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大黄不同炮制品活血化瘀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大黄4种炮制品(生大黄、熟大黄、大黄炭与酒大黄)的活血化瘀作用差异.方法 用大鼠急性寒凝血瘀证模型,观察大黄炮制品活血化瘀作用的差异.结果 大黄不同炮制品中,酒大黄活血化瘀作用最强,熟大黄稍弱,生大黄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大黄炭无活血化瘀作用.结论 活血化瘀选用酒大黄最合理.  相似文献   

2.
胡永淑 《中国药房》2014,(11):1016-1018
目的:探讨大黄不同炮制品在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制备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等几种炮制品,采用薄层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干燥失质量和酸不溶成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并测定鞣质及蒽醌含量变化。结果: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成分含量相差不多;酒大黄及熟大黄干燥失质量及浸出物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大黄炭干燥失质量及浸出物含量明显降低;大黄在炮制前后蒽醌及鞣质含量发生了变化,且变化程度同炮制条件的强烈程度相关。熟大黄中游离蒽醌含量最高,生大黄中结合蒽醌含量最多。结论:鞣质及蒽醌类物质为大黄泻下解热的物质基础。对饮片不同炮制品的物质基础变化进行研究,可为不同炮制品的质量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宋丽琴 《海峡药学》2011,23(5):55-56
目的实验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滤纸片法对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炮制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浓杆菌、大肠志贺氏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6种菌作用进行比较。不同加热时间、温度对大黄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大黄炮制品提取物影响体外抑菌作用。结论本实验表明大黄不同炮制品提取物导致体外抑菌作用差异,对临床选用大黄的不同炮制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武德  李聪 《中国药房》2010,(19):1759-1761
目的:考察大黄生品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总糖及多糖含量的变化,以确定不同炮制方法对总糖及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硫酸-苯酚显色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测定波长为491nm。结果:大黄生品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总糖及多糖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熟大黄(清蒸)>熟大黄(酒制)>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大黄炭。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中大黄总糖及多糖的含量较生品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熟大黄中总糖和多糖的含量有明显增加,大黄炭、醋大黄和酒大黄中总糖及多糖的含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5.
谢明 《海峡药学》2014,(4):80-82
目的通过大黄不同炮制前后的蒽醌含量比较,为探讨大黄的炮制工艺及相对应的临床炮制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黄的生片、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黄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生片〉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总蒽醌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应规范大黄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的炮制与煎煮时间对于大黄沉降性的影响。方法抽取72只小鼠进行临床研究,将其分为煎煮大黄组与炮制大黄组,煎煮大黄组则细分为生理盐水、5 min煎煮、10 min煎煮及30 min煎煮等四组,炮制大黄则细分为生理盐水、生大黄组、醋大黄及酒大黄等四组。对各组大黄进行煎煮,留取水煎液,对小鼠进行实验。观察统计各组小鼠的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生理盐水组与5 min煎煮液在小肠推进率及胃残留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10 min及30 min煎煮液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醋大黄与酒大黄的的小肠推进率及胃排空率与生大黄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的沉降作用可通过延长煎煮时间降低,可通过醋炙或酒制增加其沉浮药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该结合患者自身状况进行合理的煎煮时间和炮制方法调整,做好更好的辩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黄的炮制对临床作用有何影响及应用。方法通过大黄不同的炮制方法: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醋大黄、清宁片及炮制后作用的不同,进行比较。炒大黄总鞣质量降低了大约18%,大黄炭鞣质减少近80%,熟大黄鞣质降低了50%,进而掌握不同的大黄炮制方法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大黄,欲速者生用,泡汤便吞;欲缓者熟,和药煎服;欲清上焦之热,必用酒浸。结论不同的炮制方法使大黄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合理的炮制是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黄生品和炮制品的醇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浸出物的浸出率。方法将生大黄用不同炮制方法分别炮制成酒大黄、醋大黄和熟大黄,然后采用热浸法提取浸出物,比较同一炮制品在不同的炮制方法下其浸出物的浸出率。结果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三者的醇溶性浸出物浸出率和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与生大黄比较,均有所提高。结论生大黄经炮制后,浸出物的浸出率能有效的提高,方法科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25):3569-3574
目的:为大黄炮制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大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效研究""Rhubarb""Anthraquinone""Emodin""Aloeemodin"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85年1月-2017年1月在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大黄的炮制理论、大黄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变化和药效作用等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984篇,其中有效文献61篇。目前,大黄的炮制品主要有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醋大黄、九蒸九晒大黄和清宁片等;大黄不同炮制品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炮制可改变大黄化学成分的含量或者使其成分种类增加或消失,以及对其药理作用有所改变,甚至药理作用完全相反;对大黄不同炮制品进一步系统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以及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从而对其进行区分,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今后应从研究炮制方法对药效的影响、制定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探讨炮制技术、建立炮制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探讨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以及煎煮时间对于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为临床中医更好的辨证用药提供参考。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八组,每组10只。其中煎煮实验四组,包括生理盐水组、5 min生大黄组、10 min生大黄组、30 min生大黄组。炮制实验四组,包括生理盐水组、生大黄组、醋大黄组、酒大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对大黄进行处理,制成水煎液。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下大黄水煎液对于小鼠胃排空以及小肠推进的影响,进而探讨大黄沉降药性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5 min水煎液对小鼠的胃残留率以及小肠推进与生理盐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 min以及30 min水煎液对小鼠胃残留以及小肠推进与生理盐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醋大黄和酒大黄能够提高胃排空率以及促进小肠推进,且与生大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煎煮时间的增加能够缓和大黄的沉降药性,醋制以及酒制能够显著增强大黄的沉降药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花椒不同炮制品水提液对大鼠离体坐骨神经传导电位的影响,从而揭示花椒不同炮制品传导麻醉作用的差异。方法按照体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剂组(水);花椒生品、清炒品、醋制品、盐制品、酒制品水回流提取液高、低2个剂量组(药物浓度0.2,0.1 g·mL-1);阳性对照组(利多卡因20 mg·mL-1),每组6只。剥离大鼠离体坐骨神经,用电刺激刺激远端神经干,利用PowerLab多通道生理检测仪记录正常动作电位与采用蘸有花椒不同炮制品(生品、清炒品、醋制品、酒制品、盐制品)水回流提取物的棉花包裹后的动作电位,观察空白组与给药组动作电位的振幅变化,以盐酸利多卡因为阳性对照分析数据。结果用蘸有花椒水回流提取物的棉花包裹后,大鼠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振幅产生显著变化,高、低电位差值如下:空白组(53.82±5.32)mV、溶剂组(52.97±6.34)mV、花椒生品低剂量组(25.42±7.51)mV、花椒生品高剂量组(16.80±6.68)mV、花椒清炒品低剂量组(32.56±8.71)mV、花椒清炒品高剂量组(29.69±7.72)mV、花椒醋制品低剂量组(41.59±6.92)mV、花椒醋制品高剂量组(31.40±7.42)mV、花椒盐制品低剂量组(24.95±7.19)mV、花椒盐制品高剂量组(13.36±5.54)mV、花椒酒制品低剂量组(41.20±6.21)mV、花椒酒制品高剂量组(32.49±6.25)mV和盐酸利多卡因组(9.06±3.86)mV。各药物组与空白组相比,高、低电位差均显著减小,各组局部麻醉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盐酸利多卡因>花椒盐制品>花椒生品>花椒清炒品>花椒醋制品>花椒酒制品。结论花椒不同炮制品水提液均具有显著的局部麻醉作用,其中花椒盐制品传导麻醉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大黄、酒炙大黄提取液对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以血脑屏障示踪剂伊文思蓝(E.B.)作为判断指标,比较小鼠灌服生大黄和酒大黄提取液后脑组织的蓝染情况,并通过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来量化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的程度。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比较,受试组小鼠脑组织有明显蓝染现象,酒大黄水提液高剂量组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酒大黄水提液能够促进血脑屏障的开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麸炒苍术辅料麦麸对小鼠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组,分别为生麦麸水煎液高低剂量组、麸炒苍术麦麸高低剂量组、炒麦麸高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测定给药7d后各组小鼠小肠推进率、血清胃泌素水平、总胃酸含量以及脾脏指数.结果:生麦麸水煎液高剂量组各指标较阴性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麸炒苍术麦麸水煎液高剂量组较阴性对照组小肠推进率有显著差异(P<0.05),炒麦麸水煎液高剂量组较生麦麸水煎液高剂量组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生麦麸水煎液能显著促进小鼠消化功能,而低剂量无此作用.麦麸经炒制后促进消化功能作用消失.麸炒苍术麦麸水煎液在高剂量时能促进小鼠小肠运动,但对其他指标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黄配伍药后对其泻下作用的变化及其共性关系。方法:将14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果导组及大黄药对组(15 g·kg-1、7.5 g·kg-1,以大黄生药计),按10 mL·kg-1的剂量给药后,分别用代谢笼积分法、酚红糊排空法、炭末推进作用及Na+-K+-ATPase活性实验,比较大黄配伍药对对大鼠的正常泻下作用、酚红糊肠推进功能、炭末推进率及Na+-K+-ATPase活性。结果:大黄与药对配伍后泻下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大黄、大黄牡丹及大黄桃仁15 g·kg-1剂量组显著增加正常小鼠泻下作用、促进肠推进功能、提高炭末推进率及抑制Na+-K+-ATPase活性,表明其泻下作用有显著差异;且与大黄组比较,大黄桃仁及大黄牡丹配伍后的泻下作用有差异,其中泻下作用最显著的是大黄牡丹组。结论:大黄与牡丹、桃仁、甘遂配伍可促进其泻下作用,与枳实、黄连配伍则可抑制其泻下作用,这可能与配伍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引起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溶出量变化及药对间的相使相须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兰鸿  杨光义  叶方  雷震  王刚 《中国药师》2011,14(3):435-436
目的:研究中药蓖麻子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取蓖麻子炮制品,应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其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蓖麻子炮制品高、中剂量组可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舔足时间、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减轻蛋清致足跖肿胀程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蓖麻子炮制品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小鼠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以及生五味子组、酒五味子组、醋五味子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ig蒸馏水,氟西汀组ig盐酸氟西汀分散片3.3 mg/kg,生五味子、酒五味子和醋五味子组均ig相应药物1.0 g/kg,体积为10 m L/kg,给药1 h后采用10种刺激方法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模型,持续28 d。以敞箱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观察,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五羟色胺(5-HT)、多巴胺(DA)、肾上腺皮质酮(CORT)水平,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五味子可以增加抑郁小鼠敞箱站立次数(P0.01)、敞箱中央格穿越次数(P0.05),降低悬尾、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酒五味子和醋五味子均对抑郁小鼠敞箱站立次数、敞箱中央格穿越次数无影响,但可降低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五味子可显著升高抑郁小鼠血清中5-HT、DA水平,降低CORT水平(P0.01);酒五味子和醋五味子可显著升高抑郁小鼠血清中DA水平,降低CORT水平(P0.05、0.01),对血清中5-HT水平无影响。结论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均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中生五味子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7.
大黄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煎煮方法和时间对掌叶生大黄中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及与对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相关性。方法用HPLC法测没食子酸含量;用墨汁推进度实验,比较不同生大黄煎液的小肠推进作用差异。结果随煎煮时间的延长,没食子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生大黄沸水煮沸10、20min小肠推进作用显著(P〈0.01),其他两组无明显小肠推进作用。结论没食子酸含量与生大黄对小鼠小肠的推进作用呈负相关。生大黄沸水煮沸10-20min对小鼠小肠的推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乌药及其炮制品不同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致痛模型和痛经模型,观察不同剂量乌药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和不同剂量醋制乌药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醋酸致痛模型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乌药和醋制乌药水提、醇提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痛经模型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醋制乌药水提和醇提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结论 乌药、醋制乌药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具有镇痛作用,醋制乌药的镇痛作用优于乌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朴硝及其炮制品的药理作用。方法选取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48只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其中24只小鼠进行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实验,分析朴硝、芒硝、玄明粉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另外24只小鼠做耳廓肿胀实验,分析朴硝和芒硝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并比较朴硝、芒硝对部分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4组小肠总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推进率低于朴硝组、芒硝组、玄明粉组(P<0.05),玄明粉组推进率高于朴硝组、芒硝组(P<0.05),朴硝组与芒硝组推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肿胀度高于朴硝组、芒硝组(P<0.05);朴硝组与芒硝组肿胀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芒硝对常见致病菌均无抑菌作用,朴硝仅对肺炎球菌、乙型链球菌有较弱抑菌效果,抑菌圈分别为8 mm与10 mm。结论朴硝及其炮制品芒硝、玄明粉均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和一定的抗炎作用,且玄明粉的泻下作用最强,但朴硝的抑菌作用不明显,芒硝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