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方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48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茵陈蒿汤加味方组、氟伐他汀组,采用蛋黄乳剂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4周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茵陈蒿汤加味方和氟伐他汀灌胃治疗,连续给药4周,检测治疗前后各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指标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切片的观察.结果:正常空白对照组血清TG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后,茵陈蒿汤加味方组血清中TG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氟伐他汀组和茵陈蒿汤加味方组比较发现TG的含量明显比模型组低,但两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方组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有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马军梅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0):923-924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分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组(45例),口服水飞蓟素胶囊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疗效及TG、ALT、AST、GGT、ALP、PⅢP、Ⅳ-C、HA、LN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92%,对照组有效率74.81%,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联合水飞蓟素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加味外洗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1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蓝光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加味外洗治疗,疗程为5天。结果治疗3天后、治疗5天后,两组总胆红素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8,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外洗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黄疸100例临床初步观察买成德1李奋勇2孙瑜3急性黄疸性肝炎,属中医黄疸范畴[1]。1990~1996年10月,我们在彭阳县医院中医科,应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黄疸,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全面的100例总结分析,并与西药组38例对照,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茵陈蒿汤加味联合血浆输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试验组(43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茵陈蒿汤加味联合血浆输注进行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茵陈蒿汤加味联合血浆输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控制血糖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另口服中药汤剂茵陈蒿汤加味,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均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中TC、TG、FP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92.3%(治疗组)和85.7%(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中TC、TG、FP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TC和T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FPG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由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2001年3月-2002年8月在门诊采用中医以茵陈蒿汤加味辨证论治结合西医支持、对症治疗,收治急性黄疸型肝炎1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1辨证分型的研究 慢性乙肝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虚实夹杂,医家辨证各有所长。李培鉴将慢性乙肝患者分为湿热蕴脾型用茵陈蒿汤加味,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加味,脾弱血虚型用归脾汤加味,肝肾阴亏型用一贯煎加味,血瘀症积型用膈下逐瘀汤加味。  相似文献   

9.
2000年10月-2004年9月,笔者以茵陈蒿汤加味联合甘利欣治疗乙型肝炎48例,通过对照观察;无论在消退黄疸,降低转氨酶及促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辅助治疗湿热郁结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收治的湿热郁结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陈蒿汤加味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两组身目发黄、皮肤瘙痒、食欲不振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汁酸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茵陈蒿汤加味辅助治疗湿热郁结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调节胆汁酸水平,降低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茵陈蒿汤加味(茵陈,栀子,大黄,虎仗,柴胡,丹参,滑石,板兰根等)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36例,总有效率94.4%,提示本法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利湿退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剂量654-2联合茵陈蒿汤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机理与疗效分析。方法随机抽样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654-2静脉点滴(日达200~320mg)及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肝昏迷、肝肾综合症、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病死率50%,而治疗组为2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剂量654-2联合茵陈蒿汤可以显著地提高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加味对慢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50只,每组10只,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哮喘模型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射干麻黄汤组;E组:射干麻黄汤加味组。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后,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取材后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小鼠气道炎症情况及树突状细胞数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小鼠的BALF中白细胞总数、EOS、淋巴细胞、肺组织DC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经给予地塞米松、中药处理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减少,哮喘发作程度减轻(P〈0.05),射干麻黄汤加味优于射干麻黄汤。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味可抑制BALB/c哮喘小鼠哮喘的发生,其机制有可能是通过降低气道炎症及DC的数量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腹胀的疗效;方法: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腹胀疗效.方法 附子理中汤加味内服治疗顽固性腹胀.结果 痊愈12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提示: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腹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建瓴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病例50例,用建瓴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味内服治疗.结果 治愈12例,显效33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 建瓴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9月 ,笔者采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黄疸患者 50例 ,疗效佳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 ,男 3 2例 ,女 1 8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60岁 ,平均 3 2岁 ;患甲肝 40例 ,HBsAg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1 0例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 0天。排除肿瘤、结石等梗阻性黄疸 ,辨证属湿热型。2 治疗方法 茵陈蒿汤加味 ,药用 :藏茵陈1 0 g(绵茵陈 3 0 g)、山栀 1 0 g、大黄 3 g~ 6g、苍术1 0 g~ 2 0 g、赤小豆 3 0 g、败酱草 1 5g、田基黄 2 0 g、白茅根 3 0g、竹茹 8g、鸡内金 2 0 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脉四逆汤加味治疗雷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6例雷诺病患者,用通脉四逆汤加味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临床治愈率为44.44%,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通脉四逆汤加味治疗雷诺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茵陈蒿为临床常用的中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常用以治疗湿热黄疸等症。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报道,茵陈蒿还具有杀蚊虫、抑制蛔虫、抑制アニサキス1型寄生虫等作用。为此,本实验拟探究本品是否具有抑制弓形虫的作用。方法 采用Qc—PCR法(定量竞争性基因聚合链扩增反应),从分子水平探讨茵陈蒿水提物及其芳香水对小鼠弓形虫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茵陈蒿水提物以及芳香水具有抑制小鼠淋巴结中弓形虫数的作用。结论 茵陈蒿具有抑制弓形虫作用,而发挥其杀虫功效。  相似文献   

19.
茵陈蒿汤方源自《伤寒论》,由茵陈蒿、栀子和大黄 3味中药组成 ,该方及其加减方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胆石症、胆囊炎、高血脂症及恶性肿瘤等[1 ] 。本实验利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将茵陈蒿汤分为 ~ 5个部位 ,其中 和 部位对 CCl4 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 s GPT升高及 TP,ALB下降有抑制作用 ,提示具有保肝降酶作用。从活性部位 中分得5个蒽醌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大黄酚 (chryso-phanol, )、大黄素甲醚 (physcion, )、大黄素 (e-modin, )、芦荟大黄素 (aloe-emodin, )、芦荟大黄素 -8-O-β-D-吡喃葡萄糖苷 (aloe-emodin-8-O-…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24例患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结果: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9.2%.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低血压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