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2 9岁。胸骨后阵发性疼痛 ,心悸 1年。 1年前 ,患者无明显诱因地出现阵发性胸骨后疼痛 ,放射感不明显 ,伴有心悸 ,一般体力活动时症状无加重。心电图检查示ST T改变、阵发性房早搏 ,心肌酶谱无异常 ,胸片检查双肺清晰、心影及双侧肋膈角正常。初诊为“心肌炎” ,给予休息、对症治疗 ,能量合剂治疗 1月 ,症状似有缓解。以后每遇情绪激动或劳累 ,即出现胸骨后明显疼痛 ,伴心悸及多汗 ,又两次心电图检查为阵发性房早搏 ,作TT3 、TT4 、TSH检查正常 ,拟诊为“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予精神安慰及开导、对症治疗 ,但病情迁… 相似文献
2.
3.
1 病例资料
患者:李玉霞,女,51岁,以"渐进性肥胖、乏力5个月、皮肤紫癜1周余"在2011年5月1 1日入内分泌科.无明显胸闷气短、咳嗽咳痰等不适.检查发现:血压145/90 mmHg,轻度满月脸及肥胖体型,皮肤散在少量淤紫斑点,见图1.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垂体CT、MRI未见异常改变.胸部增强CT:前纵隔巨大肿瘤,约16 cm×19cm大小,肿瘤包膜不完整,边界尚清,呈椭圆形,密度欠均匀,与纵隔、上腔静脉等大血管关系密切,并向胸腔侵润生长.影像学诊断:胸腺瘤(恶性可能性大).双肾MRI示肾上腺实质弥漫性增大,见图2A.血清钾离子:.1.8mmol/L.血糖:6.3mmol/L.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羟)78 nmol/24 h,尿游离皮质醇352 nmol/24 h.入院诊断为:Cushing(库欣)综合征、胸腺瘤(侵袭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抑制剂在胸腺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晚期胸腺瘤患者使用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以“PD-1 inhibitor”、“PD-L1 inhibitor”、“pembrolizumab”、“nivolumab”或“atezolizumab”联合“thymoma”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9年9月30日。结果:患者男,26岁,B2/B3型胸腺瘤,在多次姑息性手术治疗,多线化疗,纵隔放疗后病情出现进展,后续使用PD-L1抑制剂pembrolizumab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在第一次使用pembrolizumab治疗后患者出现免疫相关心肌炎,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好转,药物减停过程中患者出现心肌炎复燃,并伴随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最后在使用PD-1抑制剂后5个月死亡。在Pubmed数据库共检索到5篇文献共12例胸腺瘤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加上本例共13例。在这13例使用PD-1抑制剂的患者中,9例进行了疗效评价,3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6例患者疾病稳定;然而有11例患者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6例患者死亡。结论:PD-1抑制剂在胸腺瘤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同时也具有很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致死率,在临床应用中应慎重考虑患者的获益和风险。 相似文献
6.
异位胸腺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部分病人合并重症肌无力。现将我科收治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杨某、女、48岁。体检时发现右胸部包块影10天入院。术前检查一般情况好,无肌无力表现,心肺物理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既往无结核病史。入院后在全麻下开胸探查,见右膈角处有(6×5×3)cm大小囊性包块,包膜完整,完整切除包块,术后病检报告:右膈肌异位胸腺瘤(以上皮细胞为主,B:型,低度恶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胸腺瘤3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胸腺瘤及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1975年~2003年外科治疗的胸腺瘤318例资料,分为单纯胸腺瘤组(TT组)18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组(TTMG组)137例,对两组的一些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TT组平均年龄36.2岁,最小年龄4岁,93.4%的患者肿瘤直径<5cm,病理分期多为Ⅲ、Ⅳ期(65.7%),手术切除率66.9%。TTMG组平均年龄46.2岁,最小20岁,肿瘤直径<5cm占67.9%,且59.8%为病理Ⅰ期,切除率86.1%。 结论 :早期胸腺瘤诊断标准为:1)肿瘤直径<3cm,2)临床病理分期Ⅰ期;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特征:重症肌无力的症状重、病史短、症状进展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5例胸腺瘤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不同分期胸腺瘤手术特点与预后关系。方法对1992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35例胸腺瘤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胸腺瘤治疗和预后关系。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随访所有患者,逐年失访7例。2例分别在术后2个月、3个月因重症肌无力、发生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死亡,2例术后10个月、18个月分别死于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余24例情况良好。结论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与预后相关,尽可能扩大切除胸腺,Ⅱ期以上胸腺瘤术后需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11.
12.
142例胸腺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胸腺瘤的分期、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54年1月~1997年1月收治的142例胸腺瘤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按Masaoka分期法进行分期,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回顾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手术治疗109例(76.8%),根治性切除71例(65.1%),姑息性切除16例(14.7%),探查术22例(20.2%)放疗94例(66.2%),单纯放疗6例(6.4%)。随访所有患者,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59.9%,45.8%,其中Ⅰ期93.8%,,79.2%,Ⅱ期79.3%,55.2%,Ⅲ期51.5%,33.3%,Ⅳ期0。结论:胸腺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病理学判断,治疗原则应尽可能广泛切除肿瘤,术后根据具体情况辅以放疗、化疗。手术方式、分期对预后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14.
胸腺瘤外科治疗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手术治疗胸腺瘤38例,其中良性25例、恶性13例,合并重症肌无力11例。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6例。结果表明:单纯良性胸腺瘤手术效果好,恶性者手术切除率低,单纯手术疗效差,但术后加放射治疗效果较满意。肿瘤及胸腺的广泛切除对重症肌无力效果不肯定,术后易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本文还探讨了短期应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在预防和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7.
电视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3年9月~2007年12月,我院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22例。术后病理为良、恶性胸腺瘤和畸胎瘤。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22分钟,术中平均出血50ml,术后平均放置胸管时间48小时,平均住院时间5天。平均随诊2.5年,无肿瘤复发。结论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的短期随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0岁,于2001年6月初次发现双侧颈部有黄豆样大小无痛性包块各1个,无发热、消瘦、盗汗、体重减轻,包块渐增大至蚕豆大,且出现胸闷、气促症状,9月21日以"淋巴瘤"收住儿科,胸片及胸部CT检查示:纵隔见巨大包块.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古就有用砒霜治疗肿瘤的实践,《本草纲目》中记载:“除喘,积痢,烂肉,蚀瘀腐、瘰疬。”亚砷酸注射液是从砒霜中提取的有效药用成分,在临床治疗白血病、原发性肝癌取得了确切的疗效[1,2]。我们试用于1例恶性胸腺瘤取得显著疗效,特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患者男,48岁。因咳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