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Z  Zhao JZ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3):3076-3078
目的 分析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至2009年手术治疗的29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男7例,女22例,发病年龄(52±9)岁.临床表现:头痛15例,视力减退9例,复视7例,眼睑下垂2例,面部感觉异常6例,轻偏瘫1例,月经稀少4例.MRI为主要诊断方法.29例患者经额颞开颅伴或不伴眶颧弓切断,全部经硬脑膜下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48.3%),近全切除13例(44.8%),大部切除2例(6.9%),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7例(93%)随访3个月至6年.头痛全部缓解,神经系统症状改善12例,内分泌症状无改善.主要并发症包括视力减退2例(6.9%)、动眼神经麻痹17例(58.6%),外展神经麻痹8例(27.6%),三叉神经麻痹4例(13.8%).16例定期复查MRI,时间1至6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手术是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全切除肿瘤难度较大,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影像检查初步诊断海绵状血管瘤,进一步设计手术入路.方法:本院7例眼眶肿物患者,通过影像资料检查初步诊断海绵状血管瘤,采取不同入路手术.结果: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后均无眶内出血,眼球突出恢复正常(双眼球突度<2mm),眼球运动自如,视力提高.结论:通过AB超,CT常规检查,初步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根据CT水平位影像显示的肿物位置、最大的横径*纵径m值计算和经眶尖三角形透明区高值的测量,明确肿物位置,大小和粘连情况,确定合适的手术入路,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地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5月以来我院手术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22例,其中15例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经结膜入路手术。结果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15例,手术顺利,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结膜入路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关键在于术前对肿瘤性质、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和手术操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窦部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结果4例病例中2例SET1WI呈稍低信号,SET2WI呈高信号,1例增强后呈不均质明显强化,1例开始呈条片状强化,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化范围增大,延迟期呈明显均质强化;另2例SET。WI呈等信号,SET,WI呈不均质高信号,增强后均呈明显均质强化。结论海绵窦部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有一定特点,有助于海绵窦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Yu LB  Zhao JZ  Jia WQ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4):2086-2088
目的总结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3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病理学流行病学影像学特点,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并对43例患者进行以额颞入路,单纯额部入路及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的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全切除22例,近全切除11例,部分切除10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动眼神经麻痹16例,外展神经麻痹10例,面神经麻痹3例。无手术后死亡病例。结论目前,手术仍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伽玛刀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12例MRI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应用Leksell伽玛刀进行治疗。肿瘤最大直径24~40 mm,平均31 mm。肿瘤周边剂量9~14 Gy,平均12.2 Gy。肿瘤中心剂量18~28 Gy,平均24.8 Gy。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6~40个月,未发现与伽玛刀有关严重并发症。肿瘤消失1例,缩小8例,2例体积变化不明显,增大1例。增大1例手术治疗,切除肿瘤时出血明显减少。结论伽玛刀治疗中小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中男3例,女12例;年龄34~69岁,平均47.8岁;MRI扫描T2WI明显高信号和显著均质强化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该组患者均经改良翼点或眶颧翼点开颅,其中9例经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6例经额颞硬膜下入路切除肿瘤,结果9例完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术后11例出现同侧第Ⅲ、Ⅳ、Ⅴ或Ⅵ颅神经麻痹,1例出现对侧偏瘫,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经中颅窝底硬脑膜外入路是手术切除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较优的手术方式。放射治疗可使部分肿瘤缩小,缓解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亦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但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SH)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CSH临床资料,共17例.17例中男6例,女11例,年龄平均48.5岁.结果 17例中全切14例,大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全切病例未见肿瘤复发;大部切除者经放疗后残留肿瘤无进展.术中颅神经解剖保留情况:动眼神经均解剖保留,外展神经12例,三叉神经15例;部分神经解剖保留病例在术后3~6个月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根据肿瘤的体积和生长方向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结合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恰当的切除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术中出血并全切肿瘤,降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提高远期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7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34.5岁。全部患者均经CT、MRI检查诊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其中3例患者行DSA检查,无异常发现。病变位于桥脑6例,延髓背侧l例。结果 7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其中经后颅窝中线入路4例,于枕下乙状窦后经小脑外侧入路3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7例患者术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最长4年,最短6个月,无复发。结论 选好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适应症是至关重要的。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途径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并根据其病灶的不同部位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0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全切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均获良好预后,脑干血管瘤原发临床症状如头痛、呕吐、肿瘤压迫症状、共济失调、偏瘫、吞咽困难等基本消失,除1例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新症状,余大部分患者均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未见手术后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等后遗症的发生;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应根据患者病灶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手术入路,能显著提高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
择我院神经外科2005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7例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观察对象,
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
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时间为1~6月,平均恢复时间为33.32±16.76 d。年龄、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
度、从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到接受治疗时间、球囊使用数量与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呈正相关,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瘘
口流量与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呈负相关。结论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
功能恢复时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海绵窦外侧壁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海绵窦(CS)外侧壁手术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5例(30侧)成人CS外侧壁结构进行解剖和观测.结果①60% CS外侧壁的深层不完整,发生在Parkinson三角后部或Mullan三角前部;② Parkinson三角的内侧边长(13.28±3.77) mm,外侧边长(15.19±3.84) mm,底边长(5.52±1.06) mm;Mullan三角的内侧边长(15.09±4.12) mm,外侧边长(10.91±2.03 )mm,底边长(8.81±2.38) mm; ③滑车神经CS段行程形状分三型:直型、凸型和交叉型.结论①CS外侧壁深层不完整除与表腔形成有关外,可能与穿行神经间距亦有关;②选择CS外侧壁入路时Parkinson三角最常用,在CS前半部可联合应用Mullan三角;③滑车神经CS段行程形状类型的不同可影响Parkinson三角的显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的应用解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经血管灌注后观测10例尸颅的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及其毗邻与血供。结果: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与海绵窦上段背侧紧邻海马钩回,内侧与视交叉、后交通动脉毗邻,外上与脉络膜前动脉相邻,腹侧紧贴鞍背突。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80%未见神经外营养血管,可见20%后交通动脉发出1~2根分支进入神经。结论:海绵窦上段动眼神经毗邻结构复杂,滋养血管细小;在海绵窦上缘手术时,应特别注意辨认和保护动眼神经。  相似文献   

14.
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对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全部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扫描 ,其中 2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 ,2例行CT检查 ,2例行DSA检查。结果  7例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为等、低信号 ,6例在T2WI呈均匀明显高信号 ,1例呈混杂信号。病灶形态呈哑铃形或卵圆形 ,边界清楚。注射造影剂后肿瘤显著强化 6例 ,不均匀强化 1例。 2例CT检查表现为均匀较高密度影 ;2例DSA缺乏明显的肿瘤染色。结论 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在MR图像上有其特异性 ,综合分析临床点及MRI、CT和DSA等影像表现 ,有利于正确诊断 ,确定手术入路 ,指导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199例颈动脉海绵窦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根据Barrow的分类,A型147例,B型3例,C型12例,D型37例。A型主要利用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对B,C,D型主要经静脉途径用弹簧圈栓塞。结果 治愈率为94,5%,颈内动脉通畅率为96.5%,偏瘫占3.5%,病死率为0.5%。结论 A型瘘的治疗首选动脉途径用可脱球囊栓塞,对于动脉途径球囊栓塞有困难、有危险的A型瘘和B,C,D型瘘可采用静脉途径用球囊或弹簧圈栓塞,不必牺牲颈动脉的通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海绵窦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5例成人尸体头部标本进行与海棉窦有关的神经及海绵窦三角的解剖学测量。结果:每侧测量了10个与海绵窦三角和动眼、滑车神经有关的数据,发现通过Hakuba三角和Parkinson三角几乎能暴露海绵窦内所有结构。结论:熟悉有关颅神经和海绵窦三角的解剖,有利于海绵窦病变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手术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 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切除 4 4例共 4 8个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以额叶最为多见。结果 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 ,采用微创技术切除肿瘤 ,全切除率 10 0 % ,无手术死亡。应用微导管定位法纠正脑移位。术后症状改善2 6例 ,与术前相比无变化 13例 ,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加重 5例 ,主要表现为偏瘫加重和失语 ,其中 2例在随访中症状改善。术后随访未见病灶残留和复发。结论 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可精确定位较小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避开功能区 ,减少手术创伤 ,是微创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有cT检查。结果11例海绵状血管瘤均位于海绵窦区,呈单发病灶,右侧4例,左侧7例。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MRI平扫表现为长T,均匀性或不均匀性低信号,明显长T、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8例,中度强化3例,CT和MRI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CT定性诊断正确率为20%(1/5),MRI定性诊断正确率为54.5%(6/11)。结论CT表现与其它实体肿瘤相比无特异性,定性诊断困难;MRI表现呈底向外的哑铃型或类园型长T,长T、信号改变较具特征性,增强表现为非常显著的强化,对定性具有决定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