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单纯手术组、孕三烯酮组与米非司酮组。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的术后有效率相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手术组的不良反应少,但复发率高,孕三烯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其中肝酶升高显著,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恶心呕吐、头痛明显。结论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巩固疗效都具有良好作用,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较孕三烯酮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2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效果与米非司酮相当,但不良反应较明显,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4例,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只给予米非司酮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进行辅助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提高,复发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来说,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进行辅助治疗,使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降低,但不良反应较大,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B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同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 2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FSH、LH、E2、P水平有所降低,但仅血清P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阴道出血、体质量增加、转氨酶升高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疗效相近,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15例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35例,孕三烯酮组40例,术后未用药物者为对照组30例,定期随访,比较3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副反应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术后缓解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完全缓解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但术后药物治疗未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5例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35例,孕三烯酮组40例,术后未用药物者为对照组30例,定期随访,比较3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副反应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术后缓解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后完全缓解率低于其他两组 (P<0.05),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0.05),3组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但术后药物治疗未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术后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孕三烯酮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3种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共148例,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术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40例,术后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组(GnRH—α组)40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组(孕三烯酮组)38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组)30例,对比4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年复发率、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GnRH—α组、孕三烯酮组、米非司酮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年复发率、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α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年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与孕三烯酮组、米非司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三烯酮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年复发率、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米非司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联合GnRH-α、孕三烯酮或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单纯手术治疗可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提高妊娠率;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预防复发的效果及术后妊娠率无差异;GnRH—α不良反应最少,治疗有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术后联合诺雷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联合诺雷德或孕三烯酮治疗后疗效。方法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80例,分为孕三烯酮组40例(A组)、诺雷德组40例(B组)(每组合并不孕症者19例),药物治疗疗程为6个月,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缓解率、复发率、妊娠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A组比较,B组缓解率高,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不孕症者中,术后1年妊娠率B组47.3%(9/19),A组26.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联合诺雷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疗效优于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经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停药后对患者妊娠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316例经腹腔镜手术确诊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164例,给予米非司酮10 mg口服,每日一次;孕三烯酮组152例,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两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用药后的副作用及停药后1年内症状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 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相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均P<0.01).停药后米非司酮组排卵和月经平均恢复时间[(114.00±3.37)、(28.00±3.43)d]较孕三烯酮组早[(23.20±2.30)d,(37.90±2.64)d](P<0.05);1年内米非司酮组不孕症患者的累积妊娠率为36.59%,孕三烯酮组为38.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提高不孕患者的妊娠机会,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孕三烯酮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米非司酮,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远远高出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方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给予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4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40例,可用A、B、C表示。分别为纯手术治疗组A;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治疗组B和术后加用孕三烯酮治疗组C,将三组不同阶段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纯手术治疗组A疗效明显低于B、C。结论采用手术后加用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治疗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保守性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50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米非司酮组),每日1次,每次10mg;50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孕三烯酮组),2.5mg,每周2次。两组患者均用药6个月,定期随访,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痛经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4.0%、56.0%,不孕患者停药后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50.0%、43.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孕三烯酮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用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梁茹英  朱志俏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539-2540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内美通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50例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内美通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0mg,同时口服内美通5mg,每周2次,连服3个月。B组50例为米非司酮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及安慰剂,剂量与服药方法同A组;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检测用药前后雌、孕激素、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较低水平,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最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以A组更明显,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安全有效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就诊妇科门诊的宫血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进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疗法,对照组进行地屈孕酮片疗法,两组均治疗6个月,停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激素水平变化;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2.5%和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H、E2、PRL、LH、孕酮等激素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检查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有减低,观察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的早期确诊十分重要,患者进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激素水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更年期功血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A、B两组和对照组C组,A、B两组服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C组服用甲羟孕酮,观察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A、B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5%、83.3%,高于对照组41.7%(P〈0.05)。A、B两组患者服药时期间均发生闭经,且无异常出血发生。恶心症状:C组18例,B组lO例,A组7例;呕吐症状:c组5例,B组1例,A组0例。3组都未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肝功能异常、血糖异常等。结论米非司酮在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方面具有效果好、服超低剂量不良反应小、疗效安全、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90.0%。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受孕率,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的32例患者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d,连续服用6个月,B组的32例患者则于月经中期开始口服米非司酮6.25mg,d,服用4d.连续治疗6个月,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血清孕酮(P)水平低于A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而其他方面的激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都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予以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为3-3%,对照组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有15例患者合并不孕症,1年内妊娠7例;对照组有14例患者合并不孕症,1年内妊娠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米非司酮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显著,可以取长补短,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