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确定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冰片的包封率和收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饱和水溶液法包合的最佳工艺,并包合工艺进行验证.结果:冰片的最佳包合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在一般温度下β-环糊精与冰片的配比为8:1,包合时间为45 min,冷藏时间12h.结论:该包合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包合率与包合物收率高,适用于研制伤益凝胶.  相似文献   

2.
优选出苏润江片中巴旦仁脂肪油最佳包合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脂肪油包合率,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β-环糊精与脂肪油的配比,研磨时间等因素对包合的影响。结果:β-环糊精与脂肪油的配比为4:1,研磨法包合10分钟时脂肪油的包合率最佳。  相似文献   

3.
穿蛭膏药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穿蛭膏药材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利用率、丹皮酚包合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最优包合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超声法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并对制成的包合物进行鉴别和稳定性考察.结果 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mL:g);包合时间30 min;包合温度50℃;超声功率250 W.结论 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质鼍稳定,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白豆蔻挥发油β-环糊精包舍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包舍率和包舍物收率为筛选指标,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白豆蔻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4,包合时间为30分钟,包合温度为30℃。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均较高,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工艺优选,比较不同方法的包合率、收得率,确定最佳包合方法及包合工艺。结果:饱和水溶液法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为:活性部位与β环糊精(β-CD)比例为1∶8(g/g),搅拌温度为40℃,搅拌时间2h,包合率为81.25%,收得率为78.13%。超声法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为:活性部位与β-CD比例为1∶6(g/g),β-CD与加水量比为1∶15(g/mL),超声时间为2h,包合率为56.60%,收得率为57.81%。研磨法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为:活性部位与β-CD比例为1∶8(g/g),β-CD与加水量比为1∶4(g/mL),研磨时间2h,包合率为86.38%,收得率为84.91%。结论:研磨法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较理想,包合率、收得率较高;饱和水溶液法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仅次于研磨法,工艺合理可行,更适宜投入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
木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春芹  陆兔林 《中药材》2002,25(8):580-582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木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正交实验法,考察挥发油包结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木香挥发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1h,挥发油利用率为87.1%。结论:此工艺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7.
白纸扇感冒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白纸扇感冒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从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研磨法中挑选最佳制备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β-CD与水的比例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包合工艺;应用TLC,UV及显微成像对制备的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最佳的包合方法为饱和水溶液法,其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CD 1∶8,包合温度55℃,搅拌时间3 h,β-CD-水1∶10;TLC,UV及显微成像分析结果均显示挥发油与β-CD已形成包合物。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简单、稳定可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出薄荷脑和冰片β-环糊精(β-CD)的最佳包合工艺饱和水溶液法,以包合物收得率,薄荷脑、冰片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分别考察β-CD与薄荷脑和冰片的质量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通过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以薄荷脑和龙脑的相对含量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薄荷脑和冰片的质量比6∶1,包合温度30℃,包合时间1.5 h;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均表明β-CD包合物的形成;包合物在空气、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其物理混合物。结论优选出的包合工艺收得率和包合率较高、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杭白菊挥发油的提取及用β-环糊精包合杭白菊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药材的粉碎度、采摘时间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的出油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用饱和水溶液法对杭白菊挥发油进行β-环糊精包合,以挥发油与β-CD的配比、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的包封率和收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包合的最佳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杭白菊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为:头花、磨成粗粉、提取8h;杭白菊挥发油最优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为1∶6,在50℃下包合2h。结论:确定了杭白菊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和包合工艺,包裹有效、包合物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肉桂、当归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结果 考察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和含油率,优选出包合工艺。结论 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4(mL∶g),包结温度40 ℃,包结时间1 h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1.
通痹止痛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通痹止痛胶囊中桂枝、苍术、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对研磨法、超声法、搅拌法包合挥发油进行了比较试验,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超声法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1 mL挥发油加8 g β-环糊精、80 mL水,超声处理45 min.结论用超声法包合挥发油,包合率较高,生产操作快速、简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唐林  夏新华  周莉莉  杜阳 《中成药》2015,(2):419-423
目的优选乳痛软坚片中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比较饱和水溶液法与研磨法;结合单因素试验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对研磨法包合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研磨法优于饱和水溶液法,其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g)与挥发油(m L)投料比为10∶1,加水量3倍,研磨时间2.5 h。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饱和溶液法包合甘松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的利用率及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包合工艺;使用TLC,UV,IR,扫描电镜,GC-MS等分析方法对包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挥发油-β-环糊精1:6,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1h,搅拌速度300 r·min-1;包合物形成一种新的物相,且包合前后挥发油组成有一定的变化.结论:实验得出的最佳包合工艺操作简便,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陈国宝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1011-1012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郁金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正交实验法,考察挥发油包结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郁金挥发油:β-环糊精(1:10),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2h,挥发油利用率86.5%。结论:此工艺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增加参红通络颗粒挥发油的稳定性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正交设计试验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收率、含油率为指标,比较了复凝聚法制备微囊以及β-环糊精包合法的优劣,并确定了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结果微囊法包合率低于β-环糊精包合法。研磨法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为:水与β-环糊精比例2∶1,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投料量比为1∶6,与95%乙醇用量的比例为1∶0.5,研磨时间0.5 h。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了参红通络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6.
肠胃散片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考察肠胃散片中佛手、高良姜、肉桂、荜拨、木香等药材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及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得率作为评价指标优选肠胃散片挥发油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优选β-环糊精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2倍量,浸泡1.0 h,提取2.5h;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8,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60 min。结论:所选提取工艺提取率高,包合工艺合理,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选安乳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其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方法 以提油量为指标,对影响挥发油提取的因素(加水量、提取时间)进行考察;以挥发油β-环糊精的包结率为考察指标,应用L_9(3~4)正交实验法优选挥发油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量,蒸馏6 h.影响挥发油包结因素大小依次为A>C>B, 最佳工艺条件为:A_2B_3 C_2,即油∶β-CD配比为1∶6,恒温40℃搅拌包结1.5 h.结论 该优选制备工艺合理,挥发油提出率和包结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优选湿疹贴膏剂中冰片、薄荷脑包合的最优工艺参数.方法 以冰片、薄荷脑为评价工艺指标,气相色谱法测定两者的含量.用研磨法进行包合,正交设计实验筛选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β-环糊精加2倍水量,研磨时间1.0 h,35℃下干燥制备的包合物中冰片、薄荷脑的包合量、含量均最高.结论 该条件为制备湿疹贴膏剂冰片、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丹郁消癖颗粒中当归、醋莪术和醋香附等6味药材的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所提挥发油体积和重量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及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和饱和水溶液包合法,以包合率和收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优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原药材加10倍量水,不浸泡,提取8h;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1∶6,包合温度为40℃,包合60min。结论: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和包合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丹郁消癖颗粒大生产挥发油的提取和包合。  相似文献   

20.
β-环糊精包合颅痛安颗粒剂中挥发油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琴  税丕先  何兵  田吉  王琳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25-1227
目的研究颅痛安颗粒剂中挥发油成分的混合提取及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以挥发油重量为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以挥发油包结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包合工艺的评价指标。结果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浸泡6 h,提取挥发油6 h;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挥发油:β-环糊精按1∶8(g∶g)配比,在40℃包合1 h。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