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消毒效果的差异。方法:将340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在常规根管预备成形后,随机分为2组:碘仿氢氧化钙组170颗患牙,将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导入根管内暂封1周;氢氧化钙组170颗患牙,将氢氧化钙置入根管内暂封1周,分别复查封药1周,根充2周,根充3月后各组牙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比根管消毒效果及封药后疼痛反应情况。结果: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碘仿氢氧化钙组封药1周,根充2周,根充3月有效率分别为84.4%;86.7%;85.6%,氢氧化钙组有效率分别为77.3%,68.2%,68.2%。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封碘仿氢氧化钙糊剂能发挥更好的根管消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Metapex根充糊剂与传统根充糊剂用于乳牙一次性根管充填的疗效。方法    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医院口腔科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儿120例(152颗患病乳牙)随机分为A组(Metapex根充糊剂)、B组(氢氧化钙糊剂)、C组(氧化锌碘仿糊剂),分别用3种糊剂行一次法根管充填。随访观察1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周A组与B、C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周A组疗效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个月和1年,A组的治疗成功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etapex根充糊剂充填乳牙根管疗效优于氧化锌碘仿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  相似文献   

3.
三种根管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种根管糊剂用于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210颗需要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70颗牙,根管预备后,A组用根管糊剂和牙胶按冷侧方加压法完成充填。B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和碘仿以2∶1的比例调配好后加牙胶充填根管。C组用氢氧化钙糊剂和替硝唑粉以2∶1的比例调配好后加牙胶充填根管。全部病例观察术后急性反应情况和术后2年疗效。结果A组术后急性反应发生率14.29%,B组8.57%,C组2.86%,C组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功率85.71%,B组91.43%,C组97.14%,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糊剂加替哨唑粉联合牙胶根管充填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和干髓糊剂充填治疗牙根尖周炎病例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465个患尖周炎的乳牙分A、B两组,A组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进行根管充填;B组用干髓糊剂充填.并经过6个月、1年、2年随访观察.结果: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组治疗后6个月、1年、2年成功率分别为97.4%、91.9%、88.6%;干髓糊剂充填组治疗后6个月、1年、2年成功率分别为81.9%、70.2%、64.3%.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是治疗乳牙尖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氢氧化钙糊剂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两种根管充填材料对乳磨牙进行根管充填 ,实验组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 ,对照组用氧化锌碘仿糊剂根管充填 ,观察一年后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平均有效率为 84.1% ,对照组有效率为 81.4% ,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的疗效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氢氧化钙-ZOE糊剂用于乳牙根管治疗术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ZOE糊剂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疗效。方法:用3种根管充填材料对223个乳磨牙进行根管充填治疗,试验组用氢氧化钙-ZOE糊剂根管充填(A组),对照组用氢氧化钙糊剂(B组)和ZOE糊剂(C组)根管充填,观察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A、B、C3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0.2%、88%和71.1%。A、B两组的疗效相似(x^2检验,P〉0.05),A与C、B与C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氢氧化钙-ZOE糊剂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是一种可选择的乳牙根充材料。  相似文献   

7.
氢氧化钙、碘伏与传统根管治疗药物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不含酚醛类的消毒剂和根管充填糊剂进行根管治疗术。方法:采用碘伏消毒根管,氢氧化钙加碘仿作为根充糊剂进行根管充填。结果和结论:碘伏消毒根管,氢氧化钙加碘伏作根充糊剂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含酚、醛)根管消毒剂和根充糊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氢氧化钙和甲醛甲酚用于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封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口腔中心就诊的135例牙根尖周炎患者的156颗患牙,随机分为A组(81颗)和B组(75颗)。步退法根管预备后分别于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A组)和甲醛甲酚(B组)进行消毒。于封药后1周、根充后1周和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并作出相应评价。结果根管封药后1周A组的有效率为92.59%,B组的有效率为78.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充填后1周,A、B两组的急症发生率(3.70%对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A组的成功率为91.36%;B组为84.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用于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消毒的疗效优于甲醛甲酚。  相似文献   

9.
将90颗根尖周炎乳牙随机分成3组,根管预备后分别用Vitapex糊剂(A组)、氢氧化钙糊剂(B组)、樟脑酚棉球(C组)根管内封药。1周后复查,观察疗效。Vitapex糊剂、氢氧化钙糊剂消毒根管无显著差异(P>0.05),但Vitapex糊剂组、氢氧化钙糊剂组与樟脑酚棉球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感染根管治疗疗效好,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替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和甲醛甲酚液作为慢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消毒剂,比较两者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的差异。方法: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恒牙520颗,随机分为2组,替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组(A组)和甲醛甲酚组(B组)。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拍摄X线片,常规进行根管预备后,A组用替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消毒根管,B组用甲醛甲酚纸尖消毒根管,1周后复诊根充。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用临床根尖周指数(CPI)进行疗效评定,随访2a,观察疗效。结果:A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2a后成功率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作为根管消毒剂,可减少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过程中急症的发生,远期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充填1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糊剂作为根充材料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18例129个牙用甲硝唑棉捻消毒根管,再用氢氧化钙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结果经半年-2年连续观察,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根尖周炎有较好的疗效.结论甲硝唑作为根管消毒剂,氢氧化钙作为根充剂治疗急、慢性根尖周炎,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韩菲 《口腔医学》2011,31(4):241-242
目的 观察CRCS氢氧化钙糊剂、AH-plus糊剂、Cortisomol糊剂在根管充填术后1周的急性反应及1年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根尖周病患牙360颗随机分成三组,其中CRCS氢氧化钙糊剂组119颗,AH-plus糊剂组117颗,Cortisomol糊剂组124颗。分别采用糊剂加牙胶尖根管充填,观察术后1周及1年的疗效。结果 CRCS氢氧化钙糊剂根充后1周无疼痛发生率为87.4%,根充后1年的总有效率为92.4%;AH-plus糊剂根充后1周无疼痛发生率为87.2%,根充后1年的总有效率为92.3%;Cortisomol糊剂根充后1周无疼痛发生率为84.7%,根充后1年的总有效率为91.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种根充糊剂均为目前较理想的根充糊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运用于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根管内封药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同一牙列上有二颗磨牙均患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的病例50例,共100颗患牙。将同一病例的二颗患牙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根管治疗。实验组(50颗牙)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对照组(50颗牙)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对两组根管消毒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74%(37/50)封药1次后即可行根管充填术,对照组52%(26/50)封药1次后可行根管充填术,两组间封药1次的根管充填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平均封药次数为1.30次,对照组平均封药次数为1.56次。结论: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能够减少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根管封药消毒的次数,有利于窦道的尽快愈合。  相似文献   

14.
Cortisomol糊剂用于根管永久充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Cortisomol糊剂和氧化锌碘仿糊剂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因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于我院口腔门诊行根管治疗的病例共84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Cortisomol糊剂和氧化锌碘仿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半年之后复查,观察疗效。结果Cortisomol糊剂根充成功率为95.6%,氧化锌碘仿糊剂成功率为76.9%,两组差别有显著性。结论Cortisomol糊剂疗效优于氧化锌碘仿糊剂,是一种良好的根充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3种不同的根管封闭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术后反应和疗效。方法 163例共179颗患牙随机分组分成3组。A组为iRoot SP糊剂组(60颗),B组为AH Plus糊剂组(60颗),C组为碘仿糊剂组(59颗)。常规根管预备后即刻根充。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组根管糊剂根管充填术后7 d疼痛发生率:i Root SP糊剂组低于AH Plus糊剂组和碘仿糊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和2年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iRoot SP糊剂组和AH Plus糊剂组的成功率均高于碘仿糊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SP糊剂组成功率略高于AH Plus糊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iRoot SP糊剂疗效略优于AH Plus糊剂和碘仿糊剂,是理想的根管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Vitapex糊剂与氢氧化钙根管充填糊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沈阳市沈河区牙病防治所儿科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共82颗根尖孔发育不全的患牙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次序分为两组。根管预备及消毒后,分别用Vitapex糊剂和氢氧化钙根管充填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术后定期复查,待根尖形成或根端闭合后行常规根管充填。结果治疗2年后,Vitapex糊剂组40颗患牙成功31例,改善7例,失败2例,总有效率为95%;氢氧化钙根充糊剂组42颗患牙成功17例,改善13例,失败12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根管封药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康永 《广东牙病防治》2004,12(2):122-123
目的 评价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根管封药后的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在扩管封药后疼痛的根管内置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棉捻,评价其疗效。结果 37例疼痛消失或减轻,有效率达94.9%。结论 在治疗根管封药后的根尖周炎中,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灭滴灵、碘仿、氢氧化钙复方糊剂配成根管充填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评价其在治疗乳牙根尖周炎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301个乳牙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复方根管充填糊剂,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充填。结果 复方根管充填糊剂组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患儿易配合。结论 复方糊剂较常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碧兰糊剂和碘仿糊剂根管充填后疼痛的发生率与持续时间。方法将根管预备后行根管充填的260颗患牙随机分成2组,碧兰糊剂组130颗患牙,用碧兰糊剂加牙胶尖充填,碘仿糊剂组130颗患牙,用碘仿糊剂加牙胶尖充填,观察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结果碧兰糊剂组的根充后疼痛发生率为10.8%(14/130),碘仿糊剂组为32.3%(42/13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P<0.05)。碧兰糊剂组根充后疼痛持续1~2 d 10颗,3~4 d 3颗,5~6 d 1颗;而碘仿糊剂组根充后疼痛持续1~2 d 6颗,3~4 d 20颗,5~6 d 14颗,7 d以上2颗。两组疼痛持续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11,P<0.01)。结论碧兰糊剂根充后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碘仿糊剂,且疼痛持续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0.
氢氧化钙类根管糊剂的微渗漏研究及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液体转移法评价氢氧化钙类根管糊剂的根管微渗漏,扫描电镜观察糊剂在根管内的微观特征.方法 22颗人上颌前牙随机分为2组:A组(Vitapex)和B组(国产根管充填剂),逐部后退法根管预备后根管侧压充填.每组8个样本装入液体转移法装置进行微渗漏实验,3个样本用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A组微渗漏值为(9.878±1.688)×10-4μl/cmH2O/min-1;B组微渗漏值为(11.253±3.205)×10-4μl/cmH2O/min-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牙本质和根充物间存在间隙;B组根充物颗粒之间存在缝隙.结论 两种氢氧化钙类根管糊剂的根管微渗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