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陕西省某地级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改善其锐器伤的发生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问卷对全市所有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过去12个月内锐器伤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6份,回收率97.78%,实际有效问卷170份,有效率96.59%。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60.00%(102/170),发生密度3.40次/(人·年)(347/102),上报率39.77%(138/347)。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以护士(63.29%,50/79)和手术室医务人员(84.85%,28/33)为主,发生地点以手术室(40.92%,142/347)和治疗室(14.12%,49/347)为主,发生环节以双手回套针帽(29.39%,102/347)和手术缝合(10.95%,38/347)为主,涉及的医疗器具以头皮钢针(26.80%,93/347)和一次性注射器(20.46%,71/347)为主。多因素分析发现,医务人员性别(OR=2.58,95%CI:1.027~6.463)、所处科室(OR=5.30,95%CI:1.854~15.143)及中等收入(OR=2.43,95%CI:1.206~4.889)是锐器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可追溯暴露源的锐器伤中,血源性传染病暴露占37.22%(67/180),其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和梅毒暴露分别占12.97%、3.17%、2.02%和1.15%。结论陕西省某地级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要加强对高危人群重要操作环节的培训,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降低锐器伤发生率。此外,对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影响因素的有效应对措施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马春华  赵跃  李艳萍  赵海燕  张秀玲 《重庆医学》2013,42(10):1139-1141,1145
目的了解该院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建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监测管理系统,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出2011年8月该院163例工作人员发生了血源性职业暴露,对其高危因素、职业、工龄、致锐器伤操作环节、暴露后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79.14%),其次是医师(15.95%);血源性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锐器伤。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建立监测系统、完善报告流程及暴露后正确有效处理和干预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安徽省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上报情况,分析上报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正确处置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4月1日至30日以安徽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暴露发生的经历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信息,以是否上报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3185份,回收有效问卷33156份.锐器伤和血/体液暴露后的上报率分别为27.41%和24.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医院级别、文化程度、职称水平、职业、是否遵循标准预防、操作前查看患者免疫十项报告、培训次数职业暴露上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暴露后影响上报率的因素为职业、医院级别、文化程度、是否遵循标准预防、操作前查看患者免疫十项报告及培训次数(P<0.05).结论 安徽省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后上报率较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正确处置知识专项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和上报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基本情况,查找危险环节,探讨防控措施及管理对策,保障行医安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锐器伤包括针刺锐器伤及玻璃安瓿锐器伤两种。结果初筛锐器伤报告263人。经核查,排除14人,误报率为1.24%。全院2012年8月发生锐器伤暴露249人,发生率为22.02%。其中:针刺锐器伤47人,占全院医务人员的4.16%,占本次锐器伤暴露者的18.88%,47例中仅有9例及时上报,漏报率高达80.85%。发生玻璃安瓿锐器伤202人,占全院医务人员的17.86%,占本次锐器伤暴露者的81.12%。结论对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现状进行调查,有利于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规范诊疗操作,加强督导培训及考核力度,提高上报及防控意识,减少锐器伤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5.
耿艳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340-1341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及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以锐器伤为主,占94.45%;科室分布中手术科室占52.27%,重症监护室占27.27%;发生人员护士多于医生,所占比例分别为72.73%和27.27%;受伤部位以手部刺伤或划伤为主,占95.45%;发生率最高的时机为手术中缝合、传递器械,占29.55%,其次为处理锐器、整理用物,分别占27.27%和20.45%;暴露源中血源性暴露占36.36%。结论针对职业暴露发生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需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做好自身防护,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职业危害,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年共191份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91名血源性职业暴露者中,医师、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次数最多(91.10%);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60.73%),其中针头刺伤最多(43.98%);明确的污染源以HIV最多(38.73%),HBV其次(22.55%);暴露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的占多数(80.63%).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岗前培训,增强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按照操作常规进行规范安全的操作,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刘晓容 《重庆医学》2011,40(36):3675-3676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漏报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自行设计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问卷表,选取该院290名锐器使用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收回调查表273份,调查参与率为94.14%。医务人员1个月内发生锐器伤67名,锐器伤发生率为24.54%。发生锐器伤后仅7名医务人员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锐器伤漏报率高达89.55%,其中护理人员、临床医生漏报比例最高,分别为58.34%、28.33%。漏报原因包括认为麻烦(28.33%)、不知晓(16.67%)、不知道报告流程(16.67%)、认为没必要报告(15.00%)等。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其锐器伤报告意识以预防、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遵义市护理人员锐器伤的漏报原因,为制定区域性锐器伤防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问卷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便利抽样法,对遵义市14所医院871名工作满1年的临床护士锐器伤高危人群的漏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漏报多分布在低工龄、低职称人群;未上报的主要原因是锐器未接触患者、患者血液检查结果正常、上报后得不到及时对待、时间紧、上报程序复杂,分别占23.7%、22.6%、15.4%、9.7%、8.7%,累计百分比高达80.1%。结论:护理人员锐器伤频繁发生,应针对性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其上报率。发布与宣传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指南十分关键,能够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建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检测管理系统,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监测2009年1~12月94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其职业、高危因素、致锐器伤操作环节、暴露后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77.66%),其次是医师(18.09%);2名HIV职业暴露者给予预防用药,无1名因职业暴露而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完善报告流程及暴露后正确有效处理和干预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173名医务人员,统计发生职业暴露人员的一般情况(工作科室、职业类别、工作年限),职业暴露发生时间段、时机、方式,暴露源等。结果科室分布:外科系列科室、内科系列科室、手术室、门诊医技科室、其他科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分别占41.62%、34.68%、17.92%、4.62%、1.16%。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医生、实习人员、护工、技师依次占61.27%、20.23%、8.67%、8.67%、1.16%。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工作年限≤2、3~10、11~20、≥21 a的依次占54.91%、34.10%、6.94%、4.05%。职业暴露发生时间段:白班、夜班依次占75.72%、24.28%。职业暴露发生时机:锐器管理不规范、操作过程中、防护措施不足依次占52.02%、43.35%、4.62%。暴露方式:锐器伤、黏膜接触依次占96.53%、3.47%,其中锐器包括针头、外科器械、其他锐器(载玻片等),依次占79.19%、15.03%、2.31%。暴露源为HBV、HCV、TP、不明者分别占40.46%、5.78%、8.09%、45.67%。经追踪监测未发现职业暴露后相关感染者。结论发生职业暴露的科室以外科为主,高危群体是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白班易发生职业暴露,锐器伤是主要的暴露方式,暴露源以血源性传播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及其防护情况,探讨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措施。方法:选择24名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群分布、发生环节、暴露源以及暴露后处理情况等。结果: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人群以医生为主(70.83%),年龄<40岁、工龄<3年和≥ 9年以及初级职称血源性职业暴露较多,分别占79.17%、37.50%、33.33%、54.17%。暴露部位以手为主,占91.67%,左手暴露部位拇指和中指较多,右手主要为示指。血源性职业暴露最主要的方式为锐器伤,占91.67%,手术中分合、传递、操作器械和手术缝针是主要环节,分别占45.83%和37.50%。暴露源病原体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占83.33%。暴露后所有人员均立即作了局部处理,局部处理正确率为83.33%;暴露后18人(75.00%)接受预防用药处理,最主要的方式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疫苗,其次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治疗。结论:明确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主要环节和锐器物,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必要防护用品以及暴露后正确处理可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新疆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189人作为研究对象。将人口学资料、职业暴露和工作满意度编成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锐器伤发生率为70.4%,工龄短、学历和职称低的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次数多为2~5次;大多护理人员防护行为欠佳,知识主要来自学校教育;有过锐器伤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低,工作满意度低的易发生锐器伤。结论除应加强护生岗前培训和职业防护管理外,还要通过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来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完善监测管理系统,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并登记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根据发生职业暴露的职业类别、暴露地点及类型、暴露发生的原因、暴露源及暴露后的处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191例,发生职业暴露人员的职别:护士、实习生、医师、工勤人员、技师分别占45.03%、25.65%、20.42%、6.28%、2.62%;暴露地点主要在病房(49.74%),其次为手术室(28.80%);暴露类型主要为锐器伤(94.76%),以输液针头、注射针头等空心针为主;暴露原因以操作中意外损伤为主(29.84%);暴露源以乙型肝炎为主(63.87%),暴露后67.02%预防使用高效免疫球蛋白。结论: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切实落实标准预防,完善报告流程,加强监管,是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蒋春涛  林霄  李懿 《重庆医学》2011,40(36):3668-3670
目的监测、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建立完整的监测报告系统,为制订职业暴露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1年7月83名职业暴露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3名职业暴露中,发生锐器伤53名,发生率为63.86%,血液和体液暴露30名,发生率为36.14%;他们均接受相应的干预措施,无1人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结论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面临的高危职业风险,建立完整监测报告系统及暴露后实施干预措施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现状,探讨自我保护意识和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对职业暴露防护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45名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个人情况、艾滋病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针刺伤情况及对职业暴露态度、发生职业暴露的频率等.结果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对HIV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2.68%,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2.10%,自我保护意识也基本形成,但仍普遍存在以针刺伤或锐器伤为主要职业暴露问题.结论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还存在潜在的危险,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尽可能地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的现况,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6年1月-2008年5月登记上报的117例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伤的117例患者中,护师(士)64例(包括实习护士15例),占54.7%;医师46例(包括实习医师25例),占39.3%。引起职业暴露损伤的均为血源性传播疾病。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伤的原因中,以针刺伤为主(98例),占83.8%。医师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的操作环节以手术为主,占65.2%;护师(士)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的操作环节以注射治疗为主,占54.7%。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后,伤口处理不正确39例,占33.3%;未按期随访检查或注射疫苗62例,占53.0%。结论增强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强化职业防护培训,改善诊疗环境,降低诊疗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建立健全职业暴露安全管理体系,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保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蜀岚  陈先云 《西部医学》2008,20(4):883-884
目的掌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7年全院填报的医务人员121例针刺伤报告单,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发生职业暴露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占96.36%。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病的71例,无血源性传播疾病50例。暴露地点依次为病房50例,手术室39例,治疗室、检查室12例,检验科9例,废物处理室6例,产房5例。暴露发生主要环节:手术中40例,抽血25例,拔出输液针头15例,各种穿刺及注射14例,各种检查11例,处理废弃物6例。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职业安全意识;严格规范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标准预防;注重高发科室和高发人群的风险管理,并在职业暴露发生后采取及时正确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6年4月至2021年1月登记上报的746例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案例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工作科室、职业暴露发生时间、暴露源、暴露途径、处理措施等.结果 从性别上看,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女性(540例,72.39%)较男性(206例,27.61%)多;从职业来看,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人员以护士(师)(305例,40.88%)、医师(171例,22.92%)和实习护士(111例,14.88%)为主;从科室分布看,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所在科室主要为急诊科(105例,14.08%)、普通外科(73例,9.79%)、麻醉科(67例,8.98%)、消化科(55例,7.37%)、胸心外科(54例,7.24%).暴露源以HBV为主,共有508例(68.10%);暴露途径以皮肤锐器伤为主,共有666例(89.28%).36例(4.83%)发生暴露后未进行任何紧急处理,但所有暴露者均接受了后续的预防性治疗及随访,且最终无一例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结论 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不容忽视,应增强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强化职业防护培训、建立合理有效的防护制度、改善诊疗环境,以降低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保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