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小珀  王威涛 《华西医学》2007,22(1):135-135
目的:评价术中胆道造影与术中胆道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回顾总结肝外胆管结石195例,应用常规器械取石+术中胆道造影99例,应用术中胆道镜取石96例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后感染,术后结石残余率等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胆道镜组的结石残余率明显低于应用术中胆道造影组,而且二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并无显著差异。用胆道镜检查胆总管和左右肝管尚可发现胆道狭窄、胆道肿瘤等合并病变。结论;术中胆道镜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有其的优越性,要优于常规取石+术中胆道造影。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10例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认为术中胆道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出肝内外胆管结构,对于胆管狭窄、梗阻、扩张或解剖结构是否有变异者能得以显示,对胆总管探查、术式选择、估计手术难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阐明了造影剂的应用、适应症及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总结出术中胆道造影的重要性:(1)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配合探查和观察胆道情况;(2)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单赁手术控查预防是不够的,它是最后一次把关机会;(3)了解胆道解剖情况,减少手术并发症,防止因粘连、变异和盲目取石而造成的意外胆道损伤;(4)减少或避免胆总管阴性控查,防止胆总管切开后继发性胆管狭窄等并发症,避免患者术后带T管的痛苦。近年来开展日益广泛的术中胆道造影同PTC、ERCP一样是直接将造影剂注入胆道后摄片,较为真实清晰,特别在胆石症患者应用较多,其价值在于造影正常可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切开,减少胆道残余结石,正确判断胆道解剖关系,避免胆道损伤。对非结石性疾病如缩窄性胆管炎、胆道蛔虫症、胆道局限性狭窄、乏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和处理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胆管造影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胆囊切除术中行选择性胆管造影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选择性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5例,胆囊管残余结石1例,Mirizzi综合征2例,胆道畸形2例(重复右肝管并注入胆囊管畸形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1例),胆总管损伤1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对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术中胆管造影能明确胆管解剖,及时发现残余结石、畸形及胆管损伤。有效地减少了胆道残余结石及胆道损伤的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胆管探查,降低了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并加以总结。结果造影成功69例,成功率100%,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8例,胆道结构变异3例,胆管损伤1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对降低胆管结石的残留,减少不必要的胆管阴性探查,辨明胆道解剖,避免及发现胆管损伤,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质量和安全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造影均成功,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下段结石9例,并经中转开腹手术证实。全组无胆管损伤,除2例并发胆漏外。其余均痊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d。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对降低胆管结石的残留,避免胆管损伤。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疑似胆管结石的56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结果 56例患者术中经胆道造影提示胆道系统正常者52例,成功施行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平均住院时间6d,均痊愈出院;4例胆道造影提示有胆管结石,延长切口行胆道探查胆管切开取石,均行胆总管一次缝合,术后无胆漏,平均住院时间8d,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时,对术前及术中疑似胆管结石的患者,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可有效地减少胆管残石率及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具有简单、经济、有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2月行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的5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造影成功49例,其中经胆囊管造影41例,经胆总管造影8例,成功率96.1%。造影结果提示胆总管结石12例,胆囊管结石4例,胆管损伤3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9例,中转开腹手术4例,腹腔镜下胆管修补1例,术后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3例。未见造影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安全、简便,可以防止胆总管及胆囊管结石残留,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胆道阴性探查和发现潜在的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8.
胆道镜检查在肝胆管结石术后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术后胆道镜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3例肝胆管结石术后行T管引流患者行胆道镜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管胆道造影明确或怀疑胆管残余结石21例,经胆道镜检查证实18例;T管胆道造影阴性142例,胆道镜检查发现残余结石15例,胆管狭窄2例,胆管息肉1例;33例残余结石均在胆道镜下成功取石,胆管狭窄2例行胆道镜下球囊扩张术,胆管息肉1例行胆道镜下行息肉切除;未发生窦道破裂、胆道穿孔、大出血、胰腺炎、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胆道镜检查可发现T管胆道造影未发现的残余结石及其他病变并同时给予相应处理,检查和治疗同步进行,可最大程度降低残石率、复发率和再手术率,应作为肝胆管结石胆道外引流术后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7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插管造影共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造影均成功,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胆管变异2例,胆管损伤1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对降低胆管结石的残留,预防并及时发现胆管损伤,明确胆管解剖及变异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术中胆道造影与术中胆道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 回顾总结肝外胆管结石195例,应用常规器械取石 术中胆道造影99例,应用术中胆道镜取石96例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后感染,术后结石残余率等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胆道镜组的结石残余率明显低于应用术中胆道造影组,而且二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并无显著差异.用胆道镜检查胆总管和左右肝管尚可发现胆道狭窄、胆道肿瘤等合并病变.结论: 术中胆道镜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有其的优越性,要优于常规取石 术中胆道造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中胆管造影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4例术中胆管造影病例进行分析,以25%泛影葡胺30~40ml对57例具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者经胆囊管残端注入,135例胆总管探查术后经T管注入进行X线造影摄片。结果前者阳性率31.58%,后者结石残留率18.75%,假阳性率1.79%。结论术中胆管造影简便易行,准确率较高,危险性小,如能准确掌握其适应症,对减少残石率,避免不必要的胆管探查术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囊-胆管造影在保胆取石中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对于术前患者有黄疸、胰腺炎病史,肝功能检查示直接胆红素升高或GPT、AKP升高,或保胆术中胆汁自胆囊管不能涌入胆囊,显示胆囊管流通不畅者等特殊病例,术前B超或CT、MRI检查无阳性结果43例,术中经胆囊管行胆管造影.结果 内镜保胆取石术中43例行胆道造影,发现2例胆囊管结石,1例取出后保留胆囊,1例因结石取出困难,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发现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并置“T”管引流,术后6~8周经“T”管造影、胆道镜、超声检查显示胆道通畅无残余结石,拔除“T”管.2例十二指肠乳头轻度狭窄,未行特殊处理.结论 合理选择和应用术中胆囊-胆管造影,能提供可靠、直观、清晰的图像,全面了解胆道走向,提高胆囊管、胆总管病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胆道阴性探查,对于手术方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多发性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术中超声探头,在4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胆管结石手术中进行超声检查,并行经胆总管插管超声造影/或经肝内胆管穿刺超声造影,且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4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超声诊断35例为肝内胆管结石,其中5例术前超声未查出,13例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0例合并胆管炎症、胆管壁纤维化。13例肝内外胆管均有结石的患者中,4例合并胆总管下段癌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术中超声检查可对术前超声检查的漏误诊予以纠正。术中肝胆管超声造影,可提高对胆道疾病的检出,同时伴有冲洗胆道结石的作用,可以减少胆道结石的残留。术中超声定位结合术中胆道超声造影,可作为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意义。方法:分析对临床诊断单纯性胆囊炎病人常规术中经胆囊管插管造影摄片临床资料。结果:2002年9月~2004年9月693例单纯胆囊炎或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例中,25例发现胆总管结石,占3.6%;其胆囊管直径与正常值有显著差异。避免再次手术和术后内镜乳头扩约肌切开术(EST)及内镜胆管引流(EBD).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可以及时发现无症状性胆总管结石,又可提供影像依据,在目前医疗环境下,有一定推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必要性、指征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患者4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术中造影提示胆总管结石而行胆道探查取石;23例术中胆囊三角炎性粘连解剖不清楚,行造影后避免了胆囊管残留和胆总管损伤;6例术中怀疑副肝管行造影证实2例副肝管存在,避免了结扎副肝管导致肝段萎缩。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能帮助手术医生了解胆道的解剖形态及发现解剖变异,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和胆道损伤,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再次腹腔镜手术处理胆管残石和胆管再生结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管残石及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DE)后胆管再生结石的处理,多采用经内镜乳头切开(ES)或者开腹胆道探查(OCDE)。我院从1997年6月到1999年2月,对5例LC术后胆管残石和2例LCDE术后胆管再生石,选用再次LCDE处理。两次手术间隔1天到5年。术中一次取净结石。2例术后安置T管,5例胆管一期缝合。T管于术后6周拔除,并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检查。胆管一期缝合者,术后3月行静脉胆道造影(IVC),均未发现残石和狭窄。结论: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越性,使再次腹腔镜手术处理胆管残石和再生石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者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可明显减少胆道残石及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并可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胆总管切开。我院于2002年8月~2004年8月进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152例,其中开腹胆囊切除行造影132例中,阴性90例,假阳性3例,Mirizzi综合症2例:LC术中造影20例,发现胆囊结石2例,胆道解剖异常2例,胆道造影准确率98%,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胆管结石术后常规应用胆道镜的价值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诊断手段。方法:总结176例胆管结石术后的T管造影,B超和胆道镜对残余结石的诊断情况。结果:69例残余结石中,T管造影诊断42例,漏诊27例,B超诊断阳性51例,漏诊18例,胆道镜诊断63例,漏诊6例,三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0.8%,73.9%和91.3%,结论:T管造影及B超虽然是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诊断的最常用方法,但由于受影响的因素较多而出现假阴性而造成漏诊,胆道镜能发现T管造影及B超不能发现的结石,同时可同步处理,提出肝胆管结石术后应常规进行胆镜的检查治疗,在提高胆管结石手术的质量,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胆道手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6年9月52例术中胆道造影(IO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胆囊管或经胆总管穿刺行选择性IOC 36例、直接经T管造影16例,选择性IOC阳性者再行经T管IOC者10例。结果:对胆囊切除术中36例具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患者经胆囊管或经肝胆管穿刺IOC,发现胆道结石10例(27.78%),假阳性2例(5.56%),阴性24例(66.67%)。2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经“T”管术中造影,胆道结石残余2例(7.69%),假阳性1例(3.85%)。结论:IOC可预防术后残余结石,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切开探查,降低术后并发症;并能直接了解胆道系统解剖,提高手术安全性,在临床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B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B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利用腹腔镜B超,对肝胆系统进行探查,代替术中胆道造影,以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减少漏诊及胆道损伤。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69例LC中应用腹腔镜B超进行检查的病例。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轻易找到胆总管位置及其病变,其中1例发现胆总管变异,1例胆总管癌变,2例胆总管结石,无中转开腹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B超对肝外主胆管能作出准确的术中定位,避免术中胆道损伤,也可判断胆总管内有无结石,对指导LC手术和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实用价值,可代替术中胆道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