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省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方案的实践性与可行性,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农民受益程度,以资在云南省范围内全面实施新农合制度时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禄丰县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是“门诊按比例减免+住院费用按比例补偿”模式。2004年度,该县对门诊减免和住院补偿办法做了较大幅度调整。两个乡(镇)参合农民、医务人员与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满意度评价分布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禄丰县现行新农合制度补偿度补偿方案基本可行,社会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建议调整门诊减免办法,单设门诊减免封顶线,提高乡(镇)卫生机构住院补偿比例。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住院补偿方案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住院补偿方案,分析各种住院补偿方案的优缺点,为情况类似的地区实施新农合制度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龙陵县实施“住院费用分段补偿”方案;2004年度,蒙自县改为“住院费用按比例补偿”方案。4个试点县参合农民对现行住院补偿方案满意度评价分布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4个试点县现行住院补偿方案基本可行,社会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建议各县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住院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3.
寻甸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寻甸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指导实践。提高农民受益程度。以资在云南省范围内全面实施新农合制度时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寻甸县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是“家庭账户+住院费用按比例补偿”模式。2004年度。在家庭账户方案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对住院补偿办法做了较大幅度调整。两个乡(镇)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满意度评价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参合农民与医务人员对建立家庭账户方案评价分布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寻甸县现行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基本可行。社会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建议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山西省阳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状况,探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方法]应用山西省阳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信患报表,对县(乡)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分析. [结果]在新农合制度实施的初期,基金使用率较低.随着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基金使用率大幅提高,存在透支的风险.住院补偿基金流向以县级和乡镇级医疗机构为主,门诊家庭账户基金流向以村级医疗机构为主.[结论]应定期进行基金运行分析,建立基金透支和结余风险预警机制;转变门诊家庭账户模式,实施门诊统筹.  相似文献   

5.
郭琳  胡红濮 《卫生软科学》2013,(12):723-729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个人因素、经济因素、新农合制度因素和外界因素对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健康状况和教育程度显著影响了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率;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增加了住院医疗服务的利用率,但在提高门诊服务利用率上作用有限。[结论]新农合制度建设和运行效果取得了明显成效,参合农民的卫生服务利用率明显提高,但仍面临报销手续繁琐、门诊服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建议扩大门诊覆盖范围,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参合者的教育程度,增加人力资本等措施提高新农合的卫生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董兆举  张桂芝  吕鹏 《卫生软科学》2011,25(11):740-743
[目的]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体制下医疗服务质量,并研究彰响新农合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完善新农合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典型抽样方法,以参合农民家庭为单位,于山东农村抽取368户家庭为被调查家庭,以该家庭主要成年人为调查对象,收集家庭结构、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健康基本情况、医疗消费和报销比例等数据,并调查不同家庭对新农合服务制度和服务水平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被调查者对新农合服务、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报销比例满意度比较低,但是,大部分认为报销能够减轻医疗费用负担。住院并报销医疗费的患者,对新农合制度及其服务的满意度略高于其他人群,基层医院、村卫生室就诊报销比例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受人群健康水平、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相对报销比例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新农合服务对缓解农民就医问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报销比例、筹资规模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解决。需求与供给的主要矛盾体现在筹资水平低、基层医疗单位提供的卫生服务质量不高、医疗费增长过快和报销水平过低四个方面。因此,探索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遏制医疗费用上涨迪陕的同时提高报销比例为目前新农合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门诊家庭账户模式相比较,对比分析武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历年以来开展的效果,探索完善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的政策措施。方法通过对比武汉市全市历年新农合门诊统筹运行前后的数据,分析实施情况,评价实施效果,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门诊统筹较家庭账户,受益面显著扩大;次均费用降低。结论门诊统筹模式更有利于参合农民充分利用基层卫生资源,提高门诊基金使用效率,显著扩大了新农合的受益面,但操作难度加大,建议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使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能长期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西部地区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合的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开展了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原本的家庭账户不再使用。本文通过研究中西部共18个地区实施的门诊统筹的实施方案,分别从筹资、补偿、管理、监督四个方面对方案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目前我国中西部实施门诊统筹地区的筹资水平、补偿比例、费用限额、监管手段等多个指标,并提出目前中西部地区实施门诊统筹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其相应对策,为今后门诊统筹的政策制定和新农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部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试点县门诊家庭账户的现况分析,发现门诊家庭账户对吸引农民参合、鼓励农民利用门诊服务、鼓励和发展新农合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筹资水平较低、管理成本较高、纵向积累功能缺失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 2006年,内蒙古凉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开始,为兼顾受益面,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设置了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的补偿模式。随着新农合的不断运行,家庭账户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农民小病不去治疗,门诊基金大量沉淀,2009年凉城县门诊家庭账户基金310.87万元,  相似文献   

11.
某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农合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为新农合的实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昆明市五华区2006年度和2007年1~6月份基金补偿情况。结果(1)参合率:2006年度和2007年度参合率大致相同。(2)受益率:2006年度,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中,有4.02%的人得到了住院补偿,20.30%的人得到了门诊减免,全区总受益率为24.32%。2007年度,有3.06%的人得到了住院补偿,3.60%的人得到了门诊减免,全区总受益率为6.65%。结论五华区新农合补偿机制基本可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就医需要,值得借鉴和推广,但农民受益率较低,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农民疾病负担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新农合减轻农民疾病负担的程度,探讨现存问题和解决办法,为相关部门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收集现有数据和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 结果 2006年度,昆明市参合率为90.96%,门诊减免受益率为24.36%,住院补偿受益率为4.65%,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实际补偿比均低于全省同期水平.参合后,家庭经济困难者的治疗方式并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近半教参合农民认为新农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痰病负担,但31.0%的家庭经济困难者认为该减轻程度很小(P<0.05). 结论 新农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痰病负担,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建议全面开展门诊减免,适度提高住院补偿比例,以切实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曹红洲  熊彦君 《现代保健》2009,(33):182-18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制度)要持续发展,要尊重实际,选择农民喜欢的、符合基层卫生现状的合适的发展模式,现阶段笔者认为试行搞门诊统筹条件不成熟。完善新农合制度建设,做到避免家庭账户基金过多沉淀,需要抓好村级新农合网络建设,村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要提高大病统筹基金使用率,应该做到提高大病重病保障水平,提高大病重病的补助比例和封顶线,才能充分体现新农合大病统筹、互助共济的宗旨,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制度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工作会议提出政策导向,基本上否定了家庭账户,推行门诊统筹。安徽省从2008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了门诊统筹工作。笔者将对这一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以促进此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门诊统筹制度的实施背景2003年,安徽省开始试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大病补偿+家庭账户的补偿模式。体现“以大病为主,小病为辅”的补偿原则,突出“保大病”的保障理念,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深入实施,逐渐暴露出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201 4年取消医保家庭账户后,住院起付线、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均未发生改变,由于多数参保人员对政策不理解,加大了各乡(镇、街道办)征收医疗保险费用的难度,给新农合的实施带来了不利影响。一、实施情况贵州省贞丰县于2006年启动新农合制度,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一直都是州级统筹,县级执行。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开始,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大部分地区为兼顾受益面、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同时也设置了家庭账户,形成“大病统筹+门诊家庭账户”的补偿模式。随着新农合的不断运行,家庭账户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为此,部分地区开始试行门诊统筹的模式,如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吉林、浙江、江苏、河南等。  相似文献   

17.
大理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种门诊补偿模式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帐户和门诊统筹两种补偿模式的优劣,为新的试点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现场调查、现场访谈,分析比较两种补偿模式对参合农民集资积极性、参合群众受益面、受益程度、行政管理成本、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两种模式下的弥渡和宾川县新农合试点工作是成功的,两县试点工作均达到预期目的。两种模式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但门诊统筹模式更符合农民的需求,效果总体优于家庭账户模式。[建议]应汲取两种模式的优点,修正不足,在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门诊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门诊服务利用的调查,为制定合理的门诊补偿比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个新农合试点县的3373户共计13468人进行了两周患病就诊情况调查。[结果]两周患病率为8.8%,低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平均水平(13.95%)。两周患病就诊率为12.72%,略低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平均水平(13.92%)。就诊的主要机构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乡镇卫生院;未就诊比例为21.3%,明显低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平均水平(45.8%);未就诊的主要原因是自己买药(75.8%)。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两周患病就诊的因素为:家庭人口数、年龄、性别、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实施家庭账户。[结论]加强乡村卫生人员的培训和卫生资源的投入,扶持个体医疗机构,加强药品价格控制和药品销售的管理,为新农合的参合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情况,分析不同模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行对农村居民看病就医行为的影响,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法]利用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表>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宾川、勐海、宣威三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每县随机抽取600户共计1800户、7658名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结论]①试点工作开展顺利,参合率高于2004年全国平均水平,但低收入组参合率明显低于高收入组;②宾川和勐海分娩受益率逐年上升,三个试点县门诊受益率均达到54%以上,实际补偿比例基本接近各县制定的补偿比例,住院受益面相对较小,实际补偿比例高于门诊补偿比例,但均低于各县制定的补偿比例.[建议]①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②完善筹资工作制度化机制;③统一补偿模式,提高补偿标准,建立健全二次补偿机制,完善农村贫困医疗救助制度,确保新农合公平性、公益性的完全实现.④规范完善新农合资金使用的账务和财务管理制度,尽快建立全省统一的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五寨县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的认知情况和满意度,为新农合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在五寨县的3个乡镇、6个村,抽取90户农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90户农户中,已经参合的82户,参合率为91.11%。调查86人,对新农合很清楚的占18.60%,对新农合很信任、信任的占31.39%。调查参合后到医院看过病的54人,认为报销制度方便的占77.78%,认为报销部分比较公正合理的占44.44%。调查曾经住院报销的21人,对报销制度赞成的占66.67%。调查36人,对提供服务的医院的服务态度和质量满意的占66.67%。调查43人,认为新农合的好处,是医药费可报销一些的占37.21%,是大病有一定保障的占27.90%,是生病可以及时看的占34.89%。[结论]五寨县新农合参合者和受益者对新农合制度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