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粱切除术治疗的特点.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5例(27眼)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40mmgHg)的青光眼患者,术前、术中采取多种方法控制眼压后施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睫状环阻滞型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视力提高者(≥0.12)21眼占77.76%,眼压控制在11~21mmHg者22眼占81A8%。结论: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应当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在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下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方法,以及手术的必要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近3年来83例(83眼)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及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情况,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随访6~12个月,术后眼压控制≤21mmHg者67眼(80.72%),联合局部用药眼压控制≤21mmHg者16眼(19.28%);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者78眼(93.98%),保持不变者5眼(6.02%)。结论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做好术前准备,选择有效手术方式,术中熟练操作,术后正确用药并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眼压控制不良的62例65眼青光眼进行了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及睫状体冷冻术等治疗.结果 65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随访3~12个月,其中54眼术后眼压控制在10~21mmHg(1 mm Hg=0.133 kPa),手术成功率83.08%,术后6眼需配合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在21 mm Hg以下,占9.23%,5眼术后眼压大于24mm Hg,占7.69%.结论 青光眼患者术前采取积极降眼压措施,眼压仍持续不降者,尽快采取不同手术方法 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疗效。方法对30例(32眼)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患者,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随访6个月:眼压在正常范围者28眼(87.50%);功能性滤过泡29眼(90.62%);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于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能有效防止滤过道瘢痕增生,使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洁 《中国校医》2012,26(6):402+405-402,405
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一般要求眼压降至正常后手术。但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到术前理想范围,因此必须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行抗青光眼手术,以便进一步控制患者的眼压,挽救视功能。但手术过程中易出现后房压力升高,前房变浅或消失,虹膜脱出难以复位等情况,风险较大。我们术中采取前房穿刺联合玻璃体水囊抽吸联合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持续性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疗效.方法 对30例(32眼)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患者,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 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随访6个月:眼压在正常范围者28眼(87.50%);功能性滤过泡29眼(90.62%);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对于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能有效防止滤过道瘢痕增生,使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从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门诊、住院及行24小时眼压监测时接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抽选40例作为研究对象,该40名患者于本院或外院接受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于本院接受随访眼压及观察术后滤过泡情况,统计患者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眼压改变情况以及滤过泡等级。结果: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相关严重术后并发症,且患者出院时眼压、末次随访眼压均明显低于入院时眼压(P<0.05);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占比为87.50%。结论: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远期疗效可观,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郜青叶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72-2473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自内障的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及前房深度,随访半年。结果24例(27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前房角增宽,部分重新开放,虹膜高褶部分消失,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结论对于术前眼压〈30mmHg、房角粘连〈180。的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施行超生乳化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单眼恶性青光眼患者发病后,对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单眼恶性青光眼患者12例进行研究分析,患者接受对侧青光眼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以及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梁切除术。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开展研究分析。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眼压(38.87±11.23)mmHg,术后平均眼压(10.62±2.98)mmHg,术前平均前房深度(1.33 mmHg,0.87)mm,术后平均是(3.11±0.32)mm,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全部患者接受联合手术治疗后,眼压处于正常范围,没有视功能继续受损患者和恶性青光眼患者。结论:使用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为恶性青光眼提供较好的治疗,眼压处于正常范围,没有视功能继续受损患者和恶性青光眼患者,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以23例(24眼)接受该项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制订科学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加强术前指导,严密术后观察,督促定期复诊。结果23例(24眼)术后平均眼压(16.67±4.24)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45.63±9.41)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疗效确切。根据疾病特点,制订个体化健教计划,充分做好术前准备,认真做好术后观察,切实做好督查复诊,是眼压控制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三联手术方法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院接受诊治的118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均采取三联手术进行治疗,术后5个月,观察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状况、眼压状况以及角膜水肿、玻璃体溢出等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情况发生改善,裸眼视力检测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平均眼压为(12.01±2.36)mmHg,较治疗前(25.89±5.48)mmHg显著降低,P<0.05。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2%,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采取三联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低,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45例,全部患者使用前房穿刺术,等眼压控制3~4天后进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有39例(86.67%)患者无需使用降眼压的药物,患者眼压在10~21 mm Hg之间,6例(13.33%)患者趋向瘢痕非功能性的滤过泡,使用降眼压的药物,患者眼压为10~21 mm Hg。术后1周,有38例(84.44%)患者视力明显提高,7例(15.56%)视力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联合应用前房穿刺手术与小梁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璇 《中国校医》2012,26(7):543-544
目的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3眼)全身及局部联合应用药物超过48 h,而眼压不能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内反应、前房形成、眼压、滤过泡、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前后均未出现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经拆除调节缝线、结膜下注射5-Fu及眼球按摩等处理,19例眼压维持在10~20 mmHg,成功率82.6%。结论在做好充分术前准备的情况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时,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巩膜瓣下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通常也称三联手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效果。方法对67例6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治疗,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维持前房深度稳定。结果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术后随访4~36个月,视力达0.02~0.2者10眼,占14.71%;0.3~0.4者31眼,占45.59%;≥0.5者27眼,占39.7%。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1mmHg者59眼,占86.76%;9眼28mmHg左右,占13.24%。术后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视力增进,眼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并发症少。结论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恢复视力快、滤过泡失败率低、眼压控制稳定、角膜散光小、减少术后用药及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鲁铭  罗艳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6):788-789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4月~2007年8月间本院收治40例(4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全身及局部使用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依然高于40mmHg,行前房穿刺术降低眼压后,第2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前眼压40mmHg以上,术后早期(3个月内)眼压10~20mmHg者35眼,~30mmHg的5眼,用2%卡替洛尔眼水点眼控制眼压,其中两眼在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依旧不能控制在20mmHg以下,在术后两个月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随访3个月眼压控制在20mmHg以下。全部病例在随访期间眼压全部控制在20mmHg以下。视力术前:光感者11眼(57.7%),光感-手动者8眼(36.1%),手动-0.05者21眼(6.2%);术后视力:〈0.1者4眼(10%),0.3者9眼(22.5%),-0.5者11眼(27.5%),〉0.5者16眼(40%)。结论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能在及时控制眼压的同时挽救病人的视功能且有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远期效果。方法28例(28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单纯I瘫状体冷冻术,术后随访16.75个月,平均(23.8±4,5)个月,观察长期的眼压控制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d内,所有术眼眼压下降幅度小,仅从术前(59.3±7.4)mmHg(1mmHg=0.133kPa)下降至术后(48.2±10.7)mmHg。3个月后16眼经第1次睫状体冷冻术后眼压从术前(52.4±10.8)mmHg降至术后(24.6±6.9)mmHg;12眼第1次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眼压仍维持于(50.6±9.5)mmHg,其中9眼经第2次睫状体冷冻术后眼压从第2次术前(46.7±3.7)mmHg降至术后(22.1±3.9)mmHg,余3眼首次术后眼压不理想,随访期内未再手术,眼压从术前(51.5±9.8)mmHg降至术后(47.6±11.9)mmHg。术后5眼发生眼球痨,其中4眼为二次手术眼,3眼术后前房出血,6眼视力丧失、无光感。结论单纯睫状体冷冻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但对视力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青光眼患者首次就诊于急诊内科的误诊、漏诊情况,以期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30眼误诊、漏诊的青光眼急性发作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后视力:无光感有1例1眼,0.02—0.30有11例12眼,〉0.30有16例17眼。治疗后眼压:〈20mmHg(1mmHg=0.133kPa)有22例24眼;≥20mmHg有6例6眼,加用降眼压滴眼液可控制正常。结论加强急诊内科医生的青光眼疾病意识,能减少青光眼的误诊、漏诊,使青光眼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青光眼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18.
青光眼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其治疗仍然以眼压控制正常后行滤过性手术为主。而部分患者因色素膜反应、前房角粘连等原因,眼压不能控制在正常的水平,这种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的手术安全性成为眼科医生的一个棘手问题。笔者2003年至2006年对72例(83眼)此类患者实施了球后麻醉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运用了丝裂霉素C及可拆缝线法,对于其中9例合并晶状体明显混浊的患者联合施行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或超声乳化术(Phaco),术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一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共计56只高眼压症以及术后残余青光眼、原发性的开角型青光眼,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28只眼,治疗组采用布林佐胺(1%)治疗,对照组采用马来酸噻吗洛尔(0.5%)治疗,比较两药物降眼压的作用以及治疗过程中或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后,眼压都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下降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变化和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患者心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出现了心率抑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无一例患者出现明显的全身性副作用。结论: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降眼压作用,无心率抑制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青光眼的理想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手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应用三联术对37例4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28.01±13.87)mmHg,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15.32±2.30)mmHg(P<0.01),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范围0.05~1.0,其中≥0.5者36眼(占78.26%)。结论改良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