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对神经肌蒂移植至环杓后肌术后声带外展的机制有争议。本文实验结果证明神经肌蒂移植能恢复环杓后肌神经支配及声带外展,但其机制是通过肌蒂中切断的神经纤维的再生和未切断的神经纤维发出芽支二种方式,长入环杓后肌形成新的运动终板而恢复环杓后肌的功能。本文舌下神经袢胸骨甲状肌支植入环杓后肌的实验尚未见有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期失喉返神经后人的环杓后肌形态学的变化规律, 为临床晚期喉神经修复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时限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环杓后肌标本按神经损伤时限分为4个组:6~12个月(12例)、1~2年(10例)、2~3年(8例)及大于3年组(8例).以正常环杓后肌作为对照组(12例).采用MASSON三色染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失神经后喉肌截面的肌纤维和胶原结缔组织纤维截面积的变化;采用肌肉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和运动终板胆碱酯酶(AchE) 染色,细胞计数分析失神经不同时限的环杓后肌两类肌纤维和运动终板数量的变化.结果:随着失神经时限的延长,胶原纤维截面积逐渐增加,而肌纤维的截面积逐渐减少.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神经0.5~2年内肌肉截面积/胶原截面积比率下降最为明显,失神经2年以后肌纤维化明显减缓,但失神经3年后仍残留肌纤维相对截面积为正常对照组的48%.长期失神经后会导致肌纤维类型发生变化,红肌的比例逐渐上升,白肌的比例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终板的数量随失神经时限的延长而减少,1年以上标本未观察到AchE染色的运动终板.结论:长期失神经喉肌和胶原结缔组织截面积变化提示失神经2年内是肌肉纤维化最严重时期,但失神经3年后仍残留肌纤维相对截面积为正常对照组的48%.失神经后喉肌纤维类型的变化提示该变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肌细胞凋亡.人环杓后肌运动终板消失时限为1年.本实验表明晚期神经修复仍能获得部分或全部喉功能是有其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犬甲杓肌肌纤维型及其运动终板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杓肌肌纤维型及其运动终板分布情况。方法:取犬喉双侧甲杓肌,经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及其与乙酰胆碱酯酶联合染色,光镜下观察,并用显微图像分析仪对肌纤维直径进行分析。结果:甲杓肌的横断面上可清晰分出红肌,白肌及中间肌3种类型肌纤维,它们的构成比分别为53.3%,17.8%,28.9%。运动终板沿肌纤维走行呈弥漫性分布,中间肌纤维含有多个运动终板。结论:甲杓肌肌纤维型构成比及其运动终板分布特点与其特定的发音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喉癌患者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喉内肌及正常人的喉内肌肌纤维形态、结构的比较分析,从组织学角度揭示二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将5例喉癌患者未被癌组织侵及的肌纤维和1例使康成人的甲杓肌、环杓侧肌及环杓后肌经HE染色,于镜下观察肌纤维的形态,并采用显微图像分析仪测量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和最大宽度。结果:喉癌患者与使康成人相比,各喉内肌肌纤维形态差异较大;肌纤维横截面积、最大宽度有显著增加(P<0.01),增加的幅度均为环杓后肌>环杓侧肌>甲杓肌。结论:喉癌患者未被癌组织侵及的肌纤维不仅在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肌纤维横截面积及最大宽度明显增大,可能是癌变增加了呼吸道的阻力,各喉内肌代偿性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环甲肌与假声形成有关,但环甲肌麻痹或其他喉内肌麻痹时假声的改变及其机制尚需研究。本文调查了127例声带麻痹病人的假声发声,发现各喉内肌麻痹对假声影响的程度依次为:环甲肌、甲杓肌加环杓后肌、甲杓肌、环杓后肌。本文还分别探讨了各喉内肌对假声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用8只犬实验并观察了环杓后肌、环杓侧肌和杓肌对环杓关节的驱动作用。环杓后肌收缩使杓状软骨外翻跨动,同时沿环杓关节面向外侧滑动,导致声带突向后、外、上方旋转,两侧杓状软骨相互远离,声门开大,杓斜肌除能协励声带突外展之外,还能有效地遏制声带突上旋,从而避免了声门开大过程中声带后部过分上抬。环杓侧肌收缩使杓状软骨内翻跨动,声带突向前、内、下方旋转,膜间部声门闭合;杓横肌收缩除能使两侧杓状软骨向内侧滑动相互靠拢而关闭软骨间部声门之外,尚能借助于杓状软骨内侧面阻止声带突下旋,从而使声门闭合时声带后部不致出现下移。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琥珀酸脱氢酶(SDH)显示法,对5例新生儿环甲肌(CT)、环杓后肌(PCA)、甲杓肌(TA)的肌纤维类型和构成比进行研究。发现新生儿各喉内肌均由三型纤维组合而成,即红肌纤维、白肌纤维、中间型肌纤维。得出三型纤维构成比,环甲肌分别为32.1%、23.5%、44.4%;环杓后肌分别为40.4%、9.1%、50.5%;甲杓肌分别为50.3%、15.4%、34.4%。不同的肌纤维构成,提示各喉内肌功能特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未被癌组织侵蚀的喉内肌肌纤维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科研工作选择对比材料提供依据.方法:3例正常成人和5例喉癌患者病变对侧或与之不同分区的甲杓肌、环杓侧肌及环杓后肌(肉眼及镜下均未见癌组织侵蚀,喉返神经亦未受侵蚀)制成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肌纤维的形态;应用显微图像分析仪测量肌纤维的横截面积、最大宽度和数量.结果:与正常成人相比,喉癌患者各喉内肌肌纤维形态变化较大;肌纤维横截面积、最大宽度显著增加(P<0.01),增加的幅度以环杓后肌为最大;肌纤维数量两组无差异.结论:肌纤维横截面积和最大宽度是反映肌肉功能状态的较为可靠的指标.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不能用喉癌患者未被癌组织侵蚀的喉内肌代替正常成人的喉内肌做为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面肌运动终板形态学特征,以及神经损伤后再生终板的结构特点。方法用恒冷箱切片,琥珀酸脱氢酶及乙酰胆碱酯酶复合染色,观察研究正常组组大鼠面肌运动终板形态类别及特性,以及面神经挫伤后重获神经分布的面肌再生终权形态特征.结果正常面肌运动终板形态上分四类:Ⅰ型为圆密集型,占44%;Ⅱ型为复合分枝型,占28%.Ⅲ型为简单分枝型,占17%;Ⅳ型是圆形带孔型.占11%.而再生运动终板(第8周),均为较复杂的多圆密集型。结论 面肌运动终板形态类型特异,正常与再生运动终板均以多圆密集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将6只犬右侧喉返神经主干切断损伤后,用膈神经移植支配环杓后肌。术后10个月,3只犬右声带恢复外展功能,肌电图及组织学证实神经再生,环杓后肌获得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11.
用SDH与AchE结合染色法,观察经过不同负荷训练的小白鼠腓肠肌内侧头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变化。结果:间歇跑训练使红肌纤维数增加16.3%,中间肌纤维数减少10.1%,白肌纤维数减少6.1%,白肌纤维和中间肌纤维平均直径增加显著,中间肌纤维上运动终板的平均直径增加显著;连续跑训练使中间肌纤维数增加11.8%,红肌纤维数增加5.8%,白肌纤维数减少17.7%,中间肌纤维平均直径增加显著,红肌纤维上运动终板的平均直径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SDH和AChE结合染色方法,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红、白、中三种肌纤维运动终板的形态。并采用银染压片方法显示三种肌纤维运动终板内轴突终末分枝。发现不同型骨骼肌纤维运动终板的形态及其内轴突终末分枝状态不同,并结合各型肌纤维的运动终板特征进行了讨论和生理功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用SDH和AchE结合法,光镜下观察了不同负荷训练的小白鼠股直肌的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变化。结果表明,间歇跑训练组白肌纤维百分数显著增加,红肌和中间肌百分数相对减少;红肌和白肌纤维的平均直径显著增加;三种肌纤维的运动终板数都显著增加。连续跑训练组红肌纤维百分比略增加,白肌纤维百分比略减少,训练可使小白鼠股直肌某些形态结构和组织化学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伴发脊髓空洞的脊柱侧凸患者竖脊肌肌纤维及运动终板的酶组化特征,探讨其与脊柱侧凸发病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伴发脊髓空洞的脊柱侧凸患者20例,以1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和10例非脊柱侧凸患者为对照。术中切取两侧竖脊肌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还原型辅酶I-四氮唑还原酶染色及非特异性酯酶染色。观察3组患者竖脊肌肌纤维的病变特征及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的分型。结果脊髓空洞组中12例(60%)有神经源性肌纤维病变;AIS组和非脊柱侧凸组均未见神经源性肌纤维病变。脊髓空洞组凸侧竖脊肌T0型终板和病变终板数均显著多于凹侧(P<0·05);AIS组凹侧竖脊肌T0型终板和病变终板数均显著多于凸侧(P<0·05);非脊柱侧凸组左、右侧竖脊肌T0型终板和病变终板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脊髓空洞组竖脊肌肌纤维及运动终板的病理特征与AIS组明显不同。AIS患者竖脊肌可能为继发性的病理改变,而伴发脊髓空洞的脊柱侧凸患者竖脊肌存在原发性失神经支配,这种失神经支配可能是脊柱侧凸发生的始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杨天芸  罗勇  徐卫国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6):1458-146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骨骼肌肌纤维分型和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运动终板的变化,从而了解COPD患者骨骼肌功能失调的原因。方法利用熏香烟法制造COPD大鼠模型并设置空白组。取大鼠胫骨前肌做冷冻切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比较两组大鼠骨骼肌横截面积,Ⅰ型、Ⅱa和Ⅱb型肌纤维的含量以及神经肌肉接头处运动终板的差异。结果两组大鼠Ⅰ型及Ⅱb型肌纤维含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骨骼肌横截面积和单位横截面积内运动终板个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大鼠骨骼肌纤维含量改变,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减少导致骨骼肌耐力下降以及肌肉萎缩可能是骨骼肌功能失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正常人和184例面瘫病人进行神经兴奋性及各面肌运动点阈值测定,得出左右侧阈值差值的正常范围。并行去神经程度判断、去神经程度与麻痹程度和预后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甲状腺素对大鼠膈肌肌纤维及其运动终板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状腺素可引起3种肌纤维运动终板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降低,含量减少,终板面积缩小;肌纤维琥珀酸脱氢酶(SDH)含量减少,肌纤维直径缩小.并对其发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筛动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40具干颅与20具尸体头颅对眶内的筛孔与筛动脉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发现筛前、后孔多数位于额筛缝处式以上。由眶内缘点至筛前孔的距离约16mm,至筛后孔为30mm左右。筛后孔离视神经管眶口较近,距离5~8mm的占78%。筛前动脉较短,品径较粗,紧贴眶壁走行。筛后动脉较长而细,与上斜肌关系密切,有时还发支供应其他眼外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克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 iliary neurotroph ic factor,CNTF)抗体对肉毒毒素(botu linum toxin,BTX)引起的肌麻痹的作用。方法10只新西兰兔,分别在双侧眼外肌肌腹和面部皮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 linum toxin A,BTXA),注射后第4天在右侧眼外肌和面部皮下注射多克隆CNTF抗体,左侧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注射后14 d,行电镜观察双侧眼外肌和面肌的肌细胞、运动终板及神经纤维的改变。结果注射BTXA后14 d眼外肌和面肌的肌纤维均明显萎缩,线粒体肿胀,肌纤维结构无明显破坏;神经髓鞘板层松散,可见髓样小体,运动终板处可见清亮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小泡增多密集。右侧注射CNTF组可见肌细胞核内移,胞质内线粒体肿胀聚集,肌细胞呈空泡样改变,局部肌丝断裂溶解,变性的肌细胞坏死崩解成细胞碎片;运动终板处也可见大量清亮小泡聚集,神经髓鞘增多。结论注射多克隆CNTF抗体后,与单纯注射BTXA者比较,局部肌细胞结构出现不可逆性破坏,延长了肌肉麻痹恢复时间,提示多克隆CNTF抗体可能延长BTX的肌麻痹作用。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study tke speciality of orhicularis eculi muscles, nerves and otis muscles, nerees and mechanism of difference of facial muscular injury in facial paralysis deeply. Mettugls. The conductive velocity of the efferent nerves of orbicularis oculi and oris muscles of the health human beinge and guinea pigs is measured with electromyogram (EMG) apparatus. Results. The conductive velocity of orbicularis oculi nerve is quicker and oria muscles are controlled by facial nerves on both sides. Measuring the threshold of Strength-Duration (S-D) curves of the motor point of orbicularis oculi and otis muscles shows the threshold, of the former is lower. Measuring the diameter of orbicularis oculi and oris nerve fibers on the guinea pigs and rabbits shows the diameter of orbicularis oculi nerve fiber is bigger. The area of secondary synapse space of orbicularla oculi motor end plat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oris under scanning electromicrwscope. Conclusiom. Orbicularla oculi muscles,orbicularis ccuh nerves and oris muscles,otis nerves all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 on physiology and anatomy, It elucidated the mechanism that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is easy to be iniur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