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右室间隔部起搏器置入术是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而在间隔部起搏可以获得接近正常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有效地避免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其较心尖部起搏能明显改善心脏动力学指标,室间隔部起搏有利于左右心室协调运动但需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广西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置入术的病例较少,我科于2007年8月重置入1例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器术,经系统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已出院,现报…  相似文献   

2.
右室间隔部起搏器置人术是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而在间隔部起搏可以获得接近正常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有效地避免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具有安置电极方法简单、电极尖端易于固定的优点,但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引起心室激动顺序异常,双心室收缩和舒张的同步性丧失,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1].近来临床多项回顾性研究证实,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心室激动顺序,并因此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心功能和增加房性心律失常.随着心室起搏比例的增加,因心力衰竭住院及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性均增加,显示右室心尖部起搏的非生理性弊端[2~3].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单纯为保证最慢心率到目前日趋接近生理性的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接近房室水平,位于左右心室之间,此处起搏可使心室激动顺序接近生理状态,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4].从而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  相似文献   

4.
右室心尖部起搏是目前常用的永久起搏方式,但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可以实现近希氏束起搏,从而获得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心室同步,这是一种近似生理性的起搏方式,需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笔者探索临床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使用被动电极,固定简单,脱位率低,但其为非生理性起搏,易导致左右心室收缩失同步,继而产生左室扩大,射血分数(EF值)下降、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的增加[1-2].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接近希氏束,基本保持了心室激动的生理顺序和左右心室的同步收缩[3].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60年代心室单腔起搏器在临床使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起搏器的常规起搏部位仍为右心室心尖部。由于该部位电极导线固定容易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严重的缺点是改变了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来源于动物与人群的基础研究表明,长期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可以损害左心室收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及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RVOT起搏组(21例)和RVA起搏组(20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12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分别对病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等指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12个月时,RVOT起搏组的LVEDD、LVESDI、VMD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LVEF均明显高于RVA起搏组(t=2.14-12.61,P〈0.05)。结论 RVOT起搏较RVA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患者心脏结构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A组行右室流入道(RVIS)间隔部起搏,B组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C组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 观察三组手术中情况,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手术曝光时间,比较三组术后随访的起搏器工作情况,心电图QRS波宽度,左心功能及血浆中B型钠尿肽(BNP)的差异.[结果]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A组及B组明显优于C组.术后随访观察,A组及B组心电图QRS波宽度明显窄于C组,A组及B组具有更好的心脏功能.[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无论右室流出道起搏还是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都是安全,有效的,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长期对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影响也较少.  相似文献   

9.
心室起搏挽救了心脏停搏患者的生命,但近来发现心室起搏患者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增加,究其原因是右心室心尖起搏改变了心室正常的激动顺序,导致左右心室之间以及左心室各室壁之间的收缩不协调,心脏有用功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因而晚近出现了以减少右心室心尖起搏危害的多种起搏方法,如应用新的起搏器程序心房按需起搏方式(AAI)向心房心室按需起搏方式(DDD)转化的最小化心室起搏(MVP),以及新的起搏部位探索(希氏束下起搏、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等).希氏束起搏手术较复杂,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则相对简单.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基本保持了左、右心室间正常的激动顺序和同步收缩,但需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本研究探讨了应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方法学.  相似文献   

10.
l 生理性起搏概念与类型 生理性心脏起搏,是相对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而言。传统概念是指起搏时保持房室顺序收缩,和(或)随机体代谢需要而改变起搏频率的起搏方式。近年来,更完善的生理性起搏还包括双心房或双心室同步起搏。使心肌激动顺序更接近自身生理活动。生理性心脏起搏主要包括:心房按需起搏(AAI,AAT),心房同步心室起搏(VAT,VDD),全自动起搏(DDD),频率自适应型起搏(rate responsive pace)。2 各类生理性心脏起搏适应证、禁忌证及进展2.1 心房生理性起搏 心房按需起搏是最简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DDD模式下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行永久起搏器(双腔DDD)植入治疗的患者219例,根据心室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A组(RVA起搏)、B组(RVOT起搏),每组再根据患者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分为两个亚组。调取患者12个月的随访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术后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起搏治疗前后各项起搏参数、起搏QRS波群时限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2个月,A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较术中均有回落,LVEF较术前降低,LAD、LVEDD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电极阻抗较术中有回落(P〈0.05),起搏阈值、R波振幅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LAD、LVED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起搏QRS波群时限较A组显著缩短[(145.09±4.96)ms vs.(157.40±12.44)ms,P〈0.01]。对亚组进行分析发现:术前LVEF≥50%的患者,A、B两组仅LVEDD较术前有增大(P〈0.05),LVEF和LA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LVEF〈50%的患者,A组患者的LVEF较术前降低,LAD、LVEDD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的LVEF、LAD、LVED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经过12个月的起搏治疗,对术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RVOT起搏能提供接近生理性的心室激动顺序,维持心室肌电-机械活动同步化,对患者心功能的损害小;对术前心功能正常的患者,虽然RVOT起搏提供了更为协调的心室收缩,但在保护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阻止左心室重构方面并未显示出优于RVA起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右室心尖(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是经静脉心室起搏的传统位置[1].但RVA起搏使得心室除极顺序异常,可能是血流动力学效应"最差"的起搏部位[2],长期可能对左室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相关研究试图寻找更佳的起搏位点如右室流出道(rign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本文就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价RVA和RVOT起搏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tissueimaging,DTI)技术对异位激动及收缩顺序评价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使用AcusonSequoiaC256仪器,观察9只杂种开胸犬的心脏活动,异位起搏电极安置于左室后壁乳头肌水平。结果异位起搏时,心肌最早激动点与电极安置部位一致,其传导顺序与窦性激动明显不同,各室壁不同区域收缩顺序不一致。结论DTI可定位心室异位激动起源,评价心肌激动收缩顺序。DTI技术无创、安全、可重复的特点,可以使其作为电生理检查的补充,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单一的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检测和评价直接希氏束起搏诱导的心室激动顺序、心脏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重构.方法六只急性闭胸直接希氏束起搏狗模型.采用美国Medtronic导向引导鞘管和主动螺旋电极,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引导下将起搏电极分别置放于希氏束(n=6)和右室心尖(n=6).所有部位的起搏频率均控制为120次/min.采用二维灰阶、血流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测量和计算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心室各房室和相连大血管解剖结构内径和容量、心肌的激动顺序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不同起搏状态上述测量参数的配对统计比较.结果希氏束起搏状态下,左心室壁内心肌的激动顺序、心脏主要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窦性心律状态下相同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右心室心尖起搏状态下相同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一的心腔内超声和组织多普勒技术能够有效地量化评价心脏起搏状态下的心脏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较,希氏束起搏能够明显地改善心脏解剖和血流动力学重构.  相似文献   

15.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已作为比较成熟的技术运用于临床心律失常患者。由于右室心尖部到位容易、固定简单、脱位率低、起搏可靠,因此,长期以来认为右室心尖部是合适的起搏部位。我院心内科于2007年10-12月先后有2例患者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RVOT)室间隔部起搏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传统右室心尖起搏在临床上仍广泛应用。该起搏方法可以改变正常房室激动顺序,并使左右心室收缩去同步化,从而引起诸多不利影响,甚至心力衰竭。然而,在临床获益的同时,老年右室心尖起搏的风险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资料及评估手段。累计心室起搏百分比(CUM%VP,即起搏心率占总心率的百分比)与老年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单纯左室起搏方式治疗心衰的疗效。【方法】建立12只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衰犬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行右心房一右室心尖部(RVA)、右心房-双心室(Bi—V)、右心房-左室(LV)起搏,起搏频率180次/分钟,每种起搏方式起搏前及起搏稳定15rain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机械延迟(IVM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延迟(SP—wMD)、左心室12个节段达峰时问的标准差(Ts—SD)。【结果】单纯左室起搏时:与起搏前及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LVEDd、IVMD、SPWMD、Ts—SD减小,LVEF增大,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双室起搏相比,上述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左室起搏方式能够改善心室不同步及心功能,可做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衰的一种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电极参数和心功能的变化趋势,选择更为有利的起搏方式。方法选取心尖部起搏21例和间隔部起搏21例,术时、12个月、24个月随诊,分别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心电图测量Ⅱ导联QRS波时限、抽血查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起搏器程控仪记录阈值、阻抗、R波感知进行比较。结果间隔部组比心尖部组QRS时限和电极阻抗小,随起搏时间延长QRS时限、NT-proBNP、LVEDD增加、LVEF(%)下降,心尖部组表现较为明显。结论间隔部起搏QRS波较窄,LVEF(%)下降缓慢、LVEDD(mm)和NT-proBNP(pg/m1)升高缓慢,与心尖部起搏比较,心室同步性好、可延缓心功能减退,是右室起搏较好的选择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护理对策.方法 4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采用VVI起搏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起搏组(RVOTH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各2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护理对策.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术后发生电极脱位.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VOTHS组手术曝光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6,P<0.01).术中两组患者心室的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VOTHS组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较RVA组变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3,P>0.05).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和可行的,术后护理重视心电监测及个性化护理,可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0.
经右室流出道永久性起搏临床效果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刘剑波,慕凤虎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10011)祁述善右心室起搏一直是最常用的心脏永久性起搏方式,通常起搏电极应嵌入右室心尖部肌小梁处,特殊情况下可嵌入右室流入道[1]。也有报道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