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临床观察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4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给予泛影葡胺治疗后,观察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在进行泛影葡胺治疗后,0.5~1d内症状有所缓解与消失的病例有42例,1~1.5d内症状消失或有所缓解病例有10例,1~1.5d内梗阻有所缓解或消失病例有17例,1.5~2d内接受手术者有11例。结论针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泛影葡胺治疗,有利于诊断梗阻的性质与部位,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有效改善梗阻症状,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水溶性造影剂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50—100ml行胃肠道造影,通过腹部x线摄片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以确定梗阻部位及手术时机。结果:48例造影剂在7—48h后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占全部病人的80%。另12例患者经48h保守治疗,泛影葡胺不能到达结肠,且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而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运用水溶性造影检查能明确梗阻部位,选择手术时机,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肠梗阻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腹部手术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泛影葡胺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未使用泛影葡胺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梗阻缓解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保守治疗成功55例,成功率为69%,中转手术25例,手术率为31%;治疗组保守治疗成功72例,成功率90%,中转手术8例,手术率10%。两组在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梗阻缓解时间及保守治疗成功率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泛影葡胺是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上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饲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治价值.方法 将115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鼻饲泛影葡胺,6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55例),比较两组保守治疗情况、肠坏死发生情况、肠梗阻解除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保守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0%(51/60)比81.8%(45/55),P>0.05].观察组肠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比9.1%(5/55),P<0.05].观察组肠梗阻解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9.3±4.6)h比(29.6±5.6)h、(3.8±1.6)d比(5.5±1.5)d,P<0.05].观察组患者未发生泛影葡胺相关的不良反应,未发生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鼻饲泛影葡胺能够提供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判断依据,避免肠坏死的发生,促进肠梗阻的缓解,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小肠排列术是预防再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其方法是使肠管形成有规律的粘连 ,防止术后肠梗阻发生〔1〕,手术的目的是解决梗阻并防止复发。自1994年9月~2000年2月 ,我科共为25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实行M A管小肠内置排列术 ,效果良好。现就其临床应用体会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共25例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1例 ,最小年龄28岁 ,最大年龄78岁 ,平均50 7岁。反复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均在2次以上 ,均有手术史 ,其中2次手术者占78 2% ,最多有4次腹部手术史。有12 6%的病人行肠切除 ,有51 4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与石蜡油联合治疗传统非手术治疗失败的粘连性小肠梗阻(AS10)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5例经传统非手术治疗失败的AS10患者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成联合组35例,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与石蜡油各100 ml,必要时追加石蜡油100 ml/d,连续2~3d至肛门排出石蜡油;对照组30例,行传统非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有手术指征时及时开腹探查.观察肠梗阻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探查率.结果 联合组第1次排便时间[(5.1±2.5)h]比对照组[(21.4±14.6)h]缩短(t=2.230,P相似文献   

7.
小肠梗阻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检查对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疑诊小肠梗阻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口服76%泛影脯胺100ml行小肠造影检查。结果小肠造影检查提示不全肠梗阻16例,肠梗阻5例。CT显示小肠梗阻15例,肠腔积气积液11例。结论口服泛影脯胺造影检查对临床难以确诊的肠梗阻患者能提供影像依据,尤其对诊断不全性肠梗阻具有优越性,CT对诊断不全性小肠梗阻的困难,对发现小肠梗阻病因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小肠梗阻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检查对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疑诊小肠梗阻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口服76%泛影脯胺100ml行小肠造影检查。结果小肠造影检查提示不全肠梗阻16例,肠梗阻5例。CT显示小肠梗阻15例,肠腔积气积液11例。结论口服泛影脯胺造影检查对临床难以确诊的肠梗阻患者能提供影像依据,尤其对诊断不全性肠梗阻具有优越性,CT对诊断不全性小肠梗阻的困难.对发现小肠梗阻病因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 ] 。如果处理不当 ,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 1 998年 8月~ 2 0 0 3年 8月间收治 9例 ,采用复方大承气汤等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性 6例、女性 3例。年龄 1 7~ 5 9岁。因急性阑尾炎于外院行阑尾切除术 ,之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 ,在我院行粘连松解术后 3例 ;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肠破裂行肠修补术后 3例 ;胃癌根治术后 2例 ;回盲部肿瘤行右…  相似文献   

10.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病症,占术后肠梗阻总数的80%以上。因此,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仅就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系统整理我院收住因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病人4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2 例,女性8例;年龄32-76岁,平均52岁。病史为28 天-3.5年。全部病历均有腹部手术史,其中阑尾切除  相似文献   

11.
肠梗阻是临床外科急腹症之一,由于肠腔内容物运行受阻及肠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病人不能正常进食,继而出现营养不良,尤其肠梗阻晚期及发生绞窄时更为明显。故此类病人治疗时常需给予营养支持。本组病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9~65岁,平均43岁。单纯性26例,绞窄性6例。粘连性24例,小肠扭转1例,嵌顿疝6例,乙状结肠扭转1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20例,初次发作5例,反复发作27例。保守治疗18例,急症手术6例,中转手术8例。1.2 营养支持治疗 本组病人均给予肠外营养,应用Y形管并联输液法,即将葡萄糖和脂肪乳剂作为一路,氨基酸作为另一  相似文献   

12.
<正>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从2002年3月~2007年3月,我们用大承气汤结合西医输液支持等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3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6~71岁,平均38.2岁。原发病及手术类型:急性阑尾炎穿孔腹膜炎23例,胃肠破裂修补术后6例,脾切除术后3例,经腹肾切除术后1例。临床表现及体征:全组病人均有腹部手术史及不同程  相似文献   

13.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顺利向远端运行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严重的病理生理变化,其发病率占各类肠梗阻的20%以上[1].笔者对近10年来35例粘连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显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1~70岁,平均年龄45岁.本组有腹部手术史34例,其中包括阑尾切除术15例,子宫、卵巢手术8例,胆囊切除4例,胃大部分切除术3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4例;另外有结核性腹膜炎1例,术后病史6个月~15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医院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比较两组经治疗后的总体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减压时间(12.12±5.25)d,排气、排便时间(8.34±2.17)d,腹胀、腹痛的缓解时间(6.26±2.34)d,及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愈时间(11.58±3.53)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对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不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更能有效的判定出对EPISBO患者的手术时机,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10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坚  杨文锦 《现代医院》2012,12(4):58-59
目的探讨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7例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05例,2例伴有休克,就诊时间超过3天且年龄超过70岁老年患者术后死亡。结论对于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临床要多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对整体病情做出综合判断,做出是否存在肠绞窄的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术中注意预防粘连的措施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有3例为腹部外伤后腹腔脏器广泛挫伤,穿孔,急诊行修补术,分别于术后7—9天出现肠梗阻症状;2例为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术后第8及第9天再次出现肠梗阻症状;另3例均为腹部肿瘤,术中分离及切除的范围广。1.2 治疗方法1.2.1 早期我们对此类梗阻认识不足,8例病例中有3例分别于术后第10天左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肠管无绞窄坏死,血供丰富;肠管粘连致密,融结成团,无法分离;肠管肥厚,水肿。其中1例因强行分离,造成肠管多处浆肌层破损、穿孔,无法满意修补,无奈将60%左右的小肠切除,术后第5天出现吻合漏,通过双…  相似文献   

17.
康博士 《健康必读》2008,7(10):41-41
2000年1月-2007年5月,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18例,效果较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8岁。原发病及所施手术: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9例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蛔虫性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3例;2例行肠穿孔修补术、腹腔引流术,1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粘连性肠梗阻6例行粘连带分离、松解术。18例术中均行肠减压,12例行腹腔冲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8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年龄74~86岁,体质量38~45妇,平均体质量指数(BMI)17.8kg/m20术前均以肠梗阻收治入院。3例患者Howship.Romberg征阳性;7例患者术前CT检查发现闭孔外肌与耻骨肌之间有肠管影。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5例为右侧闭孔疝,3例为左侧闭孔疝,术中见疝内容物均为小肠,6例发生绞窄,其中4例属于小肠壁疝,均行肠切除吻合术,2例解除嵌顿后小肠血运恢复。未行肠切除术,闭孔予4-0丝线间断、内荷包或“8字”内翻缝合。4例患者术中行小肠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入院至手术时间最长7d,最短为1d,平均住院时间为17.5d,所有患者切口均行减张缝合,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发生肺部感染2例,术后转入ICU治疗2例。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高龄、营养状况差、多产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应警惕存在闭孔疝的可能,及时行腹部和盆腔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早期确诊并行手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闭孔疝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我科采用经鼻插入导管进行小肠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8例,发现本组病人均有营养不良。从1992年起,在治疗原发病中对其中28例实行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病程2周以上者行TPN;肠减压后转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者,TPN数天后改为经导管EN;置管于肠内作肠排列者...  相似文献   

20.
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3例手术治疗的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就诊时即诊断为肠绞窄坏死,行肠切除吻合术;55例非手术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行肠粘连松解术47例,坏死肠管切除吻合术5例,小肠内固定术2例,肠短路吻合术1例.62例治愈,1例术后第3天死亡.41例随访0.5~9年,7例复发,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应结合影像学资料动态观察病情,及早发现肠绞窄征象,准确把握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