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血管蒂肌腱移植修复跟腱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带血供肌腱移植修复跟腱缺损提供生物力学和组织学依据.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5只,其中12只分两组一侧行带血管蒂趾长屈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对侧为游离肌腱移植对照组,术后12周取材,分别行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带血管蒂肌腱组移植跟腱组织学形态近似正常跟腱,肌腱最大拉伸力为正常跟腱的67.7%,而游离肌腱组移植跟腱的腱纤维为瘢痕包裹,最大拉伸力为跟腱的35.3%,两者的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结论带血管蒂肌腱移植修复跟腱缺损优于游离肌腱移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一期修复小腿下段骨与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宝鸡市中医医院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一期修复小腿下段骨与组织缺损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为外伤后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胫骨大段缺损(其中1例合并有胫前肌腱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生物学力学和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长肌腱进行显微解剖学观测及生物力学研究。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带血管腓骨长肌腱及皮瓣转位修复跟腱。结果:采用该术式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9例。经10个月~1.5年随访,移植的肌腱及皮瓣全部成活8例,愈合良好,跟腱功能恢复。1例皮瓣边缘性坏死,经短期换药愈合。结论: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和皮瓣转位是跟腱及皮肤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带血管蒂排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生物学力学和手术方法。:在40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长肌腱进行显微解剖学观测及生物力学研究。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带血管腓骨长肌腱及皮瓣转位修复跟腱。结果:采用该术式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9例。经10个月 ̄1.5年随访,移植的肌腱及皮瓣全部成活8例,愈合良好,跟腱功能恢复。1例皮瓣边缘性坏死,经短期换药愈合。结论:带  相似文献   

5.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周围软组织的严重缺损修复常涉及局部皮下组织、神经、血管、肌腱和骨骼损伤和外露,应用游离植皮方法无论在外形和功能上都不能达到效果,常需要应用局部或远部位的皮瓣、肌皮瓣的带蒂或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有时也应用交腿皮瓣将对侧的组织移植修复创面,以达到好的修复效果。目前有许多的基础和临床报道证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延长腓肠肌内侧头血管蒂的肌瓣游离移植加二期植皮修复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7例小腿前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创面,使用延长血管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瓣游离移植修复,其中2例同时重建胫前肌功能,5~7d后植中厚皮覆盖肌瓣。结果本组病例肌瓣及植皮全部成活,外观良好,植皮表面感觉恢复5例S2,2例S3;行功能重建者2例,均为3~4个月出现背屈动作,全部病例除一例失访外经12~18月随访骨折处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用延长血管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瓣游离移植加二期植皮修复小腿严重损伤后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副损伤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7.
背景:自体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因可用肌腱有限且形成供区功能障碍,同种异体肌腱同样来源有限,并且价格昂贵,在临床上很难满足其需要。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异种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微观变化,为异种肌腱作为临床组织工程化肌腱生长支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6月龄的Leghorn鸡屈趾肌腱经化学去细胞处理后作为异种肌腱移植供体,健康成熟日本大耳白兔36只,建立双后肢跟腱中间束2 cm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异种肌腱移植组和自体肌腱移植组,每组18只。肌腱移植缝合用4-0无创伤肌腱缝合线行双"8"字缝合,移植后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2周,对供体肌腱行去细胞前后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光镜及电镜观察,术后2,4,9周每组取6只兔对标本行组织学光镜及电镜检测。结果与结论:1肌腱经过化学去细胞处理后色泽变白,质地较前柔软,去细胞前可见细胞与胶原纤维交替紧密排列,去细胞后胶原排列相对松散,且无细胞及细胞碎片,去细胞后肌腱的力学强度较术前减弱。2由电镜图片直观看到:随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的粗大鸡肌腱胶原纤维逐渐被再生的兔肌腱胶原纤维最终替代,而新生成的纤细胶原纤维经改造塑形变为粗细相等的较粗大纤维,排列方向逐渐趋于平行,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正常肌腱水平。结果表明,去细胞后的最大抗拉力是去细胞前的83.44%,能够满足肌腱移植生物力学的要求。最终肌腱修复是再生胶原纤维形成的结果,异种肌腱经过理化方法处理后可作为临床肌腱修复的生长支架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应用复合组织移植一期修复复杂指背腱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掌背动脉为蒂带肌腱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足背动脉为蒂带趾长伸肌腱复合组织皮瓣及肌腱移植锁骨下带蒂皮瓣3种方法修复,为36例合并皮肤缺损的复杂指背腱膜损伤进行急诊修复。结果:36例全部成活,随访1 ̄5年,按TA M功能评定法:优11例、良20例、差5例,优良率86.1%。结论:(1)对合并皮肤缺损的复杂指背腱膜损伤根据伤情,较大面积的手背手指皮肤肌腱缺损,以足背动脉为蒂带趾长伸肌腱复合组织皮瓣修复;(2)手指近节皮肤肌腱缺损,以掌背动脉为蒂带肌腱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手指中远节皮肤肌腱缺损,以肌腱移植锁骨下带蒂皮瓣修复,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腹壁下动脉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6年1月,采用一侧腹壁下动脉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植皮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及骨髓炎患者,部位分别为:小腿4例、足踝、足背、足跟部8例。结果:术后12例移植肌瓣及植皮区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腹壁下动脉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和顺应性好,术后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尤其是并伴感染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逆行半比目鱼肌带蒂肌瓣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6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逆行半比目鱼肌带蒂肌瓣修复12例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年龄16~42岁(平均35岁)。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所有的肌瓣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随访1.5~3.5年,平均2.5年,8例伴有胫骨骨折者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逆行半比目鱼肌带蒂肌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运丰富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宜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临床上研究膝关节交叉韧带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研制组织结构、生物力学及相容性好的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目的:分析带血管蒂髌腱移植物的力学性能。方法:切断42只新西兰大白兔左前腿前交叉韧带,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植入自体带血管蒂髌腱移植物进行前交叉韧带修复,对照组植入自体不带血管蒂髌腱移植物进行前交叉韧带修复。移植后8,12,16周,检测两组移植标本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断裂位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移植后12,16周的膝关节前后松弛度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移植后8周的膝关节前后松弛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移植后8,12,16周的最大载荷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移植后8,12,16周的刚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的最大拉伸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带血管蒂髌腱移植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以往肌腱损伤的修复方法有端端吻合、自体肌腱移植、同种异体肌腱或人工肌腱移植等,但均有其各自缺点。 目的:探讨以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12诱导,聚羟基乙酸复合材料作为支架材料,预构组织工程化肌腱重建家兔跟腱缺损的可能性。 方法:家兔抽取股骨近端骨髓,分离所得细胞传代至第2代,加入10 μg/L骨形态发生蛋白12诱导分化,并与Ⅰ型胶原溶液按一定比例移植于预张的聚羟基乙酸缝线上预制组织工程化肌腱备用。将家兔制备成跟腱缺损模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修复跟腱缺损: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缝线修复,丝线行端端修复。修复12周对各组肌腱行形态学、力学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修复12周家兔肌腱组织病理切片:组织工程化肌腱组可见大量梭形纤维母细胞顺应力学方向排列均匀分布于胶原中,纤维细胞明显增多,胶原致密;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缝线组可见部分纤维组织增生伴少许肉芽组织形成,胶原纤维呈松散网丝状,细胞排列紊乱分布不均;丝线组可见纤维组织旁见大量肉芽组织形成。修复12周家兔肌腱生物力学强度:骨形态发生蛋白12+聚羟基乙酸重建肌腱的力学强度明显优于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组,与丝线缝合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骨形态发生蛋白12+聚羟基乙酸重建肌腱的力学强度低于正常肌腱。提示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12诱导,以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可望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具有一定的生物力学特性,能用于修复跟腱缺损。  相似文献   

13.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利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利用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12例。结果:12例均获随访6个月~8a,平均3.2a。所有被修复骨缺损均获良好愈合,获得满意的功能及外形。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是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较好方法,可一次完成骨支架重建;如联合应用组织瓣移植,可同时完成软组织覆盖,有利于肢体功能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4.
皮瓣转移术修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慢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足部软组织较少,绞挫撕脱伤、挤压伤等易造成软组织缺损,致肌腱、神经、血管和骨质外露,并且足部由于血供差、易受压易形成慢性溃疡.根据患者伤情及足部功能特点,临床上常采用游离皮片、局部皮瓣、带血管蒂轴形皮瓣、交腿皮瓣和游离皮瓣移植等手术方法修复创面及残端.我科在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先后收治足部创伤合并溃疡及软组织缺损患者68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道缝匠肌穿支(肌)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临床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 应用缝匠肌穿支(肌)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其中带蒂转移修复6例,游离移植修复2例。 结果 所有带蒂及游离皮瓣均成活,颜色红润,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且有感觉。皮瓣供区疤痕较隐蔽,患者比较满意。 结论 用缝匠肌穿支(肌)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效果理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供区。  相似文献   

16.
张燕青  黄仕光 《解剖与临床》2005,10(2):149-149,151
目的:探讨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小腿及足部皮瓣对局部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23例,其中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19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4例。结果: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坏死1例,带蒂皮瓣边缘出现坏死2例,其余皮瓣均成活。随访6个月~2a,1例小腿皮瓣修复足部负重区缺损者局部再次发生破溃,余22例无溃疡形成,外观满意,下肢负重步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小腿及足部非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在修复上最好选择邻近带蒂皮瓣移植,而足底负重区的软组织缺损,以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胫后动脉及其穿支为血管蒂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取小腿内侧皮瓣,其中带血管蒂转移32例,交腿转移2例,游离移植2例和穿支皮瓣带蒂转移6例,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小腿内侧皮瓣共42例,其中完全成活39例,经6个月~2年的随访,皮瓣成活良好。皮瓣部分坏死2例,经换药和植皮,创面愈合,完全坏死1例,需另行修复。结论小腿内侧皮瓣具有供血丰富、抗感染能力强、血管蒂长的优点,特别适合用于修复小腿下段和足部的难治性创面,疗效满意;其穿支皮瓣用于修复踝部和足跟,可避免损伤主要动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膝降动脉为蒂的大收肌腱骨皮瓣修复跟区跟腱复合组织缺损方法及效果。 方法 对3例外伤致足跟区跟腱止点伴跟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以膝降动脉为蒂的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区皮肤缺损,以膝降动脉关节支为蒂的大收肌腱骨瓣移植修复跟区复合组织缺损。其中跟区皮肤缺损面积为7 cm×9 cm~5 cm×7 cm ,跟腱缺损长度为6~8 cm,切取皮瓣面积为8 cm×10 cm~6 cm×8 cm ,大收肌腱切取长度为7~9 cm。 结果 3例复合组织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感觉恢复S3~4,双足提踵试验及单足提踵试验均阴性,步态恢复均正常。 结论 应用隐动脉穿支设计皮瓣,皮瓣设计于大腿内侧, 改良了隐动脉皮瓣设计于小腿内侧,造成切口过大,分离血管蒂较长等缺点,疗效可靠,是目前较理想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跟腱止点伴跟骨及皮肤缺损游离大收肌腱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于2002年10月-2004年7月对4例因摩托车后轮绞伤至足跟腱伴跟骨止点及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吻合血管大收肌.骨皮瓣,修复跟腱重建止点并修复跟区皮肤缺损。足跟区皮肤缺损面积为6.5cm&#215;10cm-7cm&#215;11cm,跟腱缺损长度为5-7cm。切取隐动脉皮瓣面积为8cm&#215;11cm-8cm&#215;12cm,切取大收肌腱长度为6-8cm。结果:4例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421个月,皮瓣感觉恢复S3~S4,双足提踵试验均阴性,单足提踵试验阴性3例,4例病例步态均恢复正常。结论:吻合膝降血管大收肌.骨皮瓣修复跟腱跟骨复合组织缺损,疗效满意,是目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背景:羊膜独有的结构可阻止某些物质通过,能保证包裹内组织正常营养供应,而且具有抗粘连、组织相容性好、炎性反应轻、纤维包裹少及可降解等特性。目的:比较新鲜羊膜及脱细胞羊膜修复腱鞘缺损,预防肌腱粘连和促进肌腱愈合的作用。方法:取60只雄性来亨鸡,制作双足第三足趾制备肌腱及腱鞘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修复,新鲜羊膜组采用新鲜人羊膜修复腱鞘缺损,脱细胞羊膜组采用人脱细胞羊膜修复腱鞘缺损,对照组不做腱鞘修复。修复后进行第三足趾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①组织学观察:修复后2周,3组均存在充血水肿及炎症反应,新鲜羊膜组最轻,对照组最严重,3组水肿及炎症反应随时间延长逐渐减轻。修复12周,各组假鞘较修复后4周明显成熟,新鲜羊膜组及脱细胞羊膜组假鞘表面细胞致密层状排列整齐,表面光滑;对照组假鞘表面细胞排列紊乱,结构松散,可见表面纤维组织突出假鞘表面;②生物力学测试:脱细胞羊膜组、新鲜羊膜组修复后4,8,12周的肌腱滑动距离均大于对照组(P<0.05),前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脱细胞羊膜组、新鲜羊膜组修复后4,8周的肌腱最大拉伸断裂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新鲜羊膜组高于脱细胞羊膜组(P<0.05),3组修复后12周的肌腱最大拉伸断裂强度无差异;③结果表明:新鲜羊膜和脱细胞羊膜均可用于重建腱鞘缺损,预防肌腱粘连,新鲜羊膜在促进早期肌腱愈合方面优于脱细胞羊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