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糖尿病心肌病与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受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糖尿病心肌病(DC)是糖尿病的独立并发症,发病过程中心肌出现脂肪酸氧化利用升高和葡萄糖利用率下降等能量代谢紊乱,严重影响DC心脏功能和结构。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s)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机体糖、脂肪酸代谢途径的关键调节基因,在DC心脏能量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直接或间接干预DC状态下心脏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疾病进展迅速,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尽管近年来对于脓毒症的研究和认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于脓毒症引起的心肌病(sepsis-induced cardiomyopathy, SICM)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SICM机制与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不同。在脓毒症中,内毒素、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化学介质会导致心肌细胞代谢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下调。这些因素可抑制心肌细胞内ATP的产生,而导致心脏功能和结构障碍。本综述侧重脓毒症发生后心脏的脂质、糖类、酮体、氨基酸和线粒体代谢变化特点。除对线粒体代谢炎症管理外,以代谢为重点的干预措施可能成为SICM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心肌纤维化(MF)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是心肌重构的主要表现之一。这种病理变化存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中,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密切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MF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TGF-β/Smads信号通路是TGF-β发挥生物学作用的主要通路,其分子组成与分子调节复杂,现将它在MF发生和治疗中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和衰老与诸多遗传或后天获得的疾病有关。基因靶向技术的突破使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的发展呈现了多样性,这些模型有助于研究线粒体生物发生、代谢和功能障碍。由于心脏需要持续和巨大的能量以满足"循环泵"的功能,因此线粒体对于成人心脏正常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是否与姜黄素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相关。方法原代培养家兔膝关节软骨细胞;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hodamine-123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Ψm);ATP试剂盒检测线粒体ATP生成;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PPARγ、细胞色素C、Bax及Bcl-2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PPARγmRNA含量;DNA-binding法检测PPARγ活性。结果 AGEs(200 mg·L-1)可明显诱导兔软骨细胞凋亡,同时线粒体跨膜电位(△Ψm)降低、ATP生成减少,caspase-3活性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增加,Bax/Bcl-2的比值增加;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抑制剂环孢霉素A(Cs A,100 nmol·L-1)可以明显抑制AGEs诱导的细胞凋亡;PPARγ特异性激动剂吡格列酮及姜黄素均可明显抑制AGEs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功能损伤,给予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 10μmol·L-1预处理后,可以明显拮抗姜黄素的保护作用。同时,姜黄素可以明显上调AGEs诱导的PPARγ活性的降低,并伴随PPARγ相应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姜黄素通过上调PPARγ,有效地保护AGEs诱导的软骨细胞线粒体损伤,从而抑制AGEs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刘倩茹  汤依群 《药学研究》2022,41(6):406-409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心脏会出现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心脏中钾通道、钠通道、钙通道及TRPM7通道与该疾病息息相关,本综述分析了相关心脏离子通道,以了解其在糖尿病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对DCM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且其病理生理学相当复杂。线粒体是心肌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在调节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线粒体肿胀、片段化,从而引起线粒体功能受损,提示线粒体形态受损和功能异常可能在DC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该文从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线粒体氧化应激增强、线粒体动力学改变、线粒体心磷脂变化、线粒体钙紊乱等方面,综述了线粒体损伤与DCM发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机体内次氯酸(HClO)主要由髓过氧化物酶和血管过氧化物酶催化生成,HClO氧化性极强,基础水平的HClO在机体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然而,高浓度的HClO则给机体组织细胞造成氧化损伤。研究表明,HClO介导的氧化应激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凋亡和衰老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HClO可通过损害血管内皮功能、氧化修饰脂蛋白和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等多条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通过影响线粒体渗透性转运孔和凋亡信号分子等途径促进细胞凋亡以及通过抑制抗衰老蛋白分子的表达和活性等途径促进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9.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心脏扩大和心室收缩功能降低,临床表现主要是心功能不全的症状,然而早期病例的症状可不明显。本文对7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心脏扩大和心室收缩功能降低,临床表现主要是心功能不全的症状,然而早期病例的症状可不明显.本文对7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日益突出.高血糖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涉及到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而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是由多因素所致,糖尿病通过各种心肌细胞器结构的改变(线粒体、内质网等)、信号途径、酶学及基因学的变化和炎症因子等病理机制,导致心脏纤维化、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本综述详细阐述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长期酗酒会引起心肌损伤,甚至导致酒精性心肌病,并可引起猝死.酒精的心脏毒性作用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如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蛋白质代谢异常等,各种机制相互作用,最终可以导致细胞死亡.心肌细胞死亡是心脏损伤和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酒精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和异常自噬的分子机制,并提出了焦亡和坏死性凋亡在酒精...  相似文献   

13.
肝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肝细胞内脂质代谢稳态的变化是构成各种形式脂肪肝的基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肝X受体和法尼醇受体信号途径通过对肝细胞内脂肪和胆固醇的合成、代谢和转运的调控,共同维持着肝细胞内的脂质平衡稳态。本文综述了肝细胞内脂质平衡机制及其调节药物的研究进展,将为临床肝脂质代谢失衡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更有利于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丽艳  徐哲龙 《天津医药》2020,48(2):146-151
摘要: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心,其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以满足心脏的高能量需求。心脏许多重要的 生理活动,如心肌收缩和细胞内稳态的维持均需要线粒体产生的三磷酸腺苷(ATP)。因此,完整的线粒体结构和功 能是心脏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以呼吸链功能异常和ATP合成障碍为特征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许多心 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因此,在疾病早期进行线粒体质量控制、减少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成为心血管疾病治 疗的新靶标。本文对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新型治疗策略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心肌病定义为无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心肌功能障碍。据报道,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心肌纤维化、线粒体损伤、心肌细胞凋亡、自噬等因素相关。自噬是维持细胞器功能和细胞内营养环境的关键因素,也参与了系统的代谢稳态,这对于维持心脏功能和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其调节失调可能造成心肌细胞损伤。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包括m TOR信号通路及Beclin-1信号通路。糖尿病心肌病中自噬的影响因素包括高糖血症、游离脂肪酸过度积累、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等,该文就自噬相关通路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天津医药》2000,28(4):231
持续心动过速可损害心脏功能,但是静息心率对心脏功能低下患者心脏功能的作用尚不清楚。与正常人相比,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常在正常心率范围的上限,并且其静息心率越快,其心力衰竭越严重。 最近,Ian P Clevnents等进行一项研究,比较静息心率和心脏功能与扩张型心肌病和无心脏病者的关系。由于不同病因的扩张型心肌病对心率和心脏功能的相互关系起着不同作用,因此将扩张型心肌病分成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扩张型心肌病两组进行研究。作者们设想,静息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数与扩张型心肌病呈反相关,并且与无心脏病者无关;此外还设想,静息心率和左室充盈率测定与扩张型心肌病有相关关系,而与无心脏病者无关。 此项研究对无心脏病者,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缺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在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自身免疫性心肌损伤不仅存在于心肌炎、心肌病中,在许多心脏疾病中都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参与了心脏的病理性重构,并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通过对心脏疾病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为临床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PPARα受体亚型与新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中α亚型的结构、功能和配体研究的最新进展。PPAR受体是新发现的一种甾体激素类受体,PPARα作为PPAR受体的一个亚型,在脂类代谢、炎症过程、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心肌病为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心肌疾病。由于其定义、分类和临床诊断的不确定性,长期临床实践对其病理机制认识不清。最近几十年,诸多方面获得重大进展,如分子和遗传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和放射学评价。同时多种心肌病治疗取得进展。对这些疾病的深入认识提示心肌病为一类复杂疾病的总体。本文强调了心肌病分类的演变,目的在于临床医生超越各种分类诊断,诊断更多的特异性心肌病。心肌病基因型的认识改变了病因和临床过程的病理机制理解,在心肌病的临床诊断和预防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心肌病的现代分子机制,提供了临床和预后评价的新方法。基因型与表型的复杂方法用于评估,改变了这些疾病的临床评价和治疗。同时阐述了影像学的重要性,尤其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共振。总之该文是对心肌病现状的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RNA干扰抑制PPAR-α基因表达对Hep G2部分脂代谢信号及炎症因子IL-6影响。方法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将PPAR-αsi RNA瞬时转入人肝细胞癌Hep G2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效率及转染后LPL m RNA、IL-6m RNA、CPT-1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转染PPAR-αsi RNA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转染试剂组Hep G2细胞LPL m RNA表达增高(0.002605±0.000213 vs 0.003920±0.000324,P〈0.05)、CPT-1m RNA表达稍降低(2.25831±0.06151 vs 2.06625±0.05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m RNA表达显著增高(0.01604±0.00118 vs 0.02458±0.001718,P〈0.01)。结论在人肝细胞癌Hep G2细胞中抑制PPAR-α基因表达可促进LPL m RNA、IL-6 m RNA表达,促进脂蛋白酯酶合成而诱发炎症,但对线粒体氧化途径的关键酶CPT-1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