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6例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各83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人院时和人院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干预组SDS[(59.26±12.31)分比(53.64±10.73)分]、SAS[(56.28±9.59)分比(48.54±9.17)分]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压及SCL-90量表中除精神病性外所有分值亦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抑郁症康复的作用。方法:72例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6周末,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的下降(P均〈0.01),4周末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周时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NOSIE中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评分均显著升高,激惹、迟缓退缩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P均〈0.01);且社会功能、社会兴趣、激惹和抑郁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ACS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减少抑郁症状,提高社会兴趣、功能。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评估及其综合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老年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情况,并观察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对60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入院时进行评估,然后进行6周的药物、心理和物理疗法的综合康复干预,并再次进行评估。结果:老年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经6周综合干预后,SDS及SAS评分分别由57.34±8.57和49.97±6.82降为47.38±6.59和41.45±5.38(P<0.01),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由78.3%和86.7%降为40%和65%(P<0.001,<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抑郁及焦虑负性情绪发生率高,药物、心理及物理疗法综合干预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58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增加(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24h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杰  赵翠  陈晓燕 《山东医药》2010,50(21):50-5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常规干预;干预组32例行常规干预加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检测。结果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ACS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4)和干预组(n=74),所有病例均给予规范的心血管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他汀类药物),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即采用"双心疗法"),包括药物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认知治疗、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治疗.观察3个月后两组ACS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组ACS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94.59% vs.78.38%,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无意外死亡病例.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合并有焦虑、抑郁症状的ACS患者更有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将102例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另一组为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组(心理干预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在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SAS、SDS、SAQ首次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后再次评定,心理干预组的SAS、SDS、SAQ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白血病(AL)患者存在的负性心理反应及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老年AL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3.51,3.64均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2.72均P<0.01).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状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7例脑出血后有忧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常规护理组(36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分别于入院时和干预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与干预前和常规护理组同期比较,干预组SDS[(58.15±8.57)分、(60.15±9.38)分比(51.20±7.81)分]、SAS评分[(58.55±6.86)分、(54.75±8.03)分比(45.85±7.14)分]显著降低,MLHFQ量表中所有分值均显著减少[总分:(64.75±6.08)分、(60.18±5.72)分比(42.45±4.71)分],P均<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脑出血后忧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焦虑情绪的患病率,了解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ACS患者454例,运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亚量表(HADS-A)评分分为焦虑组(HADa≥6分)和非焦虑组(HADa<6分),并使用SF-36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454例中247例为焦虑组;207例为非焦虑组。患病率为54.4%;2组人群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全部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焦虑组(P<0.01);HADS-A焦虑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未见炎症因子与ACS患者焦虑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ACS患者焦虑情绪较为常见,使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抗抑郁及心理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胸闷、心悸、气短、胸痛等)缓解情况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方法:住院的ACS合并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被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美托洛尔、辛伐他汀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阿米替林(25rag/d)及心理疏导治疗。观察抗抑郁心理治疗对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73.3%,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23.3%,P〈O.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抗抑郁及心理疏导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与抗心肌缺血治疗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128例,随机被均分为黛力新组(给予抗心肌缺血药物联合黛力新治疗)和常规治疗组(单纯抗心肌缺血治疗)。疗程4周时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及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变化;半年后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黛力新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2.2%和84.4%,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9.7%和68.8%(P均〈0.05),黛力新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在治疗后显著下降(P均〈0.01),且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焦虑评分量表(39.65±7.22)分比(53.30±8.50)分,抑郁评分量表(42.23±8.92)分比(57.47±9.50)分,P均〈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均〉0.05);黛力新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的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1)。结论:黛力新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效果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PCI手术的患者247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进行自行问卷调查,了解PCI术前、术后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后两种量表的总分和心理问题发生率变化。结果:与心理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焦虑(74.1%比26.7%)、抑郁(58.7%比21.5%)发生率明显降低,HAMA[(16.83±4.25)分比(10.57±3.38)分]、HAMD[(17.92±5.42)分比(11.68±3.76)分]总分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冠心病择期介入治疗前大部分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其发生率,并降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方法:采用90条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已确诊的住院冠心病患者232例[其中行冠脉介入(PCI)治疗者102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130例]出院前进行评定,并与正常人成模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SCL-90总分高于正常人成模(P<0.05),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方面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0.01),而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这4个因子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脉介入组的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这3个因子显著高于CABG组(P<0.05),而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6个因子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而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多于行冠脉旁路移植术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择期经皮冠脉介入(PCI)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调查2013年2~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行择期PCI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护理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于入院时、护理心理干预后、PCI术后填写贝克-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分析比较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水平变化。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时均处于焦虑状态,焦虑评分分别为:(44.4±9.4)分、(44.8±10.6)分;经护理心理干预后及PCI术后患者焦虑评分为:(40.4±9.4)分、(38.6±10.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4.2±8.6)分、(41.5±9.4)分];两组患者基线时焦虑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心理干预后及PCI术后焦虑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抑郁水平在心理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择期行PCI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焦虑情绪,护理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PCI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可疑冠心病患者(129例)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24h内首次进行SCL-90量表评价,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造影正常组(78例)、建议支架置入组(39例)和建议冠状动脉搭桥组(12例),在造影术后24h内再次进行SCL-90量表评价.结果 造影正常组、建议支架置入组和建议冠状动脉搭桥组在性别、体重、合并高血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冠脉搭桥组年龄、合并糖尿病方面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和建议支架置入术组(P<0.05);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术后抑郁项目评分增加而恐惧项目评分下降(P<0.05);建议支架置入术组术后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惧等项目评分明显增高(P<0.05);建议冠状动脉搭桥组术后敌对项目评分较术前下降,而焦虑、抑郁评分较术前增高.结论 抑郁和焦虑是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共同特征.为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应常规对其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合理地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国产氯吡格雷用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诊NSTEACS并接受急诊PCI的患者176例,分成国产氯吡格雷组(接受泰嘉治疗,89例)和进口氯吡咯雷组(接受波立维治疗,87例)。PCI治疗前两组分别接受泰嘉、波立维每日600mg。PCI后每日分别接受75mg至1年以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国产氯吡格雷组与进口氯吡格雷组达到的完全血运重建率(79.8%比89.3%.P=0.477),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9.0%比6.9%,P=0.60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6%比8.0%,P=0.523)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与进口氯吡格雷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