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对顺铂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PDTC(25,50,75μmol/L)联合顺铂(4mg/L)作用于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NF-κB p65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细胞化学(IF)检测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随PDT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高于单独顺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顺铂(4mg/L)能增加p65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与不同浓度PDTC(25,50,75μmol/L)联合作用时,p65 mRNA相对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且低于顺铂单独组。免疫荧光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与对照组比较,顺铂(4mg/L)能增加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与PDTC联合时,随PDTC浓度的增加,p65蛋白的表达量降低,积分光密度(IOD)逐渐降低,且低于顺铂单独组。结论 NF-κB抑制剂PDTC能增加顺铂对胃癌细胞SGC-7901化疗的敏感性,提示NF-κB途径是胃癌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2.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6,(3)
目的:探讨天然化合物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对顺铂(cisplatin,DDP)耐药的胃癌细胞SGC7901/DDP的耐药逆转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MTT法检测Ori对SGC7901/DDP的毒性作用及与DDP的协同作用;台盼蓝计数实验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Ori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核染色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法检测Ori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及逆转SGC7901/DDP细胞DDP耐药的作用机理。结果:Ori能显著抑制SGC7901/DDP细胞增殖、生长和集落形成,并诱导凋亡。机制研究发现,Ori显著抑制与肿瘤多药耐药相关的蛋白的表达,包括P-糖蛋白(P-glycoprotein)、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MRP1)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另外,Ori还可以诱导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表达下调,Akt磷酸化下调。结论:Ori能够逆转SGC7901/DDP对DDP耐药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多药耐药蛋白P-gp、MRP1及抑制CIP2A/Akt信号级联。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干细胞对顺铂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 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为实验组,胃癌SGC7901细胞为对照组,分别以Hoechst33342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Transwell小室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的SP细胞(side population,SP)比例、Nanog的表达及细胞侵袭力.结果 实验组中细胞株侧群SP细胞的比例为(5.51±1.68)%,显著高于对照组(2.45±0.63)%(P<0.05);实验组中Nanog的阳性表达率为(79.06±10.37)%,显著高于对照组(55.18+3.64)%(P<0.05);实验组穿膜细胞数为(65±7)个,显著高于对照组(41±6)个(P<0.05).实验组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顺铂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3.9±1.1)μmol/L和(25.7±2.3)μmol/L,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癌干细胞可能与胃癌对顺铂耐药的机制密切相关,其中胃癌干细胞标志物SP细胞比例增高、Nanog基因高表达及细胞侵袭力增强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研究顺铂致人类卵巢癌H08910细胞DNA的损伤及修复,为彗星实验应用于临床检测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奠定基础。方法细胞采用0.02 EC50、0.03 ECS0及O.05 EC50三种浓度顺铂处理1h,更换培养基后,继续培养3h、24h和48h进行彗星电泳实验。结果:顺铂处理后造成H08910细胞产生明显的DNA损伤,呈现不同彗尾长度的彗星。顺铂浓度增加,平均彗尾长度增加;一定顺铂浓度下,彗尾长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较低浓度(0.02 EC50)处理的细胞在培养48h后彗尾长度可恢复至接近对照组的水平;在顺铂处理0.02 EC50浓度下随培养时间延长,彗星出现比率逐渐下降,而0.05 EC50浓度处理的细胞彗星比率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及修复的敏感度较高,H08910细胞可修复一定浓度的顺铂引起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顺铂(DDP)与5-氟尿嘧啶(5-FU )在合并用药前后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在DDP与5-FU合并用药前后细胞存活率的差异,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DDP与5-FU合用与单独应用化疗药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其增效倍数为单独用药的2.73~4.48倍(P<0.01), 细胞生长停止在S期,S期数分数为0.51,有效抑制了细胞有丝分裂及DNA合成, 细胞超微结构显示:联合用药后,细胞核固缩、空泡形成、微绒毛减少、线粒体及内质网肿胀.[结论]结果表明顺铂与小剂量化疗药合用,可获得强于化疗药单独用药的疗效,5-氟尿嘧啶增加了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增加了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二氢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耐药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HA)联合顺铂(CDDP)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耐药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株分为6组,即SGC7901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100μl)、SGC7901 DHA组(25μmol/L DHA 100μl)、SGC7901 CDDP组(2.5μg/ml CDDP 100μl)、SGC7901 DHA+CDDP组(25μmol/L DHA和2.5μg/ml CDDP各100μl)、GES-1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100μl)和GES-1 DHA组(25μmol/L DHA 100μl)。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以光密度(OD)值表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药因子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蛋白-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水平,以各目的基因片段密度值/内参照β-actin密度值表示;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述耐药因子蛋白水平,以各目的蛋白条带吸光度值/内参照β-actin吸光度值表示。结果 SGC7901对照组、SGC7901 DHA组、SGC7901CDDP组、SGC7901 DHA+CDDP组OD值分别为(0.77±0.14)、(0.58±0.13)、(0.52±0.12)、(0.3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1,P<0.05);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及SGC7901 DHA+CDDP组OD值与SGC7901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0、4.05和6.81,P<0.05)。GES-1对照组OD值为(0.79±0.13),GES-1 DHA组为(0.78±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SGC7901对照组、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SGC7901 DHA+CDDP组各耐药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及SGC7901 DHA+CDDP组MDR1、MRP1、GST-π、Bcl-2mRNA和蛋白水平较SGC7901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和Bax mRNA和蛋白水平较SGC7901对照组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GES-1对照组与GES-1 DHA组各耐药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A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增强化疗药物CDDP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能通过不同途径特异性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耐药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和顺铂联合应用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黄芪多糖和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黄芪多糖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黄芪多糖和顺铂联合应用应用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单用黄芪多糖、顺铂组。结论:黄芪多糖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芪多糖和顺铂联合应用效果强于单独用药组。 相似文献
10.
人成骨肉瘤顺铂耐药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顺铂诱导的人成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系(MG63/R)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顺铂为诱导剂,采用大剂量冲击与逐步增加剂量相结合的方法诱导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建立多药耐药系MG63/R。MTT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光镜、透射电镜观察MG63、MG63/R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生长曲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指数、P-pg、bcl-2、P53蛋白表达。结果经顺铂186d的诱导,建立了MG63/R,其对顺铂的耐药指数为83.557±4.841,对阿霉素、长春新碱、氨甲基蝶呤、环磷酰氨亦产生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光镜观察可见MG63/R细胞排列不规则,形态呈三角形、多角形及多核现象;透射电镜显示MG63/R细胞表面突起增加,粗面内质网丰富;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加而细胞凋亡明显降低;MG63/R细胞P-pg、bcl-2阳性表达较MG63细胞明显增加,P53表达则明显降低。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稳定的人成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系MG63/R,为进一步研究顺铂的多药耐药机制和耐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稀释碘伏对体外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分别用0.5%,0.25%,0.01%浓度的碘伏处理对数生长期的胃癌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碘伏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应用碘化丙锭(PI)、Hoechst33528染色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影响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三种浓度(从低到高)碘伏均对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9.3%,88.5%和88.1%;0.01%的碘伏处理1 min的细胞,碘化丙锭(PI)、Hoechst33528染色观察到细胞凋亡的细胞皱缩、胞核浓缩、裂解等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0.01%碘伏处理细胞1 min即可诱导凋亡的发生。结论稀释碘伏对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为稀释碘伏预防肿瘤的种植转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杨素(ChR)是否具有增敏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梯形条带.结果:ChR(40 μmol/L)、TRAIL(100 ng/mL)以及两... 相似文献
13.
5-氟脲嘧啶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5-氟脲嘧啶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在胃癌化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形态观察,琼脂糖凝胶电脉,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观察5-FU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周期的影响以及杀伤细胞的方式,并检测了SGC-7901细胞表面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4.
安博立酸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安博立酸(Ambrolic acid,AmbA)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AmbA对胃癌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AmbA作用于SGC-7901细胞株,MTT法测定AmbA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光学显微镜观察AmbA作用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AmbA作用后细胞凋亡情况及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AmbA对SGC-790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表明.AmbA可使细胞阻滞于S期,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AmbA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的主要途径可能是使细胞阻滞于S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As2O3对胃癌细胞周期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SGC-7901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布及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端粒酶活性的检测采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ELISA法(TRAP-ELISA),端粒酶亚单位mRNA及c-myc 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结果 As2O3可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C0/G1期细胞减少,S和G2/M期细胞增加,Bcl-2、c-myc、PCNA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端粒酶亚单位hTR是TP1 mRNA无明显变化,hTRT mRNA表达减少,同时,c-myc mRNA的表达亦减少。结论 As2O3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二条途径实现:一个是诱导细胞凋亡,另一个是通过下调hTRT mRNA的表达来下调端粒酶活性,其机制有可能与c-myc和Bcl-2基因的减少以及Bax基因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揭示海嘧啶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海嘧啶对人胃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观察海嘧啶对人胃癌细胞内[Ca^2 ]i的影响及[Ca^2 ]i;变化时Ca^2 的来源。结果 海嘧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升高肿瘤细胞内[Ca^2 ]i的浓度,[Ca^2 ]i升高时Ca^2 来源于细胞外钙内流和细胞内钙释放。结论 海嘧啶的抗肿瘤机制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开放细胞膜鲺通道和引起细胞内钙释放两条途径升高肿瘤细胞内[Ca^2 ]i,启动细胞凋亡机制,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杀伤胃癌细胞株SGC-7901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0名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为CIK细胞;收集培养第5天的CIK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姜黄素诱导,37℃、5%CO2条件下继续培养72 h,LDH法检测CIK细胞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FACS法检测CIK细胞表型CD3+CD8+、CD3+CD56+含量及穿孔素、颗粒酶B水平。结果①姜黄素诱导后,CIK细胞杀伤胃癌SGC-7901的活性明显提高,在10μmol/L时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姜黄素诱导后,CIK细胞内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水平明显提高(P〈0.05)。③姜黄素能够显著增加CIK细胞的CD3+CD56+表达(P〈0.05),降低其CD3+CD8+表达(P〈0.05)。结论姜黄素能提高CIK细胞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CIK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含量以及增加CD3+CD5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小剂量顺铂长期作用于SGC7901细胞导致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诱导建立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GC7901/CDDP,显微镜下观察SGC7901/CDDP与正常SGC7901细胞株的形态差异,应用RT-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SGC7901/CDDP与正常SGC7901细胞株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和 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SGC7901/CDDP与正常SGC7901细胞株有明显的形态差异;SGC7901/CDDP 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都高于SGC7901细胞.结论:SGC7901对顺铂耐药可能与顺铂诱导SGC7901/CDDP 中Survivin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