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洛美沙星的少见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能力强、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性好、半衰期长、且不良反应轻、耐药性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ADR)主要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皮肤过敏症状以及光敏反应等。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ADR报道也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少见ADR的报道。本文就国内文献中洛美沙星的少见ADR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南京某三甲医院抗菌药专项整治前后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取该院2010年(整治前)和2011~2013年(整治后)所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使用记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类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细菌耐药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后(2011~2013年)喹诺酮类抗菌药销售金额及占抗菌药总销售金额比例较整治前(2010年)有明显下降;整治前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的销售金额和DDDs最高,整治后的2012~2013年,莫西沙星注射剂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销售金额最高,分别位于第1、2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DDDs最高,分别位于第1、2位;莫西沙星注射剂DDC最高。主要耐药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有所下降;整治后该院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例数及喹诺酮类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占抗菌药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整治前。结论:该院通过抗菌药专项整治,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各项应用指标明显改善,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应用也取得成效,专项整治的效果比较明显。但该院还应加强对第4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加以督导。  相似文献   

3.
斯帕沙星(SPLX)是日本开发研制的新喹诺酮类合成抗菌剂,结构中含二个氟原子,格帕沙星(OPC-17116)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有独特的化学结构,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相比,有许多特点[1,2],洛美沙星(LMLX)亦属于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结构的特点,使其药物动力学特性得到改善,保证体内代谢稳定和避免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盐酸洛美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1过敏性休克男,28岁。因胆囊炎给予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0.4g,20ml静脉滴注,输入3min后出现呼吸停止,血压、脉搏全  相似文献   

5.
彭素琴 《药品评价》2006,3(4):314-315
盐酸洛美沙星(Lomefloxacin.LMFX)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其半衰期长.疗效确切,得到广泛临床应用。国家药品标准[WS-203(X-174)-93,试行]采用HPLC进行LMFX原料药中有关物质检查及胶囊的含量测定.但该法得到的LMFX峰杂质分离不完全.现参照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标准[WS-468(X-364)]-98改进了LMFX胶囊的HPLC含量测定条件。并进行了有关物质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洛美沙星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收集我院及文献报道洛美沙星常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洛美沙星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神经毒性反应及光敏反应。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中洛美沙星不良反应较多,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提供警示,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国内外近期公开报道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临床不良反应有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光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反应、软骨毒性和肌腱损伤以及影响血糖等。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涉及系统广泛,有的后果严重,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高度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所谓类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术语中的特定名词,指某一类药理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具有相同的一种或一类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第11、24和35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对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进行了警示,并指出该药禁用于糖尿病患者;同时还指出,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血糖紊乱也有报告。由此引出“血糖紊乱是否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类反应”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王佃荣  陈洪喜 《药品评价》2006,3(6):466-467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LFLX)是第三代喹诺酮类强效广谱杀菌剂,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部分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根据临床需要.我们研制了盐酸洛美沙星凝胶剂.主要用于治疗脓疱病和毛囊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田硕涵 《首都医药》2006,13(17):30-30
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2005年北京市5500余例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中,喹诺酮类药物占38.1%。左氧氟沙星虽为喹诺酮类抗菌药中较为安全的品种,但近几年来,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趋增多。  相似文献   

11.
洛美沙星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美沙星是喹诺酮类第三代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泌尿系感染、性病的治疗、外科感染、呼吸道感染、风湿病并发感染及眼科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等。大多数患者对本品耐受性良好,仅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是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口服吸收快,倍受临床欢迎。但该药不良反应引起了医药界的注意,本文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光敏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喹诺酮(quinolone)类是由化学合成的一类新型抗菌药物,由于其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广泛抗菌活性,及在体内各组织中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性,近年来发展得较快,特别是其第二代氟唑诺酮(fluoquinolone).但随着临床中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广泛应用.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发现.常见的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枢神经毒性作用(眩晕、困倦、失眠、头痛和痉挛),胃肠道反应及皮肤光敏反应等,本文综述对喹诺酮类光敏反应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4.
颜晓勇  黄颜颜 《贵州医药》2000,24(3):163-163
洛美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已广泛用于临床,我们使用国产洛美沙星治疗尿路感染38例疗效明显优于氨苄青霉素,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喹诺酮类 (Quinol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 ,属人工合成抗菌药。自 196 2年人工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 (NalidixicAcid)以来 ,该类药物发展迅速 ,2 0世纪 70年代初相继开发出第二代的吡哌酸 (PipemidicAcid)、第三代的氟哌酸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等 4 -氟喹诺酮类新品种应用于临床。本文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按照药品开发年代及其化学结构、抗菌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毒副反应等特点进行分类概述。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分类1 1 第一代喹诺酮类1 1 1 第一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吡…  相似文献   

16.
盐酸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ati)是继氟罗沙星之后的又一个新型(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它弥补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G菌、G’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分支杆菌等活性较弱的缺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的活性为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2~8倍。是控制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组织感染的良好药物。目前已研制出该药的片剂、胶囊、滴眼剂、注射剂等多种剂型。尚未见到有关中空栓剂的报道,为了提高局部治疗效果,减少全身给药的不良反应,降低成本,笔者研制了盐酸加替沙星中空栓,使药物能均匀持久地分布于阴道内壁,使接触面积增加,从而产生良好的局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类制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六十年代喹诺酮类抗菌药问世以来,发展迅速,临床应用广泛。为了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对此类药物新制剂的研究进展很快。本文就第三代喹诺酮类制剂开发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要概述:1口服新制剂据报道[1],诺氟沙星(Norfloxacin)...  相似文献   

18.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属于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其不良反应也常有报道。我科2008年4月19日同时出现6例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于实施有效的应急处理及护理,不良反应均得到了有效的纠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科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2年合成第一代喹诺酮药物奈啶酸(nalidxicacid)以来,不断开发了新的喹诺酮药物,并受到临床的重视与广泛应用,如第二代吡哌酸(pipemidicacid)及当前应用较广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氧氟沙星(ofloxacin)、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以及第四代新型氟喹诺酮类,如曲伐沙星(trovafloxacin)、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等。这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与其它药物间无交叉耐药,口服吸收好,不良反应少,价格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吴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37-137
加替沙星属于人工合成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其保留了第三代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又增强了抗厌氧菌的活性,其临床疗效甚至超过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随着该药应用的日益普遍,与其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道也不断增加,对我院2008年收集的38例加替沙星注射液导致的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