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应用造血细胞移植治疗某些血液疾病已有不少成功的报导。由于组织抗原(HLA)的差异限制了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应用。胚胎肝脏中含有丰富的、增殖力强的造血干细胞,然而,免疫活性细胞含量却比较低。因此,应用胎肝细胞治疗造血障碍疾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措施。目前,有关机体输入同种胎肝细胞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甚少。本文观察了13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输注胎肝细胞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4例眙肝细胞移植治疗事故性(例1)或医疗性(例2~4)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研究,全身照射剂量:倒l为5.2Gy;浏2~4分别为5.5,5.0和5.0Gy.后3例并用大剂量化疗:环磷醚胺80mg/kg,输入胎肝细胞数2.26~4.1×103/kg体重(胎肝数l~13个).除1例有局限于皮肤的I级轻篓抗宿主病外,其余无不良反应。提出胎肝细胞移植或输注在事故性照射引起中度以上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缺乏HLA相合供者钓情况下不失为一有用的治疗措施。对3例急性白血病也是一个治疗措施,1例已生存近5年,另一例也已3年多。  相似文献   

3.
极重度骨髓型和部分肠型急性放射病,用一般抗辐射药物加综合治疗难以奏效。近年来,国内外普遍重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这对加速造血功能的恢复和免疫系统的重建是一项关键性治疗措施,造血干细胞来源已经从单纯骨髓中采集,发展为从外周血和胚胎肝中获取的三条途径。从新鲜造血干细胞移植发展为冰冻保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放射损伤。  相似文献   

4.
对极重度急性辐射损伤者给予外源性干细胞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骨髓、胎肝、周围血等各种干细胞移值的现状和展望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胎肝细胞作用机理,把胎肝细胞裂介,分离成二种不同悬液,结合电镜,超微弱自发发光测定,对22例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二种悬液用自身对比,随机使用。观察到胎肝细胞上清液,存在造血细胞抑制物。胎肝细胞裂介液,存在造血细胞刺激物,后者在刺激血象回升疗效,与全胎肝悬液输注比较,未显示优于全胎肝细胞输注。本工作说明胎儿肝脏中存在造血抑制与刺激两类物质。  相似文献   

6.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飞行人员急性白血病(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例空军飞行人员急性白血病,其中3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方法自1993~2003年4例急性白血病飞行员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例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或自体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为环磷酰胺(CY)/全身照射(TBI),1例接受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为CY/TBI/阿糖胞苷/噻替哌。  相似文献   

7.
1981年3月至1982年12月,我们用胎肝细胞输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性白血病备10例,共输注42人次,未见不良反应,其中3例无法评论(1例急性白血病,2例再障)。8例再障中6例外周血及骨髓出现造血细胞重建。9例急性白血病中,1例晚期自血病获得完全缓解8个月,6例仍处于缓解,2例复发。1例证实有不同性染色体嵌合体。讨论了可能影响胎肝细胞输注疗效的某些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胎肝细胞输注移植联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对大鼠阻塞性黄疸致重症肝损伤的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胎肝细胞及胎肝细胞联合运动干预4组,后3组均采用改良的胆总管结扎法构建大鼠阻塞性黄疸致重症肝损伤模型。自孕龄12~16天的SD孕鼠胚胎中提取肝脏组织,加工制备胎肝细胞。两胎肝细胞组于模型构建过程中的胆总管结扎后进行胎肝细胞肝门静脉输注移植。运动组进行坡度5%、速度16.8 m/min、每天45 min、每周5天、共12周的中等强度跑台训练。12周后大鼠禁食过夜,随后分离出肝组织并取材,应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细胞形态;生物化学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多药耐药蛋白(MPR2)的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EGF、FXR、MRP2 mRNA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肝细胞形态结构正常,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组可见肝细胞广泛空泡样变性、片状坏死,胎肝细胞组肝细胞少量点状坏死,胎肝细胞联合运动组肝细胞未见明显坏死。胎肝细胞组和胎肝细胞联合运动组大鼠血清TBIL、AST、ALT含量显著低于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组(P<0.05)。胎肝细胞组和胎肝细胞联合运动组大鼠HGF、EGF阳性表达显著低于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组(P<0.01),而MRP2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组(P<0.05)。胎肝细胞组和胎肝细胞联合运动组大鼠EGF mRNA表达显著低于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组(P<0.01),而MRP2、FXR mRNA含量表达显著高于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组(P<0.05)。结论:胎肝细胞肝门静脉输注移植以及胎肝细胞肝门静脉输注移植联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阻塞性黄疸导致的重症肝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与再生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肝细胞再生相关因子的表达和肝细胞的增殖,从而发挥修复与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LA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行HLA不全相合PBSCT,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4b1例、M4EO1例,移植时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HLA配型1、2个位点不合各1例,3个位点不合2例。预处理方案由全身照射或白消胺、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司莫司汀组成。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胞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结果患者移植过程顺利,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并达完全供者植入。3例出现Ⅰ度急性GVHD,1例出现Ⅱ度急性GVHD。1例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2例并发真菌肺炎。至今2例患者分别无病存活30月和15月,1例目前为移植后4月,1例死亡。结论HLA半相合PBSCT疗效较好、安全可行,为无HLA完全相合供者的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与实体瘤最大的区别是病灶不局限,目前的治疗方法以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取得移植机会和有能力进行移植的患者仍是少数,大多数患者的治疗仍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但是由于病灶不局限、白血病细胞耐药及微小残留、昂贵的治疗费等原因,使得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作为一种安全廉价的治疗方法,已在临床各个学科中广泛开展,但在血液系统的应用仍较少,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探讨HBO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59年Thomas首先对1例应用大剂量放射疗法的白血病患者进行人胎肝细胞输注临床尝试,开创了胎肝细胞在血液病领域中的临床研究。此后,在缺乏组织相容性抗原匹配供髓者的情况下,以胎肝代替  相似文献   

12.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用无血缘关系供体和HLA不完全相合的同胞供体增加了重度GVHD的发病率。去除T细胞或T细胞亚群可以预防GVHD ,但移植物被排斥和白血病 /淋巴瘤的复发率增高。移植后白血病 /淋巴瘤复发可以通过输注供者T细胞达到再次缓解。如何在降低GVHD发病率的同时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GVL)成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热点课题 ,本文对GVL、GVHD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GVL作用1 1 GVL的提出 GVL最早由Barnes等[1] …  相似文献   

13.
双肺无挡铅屏蔽的X射线全身照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0年至今 ,为配合化学治疗和骨髓移植 (BMT)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我们采用双肺无挡铅屏蔽对 2 1例患者进行X射线全身照射(IBI)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一、病例和方法1 病例 :自身骨髓移植 (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 (AL) 10例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 11例 ,其中骨髓移植(Allo BMT) 5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 6例。 2 1例中 ,男性 15例 ,女性 6例 ;移植年龄 8~ 42岁 ,中位年龄 2 9岁。急淋 (ALL) 7例 ,急非淋 (ANLL) 10…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骨髓移植就其本质来说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致的,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造血干细胞。造血细胞移植是指骨髓、胚胎肝和周围血白细胞中造血干细胞移植而言。造血干细胞可分为多向性干细胞和定向性干细胞,多向性造血干细胞(CFU-S)进一步分化为红系定向干细胞(CFU-E)和粒系定向干细胞(CFU-C)等,造血干细胞经过干细胞池、增殖池、成熟池和功能池4个阶段,发展成为各种血液有形成份。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各种造血器官的基质细胞所建立的特殊局部环境-造  相似文献   

15.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6):481-486
说明:①本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首;③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④因篇幅所限,每篇文章在本索引中仅在一个主题词条目中出现。B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合并视神经萎缩1例(周进茂,白海,王存邦等)(4):25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特征及诊断预后价值(徐淑芬,白海,王存邦等)(6):432-434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慢粒急淋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1例(王景昌,赵红娟,党社民等)(6):449膀胱癌膜联蛋白-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赵宪龙,张煦,包守芳等)(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使用"氟达拉滨(Flud)+马利兰(Bu)+司莫司汀(CCNU)+阿糖胞苷(Ara-C)"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患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预处理方案为Flud 30 mg/(m2·d)×4 d,Bu 1 mg/(kg·次)×4 d,CCNU 250 mg/m2×1 d,Ara-C 2-4 mg/m2×2 d.供者均为亲缘HLA配型半相合;输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数(3.5-4.5)×108/kg受体体重(中位数为4×108/kg),骨髓有核细胞数(3.5~4.5)×108/kg受体体重(中位数为4×108/kg受体体重).采用"ATG+环孢霉素+短疗程甲氨喋呤+晓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前列腺素E1(PGE1)+低分子肝素钠+丹参预防肝静脉闭塞症.结果 骨髓移植后全部患者重建造血,移植后骨髓嵌合及基因检测证实患者骨髓中造血细胞为完全供者细胞植入.结论 Flud+Bu+CCNU+Ara-C预处理方案移植治疗白血病疗效较好,安全可行,为无HLA完全相合供者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造血生长因子对使用全身照射(TBI)进行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患者造血重建的影响,进而起到模拟事故性急性放射病,了解细胞因子在急性放射病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1990-2012年75例预处理含TBI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及其供者的造血生长因子应用、植入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细胞因子在造血功能重建、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除1例因预处理不良反应死亡外,其他患者全部恢复造血功能重建。应用rhG-CSF组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自体移植为10 d、异基因移植为12 d。自体移植患者应用rhIL-11组与未应用rhIL-11组血小板植入的时间分别为(11.67±1.53)、(13.70±6.27) d。所有TBI患者中口腔溃疡发生率为48%,腹泻发生率为44%。造血重建过程中细胞因子不良反应不明显,动员过程中半数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细胞因子在TBI后造血功能重建以及移植时的造血干细胞动员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身(全淋巴)照射后100例医源性急性放射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肿瘤过程中用全身照射(TBI)或全淋巴照射(TLI)预处理,研究受照不同剂量患者发生医源性急性放射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造血恢复及相关合并症。方法100例患者(白血病91例,其他肿瘤9例)接受500~1000cGyTBI或TLI和超大剂量化疗作预处理。结果均发生医源性急性放射病,白细胞降至(0~0.15)×109/L,骨髓空虚,合并各种感染和出血。经造血干细胞移植,抗感染,应用GM-CSF或G-CSF积极支持治疗及保护隔离措施,92例造血恢复,8例死于不同感染和出血。结论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起主要治疗作用,不同造血因子用于治疗急性放射病,可能是一种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非亲缘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NAPBSCT)在治疗急性白血病中(AL)的作用,1例HLA完全相合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接受了URD-NAPBSCT治疗。结果病人顺利度过造血抑制期并获得完全性植入,移植后发生了皮肤Ⅱ度GVHD和间质性肺炎,经治疗后痊愈。结果初步表明,URD-NAPBSCT较简便安全,可为急性白血病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白血病患者干细胞移植前后肺功能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方法 观察白血病化疗组(A组,n=23)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C组,n=35)各项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50%、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50%、MEF75%)、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每升肺泡容量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差异.比较20例行干细胞移植(B组)患者移植前7d与移植后3~12个月肺功能变化,并将B组分别按照接受移植的干细胞来源和贫血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观察不同来源干细胞移植和贫血对肺功能的影响及其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DLCO、DL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