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5年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疗法就选穴、刺法、辅助针具及中西医结合手段等创新点及侧重方面进行整理并总结。结果显示以针刺疗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是显著的;取穴多以颈夹脊为主,配合风府、风池、百会等穴;选用两种或多种疗法合用较为普遍,其中又以针灸加手法治疗居多。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方式多样,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中的几个问题桓台县人民医院(256400)阮建蓉,孙兴诲即墨市药品检验所(266200)华兰香关键词针灸疗法,选穴,治疗方法,针刺时间1选穴选穴是治疗的首要问题,对一些疾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针刺手法及留针时间虽然相同,但因选穴不同,其疗效也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近十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辨证分型及疗效,试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性。方法通过在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检索筛查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80篇文献,纳入20篇文献进行分析,其中8篇文献进行了辨证分型治疗。疗效上,传统针刺循经选穴治疗优于非穴针刺或假针刺、温针灸优于电针治疗、针刺结合其他疗法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药物治疗。结论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疗效,又以循经选穴针刺、温针灸和针刺结合其他疗法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但需进一步观察不同针灸疗法治疗CFS的临床疗效,提高针灸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刺合谷,三阴交在通经安胎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立明 《中国针灸》1995,15(5):45-46
针刺合谷、三阴交在通经安胎方面的应用周立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014030)主题词闭经/针灸疗法,腹痛/针灸疗法,妊娠并发症/针灸疗法针灸治疗妇科疾病,既要辨证选穴,还要运用针刺手法补泻施治,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选用合谷、三阴交两...  相似文献   

5.
王琴  张虹 《河南中医》2012,32(2):226-228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具有独特的疗效,但近年来发展的独特针灸疗法,包括选穴的特殊、手法的特殊、针刺工具的特殊以及微针疗法,具有取穴少,操作方便等优点,且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针灸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选穴与合理组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收集近10年国内外针灸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文献,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共38篇,涉及经脉前3位依次是督脉、胆经、胃经、脾经;使用频次5次的主穴依次是百会、四神聪、神庭、风池、水沟;使用频次5次的配穴是丰隆、足三里、太冲、太溪、三阴交、血海、中脘、内关、风池。结论:以头部局部取穴为主、据辨病与辨证结合为原则,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搭配以及针灸治疗手法多样、传统针刺手法与现代电针相结合是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选穴规律和特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李志道教授运用互动组穴的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颈椎病患者选择互动组穴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同时运用运动针法。运动针法是指医者在进行针刺手法的同时,患者配合医者进行前屈、后伸、旋转等活动患病局部的手法。结果有效率93.3%。结论针刺互动组穴配合运动针刺手法对治疗颈椎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郑永然 《河南中医》2014,(11):2154-2156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有常规针刺法、特殊针刺法、单穴为主针刺法、腹针疗法、电针疗法、针罐疗法、针推疗法、针药疗法、穴位注射疗法、针灸配合耳穴疗法、温针灸疗法、针刺配合牵引疗法等,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金春兰 《北京中医》2011,(10):760-761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针灸治疗全过程包括理、法、方、穴、术几个环节,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法补泻亦是针灸补泻最为独特的一面,然而不能以偏概全。针灸补泻是贯穿于针灸治疗全过程的,即理、法、方、穴、术多个层面,全过程,应从针灸疗法、经脉与脏腑相关性、穴位特性及其配伍、针刺手法等方面综合考虑。临床常用的各种针灸疗法,在补虚泻实方面具备相对不同的特点及趋向,根据不同病证特点选择不同的针灸疗法,是实施针灸补泻的第一步。同时考虑经脉与脏腑相关性特点、常用腧穴的补泻特性及腧穴配伍对补泻的影响,再结合实施针刺或其他手法之补泻。临证时注意运用各环节的补泻,以提高针灸治疗效果,达到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中风后足内翻的针刺方案,查阅近20余年相关文献,从穴位、针刺方法、针刺时机等方面,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发现选穴上应注意穴位与解剖的关系;依据中风后足内翻发生时机等特点,不同时期可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案;针灸与康复的联用可提高疗效;患者机能状态、选穴配伍、针刺手法(针刺方向角度深度、补泻手法、刺激量等)与疗效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研究结论的科学价值需进一步提升。认为针灸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针刺效应,与患者机能状态、穴位配伍、针刺手法等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重点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穴位及针刺手法进行优化,注重联合康复疗法,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针灸取穴双侧风池、双侧肩井、双侧翳风、双侧风府、大椎、等穴,先针刺,配合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总有效率达96.9%,较单纯针刺治疗(有效率为5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灸诸穴配合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代谢,舒筋利节松解粘连,改善颈项部肌肉、血管痉挛并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供,消除炎症神经、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头晕、头痛症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金春兰 《北京中医药》2011,30(10):760-761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针灸治疗全过程包括理、法、方、穴、术几个环节,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法补泻亦是针灸补泻最为独特的一面,然而不能以偏概全.针灸补泻是贯穿于针灸治疗全过程的,即理、法、方、穴、术多个层面,全过程,应从针灸疗法、经脉与脏腑相关性、穴位特性及其配伍、针刺手法等方面综合考虑.临床常...  相似文献   

13.
隔布灸大椎穴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华  姜翠明 《中国针灸》1994,14(1):21-22
隔布灸大椎穴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张华,姜翠明,石芬(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针灸科,225300)主题词颈椎病/针灸疗法,穴.大椎,间接灸针灸作为颈椎病康复的重要治疗手段,一直为临床采用。近两年来,我们以隔布灸大椎穴治疗颈椎病58例,并设立常规针刺组46例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痹证"、"腰腿痛"范畴。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腰腿痛"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操作选穴多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CNKI"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相关文章,抽取其中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方法、取穴原理、穴位操作等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结果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多以夹脊穴及患侧下肢足太阳、阳明、少阳为主,同时有对风府、大杼、委中等单个穴位的重视,以及近代发展的腕踝针相关穴位的使用,经过适当的操作手法,疗效显著,值得发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灸取颈夹脊穴、肩外俞、肩中俞、肩井、天宗、曲池、外关、合谷等穴。推拿采用揉捏、滚法、旋转、牵抖等手法。结果:治疗57侧,总有效率93%。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6,(4):701-70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5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5年)、Pubmed(1966—2015年)中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该病的辨证特点、选穴特点、针灸方法、补泻手法、留针时间、频次、疗程及疗效等。结果:纳入的58篇文献中,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辨证特点以辨病加辨证选穴为主,常取天枢、足三里、太冲、三阴交、中脘、上巨虚、百会、肾俞、印堂、大肠腧等穴位;针灸方法最常用的是针刺疗法,亦常配合艾灸;治疗频次多为每日1次,每周5次,总疗程多在4~8周。结论: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较好,能缓解相关症状,可能有一定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牵引、针灸、推拿保守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针灸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为主,配合体针;推拿采用按揉捏拿和颈椎整复手法;针、推并用。结果: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经过治疗,基本治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例。结论:平卧牵引、针灸、推拿作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保守疗法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2):207-210
脊髓损伤是常见致死、致残原因,给患者带来身体、心理困扰,以及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针刺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在其治疗中扮演重要地位,故该文从选穴规律、针刺手法、针刺方法等方面总结近年来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特点,发现针刺治疗脊髓损伤选穴灵活,多取俞募穴、背部穴、八髎穴、远近配穴以及辨证选穴;针刺方法多样,可用电针、芒针、耳针、温针等;针刺时可在进针时辅以一定手法、配合单式及复式补泻手法等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乐荣  徐琳 《中医研究》2008,21(7):50-52
椎动脉型颈椎病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症状亦随着年龄增大而Et益加重,突出的特点是对脑力的影响大于对体力的影响,是颈椎病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类型。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报道很多,但针刺选穴操作方法及推拿手法过于个性化,不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本课题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规范化研究,对临床疗效再评价。  相似文献   

20.
冯志庆  曹建华 《陕西中医》2009,30(10):1384-1384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针刺(风池、大椎、颈椎旁穴)配合滚法、指推法等手法治疗颈椎病69例。结果:总有效率95.66%。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疏筋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