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照观察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及输血浆对症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收集自1998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GBS131例,其中36例(A组)每日用免疫球蛋白0.4g/kg,静脉滴注,连续5天。输血浆对症治疗组(B组)为36例,激素治疗组(C组)为59例。观察3种疗法的肌力恢复、并发感染、平均住院天数、辅助呼吸时间、气管切开的例数及死亡率。结果 A组的肌力恢复与并发感染指标、平均住院天数及辅助呼吸时间与B组及C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而B组与C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 0.05)。气管切开例数,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免疫球蛋白治疗GBS对于肌力恢复、减少并发感染、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及辅助呼吸时间等均优于输血浆对症治疗和激素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并于治疗前、后14、28d分别进行临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14d为(73.0±16.52)分及28d为(84.1±15.5)分,而对照组14d为(53.3±21.07)分及28d为(64.9±20.02)分。2组治疗前、后14、28d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仅1例出现轻微血糖升高,治愈后恢复正常。结论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明显有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与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国内有关包括IVIG与激素治疗GBS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4.2.1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IVIG组共计384例,激素组441例:(1)IVIG与激素治疗GBS的有效率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5.41,P〈0.00001,0R=4.48,95%可信区间(CI)为(2.60,7.72);(2)IVIG与激素治疗GBS的治愈率合并检验分析结果Z=8.40,P〈0.00001,OR=4.56,95%CI(3.20,6.50);(3)IVIG与激素治疗GBS的起效时间比较,评价研究发现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综合检验,结果为:Z=17.47,P〈0.00001,WMD=-4.0,95%CI(-4.45,-3.55)。结论IVIG治疗GBS总有效率、治愈率明显优于激素,起效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应用IVIG进行治疗。但IVIG价格昂贵,面对那些不能负担昂贵治疗费用或不能耐受IVIG的患者,激素仍是一个有价值的治疗选择;目前国内IVIG与激素治疗GBS这一领域仍缺乏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大剂量环磷酰胺(首次剂量8mg·kg-1/d,次日起4mg·kg-1/d,连续5d为一疗程)治疗24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并与同期常规剂量(2mg·kg-1/d,连续5d为一疗程)环磷酰胺单独或联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连续7d为一疗程)及中药等治疗的88例GBS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大剂量环磷酰胺对控制急性期麻痹发展,控制病型升级及减少气管切开有一定疗效,且其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15例格体-巴利综合征(GBS)患者于发病后7~49天(平均12天)接受静脉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0.4g/kg/天,5天为一疗程。13例于治疗后3~17天(平均7天)临床症状改善,2例恶化,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我们认为IVIg治疗GBS有效。  相似文献   

7.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罕见体征:眼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 Barresyndrome ,GBS)患者可见眼外肌麻痹,但眼睑下垂罕见,本文报告1例。患者男性,5 0岁,因四肢麻木无力2d ,右眼睑下垂8h于2 0 0 3年4月2 3日入院。2d前出现四肢麻木无力,持物困难,行走不稳,无头晕、头痛,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呼吸困难。入院8h前出现右眼睑下垂,无视物成双及视力改变。病前5d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入院查体:右眼裂4mm ,左眼裂10mm ,双眼球外展露白1mm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 ,对光反应灵敏,无眼震。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近端Ⅳ级,远端Ⅳ+ 级,四肢腱反射消失。双上肢指鼻试验欠稳、准…  相似文献   

8.
1.1临床资料 80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全部为2002-01~2004-02病后1~2d即入院的病人,均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组织研究院以Asbusy为首的委员会拟订的急性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男57例,女23例,年龄6-52岁,平均31.5岁。全部有运动障碍,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8例,感觉障碍69例,脑神经受损32例,植物神经功能障碍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7岁.因下肢无力、手足麻木7天于2000年9月20日入院.该患于入院前20天,左侧腰背部疼痛,局部皮肤可见散在淡红色疱疹,在当地医院确诊为"带状疱疹",抗病毒治疗4天(具体用药不详).7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手足麻木,不能站立、行走,小腿酸胀感 .2天前出现饮水呛咳、咳嗽无力、心悸、多汗.入院查体:血压18.66/12kPa,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介入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68例格林-巴利征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用Fulg-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组在初次评价后接受早期康复程序,每天一次,每次30~60分钟其余时间由家属或陪护训练,平均治疗20.40±1.92 d.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结果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早期康复介入对格林-巴利征患者有效;建议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激素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但至今其临床疗效仍不明确.70年代后进行的多数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都没有发现激素和对症支持治疗有显著差别,但其中两个样本量最大的试验在调整影响偏倚的因素后再重新分析,则显示静点甲强龙优于对症治疗或者其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会显现更好的疗效.目前仍没有十分有力的证据证明或否定大剂量甲强龙的疗效,激素治疗GBS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于发病后7-49天接受静脉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0.4g/kg,5天为一疗程。13例于治疗后3-17天临床症状改善,2例恶化,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我们认为IVIg治疗GBS有效。  相似文献   

13.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是急性对称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治愈后约1%~3%患者可出现1次以上的复发,称之为复发性格林-巴利综合征(RGBS)。我院自1972年~2001年收住院37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中有RGBS16例(4.3%)、36次发作,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IDP)50例,现将其临床特征分析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80例急性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患者 ,全部为 2 0 0 2 -0 1~ 2 0 0 4-0 2病后 1~ 2d即入院的病人 ,均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组织研究院以Asbusy为首的委员会拟订的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男 5 7例 ,女 2 3例 ,年龄 6~ 5 2岁 ,平均 3 1 5岁。全部有运动障碍 ,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8例 ,感觉障碍 69例 ,脑神经受损 3 2例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3 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于入院前 1周内均应用丙种球蛋白0 4mg/ (kg·d) ,连用 5d ,随后应用血塞通、胞二磷胆碱、三维…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3例复发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发现其具有明确的前驱因素,从发病到症状高峰少于1个月,易累及颅神经引起呼吸衰竭。发作期脑脊液蛋白质升高,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例病理上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伴有轻度炎性细胞浸润及轴索变性,此与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相区别。其临床表现为数次急性炎性脱髓鞘所致。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 ,12岁 ,四肢无力 5d入院。 5d前双下肢无力 ,第 2d四肢无力 ,意识障碍 ,第 3d构音障碍 ,气短 ,反复出现痫性发作。入院查体 :体温 :36 1℃ ,fR2 5次 /min ,意识模糊 ,真性球麻痹 ,双侧胸廓呼吸动度差 ,四肢不完全性软瘫 ,腱反射消失 ,双下肢病理征 ( ) ,颈部抵抗 ,颅脑CT示轻度广泛脑水肿 ,脑电图亦重度广泛异常。入院后症状逐渐加重 ,经治疗于入院后第 4d病情开始稳定 ,继而意识转清楚 ,痫性发作不再发生 ,真性球麻痹好转 ,病理反射消失。起病后第 14d腰穿脑脊液提示蛋白细胞分离 ,入院后第 11d颅脑C…  相似文献   

17.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近些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下降 ,本病可使全身多脏器受损 ,但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者少见。而恙虫病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国内外目前均未见报道。现将收治的 1例恙虫病合并GBS分析如下。临 床 资 料患者 ,男 ,5 7岁 ,郊区农民 ,因发热 12天入住传染科。入院查体 :神清 ,T39.0℃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右腋窝可触及 1.0× 1.5 cm2 淋巴结。右胸壁有一 0 .5× 0 .5 cm2结痂 ,四肢肌力正常。拟诊“恙虫病”予以氯霉素治疗 ,于第二日出现四肢无力 ,呼吸困难 ,饮水呛咳。查体 :…  相似文献   

18.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动态观察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学方法检测3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血清中IL-6水平。结果GBS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0例患者动态血清IL-6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发现随着监测时间的延长,血清IL-6及免疫球蛋白水平逐渐下降。但病情轻重分级之间IL-6水平无明显差别(均P>0.05)。结论IL-6与GBS发病机制有关,血清IL-6监测可作为判断疾病转归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法对GBS及对照组血清、CSF进行Hp特异性IgA、IgG、IgM测定。结果  4 9例GBS血清IgG含量为 (4 8.6 2± 57.30 )U/L ,阳性率 6 7.3% ,对照组为 (12 .4 5± 15.0 7)U/L ,阳性率 35.9% ,经统计学检验 ,t=4 .87,x2 =8.55,P均 <0 .0 1;IgA分别为 (8.6 2± 9.19)U/L、(5.4 8± 4 .12 )U/L(t=3.6 4 ,P <0 .0 1) ;IgM分别为 (2 0 .58± 2 6 .4 3)U/L、(13.0 6± 17.52 )U/L(t=1.83,P >0 .0 5)。 2 1例GBSCSFHp特异性IgG为 (4 .19± 4 .2 1)U/L ,2 0例对照组为 (2 .2 1±0 .34)U/L(t=5.37,P <0 .0 1) ;IgA分别为 (2 .89± 1.2 1)U/L、(2 .54± 0 .6 7)U/L(t =1.84 ,P >0 .0 5) ;IgM分别为 (4 .4 1± 1.83)U/L、(3.98± 1.0 2 )U/L(t=1.2 6 ,P >0 .0 5)。结论 Hp抗体水平与GBS发病呈正相关 ,提示Hp感染可能是GBS发病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分为急性炎性脱髓鞘神经病 (AIDP)或称格林 巴利综合征(GBS)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 (CIDP)。GBS是由细胞 /体液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 ,在我国经历防治研究几个历史阶段。70年代和 80年代初 ,在我国南方江苏省和北方的华北、东北地区农村于秋夏季发病较高 ,引起神经科同道的注意 ,当时的诊断是符合国际经典临床表现的。患者发病前有前驱症状 ,如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腹泻等 ,5~ 7天至 2~ 3周后发病。特点为四肢不同程度对称瘫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不伴锥体束征 ,脑脊液可见蛋白 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