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母婴ABO血型不合与新生儿溶血病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O"型血孕妇产前血清IgG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325例"O"型血孕妇血清抗体水平进行产前检测,并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诊断。结果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升高,HDN的发病率也增加,抗体效价的高低与HDN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结论对血型不合孕妇血清抗体水平常规进行产前检测,对HDN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俊  许颖 《华西医学》2009,(7):1761-1763
目的:研究。型RhD阳性孕妇(其丈夫为非O型)血清IgG抗-A(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进行了免疫性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及对其新生儿进行HDN(①新生儿ABO、Rh系统定型;②新生儿直抗实验;③游离IgG测定;④放散实验)的检测。结果: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者330例(占总数86.39%),抗体效价≥64者13.61%。其中发生HDN5例,抗-A3例,抗-B12例,总发生率1.31%。结论:夫妇血型不合应及时检测孕妇IgG抗体,随着孕妇体内IgG抗体效价的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孕妇产前应定时进行IgG抗体检测,了解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对于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极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发生在胎儿期或早期新生儿的一种免疫性的与溶血有关的综合征,通常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溶血病,其中ABO—HDN在我国HDN中的比例最高。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与HDN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本次研究对419例O型血孕妇进行产前IgG抗A(B)抗体效价的连续动态监测,并分析其与ABO—HDN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O"型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进行吸收试验后抗体效价检测的意义,监测它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例"O"型孕妇在孕36周血清IgG抗-A(B)进行检测,再对血清分别用A、B细胞进行吸收试验,排除IgG抗-AB干扰,检测吸收后IgG抗-A(B)效价。结果孕妇产前血清吸收后IgG抗-A/B抗体效价更能准确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结论产前对ABO血型不合的夫妇进行检测,尤其对"O"型孕妇血清吸收试验后IgG抗-A(B)效价的检测,对进一步准确判断、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O”型孕妇高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例血清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512的“0”型孕妇,取其新生儿脐带血做血型、胆红素测定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释放试验。结果发现13例新生儿血型与父亲相同;7例血型与母亲相同,表现为“O”型。结论检测抗体效价可以筛查一部分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作为检测对象加以检测,特别是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512的孕妇应重点检测,但高效价并不一定代表母儿血型不合及溶血,“O”型孕妇高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病情程度并不密切相关(注:Rh新生儿溶血未列入本篇讨论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孕期血清中IgG抗A(B)效价在新生儿溶血病(HDN)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425例孕妇均为O型RhD阳性,其丈夫血型为非O型,年龄在22~38岁,对初次检出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64的孕妇分别在妊娠22、32、36、40周时监测其血清中的抗体效价,动态记录检测结果并追踪HDN的发生情况。结果 425例孕妇初测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64的有213例,检出率为50.1%,新生儿发生HDN的概率为54.0%;孕期IgG抗A(B)效价动态升高与所产新生儿HDN的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与HDN密切相关,孕期进行动态检测并及早干预对减少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型孕妇产前免疫性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A(B)效价609例,统计和回顾性分析IgG抗-A(B)效价≥64的O型血孕妇所生新生儿HDN血清学检测结果251例。结果609例夫妇ABO血型不合中,O-A、O-B、O-AB组合分别占43.68%、43.19%、13.14%,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64的病例占50.58%;251例IgG抗-A(B)效价≥64的O型血孕妇所生新生儿做HDN血清学检查,新生儿HDN发生率为25.50%。结论 HDN发生率随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水平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孕妇产前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溶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克文  杨惠宁 《临床检验杂志》2007,25(5):375-375,377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抗A(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对884例孕妇为O型,丈夫为非O型者的孕妇进行产前抗A(B)IgG抗体效价测定,观察产后是否发生溶血;同时选择我院NICU住院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34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并与母亲产前抗A(B)抗体效价比较分析。结果IgG类抗A、抗B效价≥64的O/A、O/B、O/AB(抗A)、O/AB(抗B)的孕妇所占比例分别为81.1%、71.4%、74.5%、69.6%,O/A组显著高于O/B和O/AB(抗B)组(P<0.01),其他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的升高,新生儿溶血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4例NICU住院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水平与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产前ABO血清IgG抗A(B)效价测定可作为判断胎儿出生后是否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指标。对降低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O型孕妇的血型抗体IgG抗A (B)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孕妇产前IgG抗A(B)效价检测率、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ABO血型为O型的孕妇及其丈夫(ABO血型为非O型)静脉血抗凝和不抗凝管,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孕妇血清中针对其丈夫红细胞上血型抗原存在的IgG抗A(B)抗体的效价,分析各血型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64所占比例;分析孕产次数与抗体效价之间的关系。结果检测O型孕妇957例,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64有635例,占66.3%。其中A型血共476例,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64有357例,占A型的75.0%;B型血共339例,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64有200例,占B型的59.0%;AB型血共142例,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64有78例,占AB型的54.9%。孕产次数与IgG抗A(B)效价呈正相关性,随着孕产次数的增多,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64的比例显著增加。结论孕妇IgG抗A (B)抗体效价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性大,且母亲体内IgG抗A(B)高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成呈相关性。妊娠期间对O型血的孕妇进行该项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海芳  喻芳明  方巧兰 《检验医学》2011,26(12):850-853
目的动态监测O型孕妇不同孕期血清IgG抗A/B效价,为更加准确地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通过对23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母亲孕早期和孕晚期IgG抗A/B效价的动态监测,观察这类孕妇抗体效价的分布情况、变化率和变化幅度。结果这类孕妇的孕早期和孕晚期IgG抗A/B效价大多分布在≥1∶256,其中绝大多数孕妇(O-A:94.9%,O-B:95.8%)孕晚期的IgG抗A/B效价较孕早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升高2个滴度为主(O-A:46.3%,O-B:44.8%)。有11例其孕晚期的IgG抗A/B效价较孕早期无变化甚至发生降低,这11例孕妇孕早期的IgG抗A/B效价就偏高,主要分布在≥1∶512。结论动态监测O型孕妇不同孕期血清IgG抗A/B效价十分必要,可以将孕晚期抗体效价较孕早期升高2个滴度或以上作为提示ABO溶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型为O型的孕妇产前IgG A(B)抗体效价,以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测定IgG抗-A(B)效价。结果 521例孕妇中,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128者有288例,占49.66%。其中IgG抗-A效价大于或等于1∶128者有161例,占IgG抗-A总人数的54.03%,IgG抗-B效价大于或等于1∶128者有127例,占IgG抗-B总人数的45.04%。结论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检测孕妇血清血型抗体IgG效价能有助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指导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O型及A/B型人血清中IgM类及IgG类抗体的效价,分析正常O型人血清中ABO血型抗体的主要类别。方法分别以盐水介质法和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O型及A/B型人血清中IgM类和IgG类抗A或抗B抗体的效价。结果 O型人血清中IgM类抗A/抗B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IgG类抗A/抗B抗体(均P〈0.01);O型人血清中IgM类抗A/抗B抗体效价与B/A型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IgG类抗A/抗B抗体效价显著高于B/A型人(均P〈0.01);O型人血清中IgG类与IgM类抗A/抗B抗体效价的比值均显著高于B/A型人(均P〈0.01)。结论 O型人ABO血型抗体仍以IgM类为主,但其IgG类抗体效价及在血清中所占的比例要明显高于A/B型人。  相似文献   

13.
张树芹  陈岑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0):1018-1019
目的 研究O型孕妇ABO血型抗体效价异常在孕妇中所占比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凝胶微柱技术进行IgG抗A或抗B的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结果4560例孕妇中,血清效价≥1:64者851例,异常检出率为18.6%。结论O型孕妇中ABO血型抗体效价异常所占比率较高,因此应及时检测孕妇的ABO血型抗体,便于早发现异常,及时治疗,以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孕妇产前体内IgG血型抗体水平及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法对255例夫妇进行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及ABO血型测定。结果在对195例夫妇ABO血型不合调查中,IgG血型抗体水平异常(≥64)阳性率为93.8%。其中IgG抗A(B)效价:64为12例(6.2%),64为12例(6.2%),128为60例(30.8%),256为39例(20%),512为45例(23.0%),1 024为27例(13.8%)。丈夫/孕妇血型组合为A/O与丈夫/孕妇血型组合为B/O两组间IgG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61,P=0.499),AB血型的父亲其妻子抗体效价更高。结论对夫妇ABO血型不合孕妇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预测,以利于尽早采取有效预防、治疗,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对于人口优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O型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效价对早期诊断ABO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价值.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704例夫妻血型不同的O型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效价,用红细胞(RBC)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RBC抗体放散试验、血清游离抗体测定等3项试验确定患儿是否患有HDN,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进行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该地区孕妇ABO血型抗A(B)IgG抗体效价异常率,分析其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对4 000例孕周20周以上、O型血孕妇(丈夫为非O型血)进行血清抗A(B)IgG抗体效价检测;对抗体效价大于1∶64者所分娩新生儿进行HDN试验检测,分析抗体效价与HDN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4 000例孕妇中,血清抗A(B)IgG抗体效价大于1∶64者有432例,异常率为10.8%(432/4 000);295例血清抗A(B)IgG抗体效价大于1∶64者所分娩的新生儿中,HDN发病率为53.9%(159/295).结论 随着血清IgG抗A(B)效价增高,HDN发病率也增高;产前抗体效价检测是可用于判断HDN发病风险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及其亚型含量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317名夫妇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作IgG抗体效价检测,并对其中有妊娠史的287名孕妇作IgG抗体水平比较;采用ELISA法对71名HDN患儿及其母亲、65名健康O型孕妇和51名健康新生儿的IgG亚类作定量分析。结果1)317名新生儿中发生ABOHDN71例(22.4%),其中抗-A46例、抗-B25例;2)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IgG抗体效价≥64者的比例和ABO-HDN发病率升高,>2次妊娠与第2次妊娠间有统计学差异;3)患儿及其母亲体内IgG抗体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以IgG1抗体为主,患儿体内的IgG1比例(61.9%)高于母体(52.8%)。结论新生儿ABOHDN的发病率随其母亲体内IgG抗体效价的升高而升高,且与母亲体内IgG1呈正相关。夫妇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应定期检测IgG抗体及其亚类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血型抗体效价异常在孕妇中所占比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技术进行血型抗体IgG抗-A(B)效价检测。结果夫妇血型不合者占59.0%,ABO血型不合者占58.9%,Rh(D)血型不合占0.1%。夫妇血型不合者,血型抗体IgG阳性率为9.3%,O型孕妇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O型孕妇,孕次大于或等于2次者明显高于初次妊娠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保健孕妇中进行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可减少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