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三甲散最早记载于明末著名医家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一书,原方由鳖甲、龟甲、穿山甲、地鳖虫、生牡蛎、僵蚕、白芍、当归、甘草组成,吴氏论述本方为治疗“主客交”之主方。后世医家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均获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三甲散及其化裁方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竹叶一药,明清以前,古代所用淡竹叶、竹叶均是指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但到清代,淡竹叶与竹叶还有混用现象,要注意处方分析和药用考定。如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本草经解》竹部详细记载了木本植物竹叶的性味功用,并制方:“竹叶同陈皮,治上气发热。同石膏、知母、甘草、麦冬、名竹叶石膏汤,治壮热口渴。”在考证篇:竹叶项详述淡竹叶的真伪品种和临床性效之区别点。  相似文献   

3.
<正> 竹叶石膏汤是汉代医家张仲景所创制的一首著名方剂。《伤寒论》396条云:“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方以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七药组成。本方现代临床上多用以治疗热病之后,余热未清,而见气津两伤之证。此时,若只清热而不益气生津,则气津难复;若仅益气养阴而不清除热邪,则余热不去。  相似文献   

4.
酸枣仁汤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枣仁汤一方源于东汉医家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名为“酸枣汤”,《医门法律》卷六始名“酸枣仁汤”。原方由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5味中药组成,功善补血调肝,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所致的“虚劳虚烦不得眠”。后世医家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现将近年来酸枣仁汤及其化裁方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1精神类疾病1.1失眠:张氏[1]用酸枣仁汤加味治疗失眠28例,头痛头晕加天麻、白芍,心烦心慌加栀子、麦冬,痰湿加法半夏、远志,气虚加党参、黄芪,胁痛口苦加郁金、柴胡,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加生地、…  相似文献   

5.
朱俊宽  熊伟 《光明中医》2010,25(9):1628-1628
目的探讨竹叶石膏汤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机制。方法应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对小儿肺炎进行辨证施治。结果临床应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是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竹叶石膏汤源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为现代治疗热证的常用方剂,但是历代医家对竹叶石膏汤方证病机莫衷一是。该文基于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进行分析探讨,认为竹叶石膏汤的本质在于中焦脾胃亏损,升降失司,阴不升而阳不化,阳不降而阴不生,致心、肺、胃三脏火热亢盛,气逆津伤。基于此病机,该方用药配伍以辛、温、甘、寒为主,诸药合用顾护脾胃,使中气枢转得复,火热自除,逆气得降,气津得生。临证时凡脾胃亏虚,中土不运、升降失司、火热亢盛、气逆津伤之证,均可考虑应用本方治疗。从“一气周流”解读竹叶石膏汤可为临床审证求因、遣方用药提供新思路,拓宽该方临床应用范围,并为解读仲景配伍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竹叶石膏汤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宪煌 《光明中医》2007,22(10):50-50
竹叶石膏汤出自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该书是祖国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全书共载方一百一十三首,均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故其方被后世尊称为"诸方之祖".  相似文献   

8.
历代医家运用经方存在两种倾向:原方原量,崇古遵经不越雷池一步;灵活化裁或仿经方之意创立新方。然临证施用经方,或以原方原量,或以化裁创新,皆应随证而化,方可于“形似”与“神似”之间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辨证应用竹叶石膏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感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辨证使用竹叶石膏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感冒患者的临床表现、病情演化及愈后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在规范降糖治疗基础上使用竹叶石膏汤治疗后,感冒痊愈50例,好转8例,另有2例无效。结论竹叶石膏汤在2型糖尿病合并感冒的临床治疗中总有效率达到96.6%。  相似文献   

10.
逍遥散首载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临床常用方剂,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炙甘草、茯苓、生姜、薄荷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原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眩晕、口燥咽干、疲乏食少,或寒热往来、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等症.后世医家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现将近年来逍遥散及其化裁方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逍遥散及其化裁方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逍遥散首载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临床常用方剂,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炙甘草、茯苓、生姜、薄荷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原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眩晕、口燥咽干、疲乏食少,或寒热往来、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等症.后世医家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现将近年来逍遥散及其化裁方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归纳竹叶石膏汤的核心脉证及所治主要疾病,为临床准确使用竹叶石膏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竹叶石膏汤的临床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其文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共整理文献33篇有效案例1 611例,以"黄金分割点法(38.2%)"为标准,研究其各项脉证。结果:竹叶石膏汤的主要脉证为口干、发热、呕吐,舌红苔少,脉数;主治疾病为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13.
白虎汤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药组成,主治气分热盛证。该方组方精细,配伍严谨,自古之医家在白虎汤的基础上衍化许多类方,例如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化斑汤、清暑益气汤以及白虎加桂枝汤、柴胡白虎汤和白虎加苍术汤,应用于现代临床实践中,获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朴香  李亮 《河南中医》2012,32(6):768-768
《伤寒论》第396条云:“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石膏汤由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7味药物组成.现代临床上多以治疗热病之后余热未清而见气阴两伤之证.笔者导师运用竹叶石膏汤治疗丹痧后期1例,效果颇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竹叶石膏汤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竹叶石膏汤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给与竹叶石膏汤治疗,两组均中药内服,1剂/d,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竹叶石膏汤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复发性口疮比单纯采用竹叶石膏汤治疗具有疗效满意,不易复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加味竹叶石膏汤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洁 《四川中医》2006,24(3):48-49
目的:通过典型病例阐述竹叶石膏汤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加味竹叶石膏汤协同足量抗生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果:经治病例心脏瓣膜赘生物消失或极化,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加味竹叶石膏汤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较好的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竹叶石膏汤“竹叶二把”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原方中竹叶剂量以"二把"来描述为模糊剂量,本研究拟在采用文献考证竹叶药物品种的基础上,依据语言学知识、临床实际和竹叶的形状进一步探讨名量词"把"的含义,对竹叶石膏汤中"竹叶二把"进行药物实测研究。研究得出,张仲景竹叶石膏汤中竹叶当属竹亚科,并通过抓取竹叶实测,结合现代方剂学剂量,本课题组推荐"竹叶二把"剂量为10g。  相似文献   

18.
加味苍耳子丸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观察阮岩,傅文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510000)苍耳子散出自宋代《济生方》,被历代医家认为是治疗鼻病的主要方剂,一直沿用至今,我们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并采取丸剂剂型,用来治疗虚寒性鼻病,尤其是慢性单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人们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口腔溃疡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往往反复发作,疮面疼痛,导致患者难以进食,笔者经过临床观察发现口腔溃疡为热毒火盛,损及阴津,正气亏虚不能托毒外出,形成邪恋所致,运用竹叶石膏汤化裁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0.
竹叶石膏汤临床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凤芝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1):687-687
竹叶石膏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温热病后期气阴两伤,虚热内扰,肺胃气逆而致咳逆、欲呕等证.笔者几年来,以竹叶石膏汤为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药:竹叶、石膏、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临证时,无论是否温热病后期,只要有内热兼气阴不足之证,皆可以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