工作中风险较高的护理工作实施告知制度的同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直接风险管理及非直接风险管理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度由89.3%升高为98.5%.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是避免风险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护理责任和临床整体护理的开展和实施,主管护师除参与责任区病人的管理和护理外,同时还要承担起配合住院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因此,了解和掌握临床各种诊疗技术是主管护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不断发展,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学院袁剑云博士来北京传授系统化整体护理思想启示,结合我院创三特需要,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支持下,挑选心胸外科病房创建了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实施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三位一体的排班模式,达到了按职上岗、护理评估、人才培养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艾滋病护理技能掌握程度,为针对性开展艾滋病防控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灵山县5家县级医院的在职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均了解;关于艾滋病护理知识,显示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护理过程中的个人防护、相关症状的对症处理和污染物品及医疗垃圾的处理4个问题的知晓率由低到高依次均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四者之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艾滋病患者技巧问题的知晓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护士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四者之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艾滋病患者时,心理不舒服率从低到高依次为护师护士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四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7,P0.05);在护理患者时有歧视率从低到高依次为副主任护师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四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4,P0.05);医护人员艾滋病基础知识和护理学知识,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疗机构艾滋病患者收入院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患者护理知识知晓率随着职称的增高而升高,但对艾滋病患者护理心理不良反应则未呈现此规律;医疗机构的工作条件及待遇可能为影响医护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院是以中医为主的综合医院,床位编制330张,实际开放473张。现有正式护士150名,临时护士26名。其中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49人,护师87人,护士40人。为了使整体护理工作在我院顺利开展,我院首先成立了以主管业务副院长为组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各试点病区护士为组员的整体护理指导小组,在此小组的领导下,于1998年2月正式建立整体护理模式病区三个。通过几个月的实施探讨,使我们认识到要搞好整体护理,必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因为中医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治,而中医护理随之体现辨证施护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武汉市综合医院青年护理人员对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认知与需求,为制订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护理人员多元文化护理知识认知调查表,采用分层随机法抽取对武汉市6家综合医院不同科室的210名青年护理人员进行多元文化护理认知与需求调查。结果多元文化护理知识总体得分尚可,与优质护理要求有差距。本科与专科护理人员的总体认知水平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除了价值观及文化背景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师与主管护师的认知总分和各维度的得分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满足患者多元化医疗服务的需求,达到优质护理的目标,应加强多元文化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不断变化,期望值不断提高,因此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的一项长期任务。2011年我院手术室开始实施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我院现有手术间7间,其中万级洁净手术间1间。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护理人员21名,年龄20~38岁,平均27岁。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护士13名,本科6名,大专8名,中专7名。根  相似文献   

8.
<正>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变化复杂,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相继出现为特点,临床上多以急性意识障碍,偏瘫吞咽困难,失语,尿便失禁与潴留等症状,因此护理工作繁忙。实施整体护理,有利于观察病情,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我科于1997年6月以来,对急性脑出血病人,实施了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实施岗位责任制 根据我们神经内科病人特点,护理人员素质,划分二个护理小组,分别由主管护师任组长,把护士分工到病房,落实到病床。责任到人,工作定标。主管护师从接待患者开始,即收集有关患者情况和资料,做出初步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创伤一科17名护士(主管护师4名,护师6名,护士7名),2010年8月~2011年7月为传统管理方法,2011年8月~2012年7月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方法。结果:实施分层次管理后,本科室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都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院内感染率、差错事故上报率、护患纠纷率明显少于护理前(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护患纠纷,使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赵秀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7):856-857
我院妇科病房于2000年4月实施整体护理后,根据病房周转快、病种多、病情急、手术多等特点,增加护理查房的次数,每天进行床边查房2次和每周护理大查房1次,通过8年的实践,这两种查房方式在妇科病房非常实用,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固定床位40张,加床10张,护士14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自学大专生16名。为了便于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分为2组,每组6名,电脑输入医嘱1名,分管20~25张病床,主管护师和大专生担任主管护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将儿科病区13名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责任于人进行管床,设立护士长一高位责任护士一初级责任护士,按岗位分管床位,全面负责患儿的病情观察、治疗、护理、病区安全及家属沟通,使患儿得到及时、最适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基础知识技能、专业技能、急救技能、综合能力、病区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护理文书等项目,实施层级责任制后显著优先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压力感降低。结论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加强工作责任感,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充分利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使患儿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照料,患者满意度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翁晓羽  徐姝娟  刘欢  柯欢  代莉莉  陈思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1):1627-1633, 1638
目的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护士对"网约护士"的认知情况以及影响护士做"网约护士"意愿的因素。 方法选取安徽省皖南地区12所医院的2 24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网约护士"认知和意愿的调查。 结果不同年龄段、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子女情况、职称、是否喜欢护士职业者做"网约护士"意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50岁年龄段中34.6%的护士,>20年工作年限中28.6%的护士,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中43.1%的护士,有子女中26.0%的护士,婚姻状况为其他中35.3%的护士,喜欢护士职业的护士中24.5%的护士均非常愿意做"网约护士"。是否听说过"网约护士"政策、对"网约护士"了解程度、是否赞成实施"网约护士"、对"网约护士"前景的看法对护士做"网约护士"意愿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506名(22.6%)护士表示非常愿意做"网约护士",表示一般愿意有811名(36.2%),表示不确定有801名(35.7%),表示不愿意有73名(3.3%),表示非常不愿意有50名(2.2%)。1 159名(51.7%)护士没有听说过"网约护士"政策,621名(27.7%)护士对"网约护士"了解程度表示一般,858名(38.3%)护士对"网约护士"不了解。896名(40.0%)护士对实施"网约护士"表示一般赞成,878名(39.2%)护士对实施"网约护士"态度表示不确定,1 171名(52.3%)护士看待"网约护士"的前景表示一般。 结论"网约护士"目前没有在全国推广,三、四线城市和地区大部分护士对"网约护士"的态度较为谨慎,有待进一步宣传。可以优先引导高年资护理人员向社区下沉。通过市场经济,合理经济收入能更好体现护士专业价值,降低护士流失率。工作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对护士做"网约护士"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给予护理职业更多选择,可以更好的维持护士的低招聘率和高流动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响应国家医改号召,落实分级诊疗政策,实现三级医院的功能定位以及促进科室学科建设,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实行床位统一调配.医院智慧化床位调配系统的设计将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疑难复杂程度分解成可量化指标,系统根据患者住院预约凭证上填写的项目进行打分,按照分数高低形成排序并结合优先等级形成最终收治顺序.通过床位调配达到优先收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对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前(2018年1月至6月)与实施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后(2018年7月至12月)护士护理质量、患者或者家属满意度状况。结果:管理后,护士病房管理、操作技术、护理文书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管理前,护理管理模式、工作积极性提升、能力提升满意度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可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李惜华 《河北医学》2011,17(8):1098-1101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和护士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实施APN连续性排班、采用小组责任制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为实践组,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采用轮班制和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护理服务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护士、医生、病人满意度,尤其是高年资护士对职业满意评分。结果:实践组的护理服务质量各项指标及护士、医生、病人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高年资护士对职业成就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应用小组责任制和护士分层级管理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性,提高医护人员、病人的满意度,尤其是高年资护士对实现自我愿望、自我价值体现和职业成就感有着积极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设立二线护理值班制度对提高内科夜间全程护理工作质量的意义。方法:建立二线护士夜间值班制,并对二值护士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和要求。结果:二值护士独立解决了96例护理工作问题,并得到一线护士、护士长、医生及病人的高度评价。结论:二值护士值班制保证和提高了内科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为内科住院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7.
吴赛芬  赵翠兰 《河北医学》2012,18(4):535-538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联合实施护理二线值班的效果研究.方法:外科护士长根据广东省<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4版要求,制定二线值班制度,要求掌握外科病房的夜间护理工作动态,了解危重病人情况,检查病房环境五常规范、急救物品及器材管理、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危重患者基础护理、陪人管理及文书记录等,协助指导晚夜班护士工作.结果:减轻了护士压力,指导危重抢救,解决护理难题,保障了晚夜班护理安全.结论:外科病房联合实施护理二线值班整合了人力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有效提升了外科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适合某院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以提高急诊专科护士的能力。方法 建立新的、系统的专科护士培训与准入制度,根据工作年限及掌握专业技术能力要求按急诊三个区域,分四个阶段,对急诊专科护士进行系统化、有目标、有计划的岗前和在岗培训。结果 通过实施分区域、分阶段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预检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适应工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某院通过对急诊专科护士进行科学的分区域、分阶段的专业培训,收到满意成效。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体验式教学法在新护士临终关怀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9-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进护士80名,将其分成常规教学组和体验式教学组。常规教学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由一位具有教学资格的临床护士带教一名新护士,带教护士根据教学任务就临终患者临床典型症状、常见护理问题进行讲述和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体验式教学组则按照体验式教学法的要求将护士分组,每个小组由护士自荐或推选出1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病例收集、查阅资料、护理实施等。每组护士在经过体验式教学法培训后的临床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模仿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体验,护理体验中,指导老师定期组织护士分析讨论体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教学完成后,分别观察2组护士在师生交流、表达沟通、护患关系、团队合作、评判性思维、护士满意度的差异,并评估2组护士护理的患者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体验式教学组中有85.0%、82.5%、77.5%的护士认为体验式教学能有效提高护士自身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护士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体验式教学组患方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新护士的临终关怀教学中使用体验式关怀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并能有效提高患方满意度,值得在临床的护理带教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医院38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级别护士培训需求。结果显示能级不同程度的交叉使不同级别护士的培训需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交集,但又不尽相同;一、二级护士选择研讨会培训形式意愿较低,三、四级护士对课堂教授和实际工作中学习意愿较低,其余各级别对应培训形式项选择频数均在50%以上;影响参加培训的两个最重要因素为培训课程不适应需求和师资水平低。因此,针对不同层级护士需先分析其能级进阶培训需求,再设计分层培训课题体系,并提供多形式培训方式,同时努力降低影响培训的负面因素,以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